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6月7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5:15 | 查看全部

人民日报北京6月5日电(记者邱超奕)记者5日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获悉:AES100发动机已获颁生产许可证并签订销售合同,这表明AES100发动机从设计研发阶段迈向了批量生产阶段,标志着该型发动机工业化制造能力获得适航批准,具备规模化、稳定化的生产资质,为发动机投入市场、推动低空装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6月5日拍摄的AES100发动机。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AES100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严格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主创新研制的1000千瓦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攻克了200余项关键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维护便捷、环境适应性广等特点,可配装5—6吨级双发直升机和3—4吨级单发直升机,也可用于倾转旋翼机等飞行器,执行运输、观光、巡逻、警用、救援等任务。

中国航发专职型号总师、AES100发动机总设计师李概奇表示,此次获颁生产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的能力,形成了完整的民用涡轴发动机供应链和产业链,对AES100发动机市场规模化应用,服务低空经济、支持通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日,中国航发与联合飞机集团签订了AES100发动机销售合同和租赁合同,并计划于2026年完成交付。AES100发动机将作为6吨级倾转旋翼无人运输平台“镧影R6000”的核心动力单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5:27 | 查看全部

2025年6月4日,紧扣“安全生产月”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济钢型材公司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组“晨会”展示比赛。来自公司制造、精整、机动、技术品质等部门、车间的11个班组同台竞技,以规范、高效的晨会实战演练,营造浓厚的“安康杯”竞赛活动氛围。

据介绍,本次比赛的参赛班组在10分钟以内,完整呈现了会前报告、点名确认、隐患排查、劳保检查、任务部署、案例警示、安全宣誓等关键流程。班组长指令清晰、组织紧凑;成员精神抖擞,应答铿锵。

图为晨会比赛现场。(济钢集团工会 供图)

比赛中,在“现场隐患提醒”“安全知识抽查”环节,职工对答如流,展现了扎实的安全素养。经裁判组严格评审,制造车间生产甲班获得第一名,精整车间统计班、制造车间生产丁班1组分获第二、第三名。(杨学军 刘丽云 葛红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5:43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胡镇东 罗馨蕾

近日,随着第1000环管片精准拼装完成,中铁上海局城建分公司承建的上海地铁12号线刘五公路站—沪松公路站区间下行线盾构施工迎来重大里程碑——承插式管片拼装成功突破千环大关,累计掘进里程达1200米!这标志着承插式管片这项新工艺在推广应用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当前,承插式管片施工工艺在国内较少使用,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据了解,这一创新工艺以榫卯结构取代了传统的螺栓连接方式,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还显著提升了管片成环精度,在技术层面上代表着行业领先水平。

然而,承插式管片施工工艺在应用中也伴随着诸多难点,如拼装精度要求极高、安装过程不可逆、管片脱出盾尾后易上浮以及成型隧道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为此,项目团队专门成立了承插式管片技术攻关小组,集中破解应用难题。一是严格把控进场管片质量和防水材料粘贴工艺,采用双道止水条设计,成功实现隧道一级防水目标。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将拼装机精度提升至1.5毫米。二是采用管片预拼装系统与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系统,实现管片选型自动化、拼装精细化。三是在管片拼装过程中,使用盾构掘进自主驾驶系统,实时优化掘进参数并动态纠偏,同时全程由技术人员旁站检查,确保每一块管片拼装的位置和环面平整度准确无误,有效控制了错台量和真圆度。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持续优化承插式管片施工工艺,在具体施工实践中不断提高这一先进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为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5:53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张翠 范若洋 吴忌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妈妈”,她们和她们的孩子虽然没有血缘,但她们用无私的关爱和默默的守护,为孩子们撑起爱的“保护伞”,筑起温暖的港湾,让孩子们不再缺失母爱。

近日,来自武汉长江新区和中建三局的这群特殊“爱心妈妈们”带着30个困难孩子们走进中国建筑科技馆,通过参观、制作、搭建、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倾听古往今来建筑的“声音”,感受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未来建筑科技的奥秘,种下一粒粒充满希望的种子。孩子们瞪着求知的大眼睛,走过古代建筑、荆楚建筑、现代建筑、未来建筑4个展厅,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中国建筑科技馆“小小讲解员”为他们讲解武汉标志性建筑和历史革命故事。

“13岁的罗子仪和8岁的罗子玥姐妹俩,妈妈和爷爷奶奶相继因癌症去世。初次见到她们时,我俯下身,将她俩拥入怀中,虽不是亲生,但仍视为己出,为她俩量身定制帮扶计划,让她们不再孤单。这次带她们参观中国建筑科技馆,也是为了让她们增长见识,将来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爱心妈妈邓思铭说。

