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0:50 | 查看全部
在一个物质富裕的世界,有一种小小的情感,像一种绿色的植物,在沙漠化的气候中无声地消逝着,叫做珍惜。
  懂得珍惜,失去了,才懂得痛苦,失而复得,却是难以名状的快乐。英国南岸的海港城市普利茅斯,有一个中年男人,半夜在酒吧里喝醉了酒,酒吧打了烊,他走出海滩,穿着一身衣服跑到海里游了一回泳。
  他没有淹死,回到家里,呼呼睡着了。第二天,摸摸还是湿着的口袋,发现钱包丢在大海里了。
  半个月之后,警察局通知他领回钱包,告诉他,钱包是一个潜水人在海底发现的,送到警察局来。这位潜水人当时在海底的一堆石头之间,看见一只龙虾,龙虾的一只大钳子,紧紧箍着一只钱包。潜水人提了龙虾,把钱包送回警察局,里面有身份证什么的,警察通知他来领回。
  失而复得,还知道其中的真相,警察说:“你很幸运,但找到你的钱包的那只龙虾却倒霉了,因为潜水人把它清蒸吃掉了。”
  另一种失而复得的事件,是我们从来不知道其中的真相。
  英国有一对夫妇,名叫史钊活,喜欢养鸽子,几十年来,都参加当地的放鸽子比赛。去年,他们带着自己养的鸽子——它名叫茱迪——到法国中部一个叫布赫的城市,参加一场放鸽子的比赛。
  布赫在巴黎和马赛之间,鸽子要飞向英格兰北部的海斯顿市,旅途五百里。鸽子飞出去。没有到达目的地,一去没有回头。
  过了几个月,一个照顾露宿者的社会福利组织,却给夫妇俩打电话,告诉他们:失去的鸽子找到了,快来领回。原来鸽子飞出了法国,横越大西洋,一直到拉丁美洲巴拿马海岸以外的一个叫做圣尤斯的小岛,当地刚好有一对侨居的英国夫妇,找到了茱迪,发现它脚上绑着的名字和目的地,把它放在笼子里,寄送回英国。圣尤斯的那对夫妇,把鸽子当做无家可归的流浪孤儿,因此把它送回英国的露宿之家。
  鸽子飞了五千多里,是怎样飞的呢?专家认为,鸽子没有那种能耐,一定是先飞到一艘货轮上,由货轮载着横渡大西洋的。但史钊活夫妇说:他们最了解茱迪了,它是一只不屈的小动物,它有这样的能耐。茱迪是怎样飞到南美洲的,变成了一个谜。鸽子不会讲话,咕咕地低声叫着,主人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然而,人生里保持一点点悬疑,更加多姿多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1:02 | 查看全部
我当兵时的部队旁边有座看守所,驻扎在那里的武警战士小孙是我朋友,他讲过一个关于骗子的真实故事——
  这个人38岁时身陷困境,急于摆脱,但又耐不住辛苦,于是开始行骗。最初他是针对亲戚朋友,且屡屡得手。“信心”十足的他很快将行骗范围扩大到一般的熟人,“成功率”仍然很高——仅四个月时间,有二十多人上当,给他带来的“收入”是七万元现金和价值四万元的实物。
  基于这些“收获”,骗子感觉家乡待不长了,否则会等来败露的那一天。于是,他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携款外逃。两个月后,他在北方的一座城市站稳脚跟,开了一家小“公司”。他穿戴的是名牌服装,夹着名牌皮包,整天乱窜,结识了一些生意场上的“朋友”。更幸运的是,他遇见了“意中人”,一个漂亮的女人,在一起同居了。此后,这个女人就成了他的“小蜜”,常常陪伴在他的社交场合。
  不足一年,这个城市对于他来说充满了危险,他决定再次出逃。不同的是,这次他已经是百万富翁了,他决定去南方谋求更大的“发展”。出逃的前夜,那个“小蜜”竟然先他一步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存折上的四十万元现金。
  1992年至1995年,这个骗子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上当受骗的人包括商人、公司负责人、政府官员等等。到了被捕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个人资产”近三百万。
  故事听到这里,我笑了,因为它缺少“新意”——骗子们大抵如此,而那些因为私欲而“甘愿”上当的人们,多数又不值得同情。但是,小孙接下去讲的故事却令我心惊——
  有一天,骗子的母亲来探望他,是小孙去办手续的。当小孙告诉骗子他母亲来了时,骗子两眼闪烁不定,似乎不为所动。小孙连说了三次,骗子仍然不相信,惟一的反应就是坐在地上点头笑笑。小孙只好进去将他拉起来,带到接待室。
