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2楼bztdxxl于2007-09-15 11:07发表的 :
顾永强的稿中实例揭示出当今班组员工在企业成长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踌躇满志时未遇伯乐,感叹怀才不遇;等能做事了又感到精神、体力等自身素质成了流水落花,感叹时光难倒流。这种令人遗憾的人生片段相信许多人都亲身经历过,因此会引起许多人的情感共鸣。
然而,人才损耗这个主题太大、几句话很难说清楚,此文的论述就是证明。评论部分包涵了多个主题:一是企业管理者要善当伯乐,及时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要让人才损耗;二是企业要建立人才保鲜机制,像维修设备一样,去维护人才,给人才保鲜。这里又牵出培训、培养等人力资源方面的主题;三是作为员工,如何设计自我、扬长避短、把握机会、推销自我,不坐失良机、不自我损耗等;四是人才如何自我保鲜问题,这里又涵盖自我学习、充电、知识更新、工作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一篇稿件中同时要说清楚这么多问题怎么可能呢?建议你减缩主题,缩小主题外涵,要么站在企业管理者角度探讨对人才的发掘、培养、使用、保鲜的主题;要么站在员工的角度探讨如何设计自我成长路径、自我推销、自我知识更新、自我成才的主题;要么站在社会的角度替员工呼吁:要求全社会、企业管理者都来关心、关注员工要求成长、成才的心理需求,不要让他们过保鲜期,有劲没处使,老来空嗟叹!
以上观点望参考。 已作调整,请多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