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cmfrjtly

《班组天地》杂志阅读感言征稿启事

发表于 2015-1-27 13:59:14 | 查看全部
读者李鲁山用“亲和、耐读、实在”来评价本刊,而本刊首批读者黄再云用云南话“全彩、经典、实用、创新、板扎得很”来形容我们为企业班组员工和班组管理者们精心策划和印制的期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3:33:19 | 查看全部
《班组天地》,祝愿班组天地天长地久,友谊长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3:57:02 | 查看全部
《班组天地》成为国家级名牌期刊是中企互动平台人的最大心愿。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就要放飞新的希望,启航新的梦想。作为中企互动平台人,班组天地的忠实读者,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温度 ,以班组为平台,展示职工精彩的《班组天地》,能成为国家级名牌期刊。
     因为班组天地杂志自从2015年已经进入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行列,她的发行范围更广、高度更高、要求更高。夏晓凌老师说到“从新年开始,我们的编采队伍要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我们要选部分能力强的人才来新闻出版署参加培训,之后颁发新闻出版署的记者证,成为班组天地杂志的正式记者和编辑”。从夏总的规划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有这样的领军人物,有那么好的编辑、营销团队,我们班组天地不会不好,不会不强的。正如班组天地发行人罗勇所言“小荷才露尖尖角”,国家级《班组天地》杂志已沐浴时代风气面世,她将扎根现实土壤,汲取生活养分,以一种崭新视角、崭新理念、崭新风貌,从期刊之林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学习型、安全型、知识型职工的知心朋友,也是班组安全建设的必备刊物。”
       让班组天地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期盼。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写出更加优秀的稿件,让班组天地不仅是小舞台,更是大天地。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班组天地一定会灿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4:29:02 | 查看全部

支持!~~~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14:53:11 | 查看全部

《我感受到的,身未动,心已行》-----------班组天地

  初识班组天地,便让我的眼前打开一片精彩纷呈的空间。且不说其丰富的版面,实用的改革新理念和班组先进人物和故事的报道,足以让所有职工感受到励志和敬仰。就在组稿这一块,也让我感觉到了组稿老师们一颗颗真挚的赤子之心。为了办好这个刊物,老师们背后的付出只有你走进了这个平台才可以看到。老师们每天睡觉都很晚,几乎都在12点以后。以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精神,把做好这个刊物,当成了己任。
    在每一期出刊前,编辑老师都会组织全体会员开会讨论当前趋势和企业发展动向,都会在第一时间采纳和收集第一手信息和最好的建议,时刻把握社会脉络,紧跟时代脉搏跳动,把班组这个团体做的越来越火热。
   编辑老师们也想通过这个平台,让全国各地的职工干部,看到新一代职工班组的魅力和付出;班组天地,传输正能量,关注新生活,顺民意,贴民心,接地气;班组天地,因为有一批精锐的编辑队伍,才做出了杰出的与时俱进的经典之作。  
    作为职工干部,拥有一本《班组天地》,就如同和一位年长的智者对语。读这本书,会让你视野洞开,身体没抵达的地方,你的心灵会感知得到。班组天地,打开视野一片天,是一本职工干部的良师益友,不仅教会你如何正确的生活,如何对待婚姻的成败,如何勤勉的工作和做人;如何带领一支有创新意识,智慧型的团队。还让你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的不足,在认知中改正自己的弊端,做一个越来越优秀的你,做一个出彩的你。
   感谢有你,班组天地。有你,我的眼前便有一片纯净的蓝天。心有多远,你的思想和舞台就有多远。生活中,选对平台对我们很重要。亦如同样的一件衣服,在商场卖一千,而在地摊只能卖一百或者几十,这就是最大的差别,所以选对班组这个平台,犹如把一件时尚的衣服挂在了商场,不仅会让商场人气大增,而且,也会让你这个着衣者底气十足,做一个自信满满的你。班组天地,这就是你对我的最大的诱惑。