  骗子见到母亲,一点羞愧或悲伤或快乐都没有,只是盯着母亲的脸瞅了片刻,然后神情坦然地坐下来,一句话没说。他的母亲开始也说不出话,默默流出两行泪。最终,还是母亲开口了……骗子紧紧盯着母亲,似乎要听出话语背后蕴涵的“深意”,其间仅仅用“嗯”、“唔”、“噢”作答。当母亲说到家乡的什么事情时,骗子忽然站起身,急促地摇头摆手:“不,不,不,妈,你不要再装了,套我的话干什么!”骗子的母亲一下愣在那里,两眼圆瞪,似乎面前的不是她儿子,而是一个陌生男人。
  我将故事剪裁到这里结束。骗子的悲哀不仅在于他不受别人信任,更痛苦的是他也难以信任任何人——甚至包括自己的母亲。阴暗的心灵笼罩了他的整个天空,他可能得永远生活在虚假和不安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2:40 | 查看全部
列车在车站喘了口气,便闷头又朝前跑去。他实在坐着无聊,那本杂志他看了八遍,几乎都背下来了。想跟邻座的人聊聊,可一看邻座衣后领的油渍,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他想借机回忆自己的生活,可满脑子都是空白,他显得有些悲哀。窗外还没有绿色,黄黄的,干干的,令人心烦。
  这时,车厢门口闪出一张青春迷人的脸,两颗活灵灵的眸子,白色的防寒服,亮晶晶的高腰皮靴。飘逸,清秀,高雅。如一泓清泉,似一缕春风。背后背着一把琵琶,用红绒制成的套,细致精巧。这……能挤挤吗?她的声音仿佛一串铜铃摇响,清脆,动人。他慌忙移了移,宁肯自己委屈,腾出一大块地方。沉默了一会儿,他把那看了八遍的杂志又捧起来翻弄着。
  您也懂音乐?她歪着头,惊喜地看着他。
  他搁下那本封面庄重的《中国音乐》,表情有些腼腆,但脸色很平静地说,我是指挥,民族乐团的。他的声音优美,浑厚,似敲响大钟。
  太巧了,我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弹琵琶的。她递过一个黄澄澄的大鸭梨,挂着甜汁,渗着喜悦。他接过大鸭梨,然后,熟练地用小刀削着,削掉了长长的一截儿皮,然后中间一切,另一半递给她。
  姑娘轻轻咬了一口,歪着脑袋问,您这是到别的城市指挥去吧?
  不,是到外地去讲课。
  姑娘羡慕地问:您都指挥过什么曲子?
  哦,多了,有《春江花月夜》《春节序曲》……他说出一大堆曲名,那两只手臂下意识地摆动几下,小刀似乎成指挥棒,头发一甩一甩的,颇似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也有我的曲子,刚刚在全国比赛拿了一个铜奖,成绩不太理想,但我已经尽力了。说到这儿,他停顿一下,问,你呢?他非常愿意看她的眼睛,清澈,无任何杂质。像碧波荡漾的湖泊。他真想去摸一下,让湖泊泻出潺潺的清水。他很少这么近距离地和一个漂亮女弦子说话,挺有意思的。
  我最爱弹《十面埋伏》。我给您弹一段……姑娘迫不及特地从身后长长的带子里取出一扇琵琶,然后调好弦。周围的旅客围拢过来,觉得很好奇。
  他没想到姑娘这么爽快。
  她取出的琵琶也是红色的,像一团火胜过牡丹。琵琶竖起来,像一棵白杨树,挺拔俊秀。她像演出一样稳了稳情绪,不好意思地对他嫣然一笑。蓦地,拨响琴弦,琴响处如千军万马,战鼓轰鸣。周围的旅客被这乐曲弄醉了,痴痴地听,愣愣地看。他若无其事地坐在那儿,脸上的表情很淡。
  您给提一提?她眨动着一双真挚的眼睛。
  哦,力度还欠些,有的和弦不准……你的右手不协调,另外,这首曲子不是光靠高亢,它有伤感的地方。很多琵琶演奏家都忽视这点,弄得战争的味道很浓。你可能不太了解这首曲子的历史背景,只是在模仿别人的技巧。他滔滔不绝地说着,突然他停住,他发现姑娘的眼光里充满了崇拜。他的心在颤抖,很久没有的颤抖。他说。你的第四根弦不准,偏低。
  姑娘犹豫地试试,果然偏低。她说,我的耳音很准,教授都夸奖过我,可您的耳音比我们教授的都灵验。
  到了一个大站,他和她全都站来下了车。
  你也在这儿下?他有些紧张地问。
  我分到这儿了。
  是吗?他没打招呼,匆匆随着人流走了,那背影有些抖。
  她也走了,身后那簇红琵琶外套格外引人瞩目。
  她上她所在的团报到了,在排练厅,她看见一个庞大的民族乐队在演奏《春江花月夜》。指挥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据说是很有名望的。在乐队一角的打击组里,他在卖力气地舞动着大镲。额前挂满了汗珠。姑娘迟疑了片刻,还是笑着朝他走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2:52 | 查看全部
