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5:13 | 查看全部
夕阳山外山时间:2014-10-14 作者:未详 点击:165次   1996年,我读高三。临近高考,为了放松,班里组织了一场毕业晚会。
  
  我们聚集在学校附近的一个舞厅,彩色球形灯在头顶闪烁,同学们一个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一个男生说,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就给大家念首诗吧,“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也许不会再见着那笑的人,但是我很感谢,他笑得真好”。显然,男生有备而来,朗诵完《一笑》,他向控制音乐的同学使了个眼色,瞬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充满整个大厅。
  
  男生说,快要分别了,再见也许再也不见,只希望十几年后,大家想到彼此时,还有“一笑”般温暖的记忆。
  
  如果说此前我们还在嘻嘻哈哈,《送别》歌毕,我们集体陷入沉默,进入了将要离别的伤感情境。再然后,不知是谁先开始的,我们渐渐哭成一片—那一天也成了我心中的毕业纪念日。我没有和那男生说过话,毕业后,他和大多数同学,我也真的再也没见。
  
  后来,我在一本白话诗选中翻到《一笑》这首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在耳边,与之一同出现的还有与“再见”相关的惆怅。
  
  其时,我在一所中学教书,但很快就要离开。两年的朝夕相处,我和学生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无间,如何说“再见”,我想了很久。
  
  一天,上完课,我对学生们说,我要走了,并复制了高中毕业时的那一幕:“我也许不会再见着微笑的你们,但是我很感谢,你们笑得真好。”
  
  我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送别》的歌声潺潺流出,学生们跟着我唱:“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我们一再告别生命中的某个段落,告别一度同行的人,道着“再见”。我们在目光中远行,又目送他人离去,最终都等来彻底的告别,在这个世上,再也不见。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关于人生、关于离别,我竟无端有些苍茫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5:44 | 查看全部
夜幕下的三天摆摊时间:2014-10-14 作者:未详 点击:196次   高三开学的前一天,我和老杨在天台上探讨了一个下午的人生和理想,谈到关于金钱和奋斗话题的时候,我看着楼下的大街,突然心血来潮。
  
  “等毕业后,我俩就到楼下摆地摊吧。”这在当时只是一句玩笑话,说完就像夏天的水蒸气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
  
  当我经历了那个让人心力交瘁的高三后,终于可以抛开那些繁重的课本和卷子,毫无压力地享受中学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年前的那句玩笑话—摆地摊。
  
  说干就干,我和老杨拿着在网上批发来的几十双鞋子,做起了人生的第一次买卖。老杨是我的学长,比我大两岁,去年上了大学,酷爱旅游,年纪轻轻就已经去过很多地方,应付各种突发状况都很有经验,而我还是个涉世未深的毛孩子,需要老杨给我做坚强后盾。
  
  摆地摊选位置是关键,选来选去,我们定在了车站。车站人流量大,人们在等车的间隙总会用余光扫一下地上摆的这些玩意儿吧。老杨说,做生意,只要有人看就有希望。
  
  我们铺上一块小花布,分颜色和款式具有层次感地摆好鞋子后,深呼一口气,做好了守株待兔的准备。没过多久,这条车站旁三十来米长的街道就陆续摆起了各种小摊,以卖小吃和水果的为主。奇怪的是,在汽车尾气和扬尘中,卖小吃的生意最火暴,而我们这个小小的鞋摊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只有三个人停下脚步问了句“多少钱”,然后都转身就走开了;还有几个小学生站在我们面前调皮地做了个鬼脸,也走开了。
  
  翻完了老杨买的报纸的所有版面,连征婚启事都看了,还没有开张,于是我到旁边几米远的小吃摊要了一份臭豆腐。突然发现周围的小贩都动了起来,收钱的收钱,推车的推车,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老杨也迅速地收拾着地上的鞋子。我打了个冷战,城管来了。但四下张望,什么都没看见啊,我问老杨怎么回事,真是城管来了吗?他也不知道,只是看到旁边的人撤自己也跟着撤,问旁边的人,他们也如此回答。循环往复,草木皆兵,动静就大起来了。
  