长江新区团工委、妇联和中建三局志愿者们不仅为孩子们准备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还一起切蛋糕,制作斗拱、香囊等手工作品,进一步搭建心灵的桥梁,拉近彼此“心与心”的距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6:06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姜胜来

近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现场,490名建筑工人正在加紧建设。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7月,设备将陆续进场、安装、调试,预计8月30日实现通水、通电、通气,力争2026年二季度建成投产。

禾元生物董事长杨代常表示,该项目在促进公司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助于推动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禾元生物开发出全球首个利用稻米合成人血清白蛋白,让“稻米造血”变为现实。目前,企业研发的治疗用Ⅰ类生物制品新药——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已进入审批最后阶段,有望在今年获批上市。

“作为一种创新药物,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具有来源稳定、生物安全性高、成本可控等潜在优势。”禾元生物首席医学官秦志杰说,从长远来看,一旦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白蛋白需求急剧增加的特殊紧急状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对于保障白蛋白供应至关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6:1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杨小钰

初夏时节,中交一公局沪武高速常州一标项目施工正酣,吊车“双机抬吊”架梁忙,土方路基填筑施工昼夜不停息。

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原本标准为双向4-6车道,作为苏南地区的一条沿江高速、进出上海的便捷大通道,车流量一直居高不下,改扩建势在必行。

自2024年10月份正式进场施工以来,中交一公局五公司项目团队面对复杂的软基处理、系杆拱桥施工等技术难题,在多项工序交叉作业的严峻挑战中找切口、抓突破,创新推行“分级督导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具体任务、主要环节、末端细节分解至最小单元,目标责任压实到人,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施工管理格局。

在施工现场,近9.6公里的主线上,几十个作业面同步展开,多个卡点堵点被相继打通。据了解,全长134.865公里的沪武高速公路江苏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是沪武国家高速公路(G4221)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浏河大桥苏沪界,接沪武高速上海段,向西经太仓、常熟、张家港、江阴、惠山、武进,止于常州南互通,接沪武高速常州至南京段。建成后苏南至上海车程将显著缩短,对加强两地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6:33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通讯员 任晨阳 安然

日前,浙江湖州大余村索道建设项目顺利竣工,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由中建一局华江公司承建的大余村索道建设项目是索道站房和边坡防护治理供水配套工程总承包工程,总用地面积约2.7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涵盖索道上下站房建设、边坡防护治理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

作为连接大余村和云上草原两大景区的重要交通纽带,大余村索道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服务,提升游客接驳效率,构建起余村与云上草原的黄金动线,并同步完成1.2万平方米生态复绿,以“生态修复+文旅开发”的双结合模式,诠释“两山”理念。

在湖州市的吴兴区钱山漾遗址,一座小村庄正焕发新的生机。经过中建一局华江公司5年的改造,潞村以“保护为基、文化为魂、共富为核”,实现了传统村落从“静态”到“动态”的跨越——既守住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与“乡愁记忆”的文化根脉,又通过产业创新与治理升级,将生态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持续动能,走出了一条“两山”理念的进阶之路。

村旁池塘,碧波荡漾,桑树傍水,郁郁葱葱。“这里原先是一片杂乱的水塘,村民们以养鱼为副业,有些水塘已经被闲置许久。”在潞村生活了十几年的村民李阿姨说道。

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引入生态循环系统,通过设置循环水管道和阀门、调节池体之间的水位等措施,将凌乱水塘改造为“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既减少了村落环境污染,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又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

此外,项目团队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专项整治,在地下“编织”出一张总长度约2900米的污水管网,建设2座化粪池,巧妙利用河道,跨河设置污水牵引管,成功连接河道两岸污水,形成管网系统“毛细血管”,使得“千流汇入一池”,实现村内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基本“零增长”“零填埋”,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如今,湖州潞村正以“集丝绸产业、历史遗存、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小镇”闻名中外,成为“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作。

从大余村索道凌空飞架,搭建起生态价值转化的立体通途,到潞村古貌焕新,绘就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交融共生的绚丽长卷,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像余村和潞村一样的美丽村庄,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6:4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杨艳

在崇山峻岭间,西渝高铁康渝段二标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机械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在这繁忙建设景象的背后,中铁一局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二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的一项创新管理举措——《内控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正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开启了项目分部考核的高效新篇,推动项目管理实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笼统化”到“差异化”的转变。