在我遇见乔治·布什之前,我的父亲马文·皮尔斯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聪明的人,我崇拜他。直到现在,当我回想起我作为第一夫人在全世界遇见的所有的人时,我想不起还有谁能与他的聪明才智相媲美。他经常开怀大笑,我认为这正是人们那么喜欢他的原因。他的微笑,他的小笑话,给每个人都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气氛。他一生中甚至总带一点孩子气。我记得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旁,父亲在他那盘捣碎的土豆泥里掏一个小坑装肉汁,母亲隔着桌子看着他,嗔怪他举止那么不文明并且吃那么多土豆。但是,我的父亲就是喜欢这种平淡无华的生活,而我就是喜欢他的这种生活态度。
  在我年轻的时候,父亲一直在麦考尔公司工作。在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他成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但早在这之前,他就深知努力工作的价值。他当过服务员,年轻时在迈阿密照看过火炉。他总是尊重努力工作的人。父亲有几次出差带我去麦考尔公司设在俄亥俄州代顿的工厂,向我介绍在那家工厂工作的人。我喜欢跟父亲一起出门坐一夜火车。而且,我还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他是如何待人的。他待人总是彬彬有礼。他经常对我说:“待人要真诚,自然。”他说:“你就是你,不要做作,不要摆架子,不要装模作样。”他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在我十九岁那年,一次午餐时间,父亲又教给我一些重要的做人原则。几个月前,我愉快地接受了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求婚。他当时二十岁。正在服兵役。我疯狂地爱着他。有一天,父亲要我在纽约跟他一起吃午饭,就只有我们父女俩。我认为这看来非常雅致和高尚。
  父亲在那次午餐时间给了我一些他认为我今后可能需要的忠告。他说:“你能给你孩子的只有三样东西。第一样是给他们尽可能最好的教育。第二样是树立一个好榜样。第三样是给他们世界上所有的爱。”这些指导方针是如此简单,但却包含了一切。这是他给我的宝贵礼物。这是多么好的礼物啊,他能总结出这三条说明他是多么的有智慧,而且,作为父亲,他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乔治和我也是按照父亲的教诲这样对待我们的孩子们的。
  当乔治和我刚开始建立家庭时,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考虑过当农民,但一想到农场那么贵而且当农民需要许多专业知识,我们马上就放弃了这种念头。最后,我们着手进行一项很不寻常但最终很有意义的事业,成为得克萨斯州敖德萨油田的开拓者。乔治刚开始入行时在烈日下钻井架。就在那个时候,我对朋友们说,乔治总有一天要当总统,但是。我那样说只是说明我对他很有信心,我并不真的要暗示说我的预感多么灵验,会成为事实。
  我们在敖德萨只住一套小房子的一半,邻居家的院子里拴着一只山羊,并且还要跟一对当妓女的母女共用一个卫生间。当时。乔治和我都不知道我们能靠什么来养家。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家风可以往下传,那就是我们父母给我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他们为我们树立的榜样。教育、好榜样和世界上所有的爱。
  在这些建议之外,我还要加上一条,给你的孩子独立,尽管这很难。我记得,我的儿子乔治刚上高多弗高中的时候,他给我写了一封信,看着这封信,我忍不住掉眼泪。他在信中说,“上周末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一天。”而我当时所想的是要他回家团聚。但是,我马上意识到我是多么自私。孩子的快乐应当是最重要的。我努力遵循这一原则。相信你的孩子。乔治和我给了孩子们独立,他们一个个都远走高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3:22 | 查看全部
佩德罗是一个回到码头上来的水手。在一个休假的夜晚,他认识了一个貌美的女人,不由得奉承了她一番。女人说,她是个有夫之妇。佩德罗却说:“离开他吧,跟我到船上去。”一
  没有不透风的墙。水手的话随风飘进了女人丈夫的耳中。她丈夫是个理发师,眼里容不得沙子,一再扬言定要宰了那个水手。
  有一天,水手看见理发师气呼呼地向他走来,便迎上去说:“喂,好汉,我知道你在找我,想杀死我。可究竟为什么呀?”