  于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买卖,就在这样一场虚惊里草草收场了。在这期间,投入时间两个多小时、报纸五毛、臭豆腐两元,收获零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5:57 | 查看全部
  一块钱的第一桶金
  
  鉴于昨天的惨痛教训,老杨打算换个地方,要去著名的“地摊一条街”。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摆摊街,不足一百米的街道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地摊,应有尽有。除了常见的小饰品和小吃以外,还有卖盗版书和盗版碟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之类的儿童玩具也很多。每个摊位上都有一盏漂亮的小台灯,向路人无声地做着宣传。
  
  因为来晚了,很多黄金地段都被人占了。据说有些住得远的人下午就开始动身,为的就是能早点在这儿占个好位置。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摆好鞋子,看着人来人往的大街,我们时不时地掏出手机,左看右看地打望着,时间比想象中的过得慢多了。
  
  在苦等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隔壁卖小饰品的摊子不断有人光顾,而我们的摊子门可罗雀。我用电话呼叫住在附近的同学,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拿钱来捧个钱场,但好友们除了对我摆地摊的行为表示惊讶外,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眼看就要空手而归了,正准备收摊的我们却迎来了第一笔生意,有位阿婆一口价买了一双鞋子。我们击掌欢呼:“终于开张了!”
  
  这双鞋净赚八元,除掉来回车费六元,买了瓶矿泉水一元,今天纯收入一元。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别小看这一块钱,它预示着一个伟大的赚钱计划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6:09 | 查看全部
  都市夜归人
  
  第三天,我们去得比较早,占了一个相对不错的位置。
  
  我们右边是一对卖衣服的大学生情侣,女孩口齿伶俐地招呼顾客,男孩则在一旁听候差遣,不敢怠慢。女孩说昨天运气差被城管抓住了,男朋友性格火暴准备和城管干一架,结果惹怒了人家要罚款,还好女孩求情最终只罚了二十元。说完,她男朋友就迫不及待地和我们分享起对付城管的心得来。
  
  很佩服左边那个卖耳环的女孩,一个多小时里,她至少卖了一百块钱。她的摊位前客人不断,她会用自己独到的品位介绍每一款耳环,当我们这边有人光顾的时候,她也会帮忙推销我们的货,空闲的时候更是毫无保留地和我们分享她的生意经:“必须得吆喝,抓住客人的爱美之心,必须要让自己的摊位前有人气,这样才能勾起人们瞬间的消费冲动。”相比之下,隔壁那个卖手链的外地“眼镜男”就可怜多了,常常被一群重庆美女包围着杀价,喊价十元的东西最后会被杀到一块钱成交。
  
  因为是周末,加上旁边有高人指点,所以本次摆摊的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都是历次最高的,除掉车费和矿泉水费,貌似小赚了一笔,这的确给了我们信心。
  
  时间不早了,我和老杨整理好货,疲惫地等着最后一班公交车。夜深后的公交车上仍有为了生活打拼而刚下班的人,他们或神情凝重,或闭目养神。路过高架桥,一边看车窗外的江景,一边哼着歌的时候,我想,其实人生就是一道不断掠过的风景,这一次美好的经历便是点缀它的最好的颜色。
  
  眼见得我们的热情高涨起来了,却接连下了几天的雨,这也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我们被迫只能待在家里。雨停的那天,我的高考分数下来了,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在家垂头丧气,觉得整个人生都无比灰暗。老杨说,还是复读一年吧,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人生的艰难困苦还很多,就像我们摆地摊一样,只要坚持下来,就肯定会有收获。于是暑假剩下的时间里,我重新拿起了书本,准备来年的高考。虽然我只摆了三天的夜摊,但深刻地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这股力量将支撑我余下的求学岁月。我和老杨约好了,等考上大学之后,还会继续在每个夜幕降临的时候卖我们的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6:29 | 查看全部
青春中国始于读书时间:2014-10-14 作者:未详 点击:218次   无私为大私,无用为大用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书有两个定义:一个是生命前行时候的推动力,一个是生命回望时候的坐标。
  
