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11月1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1:27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新华全媒+
  原标题:16.64米!超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
  10月31日,国内自主研制、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将被用于目前全国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施工。这台盾构机取名为“江海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整机长约145米,总重量约5000吨。
这是10月31日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拍摄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下线仪式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这是10月31日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拍摄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下线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10月31日,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工人在下线仪式上拍摄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1:42 | 查看全部
原标题:与城共进精研产品 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引题)
以“长期主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与城共进强化深耕布局,精研产品引领变革创新,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以创新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日前,记者随“遇见美好”国企开放日“媒体行”参访团走进中国铁建地产华东公司。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传承着“铁道兵”的红色基因,中国铁建地产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持续加强在长三角的深耕,从产品视角、成本视角、竞争视角、客户视角着力打造“好产品、好设计、好模式、好品牌”,以“长期主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资委批准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中国铁建地产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收敛聚焦”战略,在华东深耕房地产住宅开发主航道,把上海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场,持续巩固提升投资能力。
今年3月,中国铁建地产与厦门国贸联合体竞得上海浦东新区北蔡优质地块(国贸中国铁建•上海西派海上),中国铁建首次进驻上海中环内,城市深耕战略又迈出坚实一步。该项目与素有“中国硅谷”美誉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仅一路之隔,与2023年落地的澄江路TOD综合开发项目,在中国铁建地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不同业务领域内,共同承载着深耕上海的历史使命。
回顾中国铁建地产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从2012年进入上海市场,到2021年开始实现规模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中国铁建地产品牌进一步落地生根。2021年6月至今,在上海新获取招拍挂用地12宗、TOD综合开发项目1个,有效支撑中国铁建地产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销售金额位列上海市前十名。
中国铁建地产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建立“全产业链TOD+生态圈”模式形成战略突破,围绕“交通+、城市+”等领域,采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综合开发+资产运营”等多产业协同经营模式开辟新赛道的示范样本,对未来获取全国其他城市地铁TOD开发项目提供了重要借鉴。
立足中国铁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中国铁建地产2023年12月成功获取了上海市澄江路TOD项目。这是中国铁建地产在上海拿下的首个TOD项目。标志着中国铁建地产推动创新业务特别是在TOD开发方面进入全新阶段。
“我们以智慧化、绿色化为代表,将澄江路项目打造成为以‘智领绿色云城’为主题的绿色化智慧化标杆城市,通过‘智领未来’‘绿色永续’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华东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周斌表示。
据了解,凭借对城市生活趋势的解读,中国铁建地产围绕“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探索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与城市发展并行,与城市同频共振,在上海的城市深耕、城市焕新、城市生活中贡献着更多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1:54 | 查看全部
【娘家人暖心事】

原标题:安徽同济建设集团设立互助互济基金,涵盖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引题)

一份“份子钱”提供的情绪价值(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通讯员 施院生

“你是哪天?”在工会办公室门口遇到一名职工时,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刘长丰突然抛出了一个“没头没脑”的问题。不料对方“秒懂”,答道:“11月2日,您一定来啊!”

“好、好,肯定到。”原来,这名职工快结婚了,他们说的是婚礼日期的事。

国庆假期前后,刘长丰陆续接到好几个职工的婚礼请帖,大都请他当证婚人。

“不仅人要去,我还要随‘份子’。”刘长丰笑着说,这个“份子”并非代表他个人,而是按照公司制度与工会规定“随”的。

根据公司工会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公司职工结婚,工会将给予2000元的慰问金。此举很受职工欢迎,不少职工表示,婚礼上工会主席代表公司送来慰问金,让他们既有“里子”更有“面子”。刘长丰更是觉得自豪又幸福:“看到职工家人高兴,我心里也热乎乎的。”

他认为,职工的婚姻大事,随多少钱的“份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职工因公司而骄傲,公司也提升了职工的凝聚力、幸福感”,尤其是公司与职工之间互相提供情绪价值是难能可贵的。

