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全国多地已经进入“炙烤模式”,在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铁路昆仑山地区,一场降雪不期而至。 7月23日8时许,海拔4484米的望昆站狂风呼啸、大雪纷飞。 青藏铁路格尔木工务段重点维修二车间130余名施工人员早早就来到了施工现场,调试好所需机具,静静等待施工命令的下达。 “我们要利用好此次天窗,做好站场无缝化改造,彻底消除轨道连接处的缝隙消磨和接头病害,使线路变得平滑,保障行车更加安全。”在施工命令下达前,车间主任李奋武向大家作班前动员介绍。 此次施工最大的难题就是在确保不影响前后线路正常行车的同时,还要保证施工质量和作业安全。 9时15分,只听见施工负责人李奋武一声令下,施工人员齐发上阵,螺丝机的轰鸣声率先打响站场。 “松开这一排螺栓,把旧垫板、胶垫统一回收。”工长卢光旭带领松扣件组人员首当其冲,将股道基本轨上的联结零件全部进行松卸。各小组按照既定分工,松扣件、切钢轨、拆接头、出旧轨、换垫板、整胶垫……各种工序有条不紊、整个流程衔接有序。 “雪天路滑,大家注意跟挖机保持好安全距离,防护员做好提示提醒。”副工长赵东扯着嗓子指挥着运轨组人员,安全有序地将新轨拨移到位。 “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新轨落槽后要预留好焊缝、并及时消除三道缝紧固联结零件……”李奋武嘴里说着,手里拿着钢平尺便开始了对轨,由于焊轨工作流程严谨,还要给钢轨焊接完后恢复线路留够充足的时间,他们一刻也不敢耽搁。 10时45分,雪越下越大,但他们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他们脸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却无暇顾及,在工具碰撞和机具轰鸣的夹杂声中,安装扣件、工电联合整治等各项作业齐头并进、高效推进。 12时10分,当日“天窗”临近尾声,施工人员抓紧时间调整轨距、整修线路、回收旧料。作业完毕后,李奋武立即组织人员对作业地段线路几何尺寸、接头焊缝等进行最后的质量回检,保证施工质量,确保线路正常开通。 13时整,望昆站1道共计866米股道无缝化升级改造施工任务完美收官,线路设备状态良好、正点交付使用。 此时,施工人员的衣服和鞋子,早已被雪水浸透,在身上凝结成了一副“铠甲”。他们简单拍打下身上的冰块,深一脚浅一脚地奔向线路深处,继续守护着铁路安全畅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群 通讯员 蒙文平 王怀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