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cmfrjtly

《班组天地》杂志阅读感言征稿启事

发表于 2014-7-10 13:31: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8:38:42 | 查看全部
铁门关水电厂沉着应对暴雨洪峰袭击

2014年7月8日17时左右,天气突变,刚才还是骄阳似火的天气,顷刻间,乌云密布,一阵雷声响过,突降暴雨,正在厂房巡视的领导们领着值班人员对厂房周围的防洪设施进行检查和补充,查看泄洪渠道是否顺畅,对厂房是否构成威胁等。
雨越下越大,山上不断有泥石流和碎石滚落,随着雨势的加大,孔雀河泄洪渠道洪水滚滚而来,当时最大的洪峰流量达到了每秒53立方米,铁门关山区的降雨量达到了31毫米,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的杂草、枯树枝和草沫,还夹杂着树干,最大的树干直径可达50厘米,长可达2.5米,暴雨持续到十八时三十分,这些大量的漂浮物直接进入石灰窑渠首水库,石站渠首水库的杂草和树枝在拦污栅前形成一道草墙,石站渠首的水位达到了最高警戒水位,杂草严重威胁水库的安全运行,石站机组已无法正常运行。
此时铁门关水电厂领导接到这一险情报告后,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并亲临现场指挥,按照防洪预案进行泄洪,紧急召集正在休息的全体工作人员赶赴抗洪现场打捞杂草和枯树,并将这一情况通报上级部门。
由于铁门关水电厂和3A级铁门关景区的公用道路受到暴雨的侵袭,多处路段被泥石流阻断,公司领导紧急调配两辆铲车进行清障和抗洪救援。8日石站渠首水库打捞杂草工作持续到凌晨两点才告一段落,石站机组恢复正常运行,据估算,打捞的杂草和草沫超过了30吨重。
9日,又一轮强降雨袭击了铁门关上游的塔什店哈满沟山区,哈满沟山区的最大降雨量达到了28毫米,从哈满沟山区下泄的洪峰进入铁门关水库,最大的洪峰流量达到了每秒90立方米,造成大坝水库水位猛涨,在一个小时之内,水库水位上涨了26厘米,随着洪水的下泄,铁门关大坝水库也进入了大量的杂草和草沫,这些漂浮物的覆盖面积达到了3000多平方米,严重威胁水库安全和机组的稳定运行。
铁门关水电厂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上级,并部署保大坝和机组安全运行的的措施,严密监视水库水位上涨情况,随时做好开启泄洪闸门的准备;运行值班人员严密监视机组的运行状态,随时根据库水位调整负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稳发电、满发电;通知所有休息的工作人员赶到大坝水库进行抗洪抢险工作;上级领导接到情况汇报后,紧急调集车辆和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清障和抗洪,截止7月11日十三时,清障和打捞杂草的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此次暴雨给铁门关水电厂和景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23:14:09 | 查看全部
安全帽

我是从2014年第四期开始订阅的《班组天地》杂志,第一次写阅读感言。

收到第一本《班组天地》杂志是在5月15日上午,大约十时左右,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收到杂志时的情景,我高兴极了,把自己锁在另一个办公室里。惊喜,好奇…..几乎一口气看完。特喜欢四期的封皮,许振超主席。我从杂志的封皮开始拍照,几乎大多内容都拍下来了,将我熟悉老师的名字,文章,晒到平台,有那么多的老师回帖表扬我,我特别的高兴。

6期杂志封皮是戴安全帽的老师,我依然是从封皮开始看和喜欢的,心里依然充满惊喜,和阵阵的感激与感动。看到杂志里的文章,都是论坛里老师的名字,我感觉与他(她)们更加熟悉和亲切了,我仿佛看到了在生产第一线的老师的面孔和身影,心里感动万分,我对论坛老师的钦佩升级到了崇拜。你们真有本事,你们是我真正学习的好榜样。我最喜欢的是带着完全帽的老师,我想起来了,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安全帽,原来,我也有过 “班组之声”的故事。

2010年,我被分别调到五三街道和马官桥街道办事处(锻炼一年)。

五三街道负责管理两个企业:1:一个纸箱厂(半个体)2: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一次接触的就是建筑工人,很长时间里,每当我走到街上,抬头仰望,总是想象在那数十米高的脚手架上,他们的身影仿佛在半空中飞舞,隐约看到五颜六色的安全帽在跃动。经意或不经意路过的每一处的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他们埋头苦干的身影。

下半年,去马官桥街道办事处,又分别到;沈飞、黎明、鼓风机、机床、等几个工厂参观和学习。记得,第一次是去黎明厂的第九车间,负责接待我的领导给我拿了一个安全帽,来到车间接待我的是刘师傅,他说我戴的这个安全帽大,就给我找到一个小的安全帽并亲自给我戴上,还说“姑娘,你戴安全帽真漂亮……”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师傅亲自给我打饭还不断的给我夹菜,夹肉…..从他忠厚,朴实的目光里,我看到了那颗火热的心。

吴丹老师就是丹青老师,我们一起在深圳论坛的约吧里工作,结识吴老师是他的一篇篇大作,是我们深圳论坛的获奖冠军,我心里的英雄,楷模….

