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6:55 | 查看全部
梦中,我采访了上帝。
  上帝问我:“是休想来访我吗?”
  我说:“是的,如果您有时间的话。”
  上帝笑了:“我的时间就是永恒。那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啊?”
  我问:“您觉得人类最令您感到惊奇的是什么?”
  上帝说:“他们对童年感到厌烦,急着想长大,而当他们长大后,又渴望能回到童年。”
  “他们总是焦虑地思考着未来会如何,而忘记了现在的生活,如此这般,他们既丧失了现在,又没有计划好未来。”
  “他们活着时就是好像自己会永生一样,而当他们兄去时又好像他们从来就没有生活过。”
  上帝握住我的手,我沉默良久。
  然后,我问:“作为进物主,您有什么训诫要告诉您的平民吗?”
  上帝微笑看说:“希望他们能懂得,让每个人都喜次你是不现实的,你能做到让一部分人喜欢就行了。”
  “希望他们能懂得,和他人攀比没有什么益处。”
  “希望他们能懂得,你只需几秒钟就可以给你所爱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但要弥补自己所造威的伤害却需要花上几年的努力。”
  “希望他们能懂得,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最多,而是他们所要求的最少。”
  “希望他们能懂得,一定有人正深深地爱着你,只是那个人还不知如何表达对你的爱意。”
  “希望他们能懂得,对于相同的事情,每个人的观点会不同的。”
  “希望他们能懂得,仅仅相互谅解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学会如何宽恕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7:09 | 查看全部
有一位丧偶的高中女教师,她一个人培育了三个博士生女儿。同时,她所教的学生也总是成绩优异。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她不仅对学生温文尔雅,对子女也总是和颜悦色。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二十多年前,她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总是充满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妈妈逛街》的画中,既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数不清的大人们的腿……
  奇怪!她拿着女儿的画沉思了很久,终于解开了疑惑。原来,幼小的孩子还只有几岁,身高也几乎只能达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将孩子遮掩着,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们的腿,还能看到什么呢?
  女教师如梦初醒。是啊,孩子们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而是大人们的腿,这是他们的身高决定的;学生对很多问题疑惑不解,这是由他们的年龄、智力和见识决定的;企业的员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体运行和未来发展,这是由他们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决定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视角;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和老师一样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是每个员工都能和总裁一样站在公司的全局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女教师说:不要埋怨别人无知,不要苛求别人和你站在同样的高度。不如用一种亲近平和的心态,去和别人交流、沟通、兼容……这样,你就可以做一个好家长、好教师甚至是好总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7:25 | 查看全部
忽然,约翰·格利尔发现自己在天堂入口了。在他面前,白色和蔚蓝的来世云国伸展着,而在遥远的地方,他可以看到一个传说中的城市,在永恒的太阳下发出金光。站在他面前的是“记录天使”高大而慈祥的形体。奇怪的是,格利尔并没有震惊的感觉。他一直相信,天堂是属于每个人的,不是属于某一宗教或教派的成员的。尽管如此,他一生都为怀疑所苦。现在他只能为了自己对神圣体系缺乏信心而一笑置之。
  “欢迎到天堂。”“记录天使”说,并且打开一本用铜金属装订的总账本。天使透过厚厚的两用眼镜斜视着,指头追查着密密麻麻的一排排名字。他发现了格利尔的登录名字,犹疑了起来,翅膀尖端激动地扑动了一会儿。
  “有什么问题吗?”格利尔问。
  “恐怕是。”“记录天使”说,“好像‘死亡天使’在约定的时间还没到。他最近工作过度,但仍然可以原谅。很幸运,这是十分轻微的错误。”
  “时间还没到就带我走?”格利尔说,“我不认为这是轻微的错误。”“但是,你看,只差五分钟而已。没有什么忧心的。我们就不管其中的差异,送你到‘永恒小镇’好吗?”
