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张文良的“跳槽”彰显企业的悲哀
                    河南 初卫平
     11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刊文,对当今技工尤其是青年技工的工资状况进行了报道。其中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20岁出头的张文良在第九届“振兴杯”决赛期间的一席话道出了不少技术工人的心声。张文良说:“拿了‘振兴杯’冠军后跳槽去了一家国企,工资还是2000多元。”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发现,时下收入低、待遇差、任务重已逐渐和青年技术工人的生存状态画上了等号。在“振兴杯”决赛举办期间,记者进一步向参加这一国家最高等级青年职业技能比赛的247名选手中的50位选手发放了调查问卷,其中,78%的受访青年技术工人认为:自己的付出与薪资不成正比。98%受访青工表示身边有同事因薪资过低而跳槽!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青工的付出和薪水不成正比。笔者认为还是薪水太少惹得祸,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20岁出头的张文良在第九届“振兴杯”拿了第一名,可是企业又给予他多少待遇呢,还不是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吗,在收入低、待遇差、任务重的前提下,张文良选择跳槽乃人之常情,如果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原油田,张文良肯定会得到一笔不少于10000元的重奖,在分房上会优先考虑,个人福利待遇要比普通员工高出很多,这是鼓励他为企业争光的优厚措施,对比获得大奖的张文良可谓天壤之别,张文良面对自己的付出和薪水不成正比时,想必内心无比沉重,对未来之前途感到迷茫,那沉甸甸的奖章有何用处,在这前提下,技术能手“跳槽”可谓明智之举。
    根据《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的一生中,存在着三种欲望:对事业的欲望,对薪水的欲望,对成功的欲望。这是员工最基本的欲望需求,企业要根据大众的基本需求,不断采取沟通,交流、激励、尊重等有效手段,使他们能够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所在,使上下级之间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团结、和谐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凝聚力的形成。 |
    或许很多人看口这则新闻会思考,张文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付出巨大的精力,为企业挣得了荣誉,可企业却没有给予他一定的优厚待遇,他看不到企业和自身美好的未来,在企业彰显不出自己的劳动价值,他怎么做到敬业爱岗,心怀感恩地去工作呢?
    企业没有按相关制度进行奖罚,这是很多员工选择“跳槽”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企业对参加技术比赛获得名次的员工均有奖励制度,可是当张文良凭借自己的艰苦付出,取得了技能大赛工具钳工类第一名时,企业却没有从大局出发,更没有给张文良以报酬,还是让他拿原来的工资,这样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岂不伤了广大员工的心,谁还愿意在技术比赛中取得名次,谁还愿意成为第二个张文良呢……总之,付出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薪水,这俨然成为广大员工成长中的“绊脚石”,更是企业需要关注员工成长的基石。
  企业要想留住人才,要把着力点放在如何以人为本上,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和营造良好的氛围上,积极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唯有这样,优秀人才才心甘情愿地留在企业,心情舒适地为组织服务,企业才能为他们建立一种和谐、稳固的心理契约,从而留住他们的心。
    诚然,如果一名青工如果在工作中没有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来打发日子,那他就不会感受到自身在企业存在的价值,就会感到前途渺茫,在没有良好的生存空间中,没有给企业做出贡献,企业也不会给他满意的薪水,这样浅显的道理怕是每个人都懂。
    人才是企业的基石。张文良是企业中的佼佼者,他靠着自身的努力获得“振兴杯”大奖,理应得到企业的重视,拿到最为理想的薪水,企业也应开展学习张文良的活动,从而让“比、学、赶、帮、超”在企业中生根发芽,通过学习张文良的成才之路,企业要以岗位技能练兵为出发点,逐步摸索出一条员工岗位成才之路。这才是基层班组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技能人才愈发重视。“金牌员工许振超创造的“六连环”工作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有100多名技术能手,遍布在基层各个班组,每年为企业创效千万余元,就是这样,企业领导还不满足于现状,他们通过“外出培训、内部充电“等多种方式,让技术员工逐渐挑起大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今年被评为“全国道德先进单位”,事实证明,谁不注重技术工人,企业就会走向死胡同。
    张文良的“跳槽”,说的重一点,是企业不重视技术员工的表现,更是企业不注重人才的结果,这样的企业让人感受不到自身的劳动价值。说的软一点,是企业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没有树立人才是举的观念,但不管怎么说,张文良的“跳槽”的确是企业的悲哀。
    还是那句话,给技术工人更大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使他们创造更大的企业效益,才是企业兴旺发达和立足之本,反之,没有人才支撑企业,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