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6-6 17:29:32
|
查看全部
                   感知《班组天地》——拥有一份自己的宁静
      结识《班组天地》,是在我2007年加入中企互动平台后的第七个年头,若不是偶然翻看笔记本上记录的“中企互动”的登录名和密码,断然感知不到,也不可能结识这么难得的一份杂志。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呢,当我读完所有的版面,合卷沉思,脑海中翻腾着的是激动,是那种久未谋面的绝非“书生意气”的灵动之物。一个个鲜活的岗位人物,一群朝歌奋进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企业基层通讯员,用自己的优美文笔,沾满饱含深情的文字,书写出我们这个时代最美奉献者的歌。
     首次结识《班组天地》,却有一种宝黛初见的默契与伯牙子期觅知音的心灵期遇。透过她的眼睛,我看到了这个集体的魅力,看到一种地层深处深邃而又厚重的力量在涌动。通读这本杂志,你会在字里行间里寻找到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者的身影,那么清晰,那么真实,勾画出来,自有一份宁静在心中。
      每一个写作者都是一个平等的个体,步入这个群体,鼓励与帮助让你时时感觉到温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快速登陆中企互动平台,点开企业事评、原创天地等栏目,看看老师们的跟帖和新文章,寻找触动心灵的文字。铺开新一期《班组天地》杂志,一篇一篇细细品读,成了我现在学习中的一大爱好。读着老师们的文章,感觉自己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正如宝林老师写到的“这个平台很大,涉及面很广,可以说藏龙卧虎,能人辈出,原以为自己很能写,和各位老师一比,便觉自愧不如,因此,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再请教。”于是让自己写作的动力无比增强,读书充电的决心时时思于心间、笃于实践中。
     开卷有益,掀开《班组天地》,翻看每一个板块里篇流淌着知识与汗水的文章,细细品读,都有一种让人爱不释手的感觉。这本杂志知识面特别的广,板块既新颖又有独创性,无论是卷首语的清香,还是热点的无限透视,无论是特别报道的与时俱进,还是展示板块的朴实无华,透过《班组天地》的每一个字,都能让人感觉到心灵的畅快,更能感知脑海中深堵着的思维豁然开朗、醍醐灌顶。没有华丽的语言铺饰,没有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都是一些平凡的文字彰显着力量的存在。读《班组天地》,不仅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加开阔,而且会让你读后对自己的写作欲望和信心有极大的增进。一本专写岗位职工的书,一本给企业班组职工品读的书,从生活中来,汇聚生活的定力,从工作实践中来,凝结工作的智慧。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习《班组天地》,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写作水平,品读《班组天地》,让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在思考中为自己学习。
      打开窗户,清风就会阵阵涌入,开放办刊,刊物就会办的生龙活虎、妙趣横生。《班组天地》独特的开放办刊模式,让刊物更具有耐读性。一个平台,一本刊物,一群QQ作者,形成了《班组天地》独特的风景。每一期的主题都贴近企业、贴近班组、关注企业大事,交流职工心得,评论企业发展实事,维护职工权益。“振超通道”让普通职工心中的疑难杂症得以解决,“独家视线”与最基层的普通劳动者对话辛劳,每一个栏目都充满着人文关怀,都铺满最真挚的情感。每一期杂志都是通过平台上每位老师的评论与探讨而形成,没有“高富帅”的哗众取宠,只有“真善美”的踏踏实实,这样一本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刊物,正是给我们这个喧嚣甚上的时代最好的冰凉剂,让我们每一位普通的企业职工都能实现自己的那份真诚和梦想。
      一个刊物的生命力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盛装的情感。作为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一名基层通讯员,我将在企业新的发展征程上为其高歌,为身边的每一名普通职工的梦想努力鼓掌加油,通过《班组天地》,在属于自己的文字天地间,寻找那份真诚与宁静。
      最后祝愿我们的《班组天地》明天更美好!
        山西潞安集团铁运公司   计文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