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cmfrjtly

《班组天地》杂志阅读感言征稿启事

发表于 2014-6-10 16:57:38 | 查看全部
邂逅“贴心小棉袄”,打开瓶颈,走向幸福
在岗位上疲惫的工作还无暇喝一杯水的功夫,就收到了收发员给我的这份感动—《班组天地》,回到家迫不及待细细翻阅、慢慢品读其中的内容,始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好书,简直是职工的一件贴心小棉袄,即“一位良师益友。”
大千世界,每个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而身为企业的一名职工,也承担着多重角色,工作上我是电视台的一名电视编辑兼文字记者,每天行走在文字构筑的“森林”中,最亲密的莫过于电脑,最熟悉的纸质件,就是新闻稿件,每天的工作多了平底鞋,少了高跟鞋,工作韵律使我多了些男人身上的大气和豪爽。生活中我冠以女儿,儿媳,老婆等“名号”,同时也是一位3岁孩子的母亲,时常在工作之余更多的是如何给孩子穿衣戴帽,如何做出一桌精心爽口的饭菜……,生活中少了自由浪漫的乐律,更多的是日常琐事的枯燥和平淡,繁忙的工作、行云流水的生活使我少了出差学习培训的机会,于是在写作上给我上了一道枷锁,禁锢了创新的思维空间,于是就存在写作的瓶颈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使我在每一天流水年华中,让我有时候感觉身心疲惫,理性的工作旋律多了份孤独和沉闷,少了大自然的亲切交流,少了心灵彼岸云淡风轻的轻松,忽然觉得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磨合的没有了棱角,自己到哪里去了,于是不断地询问,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幸福在哪里啊,时间久了,这都成了捆在心口的道道枷锁,无法解脱。
当忙完一天的工作,把孩子哄睡着,静静地打开床头一盏灯,拿着《班组天地》,就被她所吸引,精致的封面,班组前沿的照片,优美的字体,细细品来,就像和小棉袄——良师益友坐在咖啡馆谈心,听着她的循循善诱,我的心内开始平静起来。
打开首页,看着全国劳模许振超的感言,我醍醐灌顶,是啊,我扪心问,我了解基层职工的幸福真谛吗?
至此,我便被你的气质所吸引,被你的柔声细语所感化,被你的真诚所打动,被你的鼓舞所激励,被你的到来欢心喜悦,始觉的你就是我的一位贴心的良师益友,为我开启了一闪奇妙的人生之窗。
你首先以各班组企业员工的基层动态为主题,内容丰富地诠释着身为一名煤矿职工如何在煤城的天空里开心快乐工作、如何让生活充满曼妙光彩、如何让家庭温馨幸福、如何笑对人生挫折、如何珍惜友情等。我细心读来,其中每一篇说理透彻,还有很多事例予以启发,每一篇都简洁凝练,看着很轻松,从每一篇稿子中读到了作者精炼的笔法,说理透彻,构思巧妙,题材新颖,形式多样,有评论,通讯,消息,图片,还有文艺稿件,读着,读着,就在心中感叹:“啊,人生又多了位良师益友,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至诚和感动,感受到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想起曾经在工作中因为一些失误而让自己一天不开心,读着书中的篇章,让我对如何快乐工作有了启发,使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感到工作不再是一种沉重,而是一种人生的乐趣。
感谢《班组天地》,启开了我的瓶颈问题,让我读懂了幸福的真谛,幸福是什么?走在大街上,看着一群煤城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映衬在祖国的蓝天下,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啊!看着一对年轻夫妇推着一位轮椅上的老人,年轻人为全家和谐而幸福着,老人为年轻人的孝顺宽慰幸福着。再看看矿山初开的杏花,摇曳在春风里分外的美丽,此时的我由衷的感到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春景而陶醉,呵呵呵,我此时豁然开朗,原来幸福就在身边,只要拥有好心情,每一天都能享受到幸福带来的喜悦。
感谢《班组天地》,是你开启了我的心窗,你就是我最”贴心的小棉袄”,捧读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你,牵着你的手,让我懂得了身为职工就要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中每一缕阳光,懂得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学会感恩,温暖他人,就会收获幸福,美哉,《班组天地》!

