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9 13:33:43
|
查看全部
老人与树时间:2014-07-31 作者:未详 点击:112次 老人躺在乡卫生院的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老人望着那瓶里的水通过一根橡皮管,正在一滴一滴流进自己的血管里。
医生说:“无大碍,只是受了点风寒。挂了水,烧便会退掉;烧退了,病自然也就会好的。”老人将信将疑:“唉,七十出了头,死也值了,还花这个冤枉钱!”他瞥了医生一眼,一副来去无牵挂的样子。话虽这么说,其实,并非如此。
老人原有个不算富也不算贫,不算大也不算小,不算热闹也不算冷清的家。老伴走得早了点,但儿子、媳妇还算孝顺,孙子聪明、乖巧,特让他欢欣。后来,儿子跟着建筑队进了城,接着,媳妇也去城里打工了。老人开始觉着家里的这个小院子有点儿冷清了。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更何况还有孙子呢。
小时候,孙子成天跟着他,缠着他讲这讲那。后来,孙子长大了,上学了,不再缠他了,但做完功课,还会给他讲一讲学校里或学校外边的事。再后来,孙子考上大学,也进城去了。开始,孙子不时还会来封信,慢慢地信便少了。老人心里牵挂,但并不埋怨孙子。孙子小时候,背个大书包,老人每天目送他上学。孙子越走越远,那背上的书包似乎越来越大,大得他都看不见自己的孙子了。小学时书包便那么重,大学要看的书自然是更多了。
老人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总是能够找到开导自己的理由。再说,孙子不在,还有门前那棵老榆树呢。
这棵老榆树有多老,老人也不清楚,反正在自己光着腚的时候,就在树下玩耍了。那时候,树干就粗得三个小孩都抱不过来。树干上长满了老疙瘩,树冠覆盖好大一片地,乡亲们坐在树下乘凉聊天,日头晒不着,雨淋不着。春天里,满树是一串串的榆树花,那淡淡的清香,满村都能闻得着。榆树的花、叶子、树皮都可以充饥,村里上了点年纪的人都记得,那几年闹灾荒,这棵老榆树救了村里不少人的命。
孙子走后,老人去看老榆树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他常常扶着树干,望着远处的山路,一待便是大半天。有时,人们问他:“老爷子,望儿子还是望孙子?”他总是回道:“谁都不望,看树呢!”
这话一半是真,一半是假。说谁都不望,是假;说看树,那倒是真话。老人祖祖辈辈住的这片山地,土少石头多,加之干旱少雨,满山长的尽是荒草和一些歪七扭八的灌木,极少有像样的大树。这棵老榆树可算得上是山里的奇迹、村里的宝贝了。记得小时候进山打柴,回家时迷路了,当爬上一个小山包时,一眼便望见了门前这棵高高的老榆树。几十年来,妈妈走了,爸爸走了,后来,老伴也走了,村上的老人一个个都走了。比自己老的,又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这棵老榆树了。儿子、媳妇,特别是孙子,离家去城里以后,老人的魂就好像拴在这棵老榆树上了。
可是,谁会想到,老榆树竟然也离开他,进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