很少与吴丹老师聊天,在我的好友里常常显示他凌晨上线,我就知道,吴老师很忙。

今天 伴随着班组之声杂志,我一个字不落的看完了吴老师的这篇职场故事,这张照片应该是吴老师本人吧,心里有说不尽的感动,特别像我曾经遇到的哪位给我戴安全帽和给我夹菜的哪位英俊的刘师傅。我仿佛见到丹青老师了。我设想吴老师:高等身材,皮肤微黑,带着一副金丝边眼睛,矜持,不爱讲话,但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丹青老师:崇拜您,爱你!

这是我刚刚在吴老师的QQ空间里看到的一张照片,很喜欢。

1111111111QQ图片20140720222300.jpg
QQ图片201407190843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4 10:19:29 | 查看全部
且慢责怪松下的“雾霾补贴”是对中国人的不公

《班组天地》第五期的“微评论”《松下发雾霾补贴中国员工不得申请》共发了十条微评,有八条指责松下如此做法是对中国人的岐视,一味地发泄了松下公司的做法于中国人不公。如果单从松下的做法上来评判,我也气愤,我也认为他们在岐视咱们中国人。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在对待同胞兄弟时,又何尝不是在互相制造着岐视和不公呢。
且不说几十年来还没有完全消除的、百姓极度诟病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养老金双轨制等等一大堆加在我们头上的不公平,也不说我们各级公务员队伍里众多的“临时工”同样享受不到与有编制的“正式工”一样的待遇。单说我们企业生产班组里的农民工、合同工,他们的劳动强度、他们的工资福利,又何时享受了与我们“正式工”一样的待遇呢?
谁都知道,在企业里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最苦、最脏、最累、而且待遇最低的是农民工。一些班组里面,除了几个管理人员以外,直接干活的大多是临时工或者合同工。他们的待遇远不及正式工,他们的各种补贴、津贴也不是与正式工一个档次,但他们没有怨言,他们没有说岐视,他们没有说你们这样的企业走不远,他们也没有奉劝这样的企业该怎么怎么样,更没有说有悖国际共识。为什么一到外企出现中国人与外国人待遇不平等的时候,大家就义愤填膺了呢?外国人为什么竟敢在我泱泱中国做出如此岐视中国公民的事情呢?细究之下,我们不难发现:
首先是我们中国人为制造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公平比比皆是,比如最近成为热点的取消公务员专车,改发车补的新闻,有很多人就认为车补标准低了,更有人表示车补低了就不出差了(见工人日报7月1日三版),大有消极怠工之意,可是,我们上班一族天天日日的挤地铁、拚公交甚至骑自行车上下班以及外出办事,又何时享受过专车和车补呢?松下今天这样做,也许也是入乡随俗的一样表现;其次,是我们在松下公司工作的中国员工本应站出来为自己维权,但他们却选择了默认。当然他们“默认”也许另有隐情,比如,本身他们的工资就比本土企业要高得多,平时的福利比国内企业要好得多,不想为了这点“雾霾补贴”影响到自己的饭碗而维权;其三,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出面主持公道,没有对外企的岐视行为提出警告和敦促他们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同工同酬;第四,大家在评价这件事时,之所以出现一边倒的愤慨和感觉到不公平,可能有一种民族情愫使然。
笔者也反对松下公司的这种行为,但是,我们必须反思。要别人不岐视咱们,最根本的一条是咱们中国人不能岐视中国人。如果我们在国内事务中,在企业管理中,无论是公务员还是普通民众,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坚持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有人为的三六九等之分,那我相信,外国人也不敢随意出台这样对待我国的员工的“岐视性”规定。
(王际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4:15:16 | 查看全部
《班组天地》杂志感言