王艺
潞新公司电视通讯管理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12:24:54 | 查看全部
【读后感】学会保护自己
孙守仁
看了夏晓凌第6期的卷首语《人的防范本能,不该蜕变!》,感慨万端,受益不浅,很有必要再絮叨几句。
为什么我们的防范本领发生了蜕变呢?关键是人们患有“麻痹症”,此病病得不轻,甚至没知觉了。凡是世界上发生的各类灾难,都与己无关。于是乎,他们由着性子来,不管是世界上的海难、矿难和空难,那是别人的事,却连看都不看一眼,可见麻木到何种地步,只要自己安逸了,纵然不操那个心。假如我们都是这样,那么国家不会有宁日?应对那些患了此症的人,大喝一声:快醒醒吧,再继续下去,真要自掘坟墓了。产生的原因,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旦围墙倒了,堤坝溃堤了,那还会有什么结果。这难道是人类的蜕变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浇一瓢冷水,好好清醒一下,回到人的良知轨道。
有句成语说得好,“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意思是说,记住以往的经验教训,这是社会发展之必然,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然而,有的人像属猪一样,记吃不忌打。重复犯同类错误,就像习惯性违章那样,事故连连,像洪水猛兽,有的“顶烟上”,不听邪,一切向钱看,不惜牺牲民众之生命,甚至影响国计民生,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些问题理应受到社会的谴责,假如是有关领导,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何况保护他人。实际上,我们接受经验教训,就是不重犯以往的错误,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国泰民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保护自己,保护了我们的民族。
保护自己,必须坚持安全创新,这是历史之必然。可以这样说,没有创新,人的思想就要僵化,仍沿着老路走下去,像麦哲伦航海一样,又回到了原点,那是多么危险的呀。所谓创新,就是继承和发展。比如,有相当的数量事故都是人为所致,是人们做了以卵击石的蠢事。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势必重复以往的错误。如果我们搞创新,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人类便变得聪明起来。我们搞“安全月”是创新,治理安全隐患明码标价,也是创新,民主管理也是创新,可以说,创新包罗万象,关键是我们开动脑筋,思想解放了,什么办法都可以想出来,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人类变得聪明起来,不是被大自然牵着牛鼻子走,而是驾驭自然,为我之所用,做好防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水未到,堤坝先行。人的生命保护住了,可以化作巨大的力量,移山填海,改变江河,真正成为主砦宰社会的主人。
文章提出这样的问题:人的防范本能,不该蜕变!正是作者发出的呐喊,似惊雷,犹如闪电,她告诉我们,防范本领从可而来:即:人的思想,人的灵魂,人不该这样蜕变,应该向前发展,这是文章的主旨,又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我们的刊物是用理论武装企业班组人员,需要这样以理服人的文章,而不是夸夸其谈,愿《班组天地》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5 23:22:2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07:52:58 | 查看全部
     积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6 01:21:07 | 查看全部
我与《班组天地》
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中企平台这个大家庭,结识了平台的各位老师,《班组天地》创刊,李新宇老师给我寄了一本样本,拿在手里,我急切的翻看着,精美的画页,丰富的内容,让我爱不释手,我的同事看到我当时的情形,也不由自主的和我抢着看起来,而且对此刊物赞不绝口,杂志的内容也贴近一线职工,读完里面的文章,使我很受启发,不但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增加了我的知识,这些都是编辑老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愿杂志越办越好,这本杂志将成为我一生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0:24:20 | 查看全部
失而复得的《班组天地》让我看到他们对“责任”的诠释

                               方大锦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艳春

    “天天快递。”快递?放下电话,我心中顿生疑惑,最近我也没网购啊,怎么会有快递呢?带着满腹的猜疑,我边下楼边想:“会是什么呢?”
    公司门口,快递员递给我一封厚厚的邮件,仔细查看购物单,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是第3期和第6期的《班组天地》。这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我的心中顿时涌起一种失而复得的感动,更对杂志社管理员老师的细心和周到感到由衷地谢意。
    我是杂志出刊伊始就征订了《班组天地》的,从试刊号到正式定刊的这几期,每一本我都会认真地学习,《班组天地》早已成为我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所以在久候第3期而不得时,我忍不住询问热心的管理员罗勇老师,罗老师非常重视,立即让发货人员帮我查询。经过仔细核对,他告诉我,“杂志已经寄出,请耐心等待。”日子在忙碌与充实中流过。在我收到第4期杂志的时候,第3期杂志还在路上和我开着玩笑,在收到第5期杂志时,我已经对第3期杂志不报任何希望。毋庸置疑,杂志已在物流途中丢失。
    然而,在一次群聊中,我无意中提起此事,他们高度重视,立即主动联系我,因邮递方原因导致我未能准时收到向我表示歉意的同时告诉我,第3期杂志将和第6杂志一起快递给我。
说实话,对于杂志以快递形式发送,我并未当真的。因为一本10元的杂志本已利润微薄,如果用快递发送将大大增加运营成本,这样的“傻”事应该只是说说。他们在特殊情况下敢于不计成本地为我补发,这是大家都非常认同的责任。《班组天地》杂志就是敢于担责,重视读者的感受,所以才办出了如此多人热爱的一本新刊物。
    当我真真切切地从快递员手中拿到杂志时,那种意外和感激无以言表。一直以来,只为《班组天地》编辑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而感动,今天我又切身体会到了幕后管理者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吼着嗓子说:《班组天地》杂志的编辑们,您们辛苦啦!《班组天地》杂志,接地气的一本优秀杂志,您是我们一生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0:26:31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cmfrjtly) 的帖子


