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32|回复: 60

【班组观察】让“金子”早发光

发表于 2007-9-1 10:41: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建立人才保鲜机制:让“金子”早发光
       赵华
      【事件】职场困惑:金子怎么总发不了光
       就在年关将近之际,素有“万金油”之称、年已满43岁的王正明师傅经过职工推荐,在被队委会“破格”确定为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的一名管工班班长。说到“破格”,是因为他的年龄早已超了当班组长的年龄,而现在一线班组40岁以上的班组长已很少见了。但据有关领导表示,虽然王师傅已超龄,但王师傅确有技术特长,管理上也很有一手,本来早该重用的,现在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好事,对王师傅来说却有点啼笑皆非进而满腹牢骚:“早干什么去了,到现在才想到用我,老了老了还要我去冲锋陷阵。唉,说起来我错过了多少进步的机会,到现在即使干也没有多少意思了。可话说回来,既然领导信任我,我还是得好好当啊。”
        原来,王师傅1982年从技校毕业后,分配到维修服务队当了一名维修工。没有几年功夫,他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在现场已完全能独当一面。此时的老班长已提拔为副队长,正好给年轻的小王留下了机会。正当王师傅踌躇满志,以为班长非他莫属,可没有想到领导认为他还“太年轻”,需要进一步磨练磨练。
        就这样干了五年多,王师傅工作还是勤勉刻苦,有多项小创新解决了了现场难题,多次获得了公司级的奖励,还取得了两项国家实用发明专利,成为队里独一无二的多面手,人称“万斤油”。但让他感到很郁闷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机会还是与他擦肩而过。而与他一同毕业的老同学有的当上了队长,有的当上了矿长,可他依然是普遍班员一个。
        就这样时间到了1997年,33岁的他又赶上了一个机会,老班组长调离了,按说班长这回怎么也该轮到王师傅了。可半路里又杀出一个程咬金,从别的班组调来一老师傅担任班长,领导看他明显有情绪,就劝他说:“你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人家虽然技术不如你,管理能力也不比你强,但人家是多年的老先进,上级领导有意安排他干,我们队里也说了不算,那你就委屈一下,先把机会让给人家,下次再考虑你”。面对这样的窘境,他还自我安慰地想,别急,我还算年轻,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真金不怕火炼嘛。就在领导和自己的安慰中,又熬过了几年,待到40多岁后,他的同学又有的当上了科长、副处长。这时候虽然也有几次晋升的机会,可队里的领导又觉得他年龄大了,精力不济了,要让位给年轻人,最终他还是一次次与进步无缘。
        一年前,当他碰到与他一同参加工作的同学时,老同学知道他还是连班组长都不是,就问“你怎么还是一个普通班员?”。王师傅很无奈地说:“开始领导认为我‘太年轻’翅膀还不够硬,失去了机会。后来我能力够了,领导让我把机会先让给别人,又错过了一次机会,再后来领导嫌我年龄大了,精力又跟不上了,好象又没了机会。唉,走到这一步,也不光是我个人的原因,一言难尽啊。”
       【笔者评说】建立人才保鲜机制企业责无旁贷
        王师傅因为各种阴错阳差的原因,在青春勃发、正当时的时候没有用当其时,使个人的职业发展一次次遭受挫折而停滞不前,不禁让人扼腕。笔者感到,当今班组员工在企业成长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踌躇满志时未遇伯乐,感叹怀才不遇;等能做事了又感到精神、体力等自身素质跟不上了,感叹时光难倒流,感到人生不能重新来过,徒有空悲切。这种令人遗憾的人生片段相信不少人都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所幸的是企业已深刻认识到人才“使用是最好的保鲜”的道理,在王师傅超龄的情况下依然将其调整到班长岗位,不失为明智之举。
        实际上,王师傅的遭遇就是典型的人才老化和无形损耗。在企业里,类似于王师傅这样的人是何其多啊!因为人才在不使用时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停滞不前和贬值,这已成不争的事实。当前,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贬值速度更是快得惊人。有不少企业曾经“红极一时”的各类人才由于没有得到适时使用,大大的落伍了、掉队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老了,跟不上趟了”,致使人才贬值,给企业带来损失。
        现在,人才的淘汰率、折旧率越来越高。人才如同物品一样也存在贬值现象。人才贬值是指人才在使用过程中,人才如果不使用就会象物品一样失效、生锈,导致人才知识老化、技能、观念滞后,今天的人才就可能变成明天的“废才”、庸才。一个人在正当时如果不能及时得用任用,过了时,人才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过时,明珠投暗终究会黯然失色,是金子,但如果不挖掘出来,终究与一块土渣无异,永远不能发出其耀眼的光芒。如果得不到及时使用,就会事过境迁,成为“昨日黄花”。
  没有人不渴望进步,没有人不渴望成才。但在年终盘点时,蓦然回首,不少员工在浑浑噩噩度中过了又一年,那么是什么制约了人的进步与成功。企业又该怎样为员工的成长成才负责呢?
        笔者认为,针对人才贬值现象,企业应尽快将建立人才的保鲜机制提上议事日程。给人才“保鲜”,使用是最好的培养,使人才在使用中实现人才保鲜,并不断增值:
        首先,要人尽其才,用当其时。企业要在选才、用才方面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评机制,建立人才技术培训、绩效考核、岗位调整等技术档案,只要认准了他是人才,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少,就要尽快让他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担大任,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如果论资排辈,就会让年轻的人才错过机会,长期搁置不用就会使其成为流水落花。对年龄大,而技术和精力完全胜任的,也要及时任用,发挥作用,不让年龄稍大的员工失去用武之地。
        其次,企业要在员工成长内心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岗位设计、职务说明,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不断充实新内涵,积累才干,使他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时,为人才进修提供机会,让他们不断充电。如果一个职工只是放电而不及时充电,那么他的知识必然会老化枯竭,也就是很难适应工作,也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第三,为人才晋升提供机会,真正为他们的长远发展着想,提供展示才华和潜能的机会,让其与企业共同成长,让他们在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贡献的同时,自己的素养和才能也得到同步的增长。就是要在人才很有朝气、锐气时使用他们,而不要等到有暮气、怨气时才想起他们。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让人才“保鲜”,员工个人自我保鲜至关重要。选择学习创新就是选择保鲜。需要我们提高学习的速度,确立终生学习理念,即把学习创新贯穿到每个人的一生,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独特形成过程,使其成为未来社会中最稀缺的资源,对于能够不断创新的人才来说,只会增值再增值。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文明一区
电话:05468583430 13780770816 邮编:257237
审稿: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三采中心政工办    电话:05468584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1:37:50 | 查看全部