                   写于2015年1.28 号下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20:25:2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8 20:47:50 | 查看全部
《班组天地》怎能叫我不爱你
          数九严寒,室外滴水成冰。拿着收发室人员送来的2015年第一期《班组天地》杂志,内心却是热浪滚滚,心潮萌动。
        认识《班组天地》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进入中企员工互助平台,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进入平台,首先被页面上各个小栏目吸引住眼球,党政、工会、宣传、班组还有企业之友、八小时之外、保健养生等,好像一个大型超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目不暇接。对于我这个专职搞新闻宣传的人来说,无异于像发现了大宝藏一样,宠爱有加,迅速收藏,仔细研读每个栏目的文章,寻找着自己喜欢东西,拼命汲取之中的营养。作为一个企业的宣传人员,天天与班组、与职工们打交道,理所当然的我成为了班组栏目常客,并试着写些针对性的稿件传到平台。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加入了中企互动会员群,在群里认识了更多的平台老师与爱好写作的同行们,他们不厌其烦的服务态度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传递了许多正能量。在他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试着为《班组天地》杂志写稿,一个月累计上传帖子及新闻类作品近200条。并有一篇人物通讯和一篇微评论并在2015年第一期杂志采用。就稿子的后续材料补充修改、写作技巧等方面,老师们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和建议,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写作要领掌握提升很快。也为自己今后往大报大刊大媒体的写稿投稿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作为新闻人,找到这个平台并能尽快的融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实为三生有幸。我挚爱新闻工作,我会把《班组天地》当做我的良师益友,当做忠实伴侣,当做奋进的阶梯,人生的摇篮,无怨无悔,执着前行……
       《班组天地》怎能叫我不爱你。你的文章磅礴大气,你的图片巧妙构思,你的页面精美华丽,你的编排人员都是那么的尽职尽力,尽心尽责,……
新年新景象,新年好兆头。《班组天地》的处女作,开辟了我写作史上的一个新里程。
        《班组天地》-----我将与你相伴相依到永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9 02:57:30 | 查看全部
以后也做“唠叨嘴” 
                                                         赵星
            今天下班回家已是下午18:30分了,脱下公路标志服,就急忙打开电脑,登上QQ,看见了罗勇老师在“中企互动版主群”里的“紧急征稿”消息,根据征稿内容,我的脑海里立马呈现出一篇文章,那就是杨涛老师写的“采煤班长鲁金强:班组安全就是我的快乐”(2014年03期《班组天地》55页)。这篇短文我已读多遍,读后感触颇大,受益良多。鲁金强是一位连续3年获得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矿级金牌班组长荣誉称号的班长,他对他的班组在安全管理上有一套“安全经”,在平时的采煤作业中,他不仅要求班里每个人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外,关键还在于他有一张“唠叨嘴”,他在班中讲安全“像和尚念经不歇停”。我觉得鲁班长的“唠叨嘴”唠叨的好!因为这张“唠叨嘴”,他的这个采煤班3年来“零违章”、无事故。
            无巧不成书。最近,也就是2015年1月15日,我被聘任为酒泉公路管路局玉门公路管理段高速公路保洁队队长,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班组长,今天是我“上任”的第14天。现在我工作的地点——G30高速公路,一天到晚24小时的车水马龙,我这个“兵头将尾”要带领30名职工在高速公路上清除抛洒物和垃圾,作业职工的人身安全着实让我担心。高速公路上过往的车辆行车速度快,在路面上作业安全风险大,可以说,在每天当班的八小时时段里,分分秒秒都存在着危险!面对新的岗位,班组安全怎么管?我打算向鲁班长取经,也做一个“唠叨嘴”!即每天班前常“唠叨”养护车辆的上路前检车,作业中常“唠叨”《高速公路养护作业规程》和安全标志牌(帽)的规范摆放,做到按规操作,确保自身和班员的安全。对违反“三统一”、“四规范”的班员毫不留情。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对刚“上任”的我来讲,保证每一位作业职工的安全就是我最大的责任,也是对我这个队长最大的考验。拿鲁金强班长的话来说,“只要能让我手下的这帮兄弟姐妹们天天安全地工作、平安幸福地生活”,我情愿做一个热心的“唠叨嘴”队长!
             (甘肃省酒泉公路管理局玉门公路管理段高速公路保洁队  赵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7:22:19 | 查看全部
《班组天地》杂志
让我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成都锦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姚洪双
       2015年元月31日中午,我正在家中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投频道的梅老弟在相互对饮,正在高兴之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里传来:“喂!你是姚洪双先生吗?楼下领取你的快递”。我赶紧回答:“是的,是的”。心想肯定是我自费从北京订阅的《班组天地》杂志到了吧!随即,我便放下电话,疯了似地跑下楼去,迅速地从快递员手中,接过这封包装完好的,厚厚牛皮纸大信封,顿感心嘭嘭地狂跳不巳,恨不得立即想一赌其芳蓉。接过快递就走,这下却被快递员叫做了:“喂,你还没有签字,怎么就走了呢?”我拍拍自己的脑袋,笑着说:“不好意思!”赶紧接过笔,写下了姚洪双三个字!
       我一边上楼,一边拆快递,一边上楼,一边翻之。喔,就这样,我不知不觉地竞走到了楼顶,才仿然发觉,我住五楼,可我居然上到了七楼楼顶,这都得归功于《班组天地》杂志,为啥这么吸引人。
     当我回到屋后,梅老弟笑着说:“姚哥,你接了电话就跑下楼了,我还以为又是那个朋友到了呢?原来,不就是一本杂志而以嘛!”我马上反驳到:“嘿嘿,这本杂志,可与其它杂志不一样的呵!”梅老弟从我手中抢过《班组天地》杂志,随手翻阅起来,边看边说“姚哥,没错,这本杂志就是可以噻,明年,我也去订一本”。
     2月1日,我花了整整的一天时间,从封面起至封四结束,完完整整地,全全面面地把这期《班组天地》杂志上所有的文图仔细地看了一遍,感觉它既是一本亲民、拥班、爱组、利业、安全、实用型的杂志,也是一本让人生开阔眼界,拓宽视野的杂志,但它更是咱们班组员工们的一名知心朋友!我爱你——我们自己的杂志《班组天地》!
通联:成都市华阳镇光明苑:姚洪双
邮编:610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5 10:21:36 | 查看全部
“一线写真”是《班组天地》主旋律