  “因为你调戏我的女人!”
  “没这回事!”
  “你让我妻子离开我,跟你走!”
  “不错,我说过。这样的话所有的男人都可能对女人讲。”
  两个人的话针锋相对。理发师说:“我的话不是说着玩的。今天我没带武器,改日我要和你决斗。”水手毫不示弱:“好啊,我等着。”
  又过一天,水手擦了擦手枪,穿得整整齐齐地上了岸,径直向那个人的理发店走去。
  “你好!”他招呼理发师说。
  “你好,水手!”
  “可以给我刮刮脸吗?”
  “非常荣幸,请等一会儿。”
  一位顾客正坐在理发椅上。水手知道该怎么做,手枪就装在裤兜里。理发师想杀死他,这可是个极好的机会!
  为那个顾客理完发后,理发师请水手坐下。水手把自己的脑袋交给了发誓要宰他的人。理发师鐾了鐾剃刀,开始为水手刮脸。
  可怕的念头闪过这两个都想杀死对方的人的脑海!
  剃刀一次又一次地滑过水手的喉咙。他的两腮、嘴巴和颏下都被刮得干干净净。之后。理发师又把散发着香味的凡士林擦在水手的头发上,并给他梳了梳。当水手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时候,理发师大声地对他说:“你瞧,水手,我们之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你是个不怕死的真正的男子汉。我们做朋友吧!”
  “难道你不想宰了我?”
  “不错,水手,我已经57岁了,从没有见过像你这样勇敢的人。你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两头雄狮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3:34 | 查看全部
美公鸡莫名牺牲的那一天,母鸡们怅然若失,不怎么吃食。撒给它们的谷子剩留了许多,被一大群麻雀飞来吃个痛快。
  从此以后,鸡圈里少了一份团结与和谐。母鸡们也能利他,但利他的圈子通常划得比较小,大多只限于一窝同胞之内。凡是气味不对的他家骨血,就无缘受到爱护,双方处得再久,还是格格不入。这就苦了一只小黄鸡。它是新来的,在这里无亲无故,刚来时怎么也进不了鸡埘,一进门就被既得利益群体啄出门外。我把它强行塞进埘门,第二天竟发现它头上鲜血淋淋,脑门顶被活活地啄去一块肉,使它两眼欲闭,步履踉跄,奄奄一息。
  他鸡即地狱啊!我没法听懂鸡语,再气愤也没法缉凶,惟一可做的事,是找来红药水和消炎粉,给这只半死的小鸡疗伤。我见它怯怯的根本不敢上前争食,又一连给它开了七八天小灶,每一次抓来些剩饭或谷子,让它单独在一旁进食。
  别的鸡见此情景嫉妒得拍翅大叫,但在我的一再呵斥之下,无法靠近过来,只能远远地看着小黄鸡吃香喝辣。
  我们把这只鸡命名“小红点”,因为它头顶红药水时,脑袋上有鲜明的标记。没有料到的是,自小红点被我们从死亡线上救回来以后,它怕鸡不怕人,亲人不亲鸡,在鸡圈里总是形单影只,呆在冷清的角落,一见人倒兴高采烈地跑上前来,不似其他那些鸡,即便见你来喂食也会四散惊逃,直到你提着空盆离去,才敢一哄而上前来抢啄。
  每到黄昏,小红点也迟迟地不回鸡埘,一有机会就跑出鸡圈,跑到我家的大门口,孤零零守候在那里,对门内的动静探头探脑,似乎一心一意要走进这张门,去桌边进食,去床上睡觉,甚至去翻报纸或看电视新闻。看得出,它眼睛眨巴眨巴,太想当一个人而不想做一只鸡了。
  半年多以后,它还是保持着跟人走而不跟鸡玩的习惯,即使主妇很不待见它在门前拉屎,即使主妇一次次把它赶回鸡群,它还是矢志不改总是跟着人转,有时踩着了我的脚,啄了我的脚,也若无其事。它顽强的记忆是不是来自那一次刻骨铭心的救疗?或者像邻居老吴说的:它前世很可能本就是个人,同人有某种缘分?
