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建筑行业混凝土振捣作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安全风险高等痛点。且人工振捣易导致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甚至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增加后期维护成本。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近日,一款由第三建设分公司、中铁上投青岛地铁5号线项目经理部联合中铁四局青岛地铁5号线土建二标段02工区共同研发的板类混凝土自动化振捣机器人在地铁建设中投入应用,以智能化手段为行业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为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科技兴安理念,研发团队在侧墙智能振捣技术基础上,成功推出这款多功能振捣机器人。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三降两提一转变”——即降低施工成本、作业强度和风险,提升质量与效率,推动传统建造向智慧建造转型。 该机器人具备参数智能设定功能,可精准调节振捣时间、深度、频率及振幅,实现自动行走、转向与振捣,彻底避免人工漏振问题。中铁四局项目部率先在青岛地铁5号线延安二路站、延昌区间、昌乐路站应用了该设备,因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机器人顺利完成的14板仰拱混凝土,初验评价均满足建设单位A级标准,展现了优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张书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