  无疑的,“记录天使”说得对。地球上的五分钟对他会有什么差别呢?然而格利尔却认为五分钟可能很重要——纵使他说不出原因来。
  “我喜欢那五分钟。”格利尔说。
  “记录天使”以慈悲的眼神看着他。“当然,你有权利。但是我想劝阻你。你记得你是怎么死的吗?”
  格利尔想了想,然后摇摇头。“怎么死的呢?”他问。
  “我是不准说的,但是死的过程并不是可喜的。你现在已经来了,为什么不跟我们待在一起!”
  这是很合理的。但是格利尔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内心感到不安。“如果可以的话,”他说,“我真的想拥有最后那五分钟。”
  “那么去吧,”天使说,“我在这儿等你。”
  忽然,格利尔回到了地球。他在一间圆筒形的金属房间里,房间亮着黯淡而闪烁的灯光。空气很不新鲜,嗅起来有蒸汽和机油的味道。钢墙正在起伏着,发出吱吱声,水正流穿过缝隙。
  然后格利尔记起自己在何处。他是美国潜水艇“无敌号”上的一名炮兵军官。声纳发生故障,他们刚撞上本来以为在一海里外的海底峭壁,现在正无助地在黑水中漂流。“无敌号”已经沉到最大限度的深水下面,几分钟之后,迅速增加的压力就会毁掉船身。格利尔知道,此事会在整整五分钟后发生。
  船上的人并没有显得很惊慌。水手振作精神压住膨胀的墙,等待着,内心很惧怕,但却紧张地控制自己。技术人员待在岗位上,持续地看着仪器上的数字,知道他们完全没有机会了。格利尔知道:“记录天使”想要使他免于此劫,免于悲痛地结束生命——在冰冷的黑暗中经历死亡剧痛。
  然而,格利尔却很高兴在这儿——虽然他不期望“记录天使”了解。天堂的人儿怎么可能了解地球人的感觉呢?格利尔知道,他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能跟他的家人说再见,并且在这样做时,不会害怕未来的事情。当船壁崩溃时,他正想到地球的美,尽可能努力记起很多的美,就像一个人在包装食品,准备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做长久的旅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8:21 | 查看全部
这个世界上,原没有什么绝对的高尚与低贱。某些在我们世俗的眼睛里,看起来卑微可笑的言行,或许转过身,便是让我们为之深深动容的一份真情和爱恋。
  
  他是我认识的一个兵,从农村里来的,入伍四年,为了节省路费,几乎没有回过家。没人知道他把省下的钱,都做了什么。因为他那么老实,不会送礼讨好任何人,所以有时候本该他得的荣誉,也曲折地转给了别人。他似乎从没有计较过,照例在部队里抢着去做最脏最累的活,而后一脸微笑着看别人上台领奖,掌声响亮到台上的战友,可以很清晰地听到。
  都以为他是永不会争名夺利的老好人,便都不怎么重视他。却是有一年,班长告诉他,那份三等的功勋章,或许又要错过时,他腾地从板凳上站起,大声地说:不!这样的一声拒绝,让所有人都狠狠吃了一惊。而后大家便略略不屑地私语道:原来他也是个喜欢功名的人啊。他不理会任何的风言风语,很执拗地去找排长,然后是连长,营长。甚至,最后他说,如果他依然得不到这份荣誉,他会继续找到首长那里去!