回复: 警惕人才的无形损耗

我不劝“你不急,还年轻”,应该“只争朝夕”。我也一样。其实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现在,光阴逝去不可追啊


NOTHING  IS TOO DIFFICULT   IF YOU DARE  TO SCALE THE HIGH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 22:07:02 | 查看全部

回复: 警惕人才的无形损耗

世界上没有蠢材,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 23:03:19 | 查看全部

回复: 警惕人才的无形损耗

“金子也不会总发光”,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送大家一句歌词——聪明的石头会唱歌。。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 02:20:13 | 查看全部

回复: 警惕人才的无形损耗

这篇大作一定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悲剧已延续了几千年,属于深层次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18:40:37 | 查看全部

回复: 警惕人才的无形损耗

你把点评意见写上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07:57:25 | 查看全部
[s:2]

论坛可真好呀.

可以看到每一篇作品的成长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8 19:05:26 | 查看全部
李老师,这会在线,请教一个问题:“置顶”是不是需要权限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3 09:18:03 | 查看全部
请大家点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3 17:08:39 | 查看全部
永强大哥文中所反映的问题是当前不少单位都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少单位的领导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用人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怕年轻人挑重担不可靠,怕打破常规用人摆不平,怕用了某一个得罪一大片。结果,有的人才就在“等一等”、“放一放”中过了“保鲜期”。 常言说得好,“误农一季,误人一生”。 应该在人才很有朝气、锐气时就煅铸他们,而不能等到其有暮气、怨气时才想到他们,那样就太迟了。所以说,给人才“保鲜”是一种导向,更是一个方向;是一个急需倡导的观念,更是一项急需落实的制度。相信永强大哥的文章一定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建议以此为主题开展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