项目初期,考核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分部经理张党平回忆道:“以前的考核方式太笼统,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没区别,这样下去可不行!”2025年初,分部团队开始整合考核文件,踏上内控考核创新之路。

分部依据部门职能差异,划分生产保障、经营保障两大板块,并设立考核基金。在安全质量系统,引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穿透式管理理念,将管段工点细分为五个网格管理单元。一旦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件,涉事网格“一票否决”,责任人会被严肃问责,层层压实安全责任。技术试验系统围绕公司技术管理“八大模块”布局,设定时间节点与质量标准,保障技术管理规范高效。物资设备系统完善制度,借助材料销号制实现物资全方位管控,通过线上操作与审核杜绝物资浪费,提升成本控制水平。这些创新举措构建起精细化管理架构,各系统协同支撑项目建设。

6月6日,记者走进西渝高铁康渝段建设现场,内控考核带来的积极变化随处可见。在朱家山隧道出口工区,工区长赵正全带领安全质量监督员认真检查,该工区因安全管理出色成为学习榜样。测量主管严帅锋因精准测量获1500元奖励,材料员张炳帅严格执行物资管理规范,获公司通报表彰和500元奖励。“机智管家”系统提升了设备打卡率和进场验收率。此前,有员工因消极怠工被罚款后回公司学习,若归来后积极改正,也体现出内控考核刚柔并济,既规范行为又促进员工成长,对激发员工积极性、保障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内控考核体系实施后,员工队伍被彻底激活。“奖优罚劣,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共识,员工主动学习新知识、提升技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部门协作更加紧密高效,像材料销号制实施过程中,工程部、试验组、物机部等多部门密切配合,遇到问题共同解决。项目管理水平也显著提升,借助多种考核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项目高质量推进。分部书记表示,制度创新让施工更规范,现场考核保障工程质量,高效管理凝聚团队力量,有助于一局隧道品牌建设。后续,分部还将优化考核指标,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的考核,强化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晋升的挂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7:05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王江鹏

6月6日,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承建的重庆云阳县水口镇产城融合示范项目EPC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作为“两山”理念引领长江经济带产城融合新实践,该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承接地”为定位,打造长江经济带产城融合实践新坐标。

据了解,项目坐落于云阳县水口新区,总建筑面积12.66万平方米,涵盖文体服务设施与产业用房两大板块。项目东、北倚青山,南环景云湖,西接数智森林小镇。项目团队将生态优先理念融入项目建设全链条,以匠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范式。

在建筑形态设计上,团队秉持“显山露水、融于自然”的理念,让建筑成为山水的“有机生长”。1号文体服务设施以底层架空的巧妙构思嵌入山坡,2号文体服务设施顺着山体走势呈扇形跌落分布,产业用房沿山林走向分布,建立建筑单体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实现了山的巍峨、林的苍翠、房的雅致、湖的灵秀交相辉映、浑然天成,宛如从自然肌理中“生长”出来的生态建筑群。

在施工部署上,面对施工生态保护难题,团队创新采用“钢栈桥+贝雷梁”水上作业平台工艺。通过实时水质监测和生态防护措施,确保湖水水质始终稳定在Ⅲ类标准。

“山地建筑要最大限度做好生态保护,需要更多技术和部署上的科学实践。”项目负责人庞有龙说,复杂的山地湖林地形、连续雨季阻碍及极端高温天气给现场施工带来了多重考验。项目通过制作BIM模型完成动态场布分析及整合模拟,进行钢结构吊装杆件受力验算,确保吊装过程中受力符合要求。同时,科学统筹施工资源、优化施工部署、推进智慧化管理,成功攻克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拼装、吊装作业面紧张等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0 14:57:20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

6月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铝集团共同主办的2025全国有色金属双碳大会暨中铝集团第九届降碳节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有色金属行业碳足迹数据库1.0版本,为7家企业颁发了有色金属产品碳标签证书。

中铝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石磊在讲话中表示,中铝集团贯彻落实国家“双碳”部署要求,将“双碳”工作纳入集团“1+3+2”战略规划体系和“4+4+N+年度重点专项”战略规划执行体系,坚持科技引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全面服务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构建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发展体系贡献力量。

会上发布了《中铝集团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铝集团连续第20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连续第6年荣获“五星佳”最高评级。作为最早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中铝集团坚持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打造有色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形象标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常务副会长贾明星表示,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责任。全行业需聚焦转型路径系统化布局、减碳管理精细化升级,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迈向纵深,要聚焦重点任务,加快建设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