  那枚功勋章,最终被他争到。只是上台去领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为他鼓掌。他站在台上,还是在别人的鄙薄里,哗哗地流下眼泪来。至此他再没有人喜欢,那个曾经许多次将荣誉错过的农村兵,因为这样一次讨要功名的事件,永远地给自己当兵的生涯,抹上了一道污痕。是许多年后,这个兵已经退伍,不知去向何处,偶尔听他家乡的一个战友闲谈,说起他之所以那样急切地去索要那份荣誉,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得了绝症。他一次次将攒下的钱,寄到家里,却依然没有挽回父亲的生命。而他那么倔强地去争取一份荣誉,只不过是希望父亲在闭眼离去的时候,能够因为这个终于给家族带来荣耀的儿子,多一丝的骄傲和快乐。
  我认识的另一个男人,是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个民工。当时我和同事因为口渴,在附近买了一大瓶可乐,就边喝边与他聊起来。聊到最关键的时候,这个男人看着我们的瓶子突然说,除非你们能把这半瓶可乐给我,否则我就拒绝继续回答你们的问题。我和同事面露不屑地相视一笑,即刻将可乐给他,以便换取他的合作。但是心里,早已经充满了鄙薄,想,终究是乡下人,连城里人的一瓶可乐,都想着法子去讨。
  等我们采访完,路过一个拐角的时候,又看到那个民工。他正吃力地将一个胖胖的女人,抱出木板搭建的窝棚,而后把她放到一个破旧的木椅上。看她空荡的裤管,知道定是一个残疾的女人。看得出她是靠做一些手工来挣钱的,因为男人在抱着她的时候,她的手里,依然在不停歇地飞针走线。而后我便看到男人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那瓶讨要来的可乐,微微笑看着女人迟疑地一口口喝下去。
  我和同事终于没有勇气,继续看下去,转身默默走开了。或许那个男人会骗他的女人,说这是一瓶自己加班买来的可乐,或许他也会对她说,是好心人免费送他的;亦或许他还会骗她,那少掉的半瓶,是自己提前喝掉了。可是在那样一个阳光充裕的秋日午后,那个男人的心计和虚荣,还有那份如此卑微的爱情,却是那么强烈地震撼了我。
  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原没有什么绝对的高尚与低贱。某些在我们世俗的眼睛里,看起来卑微可笑的言行,或许转过身,便是让我们为之深深动容的一份真情和爱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8:37 | 查看全部
这是很多年前的故事。在美国的波士顿有个名叫安比斯的小镇,小镇上居住的居民多数是黑人,小镇上有很多人每天早晨都要坐公交车去波士顿上班。公交车是每一小时才经过一次安比斯站,而且公交车司机们有一个默契,有白人等车才会停下来,如果没有白人等车,他们则完全不理会等车的黑人便扬长而去。
  小镇上有一位叫切尔西的白人女性,她是小镇上的一个仓库保管员。为了能让镇上的黑人坐上公交车,她每天早晨都会从家里来到车站,站在那里和黑人一起等公交车。她站在最前面最显眼的位置,以便公交车司机能看见她这个白人。等公交车到站停下来,所有的黑人上车以后切尔西才转身往回走,她还要赶到单位看守仓库。切尔西每天如此从不间断。
  有一天,切尔西发高烧,在等车的时候,她昏倒了。切尔西生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安比斯镇,镇上能来看她的人都来了,他们聚集在医院的门口,谁也不肯离去。有位记者恰好看到了这感人的场面。于是切尔西的事迹见诸报端,整个美国都感动了。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一条新的法律:在运营时间内,公交车司机每到一站必须停车,不得拒载,否则将被罚款1000美元或判处10天监禁。从此,居住在安比斯的黑人有了法律的保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白人司机拒载了。
  为了表示对切尔西的感激,小镇决定将等车的小站命名为切尔西站,并且在那里为切尔西建了一座铜像,一直到现在,每天早晨都会有人主动去擦拭切尔西铜像,像完成一个宗教仪式般庄严。
  一个仓库看管员赢得了许多国家总统都无法得到的尊敬和爱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就是爱——罄尽一生,摒弃一切高低贵贱,竭尽所能的爱。如此,一个生命不管多么卑微,他都能散发出太阳般的光芒,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8:56 | 查看全部
张君从英国留学归来,我们几个好友为他设宴洗尘。席间,一个朋友不雅的口头禅使他很不快,几次露出厌恶的表情。席散送张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释说,那句口头禅不过是无所指的语言习惯,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张君沉默了一会儿说:“我给你讲一下我刚到英国时的经历吧!”