  它一天天长大了,拉在我家门前的粪便是越来越多了。但我不知道怎么对待这只孤独的鸡。假如它哪一天要终结在人类的刀下,它会不会突然像人一样说话,清晰地大喊一声“哥们儿你怎么这样狠心”?
  或者,它会不会眨巴着眼睛,流出一泓无言的泪水?
  那一天正越来越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3:47 | 查看全部
在我和丈夫购买了爱达荷州的一小片牧场,饲养了50头牛之前,我从未真正了解牛这种动物。我以为它们是不很聪明的大块头,只会在草地上吃草,在阳光下晒太阳,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可是,一旦和牛朝夕相处之后,我便对它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起初,我们为每头牛都起了名字,根据它们各自的体貌特征和性情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就是我们的宠物——以一种野生的方式。我最宠爱的两个是母牛“点点”和它的孩子“灿灿”。
  “点点”是在去年早春时节引起我们注意的。当时正值母牛产仔期,我们决定把在河谷过冬的牛群赶到离房子较近的高地上。那次转移一切顺利,只是最后发现一头母牛失踪了,它就是“点点”。我们并未惊慌,因为猜想它大概到水边的柳林深处分娩去了。对大多数牛而言,生产的过程是隐秘之事,临分娩前,母牛会机灵地寻觅一处远离牛群的藏身之地。
  当我们靠近河谷时,“点点”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它的眼中燃烧着怒火。似乎对我们的侵扰颇为不满。它的肚子比最后一次见它时小了不少,而且乳房胀满了奶水,种种迹象表明小牛已经出生了!丈夫去追赶“点点”,我则摸进树林寻找小牛。
  猛地,我的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住了,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安静得几乎纹丝不动的小牛犊!眼前舒舒服服地躺在嫩草窝里的,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小生物。它浑身赤褐,额前有一个白点,尾尖有一簇白毛。它就像小鹿一样蜷缩着,一双大得惊人的黑眼睛直视着我。我慢慢蹲下,一面轻声软语,一面伸手抚摩它天鹅绒般光滑的皮毛。在我的触摸之下,它颤抖却没有动弹,甚至没有抬头。这只出生还不到一天的小牛已经学会了顺从和忍耐。
  这时,丈夫把“点点”赶了回来,它一看见小牛就低声呼唤。小家伙立即听懂了命令,从窝里一跃而起,哀叫着奔向妈妈。我们退后几步,让它们母子相聚。小牛寻找到妈妈的乳头,贪婪地吮吸着温暖的奶水,母牛则安然地舔舐着自己的孩子。
  等到它们平静下来,我们便赶着它们回归牛群。小牛犊头昂得高高的,小尾巴摆得像抽水机的摇柄一样,欢蹦乱跳地跟在妈妈身后。我们不禁笑了,给小家伙起名叫“灿灿”——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因为后来它确实成了那年春天最活泼最淘气的小牛。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好多头小牛围着一只成年公牛时颇觉纳闷,后来才知道牛群中有一种独特的“临时保姆制度”。当母牛们长达几小时地四处游荡时,便有一只公牛被推选出来负责临时照看小牛们。我再一次惊叹于牛的沟通能力——它们是如何决定由谁来担任临时保姆的?母牛又是怎样教导孩子不要乱跑的呢?
