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7月12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老人不在身边,请保姆又不放心,把孩子一个人锁家里吧又怕出意外……”法律合规部职工马丽欣道出了众多职工父母的暑期焦虑。为解开职工“带娃难”的心头结,让家长安心工作,7月10日,中铁六局路桥公司第七期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在长沙正式开班。本次托管班共有39名职工子女报名参加,公司工会提前筹备,精选安全活动场地,根据孩子年龄开设不同班级,配备专业指导员,课程设计兼顾趣味性与科学性,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启迪心智,全面发展,度过一个美好、充实的暑假。

“往年暑假天天跟孩子在家‘斗智斗勇’,今年送托管班第一天,娃回来就兴奋地说老师带他们做了彩虹实验,还盼着明天早点去呢。”商务管理部职工武俊霞看着儿子作业本上稚嫩的笑脸涂鸦,眼里的疲惫消散不少。

“非常感谢公司工会开办托管班,我家老大天天就曾参加过多期托管班。这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后顾之忧!把孩子送到这里,我们上班心里特别踏实……”工程管理部职工袁燕芬在开班仪式上发表着多年来送孩子到托管班的真切感受。

这已是路桥公司工会假期托管班第7期,累计服务职工子女200余人次。从最初的“看护式托管”到如今的“成长式陪伴”,路桥公司假期托管班已发展为涵盖科学探索、艺术创作和团队协作等多维度课程的专业平台,不仅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更通过系统性活动如彩虹实验和趣味手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好奇心,助力每一位职工子女在快乐中成长,让家长安心工作的同时,也为公司持续打造温馨和谐的企业文化。(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杨玉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7月9日,全球最大辗环机全系列轴承在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线交付,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型、超重载环形锻件装备核心零部件领域空白,巩固我国在该系列轴承设计与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介绍,辗环机是大型环形件制造核心装备,其轴承的精度、承载力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国家重大装备的制造水平。而此次需配套的辗环机为首次研制,最大辗环直径22米,最大轧制力3552吨;其轴承的尺寸、重量超过行业以往生产极限,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

轴承,被喻为工业的“关节”。2024年6月,洛轴集团与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启动联合研发项目,双方共建攻关团队,协同攻坚。

洛轴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莹表示,全系列轴承的下线交付是洛轴与天锻双方多年战略协同、深化合作取得的又一硕果,更是中国高端轴承打破国际垄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迈出的关键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品应用场景来看,该项目轴承的成功研制,不仅满足了辗环机在极端工况下的高承载、强冲击、耐高温等要求,还攻克了大尺寸、大壁厚套圈的材质均匀性和精密加工难题。特别是攻关团队创新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使轴承几何精度、旋转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高端轴承的技术垄断。

数据显示,洛轴每年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洛轴拥有国家首批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轴承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搭建了完善的轴承研发实验平台,让企业在轴承的研发、制造、检测、试验等方面居行业领先地位。(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余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宝贝朵朵:哥伦比亚这边已经到了深夜十一点,项目部窗外是满天星光,但爸爸在房间里还反复看你轮滑的视频……项目部的灯还亮着,就像我们家客厅的灯一样,映照着爸爸对你们的牵挂……”7月9日,在武汉双柳长江大桥项目启动的中央企业“同心护未来”中交集团专场活动中,一封漂洋过海的家书感动了现场观众。作者叫杨先武,是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项目物资部部长。相隔万里,阻挡不住女儿杨若希对他的思念。舞台上,面对着30多名留守儿童,她说:“爸爸工地上的视频我看了10多遍,我为海外建地铁的爸爸感到自豪。”她告诉父亲,已和妈妈攒了好多个拥抱,等他回来把他包裹得像棉花糖。

像杨先武这样与家人聚少离多的职工,在中交二航局不在少数。据悉,该局目前有800多个项目,仅留守儿童就有2万多人。为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中交二航局组织孩子们参观了双柳长江大桥智控中心,亲身感受现代化桥梁建设的科技魅力。与机器狗互动,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神奇。

“斜拉桥像一把伞,悬索桥像晒衣架。”中交二航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罗航如此通俗地讲桥。世界十大斜拉桥、悬索桥,二航局分别参建了4座、5座。原来,这么多大国重器是爸爸妈妈建的,骄人的成绩,也激发了孩子们的自豪感。

“爸爸,你们修桥是不是像打怪兽一样?”现场,周佳玉小朋友与远在新疆项目工作的父亲周欣视频连线。“是的,我们的设备就像你喜欢的蛋壳侠一样,处理问题就像在打怪兽。”周欣对女儿说。

一封家书、亲子连线,拉近职工与子女的距离,感受亲情的温暖与力量。活动现场还聚焦儿童心理健康和安全自护开展专题宣讲,旨在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自信心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促进家长与孩子亲情沟通。