  和在布里斯托尔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我也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这样既省钱,生活条件又好。
  房东姓坎贝尔,是一对老年夫妇。坎贝尔夫妇待人热情大方,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收我几英镑房租,硬把我从邻居家“抢”了过来。有一位外国留学生住在家里,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们不仅很快让整个社区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还打电话告诉了远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的儿女。
  为了实现我出国留学的梦想,父母欠了十几万元的债,我自然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白天刻苦用功自不待言,晚上在图书馆一直待到闭馆时才离开也是常有的事。好在我遇到了好东家,可以一门心思学习,一点儿也不用为生活操心。每天我回到“家”里,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我,每隔四五天,坎贝尔太太就会逼着我换衣服,然后把换下的脏衣服拿去洗净熨好。可以说,他们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待我。
  可是,过了没多久,我就感觉坎贝尔先生对我的态度有些转冷,看我的眼神有些异样。好几次吃饭的时候,坎贝尔先生都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是看看太太,又把话咽了回去。我开始猜测,他们是不是嫌收我的房租太少,想加租又不好意思说?
  那天晚上11点多我从学校回来,洗漱完毕刚想脱衣睡觉,坎贝尔先生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寒暄两句后,坎贝尔先生坐到椅子上,一副谈话的架势。看来他终于要说出憋在心里的话了。我心里早有准备,只要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内,他加租多少我都答应,毕竟这样的好东家不是到哪儿都能找到的。
  “孩子”,坎贝尔先生开口道,“在你中国的家里,你半夜回家时,不管你的父母睡没睡,你都使劲关门、噼噼啪啪地走路和大声咳嗽吗?”
  我愣住子:难道这就是憋在他心里的话?
  我说:“我说不清,也许……”真的,长这么大还从没有有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自己也根本没有注意过这些“细节”。
  “我相信你是无心的。”坎贝尔先生微笑着说,“我太太有失眠症,你每次晚上回来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上回来如果能够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兴。”坎贝尔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我早就想提醒你,只是我太太怕有伤你的自尊心,一直不让我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你不会把我善意的提醒视为伤害你的自尊吧?"
  我很勉强地点头。我并不是觉得坎贝尔先生说得不对,或者有伤自尊,而是觉得他有些斤斤计较。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他们从没跟我计较过这种事,如果我也因此打扰过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容忍我的,充其量把他们的卧室门关紧而已。我心里感叹:到底不是自己家呀!
  当然,尽管我心里有牢骚,但我还是接受了坎贝尔先生的提醒,以后晚上回屋尽量轻手轻脚。
  然而,不久后的一天中午,我从学校回来刚在屋里坐定,坎贝尔先生就跟了进来。我注意到,他的脸阴沉着,这可是很少有的。
  “孩子,也许你不高兴,但是我还得问。你小便的时候是不是不掀开马桶垫子?”他问。
  我的心里“格登”一声。我承认,有时我尿憋得紧,或者偷懒,小便时就没有掀开马桶垫子。
  “偶尔……”我嗫嚅。
  “这怎么行?”坎贝尔先生大声说,“难道你不知道那样会把尿液溅到垫子上吗?这不仅仅是不卫生,还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尤其是对女人不尊重!”
   我辩解:“我完全没有不尊重别人的意思,只是不注意……”
  “我当然相信你是无心的,可是这不应当成为这样做的理由!”
  看着坎贝尔先生涨红的脸,我嘟嚷:“这么点儿小事,不至于让你这么生气吧?"
  坎贝尔先生越发激动:“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的。孩子,考取学位和谋得一个好的职位固然重要,但与人相处时良好的习惯和修养同样重要,如果说学位、职位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习惯和修养就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
  我不耐烦地听着,并随手拿起一本书胡乱翻起来。我觉得坎贝尔先生过于苛刻,这种事如果在咱们国内,那还算是事吗?