  那天,我透过厨房的窗户向外望,惊讶地发现至少有15头小牛躺在一头体型肥硕的公牛身边懒洋洋地晒太阳。这头公牛一定是那天的“临时保姆”。小牛们全都心满意足地躺在草地上,惟有“灿灿”除外。它显然厌倦了打盹休息,先把屁股翘起来,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接着甩了甩脑袋,轻扫几下尾巴,看样子准备在田野上撒欢儿了。这时,公牛仰起魁伟的头,对“灿灿”怒目而视。我不禁捏了把汗——“灿灿”会公然反抗巨大的公牛吗?只见它与公牛对视良久,最后四腿软软地坐回到地上,又变成了一只等待妈妈回家的温顺的小牛犊……
  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我们被一阵可怕的狼嗥惊醒了。原来。一群掠食的野狼正一路嚎叫着冲进夜间圈牛的围场。小牛犊是狼最喜爱的猎物。牛群一时间纷纷躲避,四散惊逃。丈夫一把抓起猎枪,跑出大门,朝天鸣放。很快,狼被吓跑了,它们又一路嚎叫着消失在夜色之中。受了惊吓的牛群却惶惶不安地叫了好几个小时。
  天刚拂晓,我们便起身查看。所有的牛都安然无恙,只有一头小牛不幸遇难。我们在一块岩石旁发现了它的尸体。当我的目光触及它前额的白点时,差点停止了心跳!不过,它不是“灿灿”,而是另一只有相似斑点的小牛。我们把它小小的躯体抬到栏门边。用油布盖上,之后在不远处挖坑准备掩埋。
  不一会儿,我听见身后传来一声牛的哀叫。转过头,只见死去小牛的妈妈正用鼻子轻推它的孩子。接着,“灿灿”和其他十多头牛一起缓缓走来,站成一个圆圈,把这对母子围在中央。它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叫,应和着母牛的哀号,那低沉、悲伤的声调在朝阳初升的草原上空回荡不绝……
  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它们的行列。一起哀悼这个曾经鲜活却已消逝的小生命。牛群的爱之圈保持了一小时之久,最后,那头母牛退下了,转身步向围场远远的角落。别的牛这才结束守灵,静静地散开了。我默默伫立在归于沉寂的草原上,被牛深切的悲悯之心所感染。满怀着对这些生灵的敬畏和钦佩,我转身离去——而那异乎寻常的柔情一幕却永远镌刻在心灵的底片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6:13 | 查看全部
有一年年初,欧洲连降大风雪。在瑞士的一个滑雪胜地,一群人正由高处滑下,突然发生雪崩。十几个人全被活埋在厚厚的雪里,只有一个妇人获得生还。因为——
  当她发现无处可逃时,拼全力举起她的滑雪杖。当雪崩之后,人们过来援救时,在一片白皑皑的雪地,看不到任何人影,只见一根滑雪杖的小尖尖,露在外面。
  顺着滑雪杖挖下去,看到她,她居然能从6尺深的雪中被救出来,毫发无伤地活着。
  据说许多人都因为这样做而获救。因为人跌入冰洞下的水中,无法立刻找回那裂口,而当他把色彩鲜明的帽子或围巾扔在薄冰上时,从水下隔着薄冰,看得见,比较容易摸出落水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很快地发现“那突然失踪的人”。
  最近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又看见一个“逐浪求生记”。
  节目一开始,引述了海员常说的一句话——“40纬度以下没有法律,50纬度以下没有上帝。”
  然后是惊涛骇浪间一艘参加全球航海赛的“挑战者号”和独自驾驶它的东尼·布里莫。
  1997年1月4日,在那“没有上帝”的南太平洋中,东尼遇险了。十二级强风卷起排天的巨浪,把他的小帆船打翻。
  东尼的手指被舱门切断了,流出鲜血,露出白骨。但在那千钧一发间,东尼做了一件重要的事——
  他先用绳子把“求救发讯器”绑在船身上,再将发讯器扔出窗外。船翻了,倒扣在怒浪中。东尼靠着舱中剩下的一点空气和“海水淡化器”,忍着酷寒,等待救援。
  澳大利亚的海军确实收到了他求救的讯号,但是距离陆地1300里,多快的船,都得好几天才能开到。海上救难机则飞不了这么远。猜想东尼一定活不成,但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救难行动还是展开了。
  五天之后,他们终于靠着“求救发讯器”发出的讯号,找到那船底朝上的挑战者号,以及居然还活着的东尼。