从“爱心托管班”“职工安康驿站”到“爱心母婴室”“职工活动室”,作为中国建桥“梦之队”,中交二航局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职工关心关爱机制,带领各级工会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数百万工友及其家庭。(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晏久顺 许豹 黄子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国家标准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外资企业委员已达3333人次,占委员总数的5.4%。我国标准化工作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外资企业正成为推动中国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深入实施,外资企业参与中国标准化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显著拓展。数据显示,技术委员会外资企业委员参加了791个技术委员会,占技术委员会总数的58%,涉及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通信、汽车、医疗、电子、家电、食品等重点领域。外资企业委员不同程度参与了我国标准的预研、立项、起草、审查、修订等具体工作,对提高我国标准技术水平、提升与国际国外标准一致性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我国标准化水平、开放程度、发展基础得到了外资企业充分认可,部分外资企业表示中国标准化水平、包容性、接纳性态势向好,中国标准化环境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外资企业在技术委员会中的角色已从早期的技术咨询逐步转向深度参与,外资企业带来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既提升了中国标准的全球兼容性,也为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蒋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近日,由中铁九局电务公司机电分公司承建的沈大线林盛堡至南台区间自动闭塞设备改造工程、沈阳枢纽浑河至林盛堡区间自动闭塞设备改造工程5站4区间顺利开通。此次施工拆除既有TAD设备186个区段,拆除既有高柱信号机38架,拆除既有配线6044条,增配377条,移设54条,安装电容1108个。

面对施工范围大、联锁关系复杂等实际,机电分公司通过倒排工期,周密制定施工方案,从风险研判、技术交底、人员组织、质量管控、设备克缺等环节进行责任细化,明确人身安全、施工安全、联锁试验、应急预案等各项安全措施,统筹调配人员、机具、材料等资源,为顺利开通奠定基础。同时针对项目施工任务重、安全压力大的实际情况,机电分公司充分发挥党群联动优势,促进沈大项目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经过700余名施工人员争分夺秒,本次封锁转线圆满收官,进一步提升了沈大线铁路运输设备性能,提高了全线的运输能力,增强了行车安全保障能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王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十四五”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在东北地区建成天然气管道550公里,推进实施增压工程7项,累计向东北三省输送天然气410亿立方米,向黑龙江省输送天然气1.88亿立方米,年输气量从131亿立方米提升到392亿立方米,平均日供气量从3754万立方米提升到11200万立方米,使东北三省地方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东北管网建设更加完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主动对接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重大战略,积极推进区域内管网建设与互联互通等重大项目。在东北三省,现有天然气下载用户98家,惠及24个市、137个县区,为进一步激活沿线地区发展潜力、保障民生用气稳定,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助力。

统一规划目标,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十四五”期间,国家管网集团着眼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将国家能源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统筹东北各地市城燃和液厂等上下载用户及所需气量,合理规划天然气管道建设,奋力绘就“全国一张网”蓝图东北区域画卷。

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积极参与“气化龙江”战略,2020年10月,在黑龙江境内建成投产明水—哈尔滨支线,首次向哈尔滨市、绥化市输送优质清洁能源。2023年11月,大庆—哈尔滨支线投产,开启了向哈尔滨主城区“双线供气”新模式。2024年11月,齐齐哈尔支线投产,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未来五年,在东北三省规划建设虎林—长春、长春—石家庄、黑河—大庆、大庆—长岭、延吉线等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东北地区天然气管道总里程将增加近5000公里,年输气能力提升520亿立方米。

科技绿色赋能,东北管网运力提升

为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东北区域管道投产后持续强化耕地保护与山川河流穿越段维护,建立“补植复绿”生态修复机制。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系统构建清洁高效用能体系,通过优化管网运行、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等措施,实现用能精细化管理。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电源,保障监视阀室零污染运行。2024年,公司消纳绿电9392.8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5.5万吨,取得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不断探索提升国产化设备运行管理经验,极寒环境下压缩机组调试标准化流程操作手册,为高寒地区国产化压缩机组投产及类似工况应急处置提供重要技术参考。公司自行研制的东北地区特殊地形多功能抢险装备套装,成功攻克65°坡度斜面环境下抢险装备运输难题,有效提升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加快科技创新攻关,探索“AI+”等新兴技术应用场景,加速推进智慧管网建设,着力构建“集中调控、智能监视、专业巡检、预防维修、无人操作、有序应急”的运检维一体化高效体系。在东北公司生产监视中心,依托20余万个实时数据直采点,实现了对1.2万公里管道、99座站场、352座阀室运行状态的24小时动态可视化智能管理。在管道保护领域,通过融合应用光纤预警、视频监控、地灾监测等多源数据,升级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线路管理模式。在智能站场建设方面,数字化管理手段降低人工巡检频次67%,有力推动油气管网站场向少人化、无人化转型,持续提升油气管网本质安全水平。(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