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的成效,对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3月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坚持从上到下一贯到底,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坚持务实精准组织实施,工作开展扎实,取得明显成效。政法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始终将作风建设与法定职责紧密结合,紧盯“四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推动风腐同查同治,切实让铁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群众普遍感受到,现在办事更顺畅、干部作风更扎实、社会风气更清朗。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正持续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需要绷紧自我革命这根弦,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政法队伍是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只有坚持讲政治、守纪律、勇担当,才能扛起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职责。政法机关必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根基在于思想铸魂。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信念如磐则作风如钢,信仰缺失则作风漂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政治站位认清“作风建设无小事”的政治责任,筑牢政治忠诚,把好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要牢固树立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思想观念,将作风建设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要以多种方式强化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堤坝,真正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增强作风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系好履职“第一粒扣子”。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既要治已病“当下改”,更要防未病“长久立”,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要持续纠治作风顽疾,建立健全经常性发现和解决作风问题机制,动真格整改整治,持续释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对需要长期根治的问题盯住不放、寸步不让。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坚持“由风查腐”“由腐纠风”双向突破,打好正风肃纪反腐持久战,铲除“四风”问题土壤,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强化监督执纪,抓实党组织日常监督,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顶风违纪的速查严处,提高监督穿透力和有效性。要落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坚持以上率下,强化严管严治,层层传导压力,以“头雁效应”激活“群雁活力”,推动作风建设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落脚在于履职担当。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终要体现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效上。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依照“三定”规定履职、全面履职、依法履职,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民之所忧”作为“行之所向”。要坚守廉洁底线,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让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成为自觉。要在实践中锤炼担当品格,引导干警在重大斗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铁规矩锻造好作风,以好作风护航新征程,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法治日报评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