  无私为大私,无用为大用。当我们只读有用的书,有可能就会把读书变成一番苦役。要知道很多无用的书却真正的有大用,一个民族要向更大的梦想前进的时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多读一些似乎无用的书,在无用的书里头有思想、有哲学,更重要的是有乐趣。
  
  人生还长,可能还有一半,当我看着前方有一些忐忑不安的时候,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美妙的音乐等着我,还有那么多没有打开的书在等着我,我的心慢慢就平静下来,就会非常喜悦和好奇地去等待着前方将聆听到的音乐和将打开的书。
  
  我总相信,富起来的中国人,吃饱了穿暖了的中国人,不会天天只是卡拉OK的,不会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物质的享受上的。当我们已经在物质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的时候,也许一个真正与精神、与灵魂、与信仰有关的中国人追求的时代真正开始了。所以好多人会沮丧地说,在中国读书的好时代过去了。我想说:不!它可能才刚刚开始。
  
  读书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6:39 | 查看全部
 收藏家马未都
  
  我们知道读书一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当你真正能够把书读进去的时候,真正获得这种精神享受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读书的这种乐趣。我们的人生有两种乐趣,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物质的乐趣,很容易填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一定是有边界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边界在哪儿。但是一个人的精神空间永远填不满,在学习当中你就会知道你的知识永远是不够的,如果你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你会不断地去翻书,从书中获得乐趣。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当我们在烟海中翱翔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无非是遨游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而已。当你坐在这个小舟中能够环顾四周,能有一种美妙的感觉的时候,你才知道读书的乐趣。读书一定是先苦后甜,当你能够感受到读书的甜度的时候,这就是你人生中一个极大的进步。
  
  人生只要有书相伴,你又愿意读它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的人生道路,虽窄犹宽,虽崎岖也平坦,即便你一生清贫,依然有乐趣相伴。
  
  别人的书都是注解,你的心才是原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6:48 | 查看全部
 学者郦波
  
  要感谢失恋、挫折、苦难,因为这才是青春的财富。苦难是人生辉煌最重要的铺垫,但是只有苦难我觉得是不够的,儒家学说里头我个人最推崇“修身”这一条,要修身就要学习,要学习就要读书。你看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老师有那么多优秀的弟子,孔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是谁呢?既不是敢担当的子路,也不是能力超群的子贡,而是颜回,为什么呢?是因为“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这种乐,是问道之乐,求学之乐,读书之乐。所以读书对人生很重要,而且读书应该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学习和读书我觉得是青春最快乐的事情。读书才是青春的财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不仅可以改变生活的质量,还可以改变人生的质量。所以很多远行的青年朋友,我想提醒你,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有可能成为尼采,行万里路却不读书,你只适合去做邮差。读书只是为了读吗?不对,读书是为了思考、思索、思想。作为一个老师,我想对青年朋友们说,别人的书都是注解,你的心才是原文。这样的独立之精神,才是青春的财富,思想、质疑的精神,不仅是青春最重要的力量,也是文明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
  
  真正青春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一百多年前梁任公有《少年中国说》,但是我觉得能够真正重塑少年中国、青春中国的重任,就在各位青年的肩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7:07 | 查看全部
白百何:梦想就是结婚生子时间:2014-10-14 作者:未详 点击:127次   “你不是第一个说我不适合这个圈子的人。”白百何说。刚赶完杂志拍摄,浓妆依旧,身着T恤长裙,趁着记者提问悄悄在桌子底下踢掉平底鞋,抱膝而坐。
  
  不适合在于,驱策整个娱乐产业的欲望动力对她无效。拍第一部戏时与歌手陈羽凡定情,大学一毕业就结婚。两年后打开电视,新上剧集里都是同班同学的脸,24岁的中戏表演系毕业生白百何却已经升级成了“元宝妈”:相比当明星带来的无法预测的人生可能性,她更相信遇到好人就嫁了这样朴素的道理。
  