  晚上我躺在床上考虑良久,决定离开坎尔家。既然他们对我看不上眼,那我就另找一户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
  第二天我就向坎贝尔夫妇辞别,全然不顾他们的极力挽留。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令我始料不及。
  我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竟然都以同样的问话接待我:“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予?”那口气、那神情,让我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问话,我只有满面羞惭地返身逃走。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了坎贝尔先生说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句话。在人们眼里,我既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也是一个浅陋的、缺乏“修养”的人。
  我一点儿也不怨坎贝尔夫妇把我的“不良习性”到处传播,相反,陷入了如此窘境,我对他们的怨气反而消失了,甚至还非常感激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没有那段尴尬的经历,我不知道我是否还是那样令人生厌地“不拘小节”,嘴上同样挂着难听的口头禅也未可知呢!
  张君的讲述令我无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9:13 | 查看全部
三张饼分给四个人的一种分配方法,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分配法,他不仅伟大,还需要一颗善良博爱的心。
  
  对他来说,那场灾难发生得不仅仅是突然。他不是矿工,只是一名刚刚毕业分配到矿务局的大学生,去那家小煤矿体验生活时,遭遇了矿井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塌方——巷道因塌方被堵塞,虽没有将人埋进去,但靠自己的力量出去,已经不可能。
  惊魂未定,明白了眼前的处境后,他蹲在地上绝望地大哭起来,好像已经看到了死亡。一同被堵在井下的,还有其他三个矿工,他在下井后短短的时间已简单了解到,其中两个都是四十来岁年纪的矿工,是连襟,是很亲的亲戚。另外一个,年轻一些,也应该有三十多岁了,姓陈,和连襟中的哥哥刚刚打过一架。下井了近两个小时,两个人没有说话。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矿工的脾气都有些火暴,这很容易理解。
  然后就是他了,和他们三个人完全陌生的他,他们共同面对了灾难的降临。
  三个矿工虽然同样惊慌,但毕竟有多年井下作业的经验,并没有表现出他那样的绝望,或者说,他们没有选择哭泣,而是不约而同地用沉默对抗了心底的绝望。可以想象井上是怎样的情形,正在展开怎样的营救,但,结果难以预料。
  他终于哭得没有力气了,瘫坐在地上。从头到尾,没有人劝他,矿上好像都有着冷硬的脾性,像他们挖出的煤炭。只在他的嗓子完全哭哑了的时候,小陈把水壶递给了他,说,喝口水吧。
  他几乎是机械地把水壶接了过来,刚递到唇边喝了一口,就被连襟中的大哥,他叫他何师傅的男人一把夺了过来,说,够了。
  小陈劈手去夺水,瞪何师傅,我的水,不用你管。
  这样的境况下,小陈没有忽略掉两个人刚结的怨。
  何师傅的手很紧,水没有被夺回去,他更是恨恨地瞪小陈,从现在起,没有你的我的,这是大家的水,懂吗?
  小陈还要争执,却在何师傅凌厉的眼神下顿住了。似乎明白了什么,垂下手,颓然地蹲在了地上。
  他更加感觉到气息的紧迫,眼泪又下来了。却没有谁再管他,三个人都蹲下来,巷道那个小空间,死一般沉寂。
  那一刻起,时间开始变得漫长。他随身带的水早已经喝完了,没有带任何粮食,塌方前,他已经决定上去吃午饭了。那三个矿工带着午饭,并不丰盛,不过是三张油饼和一些菜。他不知道他们会怎样分配那三张饼,水已经被何师傅收集到了一处,命令般地说,不到最后关头,水不能动。他是几个人中年龄最长也最有经验的矿工,这样的时候,没有谁再反驳。可是饼却只有三张,是他们带来的,和他无关。他看着那三张饼;绝望也掩盖不了饥饿的侵袭,因为饥饿,他的绝望有了更加实质的内容。他几乎要撞墙了。他知道他们完全可以不管他,只不过是三张饼,他们尚且自顾不暇——纵然只是三张饼,也是此时救命的稻草。
  再度沉默,依旧没有谁看他,事实上,谁都没有看对方。好半天,连襟中的弟弟闷闷地说,有什么好分的,谁带来的属于谁,哥,咱们都有一大家子人呢。
  他别过脸去,他能说什么呢?