《班组天地》的小故事增进了我的激情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轻型商用车分公司 徐帆

家住古城襄阳一个小山村的我,在校时偏爱理科,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国企员工。历经现场的摸爬滚打,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公司论坛上看到了描述一线员工的故事。渐渐的我迷上了对一线员工的描述。有时候,也会对写作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因为没有好点子,好的思路,难以入笔。2014年年初,经公司宣传干事的介绍,我初步踏入了中央企业员工论坛,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文章,班组园地的小故事读起来让人朗朗上口,文章都以情动人,以理悟人或以人悦文,浅显易懂,使得我仔细品味,认真学习。每一篇作文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及写作方法,让人爱读,有的甚至催人泪下或开怀大笑。

我发现里面有很多故事与我们身边的情节很贴近。有时候我也会模仿几笔,借鉴几笔,写完后投在内刊里,这些文章一经发表后让人一种喜悦感。有时候我也试着将身边的任务典型及小故事发在班组之声里,里面编辑老师的真诚点评和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让我对写作更加富有激情。            

渐渐地我迷上了看班组天地,几乎每天8点一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去看看最新最近的文章。在看过编辑老师们的大作之后,回头看看自己写的,还有很多商榷之处。

当我看见《班组天地》杂志夏晓凌主编的每一期卷首语,心情都非常轻松愉快,他的写作手段独特,令我眼前一亮。如今,再练习写作的时候,都会翻出好伙伴《班组天地》杂志瞅一眼,摘抄其中的好词佳句和思想感情,增加我的想象力,让文章读起来通俗易懂,给文章增加灵性思想。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这样有益的知识来源使我受益匪浅。瞬间好像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也相信再过不久,我将在班组天地里见到自己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0:26:4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4:56:35 | 查看全部

《班组天地》我的良师益友

《班组天地》我的良师益友
近日,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渡市选煤发电厂职工兴奋不已,发电车间电运工黄伟、王杨丹两口子被聘为达竹公司培训中心现场培训教师的事迹上了国家级杂志《班组天地》,接受全国职工的祝贺,这在大山深处的渡市选煤发电厂里算是一件大喜事了,大家纷纷奔走相告。作为该则消息作者的我,为能把班组职工的先进事迹宣传出去感到特别高兴,同时也更加深深喜欢上了《班组天地》这个良师益友。

说到《班组天地》,其创刊伊始我就开始关注这个新生骄子了。

以前《班组天地》作为《工人日报》的一个版面,宣传报道了大量基层班组职工的事迹、先进管理经验,我们厂在通讯员的努力下,还曾经一年在《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板块中稿9篇,取得了较好成绩。可以说彼时的《班组天地》开阔了职工视野,很好地起到了交流、学习的作用。虽如此,但我还是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

那时的组稿方式是每周讨论一个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曲深入采访,可是由于版面限制,每期的主题稿件截稿后,被采用的只是一小部分,被淘汰的稿件质量虽然参差不齐,却也不乏精品,这无形中造成了许多遗憾。尤其是随着全国各行业通讯员对《班组天地》的越来越喜爱,更多的作者加入了进来,同时也导致更多的好作品被枪毙

尊敬的夏晓凌主编独具慧眼,她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现象,并找准改进方法,带领一众编辑开始着手准备出刊《班组天地》杂志。

怀着对杂志的无限期待和信心,杂志出刊前,我请示单位领导后,毫不犹豫地给每一个班组订了一份,虽然有一些忐忑,但我绝不担心她的质量,因为她有在报纸上的成功经验、有一群有责任心的编辑、有全国行业通讯员的力挺、有全国班组职工的期待。

厚积薄发,在万众瞩目中,《班组天地》杂志如期而至,试刊号、正式刊号,每一本都是精华。杂志多达几十个小板块,每期一百多名作者榜上有名,这是多大的容量,内容何其丰富!在杂志里,我看到了其它兄弟单位班组的先进管理经验、看到了平凡职工的不平凡风采、看到了科研成果、看到了美图、欣赏了美文,丰富了我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她真的是我的良师益友。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知道,对这本杂志,一人满意远不如众职工对他满意更有价值。为此,我走进班组了解了职工对她的看法。

这本杂志确实符合我们,上面的报道都和班组息息相关,那些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特喜欢。

有些故事好感人哦,忍不住要反复看几遍。

有些班组管理经验太有用了,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我特别喜欢杂志里的散文,写得好好哦,激起了我的写作热情,哪天我也去投一篇试一试。

没想到,一路了解下来,大家对杂志的好评如潮。

是啊,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众多学习资料花园中,《班组天地》绝对算得上一朵奇葩,她接地气、有人气,是我的、同时也是全国班组职工们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感谢晓凌主编,感谢17名编辑,你们用“心”为一线职工呈上了一份独特的饕餮盛宴

作者:严有权

地址:四川达州市渡市火车站渡市选煤发电厂

邮编:635024

电话:134385590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10:14:4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