据刘长丰介绍,互助互济基金会的设立源于一个悲伤而感人的事情。2006年,该公司一名女职工家人患尿毒症,无奈之下,只得将家里房子卖了治病。公司领导得知情况后带头捐款,职工们也纷纷伸出援手,最终筹措到8万余元资金,缓解了那位职工巨大的经济压力。

那次事情后,公司高层与工会决定建立互助互济制度。2009年,企业工会互助互济基金会正式组建,设立覆盖全体职工的互助互济基金,界定关爱对象、范围、金额标准、组织实施等。

给职工送婚礼慰问金,一开始并不包含在工会互助互济的范围内,大病救助才是该基金的主要内容。

“包括生病慰问、职工体检、节日福利等。”刘长丰说,目前,互助互济基金大病救助的额度已大大提升,住院治疗给予2000元慰问金,年度内个人自付医药费在1万~3万元的,额外补助3000元;3万元以上的,补助5000元。

但这却不是一件让人十分高兴的事。刘长丰提起一名熟识多年的职工。“曾经高高壮壮、声音洪亮的他不幸患病,我代表公司和工会去慰问,在病房我俩一见面就都哭了。”刘长丰说,后来那名职工病愈返岗,在项目工地上,两人不期而遇,激动地抱在一起又掉了眼泪。

每次看到有职工申请大病救助,刘长丰心都一紧,“宁可架上药生尘,我希望我们的职工没人会用到这笔大病救助。”

随着公司发展,互助互济的内容也不断丰富。2018年,工会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完成第5次修订,涵盖了职工及其部分亲属生老病死、结婚上学、慰问退休等方方面面。

“职工每人每月缴纳20元会费,但基金的大部分还是由公司来出。”刘长丰说,目前,基金已覆盖全公司上下,每一名在职职工均可享受。

在互助互济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刘长丰感到职工及其家属,对于公司和工会的感情愈发深厚。一位百岁老人手写的感谢信就是证明。

这位老人的外孙女是公司职工,一次春节走访慰问职工家属活动中,刘长丰代表公司和工会为老人送上800元慰问金。老人上了年纪耳背,刘长丰便在纸上写字给老人看。得知是外孙女公司领导来看望自己,老人既惊喜又激动。春节后,老人托外孙女转交给刘长丰一封亲笔写的感谢信。

“看到手写信时,我真的很感动,感觉我们之间就像家人。”刘长丰说。

“亲人离世慰问应该要把岳父母、公婆纳入”“职工家里有事不好意思说,部门领导有责任为其申报”“今年谁家孩子考大学,要保持关注”……公司工会在研究基金管理办法时,类似的细节总会被提起。事实证明,这样经过深入探讨、体贴入微的“份子”真的随到了职工们的心坎上。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公司工会职工慰问就投入约30万元,走访慰问职工超60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2:0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昌兴航空装备公司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王晓颖 通讯员陈静 于翔)日前,在江西昌兴航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一场赋能提素的“技能竞技盛宴”如火如荼地展开,百余名技术工人在公司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展开角逐。