自从第一眼见到《班组天地》杂志,就被精美的封面,优质的纸张所吸引,翻看杂志,浏览一遍,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字体和颜色都让人耳目一新,读来如饮美酒,如品香茶。
杂志的选材和栏目的设定都是与一线职工息息相关的一些素材,聚焦一线职工的工作,反映一线职工的心声,贴近一线职工的生活,反映一线职工的风采,与班组代言人振超大哥的对话感人肺腑,激励年轻人和基层的员工奋发向上。一线员工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畅想未来,畅谈生活、工作、理想,圆事业、理想之梦。
杂志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老师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有一定的实力和饱含深情的文字,被夏老师和各位编辑们选出来,变成铅字,使作者们欣喜之余更是倍感鼓舞,信心大增,让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都不假,《班组天地》涵盖内容之全面,涉及内容之广范,从工作到生活,从休闲到娱乐,是我目前所接触过读物之最。安全管理、安全生产、企业视窗、班组现场、事故教训、安全聚焦等与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等方面息息相关的文章和贴近一线的内容,通过作者手中的笔,不辞辛苦的辛勤耕耘,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把各自对企业班组的真实感受,把班组中好的经验和教训,展示出来,分享给各位读者和企业的管理者,吸取事故教训,总结好的管理经验,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也突出了安全生产在企业乃至全民生活的工作中的重要性,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何保证安全生产是每一个职工和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每一期夏老师的卷首语大气磅礴者让人热血沸腾,文笔细腻者令人仰止,令读者如沐春风,如饮甘醇。“结一份书缘、续一脉书香”,读书不但要读,更要理解和运用,长知识和见识,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杂志新,栏目多,使更多的通讯员有机会上稿,让自己的文学梦得以实现,使基层的通讯员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吸引了更多地爱好文学通讯员们加入到中企平台这个大家庭中来,扩大杂志的影响力,提升杂志的质量,使我们的杂志越办越好,为今后的发展和壮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00:03:29 | 查看全部
为《班组天地》点赞
                          攀钢 吴丹
            一大早,车间政工干事黄姐就将一本崭新的杂志递给我:“恭喜啊,吴丹,你的文章又上《班组天地》啦!”
   果然,打开《班组天地》,我欣喜地发现那篇《我要当“郭粉”》真的被第七期刊登了。说起来,从第5期开始,我已经有5篇稿件上了《班组天地》杂志!这对于我这个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笔耕初学者来说,真是不敢想象的事。因为,以前我最多也就偶尔在单位内部的企业报上发表一些“豆腐干”小文章。现在,正是《班组天地》这个良师益友,指引我在写作的道路上扬帆启航。
   第一次知道《班组天地》这本杂志,是在我刚进入中企互动平台不久的3月份,平台侯秀峰老师通过QQ向我发来对话,核对我发的一篇班组安全培训类文章,说是要编辑后推荐到《班组天地》杂志上去,看见侯老师不厌其烦地耐心更正我文章中出现的语法错误,逐字逐句地核对不准用词时,我一边自责自己不该马虎写作给老师到来不便,一边深深感动于侯老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班组天地》,这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杂志,才能拥有这样优秀的编辑工作者啊?我的内心充满好奇,心想,一定要好好拜读这本杂志。
   当天晚上,我在平台罗勇老师热心的帮助下,自掏腰包将2014、2015的《班组天地》杂志订了下来。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些《班组天地》杂志,让我在后来的日子里,开启了一个如痴如醉的学习之旅。
   当王笛老师把前三期杂志快递给我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将这三本杂志一字不落地通读一遍。当我看到夏晓凌老师用26年的不懈追求,凝定“立班组之巅,创时代传奇”的职业人生;许振超大哥用振超通道为一线班组员工架起通天的桥梁,掷地有声地喊出:“我的梦想是当中国班组长的代言人”;国电特等劳模夏晓宾,33年如一日地攀登在电业抢险路上,用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铸就蓝领精英传奇。这时,我掩卷而思,喜之不禁,内心涌起找到家的温暖。《班组天地》,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良师益友吗?
   如果说中企互动平台是博大精深的海洋,那么《班组天地》杂志就是一个聚宝盆,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平台老师们从海洋中精心采撷而来的珍珠,每一颗珍珠都蕴含着温润的光泽,幻化出七彩的虹光,即耐人寻味又让人爱不释手。
   通过班组天地杂志和中企互动平台,我认识了很多才华横溢的平台老师,正是在他们的无私帮助下,我才得以不断学习到新的班组管理经验、掌握到全新的写作手法,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我要为《班组天地》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13:57:1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0 14:34:2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0 10:08:48 | 查看全部
欢迎大家继续投感言故事。一经采用,即发稿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0 10:14:16 | 查看全部
我爱你------《班组天地》

昨天接到中企互动寄来的《班组天地》稿费通知单,当时我还很是纳闷,自问,我什么时候投稿了?是中企发错对象了吧?回来细看《班租天地》,才知道自己一篇《必须为错误行为买单》的微评论稿子被《班组天地》六期采用了,心里真是太高兴了,这是我没想到的事情,这里非常感谢编辑老师你们辛苦了!这是你们对会员的厚爱,更是对我的鼓励。自参加这个平台以来,因平时工作比较忙,参与写的稿子并不多,而得到编辑老师和平台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很是感动,《班组天地》一刊办的太好了,感觉内容丰富,栏目有特色,从卷首语到特别报道、热点、展示、探索、安全、信息、培训、再到记录、休闲、信息反馈、职工原创作品等等,每个栏目都精良制作,我很是喜欢,感觉真实、真情、质朴,贴近职工生活,面对这样好的刊物,真是爱不释手,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会更加努力,在这个平台上向大家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希望《班组天地》越办越好!我爱你---《班组天地》

辽河油田辽海集团  李晓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