  又是半天,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说话,他知道,他们心里都有这样的想法,他只是个陌生人,是他自己闯入了这场灾难。下井前,何师傅还说他们这些大学生纯粹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对他很是不屑。
  他确实没事找事,找的还不是一般的事。
  因为绝望,他的心木木的,快要失去感觉了。
  何师傅却说话了,说得很慢,却极有分量。不行!他说,必须分成四份。并没有看他,他只是把饼拿过去,掏出随身带的一把小刀,说,我把饼分了。我想好怎么分了。
  所有的目光都投到那三张饼上,包括他。他们看着何师傅把三张饼叠在一起,放在他的腿上,然后用刀子均匀地切割成了十二份。很小很小的十二份。再将重叠的十二份,散成三十六份。一份,只有很小很小的一块,比指头大不了多少。
  何师傅说,这三十六块饼,刚好,每个人九块,每天每人分三块,可以坚持三天。从现在起,谁都不要说话不要动,保持体力。饼放在我这里,该吃饭的时候我来分给你们。
  又是沉默,半天,另外两个矿工点了点头。他已经干涸的眼睛,再度潮湿了。
  三个半壶水,三十六份小得不能再小的饼,维持着漫长的等待被解救的时光。一分钟,一小时,一天……第三天的黄昏,他们得救了,就在被救出去的半个小时前,何师傅不顾另外两个人的反对,将自己最后剩余的三块饼递到了他嘴里,干裂的唇挤出一个笑容,说,你是大学生,你活着比我更有用。
  何师傅在说完那句话后,就昏了过去……
  事情已经过去五年了,现在,他是一家煤矿负责安全的小领导,也常常有在校或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像当年的他,去矿井体验生活。每次,他都会对他们讲一个故事,讲三张饼分给四个人的一种分配方法。他说,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分配法,他不仅伟大,还需要一颗善良博爱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9:26 | 查看全部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痛苫。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痛苦中成熟和长大。对一个孩子而言,学会接受和面对痛苦应该是人生的第—个课题。
  常常看到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满脸焦虑地抱着孩子去医院,还没有进医院的大门,就听到孩子哇哇大哭:不去医院!不去医院!于是他们就“安慰”孩子:不去,不去。等进了医院,孩子的哭声更大:我不打针!我不打针!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于是他们又“安慰”孩子,不打针,不打针。等到医生护士拿起针管吸足了药水,这时他们便强行按住孩子……这些爸爸妈妈也许以为,这样哄骗孩子,可以让孩子少受一些惊吓和痛苦。殊不知往往适得其反。首先,孩子肉体上受到的疼痛更强烈!因为主动地接受痛苦和被动地接受痛苦,后者将会感到更痛苦!更重要的是,强迫孩子接受痛苦,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对痛苦产生一种恐惧感,认为痛苦是一种惩罚和灾难!以后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将经受不起—点挫折和打击,变得胆怯、脆弱、消极。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国家作出了杰山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目中最好的导师。有一次,12岁的大儿子拉吉夫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可是甘地夫人却阻止了医生,随后她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他:“手术后有几天痛苦,谁也不能代替你受苦,因此你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准备,哭泣和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手术前后,拉吉夫都没有哭,也没有喊,他勇敢地忍受了这—切。
  在人生的道路上,痛革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是消极地逃避还是勇敢地面对,这将决定你的人生是黯淡还是辉煌。对于不断成长的孩子,我们应该对他们坦诚相告:人生的肌肤之痛远不只是打针吃药,人生的坎坷挫折远不只是孩童蹒跚学步时的磕碰摔倒。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让孩子吃—些不必要的苦,真正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痛苦。其实,细心的父母如果善用孩子在生活中碰到的小小挫折,更贴切地说是这样那样的不顺,就可以很好地让孩子懂得幸福快乐的人生必须具备的健康心态。人生是—场面对种种困难的漫长战役,值得喝彩的人生正是因为你在艰难困苦中依然能够昂首挺胸。早一些让孩子懂得挫折和痛苦是人生的正常的待遇,当痛苦挫折到来时,应该面对而不是逃避!这样,孩子便会早一些坚强起米、成熟起来,以后的人生便会少一些悲哀气氛,多—些壮丽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9:38 | 查看全部
