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丽 于 2025-9-10 17:44 编辑
当某制造企业装配二班的小鹏遭遇徒弟越级上报材料致错的困境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困境,更是一幅关于规则、责任与成长的微观图景。徒弟擅越流程固然有错,但真正的管理智慧,并非在于简单追责或一味包容,而在于以此为契机,织就一张融合制度刚性与人情温度的管理之网。 究其根源,此困境往往肇端于流程设计与人性动机的微妙错位。徒弟“为赶进度、抢表现”而绕道直报,暴露出其规则意识的缺失,亦折射出考核压力下可能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车间仅批评小鹏“把关不严”,却未察流程本身或有疏漏——汇报机制是否明晰?权限设置是否严密?预防性监督是否到位?若制度之网存在孔洞,则个体的越界几乎成为必然。古人云:“绳墨以求直线,秤以权轻重,规以求圆,矩以画方,此为法之端也。”卓越管理首在规则本身的周密与公正,使师徒皆能在清晰框架内有序运作。 于此困境中,师傅的责任承担绝非“纵容”,而是迈向问题解决的关键第一步。面对上级批评,小鹏宜展现管理者应有的担当,先行承担“失察”之责,此举非为包庇徒弟过错,而是为后续的纠错与教育创造理性空间。若一味推诿或斥责,只会激化矛盾,使徒弟处于防御状态,无益于根本解决问题。管理学者常言:“领导的首先责任,在于为下属的失败负责。”这种担当中蕴含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它示范了何谓责任意识,为师徒间的信任对话铺平道路。继而,小鹏需与徒弟进行一场公私分明的恳谈,既指出越级汇报对流程与团队的破坏,也倾听其行为背后的压力与动机,引导其理解“规矩”乃团队协作与质量保障的生命线。 然,止步于个别纠偏终是杯水车薪。最高明的处理,乃是由点及面,化危机为优化管理的契机。小鹏与班组管理者应借此反思:流程是否存在冗余以致迫人“绕道”?宣传考核的导向是否过于重“速”而轻“质”?能否建立更高效的审核机制或引入交叉校验?通过系统优化,从源头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同时,可将此案例变为班组共享的学习素材,开展一次关于流程规范与职业素养的微培训,使全体成员皆能引以为戒,形成“遵守规则为荣,破坏流程为耻”的共识文化。 ——国能神东煤炭皮带机公司 孙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