  《失恋33天》下线不过半年多,这位刚刚走红的女主角已经对外宣称工作占去了太多陪儿子的时间,明年会以家庭为重。与《失恋33天》中的黄小仙一样,她只服从内心认可的规则;也与《浮沉》中的乔莉一样,相信本色与真诚常常会带来幸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7:17 | 查看全部
 明年多陪孩子
  
  《浮沉》开播前后又是紧张的宣传期。白百何早上出门,4岁的儿子元宝硬塞给妈妈100块钱:“你拿着,你拿着。”
  
  元宝有一个钱包,平时隐藏得很深,高兴的时候拿出来背一背,最大方也不过给大人看看里面的3张红票。前一天白百何没安排任何工作,陪了他一整天,“他知道今天我要出去,就去问外婆,妈妈为什么要出去。外婆说,昨天给你买玩具钱都花完了,妈妈得挣钱去。我估计他的意思就是:我还有钱,你不用着急挣”。
  
  下半年还有两部戏,满打满算,白百何今年在家陪孩子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是元宝出生以来最少的。去年12月,《失恋33天》上映未满一个月,《浮沉》就开机了,白百何再次与导演滕华涛合作,出演一个如黄小仙一般天真执著的外企前台乔莉。
  
  孩子还没有明星的概念,对妈妈出现在电视上不以为意,对妈妈在不在身边则很在意。白百何每天打电话回家,元宝首先要问她在哪儿,如果还在上海,元宝放下电话便嚷:“外婆,你女儿来电话了!”如果正好有空可以回北京了,元宝就立刻撒娇:“妈妈,我爱你!”
  
  “我和陈老师努力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家庭幸福。所以我明年会减少工作量,尽可能多陪孩子。”白百何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8:57:29 | 查看全部
  自由散漫的专业演员
  
  私下里任何阻碍白百何健步如飞的装束,她都不爱,如果北京能再干净些,她恨不得光脚出去溜达。她说:“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小学对面是一个海滨浴场,一有空就去沙滩上玩,光着脚丫子走来走去。我自由散漫的性格也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的。”
  
  家里把这个叫白雪的女儿当男孩养,父亲搞体育,曾一度训练她长跑。小学六年级时,母亲赶着女儿从头开始学舞蹈。“我妈妈原来可以当一名舞蹈演员,但是因为要进文工团,就得离开青岛,我外婆没同意。所以她希望我实现她的这个愿望”。
  
  1996年,白百何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学期间就作为独舞演员,在外面的舞蹈班教剧目,“不算功底深厚,但也是过得去的。我的第一份工资就是在中学挣的”。
  
  她本以为自己将来会顺理成章进入舞蹈学院。直到2000年国庆前,张艺谋来附中为《幸福时光》寻找女一号,在过道偶遇白百何,建议她参加试镜。白百何一口否决:“反正试不上,还耽误回家。”
  
  禁不住母亲要求和小小虚荣心的驱使,白百何最终还是去了。在小品表演中,她被要求扮演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主角,结果男主角一冲她发火,她便拍着桌子反击。她最后落选,但是张艺谋笑着说:“你可以试着考北电或中戏。”
  
  稀里糊涂考进中戏舞台剧表演系后,白百何仍不觉得自己会表演。大一时不交作业是家常便饭。老师当面来催,她直截了当地说:“我不会。”
  
  多数同学之前都有表演经验或训练,而她却是白纸一张。大一的课程,比如“解放天性”,她完全不知道怎么做,索性不做,也丝毫没有愧疚或自卑。“我说我没有表演天赋。老师说,没有天赋我们不会招你”。
  
  努力回忆自己的入学考试,白百何只记得自己朗诵了一个特别幼稚可笑的故事,“像给幼儿园小朋友讲的故事,春天是绿色的之类。看不出来天赋在哪里”。
  
  大二时,课上开始表演小说片段,她忽然发现一旦有了剧情,她就能接近人物,并激发自己的表演。白百何成为今日的白百何,也是在这时开的窍:“也许我没法做编剧,但根据剧本去表演,还是可以的。到现在,我可以说,我是一个专业的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