那天是周末,商场里顾客不少,人头攒动。我漫无目的地转悠着,快走到服装区的时候,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迎面站在我面前,“拦住”了我。这个人的手里,还拿着一沓类似便笺的纸,见我停下来,便快速地往纸片上写下一些字。
  职业乞丐!我的脑海中迅速跳出这样一个词。因为就在上周,我去买鞋的时候,就曾经见过这个人,当时弓着腰装出可怜兮兮的样子,伸手向来往的顾客要钱。今天,他居然装扮成了一个“聋哑人”,可笑之余又让人觉得可气。我拿出十足的耐心,等着他写;在我想来,他所写的,不外乎是编造的一些人生灾祸或者不幸罢了。他把纸片交给我的那一刻,我看也没看,就折叠了几下,放在衣兜里。我说,对不起,我还有点儿急事,一会儿再看你写的是什么。趁乞丐一愣神的工夫,我便急匆匆地走开了。走开的一刹那,我自鸣得意,因为在我想来,我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羞辱了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
  从商场出来,我还沉浸在羞辱一个人的愉悦之中……毕竟,这样的人无论如何是该羞辱一番的。我从兜里掏出那张纸片来,想看看乞丐到底编造了哪些人生的不幸和灾祸,一折一折展开来,纸条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这样一行字:你的身后有小偷,注意点儿,他一直在跟着你。我惊了一身冷汗。赶紧摸摸牛仔裤的后兜,却发现,我揣在里边的几百元钱已经不翼而飞了。那一刻,我突然感到局促不安,不是因为丢了钱,而是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卑劣:当一个乞丐以一个天使的身份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却心怀恶意,羞辱嘲弄了他。
  记得,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余光中先生曾说过这样—句话:不要随便赶走来到你家门口的乞丐,那可能是来检验你的天使。也许,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有许多人,会以一朵云的阴凉、以一阵儿和风的轻柔、以一茎花的芳香,以种种可能的方式,来到我们的生命当中,他们怀着善良、真诚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来帮助我们、成就我们,可是,由于我们内心的褊狭,隔着世俗的距离,对他们怀着偏见、冷漠、歧视乃至敌意,把他们当成了陌路、对手或者敌人,从而让我们一次次错过天使赠予的抚慰、关爱和温暖。只有我们心里藏有天使般的善良与纯净,才会有天使攀上我们生命的窗台,登临我们命运的门槛,为我们的人生路上铺满一地金黄的阳光。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得到天使的恩宠,就要永怀天使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15:09:50 | 查看全部
1972年,贵州老陀镇的农民宋玉祥得了一种怪病。老陀镇是山区,偏僻得很,到一次大城市先要走二十里的山路,然后再坐大半天的马车,之后再坐长途汽车,最后是坐火车。需要几天几夜的时间。
  面对宋玉祥的怪病,乡卫生院和县医院都一筹莫展,从没见过。宋玉祥只好拿上大半生的积蓄,又和村人借了二百块钱,去省城看病了。宋玉祥经过几天的周转,终于到了省医院。医生们为他会诊后大吃一惊。宋玉祥得的不但是怪病,还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病,英国人命名为枣核菌的病。它是一种无菌性神经感染。只有一种进口药可以医治,但也只是维持。遗憾的是,患上这种病的人,最多只能存活一年半。更让人吃惊的是,就在宋玉祥去省城看病的时候,老陀镇又有六个人出现了与宋玉祥一样的病。
  患病的七个人都是贫困户,在温饱线以下。不要说看病,就连去省里的路费也拿不起。宋玉祥回来了,他知道自己完了!最多只能活一年半。
  面对七家贫困户,镇长何永久却做出了一个谁也没有料到的决定。他要替七个病人去省城拿药。这样就能省下七家人的路费。
  何永久到省医院说明情况后,大夫们都很同情,老陀镇实在是太远了,农民们怎么跑得起。医生们叮嘱何永久,告诉他这种病对人的精神打击很大。如果精神垮了,人就会马上死掉。
  何永久回来,将拿回的药分发给七户人家。同时也带回来一个让七户人家感到安慰的消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两年后,根治这种病的新药就将诞生。到时候,这种病不再成为不治之症!