  看完电视,我沉思良久。发现这些求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在那千钧一发时,把一样重要的东西扔出去。那是一个讯号、一个消息,告诉大家:“我在这里。”
  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常想想,并且牢牢记在心底。
  谁敢说哪一天,它不能救你一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6:27 | 查看全部
我在杭州打的,很幸运,遇上了一位健谈和乐观的司机。
  我刚坐上副驾驶座位,司机说:“这音乐喜欢吗?”我听到,车载CD正在播放一段打击乐,很舒缓的那种。
  我说:“好啊,我也蛮喜欢。”
  车子在车流中穿行,不时地堵车,但那段节奏感很强的打击乐让我不由得轻轻摇摆起了自己的身体,头慢慢地随着音乐的鼓点摇着。
  司机笑了,说:“今天你是第20个喜欢这段音乐的客人。”我非常诧异,我经常遇到一堵车就马上拿出一叠小钞,一张张数,然后心满意足的司机。但像他这样,统计一段音乐能给多少乘客带来快乐的司机,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司机微胖,40岁光景的年纪,脸上有点凹凸不平,他年轻的时候肯定长过青春痘。
  他很快乐。
  于是,我由衷赞赏他的音乐,后来又问他这CD是从哪里买来的。他告诉我,这是进口CD,在杭城还没有出售,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做客,听到这张CD后,就千方百计要了来。
  司机说:“那是抢,我也不管他同不同意了。”
  司机笑了。
  司机拉开储物盒,我发现里面全是CD。司机对我说:“我还储备了这些,有些乘客喜欢听女声的,有些喜欢听男声的。但是,这段打击乐是最多人喜欢听的。”
  司机也开始摇头晃脑。
  十几分钟后,我的目的地到了。我下车,又有一位年轻人一路小跑过来,然后坐上了副驾驶座位,车子启动了,我依稀听到那司机在问:“这段音乐你喜欢吗?”
  车子滑入了滚滚车流中,我仿佛听到那个司机开心地在说:“你是今天第21个喜欢这段音乐的人。”
  这个城市很喧嚣,很世俗。但是,这位司机让我觉得他十分可爱,他为别人播放音乐,他希望带给别人快乐,然后他会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
  这样的快乐,既普通如水,又隽永如醇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6:41 | 查看全部
在火车站等火车,看看时间尚早,我就到外面广场上溜达,准备给家里打个电话。在公用电话亭里,一个小伙子正坐在一个破旧的皮箱上打着电话。
  “是小伟吧,我知道难为你了。哦,工资低一点儿也行。你知道我,我能吃苦的。我是今天夜里的车,买不到票,我都来了三天了,人太多啦!大概后天早上到,我找你还打这个电话行不行?那好,麻烦你操这个心。谢谢!谢谢!”
  接着,他挂断后又拨通了一个:“是陈明吗?是这样的,我准备到广州去打工,可到了火车站,买不到票,一住就是三天,我身上的钱花完了,你能不能借我点儿钱用?100块钱就行。那边的工作已经找好了,一个月800块,拿了工资我就寄还给你……噢,那就算了吧,我再想想办法。”
  随后,他又拨通电话:“妈,我已经到了,早上就到了,已经住在厂里了,你放心!工资也不低,一个月1000块呢!我知道!我知道!妈,路上累得很,我要洗澡了,洗完澡好好睡一觉,明天就正式上班了。我挂了啊。妈。”他给了母亲一个善意的谎言。
  最后,他放下电话,叹了口气,又拨通了一个电话:“秀莉,我到了,工作也找好了。这厂还挺大的,挺气派!一路平安!你放心,我会好好干的!工资可能是1200块,以后还会加的。等我拿了工资,一定会接你过来的!我的电话?我刚到还没问。宿舍里没有,不过我会经常打给你的。我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我今年要挣好多的钱,年底回来咱们就结婚……”说这话的时候,他眼睛亮晶晶地闪着光。
  我站在他的身边,越看越觉得他像个男人,是的,真正的男人……
  真正的男人真累!
  真累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