据介绍,此次竞赛旨在通过技术比武激发技术工人的学习热情,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促才,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锤炼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在全部3个工种的技能大赛结束后,公司将出台政策,在职业技能评定、薪酬待遇、职级晋升等方面给予获奖选手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2:20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抢抓施工黄金期
近日,由中铁建工华南有限公司粤东分公司承建的深汕科技生态园B区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一线员工抓住施工黄金期全力奋进。
图为工人们正在绑扎屋面层钢筋,为主体封顶做最后冲刺。通讯员 时冉冉 余洋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2:36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在长沙下线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鑫 方大丰
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10月31日,湖南长沙,一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宣告下线,即将“服役”于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施工。据悉,这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
这台名为“江海号”的“巨无霸”,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和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整机长约145米,总重量约5000吨。“江海号”因海太长江隧道工程跨江邻海而得名。海太长江隧道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线路全长39.07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最大开挖直径16.64米,最大埋深约75米,施工面临超长距离、超大直径、超高水压、超大埋深、复杂工况等挑战。
盾构机需要在长江水底完成超长距离独头掘进,特别是在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沉降要求控制在1厘米之内,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加之江中地质勘探覆盖区域有限,不乏未知区域,施工犹如“摸石头过河”。如何在保持较高性能负载前提下,保证整机在江底复杂环境中连续掘进9315米,成为“江海号”研制团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难题。
据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范瑞强介绍,针对项目施工风险和难点,研制团队在刀盘刀具、主驱动等关键部件采取针对性设计;因地制宜设计盾体外形尺寸、结构厚度,优化泥浆环流系统和注浆系统等,强化整机性能。通过配置高压力、大流量的中心冲刷系统及刀盘结泥饼预警系统等创新设计,无需人员带压进舱,即可观察刀盘工作区域情况,有效判别刀盘结泥饼风险;“江海号”还应用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同步注双液浆技术,实现盾构隧道沉降的毫米级精度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及效率。
据悉,业界通常把14米及以上直径盾构机称为超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是继直径16.07米“京华号”成功下线并应用后,我国企业自主研制的又一超大直径盾构机,其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在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实现新跨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2:5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原标题: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墩顺利封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李维康
10月31日,经过近6小时连续灌注,中铁五局承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重点工程田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顺利封顶,标志着全线最高桥墩顺利完工,为全线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起,向西经重庆市渝北区、沙坪坝区、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成都市,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田柳湾特大桥全长1640米,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地形起伏较大、灌木丛生,桥墩地基相对高差达到93米,桥梁跨度在32米至40米之间,是典型的高墩大跨桥梁。全桥有39个桥墩,本次封顶的21号墩高79米,相当于26层楼高,是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墩,施工人员将桥墩分为19个节段施工,共浇筑混凝土3015立方米。
为确保最高墩顺利封顶,中铁五局项目使用国内最先进的液压爬模技术进行浇筑,只需通过导轨与支架互爬的自动爬升技术即可推进,不需对模板进行反复拆卸、落地回升与再安装,不仅混凝土成型质量好、安全程度高,效率也可提升1.5倍。
在工程建设中,中铁五局项目打造了“智慧工地2.0平台”,以“塔吊、升降机安全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的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平台,将大数据、智能化等集成应用与桥梁施工深度融合,对人员、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精准管理,有效实现施工生产智能化。
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和在建的西宁至成都高铁、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至昆明高铁、重庆至万州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3:23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江苏无锡312国道锡山段装配式桥梁进入快速施工阶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俞欣 摄影 张鹏辉
10月31日,由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锡山段12标首根装配式预制墩柱浇筑完成,标志着项目装配式桥梁进入快速施工阶段。

312国道锡山段是快速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锡“两环十四射三联”城市快速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4.472公里,主线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其中12标段,路线起于通云路南路,止于锡虞立交南侧,全长2.777千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312国道通道容量和服务质量,加强沪宁轴线重要经济节点的快速沟通,助力无锡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能级提升。
首件施工前,项目部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准备,科学制定施工技术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各项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结合墩柱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安全目标等,对钢筋绑扎、模板拼装、混凝土浇筑等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确保墩柱内实外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4:0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永柳高速项目首条隧道左洞顺利贯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郑立冰
10月28日,由中铁七局永柳项目三分部承建的青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成为全线8条隧道中首个实现贯通的隧道,标志着永柳高速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

青山隧道全长763米,其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处溶蚀峰林与构造剥蚀丘陵地带,隧道整体采用较小净距加小净距结构,掘进过程中需面对溶洞、围岩稳定性差以及众多地质突发因素等挑战。面对重重困难,项目团队历经322个日夜艰苦奋战,青山隧道左洞终于成功贯通。
作为永柳高速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青山隧道左洞的贯通不仅为后续土石方调配提供了便捷路径,而且为当前抢抓旱季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作为全线首个贯通隧道,为后续施工树立了高效典范,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15:04:54 | 查看全部
原标题:成达万高铁红星隧道顺利贯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记者从成达万高铁公司获悉,今天(10月31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次爆破,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成达万高铁)红星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西起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站,途经四川省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达州市及重庆市开州区、万州区,接入既有郑渝高铁万州北站。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目前,成达万高铁建设有序推进,全线133座隧道已贯通88座。
据悉,成达万高铁建成后,将形成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