  何永久带回的这个消息,比带回来的药更管用。七位病人为了活下来,决定不管怎样,也要熬过这两年。
  几个月过去,七个病人的药吃完了。何永久又派干部到省城拿药。就这样,七个病人一天天,一月月忍受着痛苦,顽强地坚持着,时间虽然漫长,但转眼也接近了两年。其中三个病人已经卧床不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时间接近两年的时候,何永久又亲自去了一趟省城,这次他是去开会,顺便为七个病人拿药。医生问何永久七个病人的情况,当医生们知道七个人还都活着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在世界医学史上,这种病是没有救的,最长的也只活到一年零七个月。而老陀镇的七个病人竟然还都活着!
  何永久回来时,七家人都急切地问,根治这种病的新药到底出来了没有?何永久说他问过医生了,医生说正在动物身上实验,大概还要等半年到一年。
  七位病人虽然十分沮丧,但近两年的时间都熬了过来,还怕再等上半年或是一年吗?七位病人又乐观地支撑下去。几个月过去,还是没有新药问世的消息。这时那三位卧床的病人,病情更加严重,几乎已经无法下床。他们每分每秒都在关心着新药的问世,万分焦急。又过去了两个月,其中的两位病人再也挺不过去了,让何永久无论怎样,也要再跑一趟省城,打听这种新药的消息。何永久十分无奈,躲到县里的朋友家住了几天。回来时他告诉大家,这种新药顶多再有四五个月就能问世。
  还要等四五个月?!躺在床上的三个危重病人咬着牙,不知道他们是否真能活到那一天。一村的人,都来给他们打气,让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再坚持四五个月。
  其实七位病人,都已经到了病情反复发作的高频期,随时都会离世。
  何永久背着大家,去给菩萨磕头了,让菩萨原谅他一次又一次所说的瞎话。他并无恶意,只是希望七个病人能多活几天,再多活几天。现在他再也不能骗下去了。在这个世上,根本没有能根治这种病的新药。何永久准备把实情告诉给七家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省医院传来消息,英国人已经研究出了医治这种病的新药,包括中国等许多国家都已经进口。这可真是天大的巧合。何永久接到电话,完全愣住。接着,他派人飞快地去省医院,取回了这种新药。
  七个病人一个也没死。老陀镇创下了天下最大的奇迹。创造了此种病人存活最久的世界记录。
  何永久的谎言被老天爷应验了。如此的结果,惊讶的不是别人,正是何永久自己。他没有想到,他的话成为了七个病人的巨大精神支柱,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上苍为他的谎言安排的期限是那么的准确一致。这段真实的谎言在几年后才被媒体披露。人们大惊。除了何永久的谎言,人们还总结出另一条真理,那就是七位深山里的病人,太朴实,太纯真,太简单了。他们对谎言的忠心耿耿,对何永久绝对的信任帮助了他们,使他们身上出现了奇迹。
  其实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的奇迹,许多得了不治之症的患者,只要满怀信心,多活一天,再多活一天,就有被医治的可能,就有可能发生神奇的事情。希望不仅只是精神的支柱,往往还是生活中的现实。在人生的长河中,会有许多磨难与艰辛,沟沟坎坎,不管是面对死亡,还是面对绝境,精神往往是第一位的。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人生的一切希望就在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