——读“国企印象.精心检修”摄影有感

            孙守仁

2015年第1 期摄影《一线写真》,真实再现普通劳动者形象,令我爱不释手。翻阅贵刊,像这样的照片期期都可以看到。或许我长期工作在大型国企业的缘故,或许我对生产一线工人颇有感情,每每看到这样的照片,心里掠过一阵狂喜,情不自禁地勾起我对窑哥们的敬意。我曾在北票煤矿挖过煤,做过矿报记者,曾到千米井下拍摄过全国劳模马士俊。我觉得,有些媒体上的图像,大都是领导、老板等,即使有工人形象也是凤毛鳞爪。然而,工人期刊《班组天地》,从封面到内页,均把一线工人放到主人翁地位,他们是企业的主人,其工作场景,历历在目。我并不是说《一线写真》有什么特殊之处,而是记录一线工人的高度负责精神的瞬间。这是鞍钢股份结材厂完善改造工程一次热负荷试轧的场面,虽光线不那么明亮,但8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担负繁重的设备改造任务。你瞧,神态多么逼真,有单独作业的,全神贯注;还有那四个人聚在一起,犹如一簇红花(三个戴红色安全帽和一个戴黄安全帽的),他们边生产,边改造,边难关,这就是生产第一线普通劳动者的缩影。

这张照片给我的印象有以下几点:一是抓拍,没有摆布的痕迹,给读者真实可信,符合新闻摄影规范,令人折服。应该说,有的新闻摄影,弄虚作假,张冠李戴,缺乏可信度,俗称假新闻。二是突出人物个性,彰显一线工人之特点。瞧!他们在施工现场,或认真思索,或提合理化建议,或在实践中找出症结,多么令人钦佩呀。三是他们都是主人翁。这是个劳动者的群体。分不清谁是领导,谁是普通工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普通劳动者,就是这样一个战斗集体,闯关夺隘,共同承担热负荷一次试轧任务。作者没有刻意摆布,没有突出某个人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是突出边生产边改造现场感,工人用灵巧的双手排除万难,攻克难关,取得胜利,绘出一幅幅最新最美的图画。五是把镜头对准谁?我曾在漆黑的井下挖过煤,看到这样一幅“祼照”。因掘进工作面淋头水大,地温又高,一群走窑汉脱掉了衣服,将所有的矿灯挂在棚顶上。我的心灵被震撼了,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矿工,这就是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后悔当时没带相机,没有拍到令人惊叹的“裸照”,至今还在遗憾。而《一线写真》,镜头对准戴着安全帽,身上沾有油污,身上散发一股汗臭的工人群体,他们像设备医生一样,精益求精,检修设备,并生产一流产品,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六是普通劳动者是什么样的,看到这张照片,就会得到答案。如果我们的班组工人看到这一美丽瞬间,仿佛看到自己一样,犹如三伏天吃到沙瓤的大西瓜,那个爽!

我之所以要评论这幅佳照,是因为作者把镜头对准普通劳动者,讴歌主旋律,突出历史创造者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