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48:57 | 查看全部
  很久以前,巴格达有位国王名叫哈里,他在自己王国的首都生活了将近四十年。哈里拥有一个辽阔的王国,异常富有和强大。他的钱财众多,他的宫殿金碧辉煌,到处点缀着珠宝钻石;他的身体健康,这是比金钱更加宝贵的财富;他的地位崇高,受到王国中每个人的顶礼膜拜。他躺在最柔软舒适的座位上,享受着无与伦比的精致美食,欣赏着从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鲜花。人类的一切艺术之美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他紧紧环绕;很幸运,一切世俗心灵所渴望拥有的东西,他都有。然而,他却是这片国土上最不快乐的人。他厌倦了向军队发号施令的威严,厌倦了至高无上的王权责任,厌倦了所有的人都对他顶礼膜拜、小心翼翼,厌倦了餐桌上精雕细琢却“千篇一律”的美食,厌倦了呼风唤雨、为所欲为的生活,他甚至开始厌倦所拥有的一切人类最美好的物质生活……他的生活超尘拔俗,让他感受不到那些世俗的欢乐,于是他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平凡普通的市民,只求得到最简单的快乐。
  
  与此同时,在距离底格里斯河12英里(19公里)以外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波扎的小山村,小山村里生活着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多年来,这个乞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受尽折磨。他没有片砖片瓦,睡在破茅舍中。就在那天夜晚,他仰望星空,向上帝虔诚地祈祷,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到巴格达国王哈里那样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49:12 | 查看全部
  于是在那天夜晚,上帝召唤来两位美丽的天使,交给她们一个百合的球根,嘱咐她们说:“带这枝天堂芦笛下凡,仔细测量出从波扎乞丐的茅舍到巴格达哈里宫殿之间的距离,然后测出这段距离的中点,就在那儿种下这个百合的球根。”两位天使奉命下凡,精确地测量了波扎茅舍与巴格达宫殿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其中点的河岸种下了从天堂带来的百合的球根。之后她们两个分头行事,一位天使找到波扎的乞丐,跟他说:“乞丐!你想实现幸福的愿望吗?那就往巴格达走吧!”在同一时刻,另外一位天使对着巴格达宫殿里睡梦中的哈里轻声呼唤:“哈里!你愿得到梦想的快乐吗?那就去波扎吧!”
  
  乞丐和哈里听从了天使的指示,动身前往。在月光普照的夜晚,乞丐和哈里相遇了,相遇在茅舍和宫殿之间,相遇在波扎和巴格达之间。两位寻求幸福的人坐下来,侃侃而谈,为彼此祝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境遇,也不去询问对方的身份,促膝而谈着世俗生活和人生真谛,心情平静恬淡。就在这时,他们面前的土地突然崩裂,一道强光四射,一枝百合以异常神奇的速度生长、发芽、抽枝,最后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花的花瓣越长越大,变成帐篷,罩住了他们的整个视野,也将哈里和乞丐笼罩其中,变幻出一个奇妙的花叶笼罩的世界。从此以后,他们在一起过着安定、宁静和幸福的生活。心里装着纯净、幸福的两个人,得到了最简单的快乐,他们在充满着爱意和友善的氛围中共同生活。随着百合的消失,他们也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09:49:24 | 查看全部
  时光流转,故事不朽,“天使的百合”被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当人们送别亲人或朋友时,就会诚挚地祝愿他们在“天使的百合”停下。
  
  我把这个寓言故事记在我的日记中,思考了很久才完全领悟出它的寓意。这是一个阐释幸福、隐喻人生的哲理故事。随着我的深入思考,我发现这其中蕴涵的哲理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在波扎的茅舍和巴格达金碧辉煌的哈里宫殿之间的地方,人们才能获得最简单和真实的快乐。
  
  我问老向导:“当我们到达巴格达和波扎之间,到达‘天使的百合’所在的位置时,你会不会让我们的车队停下?”他说:“不管我们向哪个方向前行,我们总是在路过这个地方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错过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09:07 | 查看全部
只有亲人,没有仇人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41次   徐老师
  
  1999年9月19日上午9点,我与徐帆女士结为夫妻,婚后我称她为徐老师。
  
  徐老师不仅戏演得好,管理也很有一套。通常来说,是抓大放小,疏而不漏。看上去人权、民主气氛都有,实际上是内紧外松,发现问题绝不手软。也就是说,徐老师可以不开枪,还可以往炮楼下面扔水果糖,但你得清楚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是在徐老师的机关枪射程之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09:21 | 查看全部
我喜欢在铁腕人物的统治下俯首帖耳,免得自己煞费苦心地追求真理。我非常了解自己,威逼利诱之下是可以走正路的,放任自流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北京人的特点,必须拿枪逼着,谁厉害听谁的,光平等协商什么事也办不成。早年间八国联军来了,为便于治安管理,天黑了逼着每家每户门口挂灯笼,从那以后北京的胡同里就有了路灯。据说最初建立公共厕所也是如此,一声令下,不许当街撒野尿了,谁要敢违反就得挨枪子儿。一开始还有人不服气,觉得当了亡国奴连尿尿的自主权都没了,但强迫之下大家也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
  
  我的许多良好习惯都是在徐老师的严格管理下逐渐养成的。比如说:每天坚持洗脚换裤衩,袜子穿两天就得换干净的,小便完了不忘冲水,晚上刷牙,不喝自来水管里的凉水,吃完饭擦嘴,烟灰不弹到烟灰缸外面,沙发靠垫坐拧巴了,离去前想着把它摆好扶正,挂毛巾时上下对齐,汽车里放纸巾,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09:37 | 查看全部
 徐老师改造我的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有:不吃手指甲,不在汽车里吸烟,每天洗一次头。前两点不说了,它们和我的思考有关,我会在退休后加以克服。不爱洗头是我从小养成的毛病,一直以来我对洗头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原因有三条:第一,洗完头领子湿了特别难受;第二,肥皂沫特别容易蜇眼睛;第三,长时间弯着腰非常不舒服。所以现在只要徐老师问我这两天洗头了吗,我多半不说实话。我甚至可以为了躲过在水池前洗头,宁肯答应她去洗一个澡。
  
  徐老师不仅对我严格要求,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就像《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家里的日常用品她都有适量的储备,绝不可能发生柴米油盐用完了才想起来现去采购的情况。每逢下雨,我们打开汽车的后备厢准会出现一把伞,用完后擦干净又会回到后备厢里。
  
  不仅如此,徐老师还非常喜欢制造生活的情调。外出演戏归来,她必跑到花卉市场讨价还价地买回几捧鲜花,让它们分别盛开于书房和客厅的各个角落,然后点燃香,令室内香气袭人。逢此情景,我都会如坠雾里云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0:00 | 查看全部
  徐老师还好唱昆曲,常常于率领小保姆打扫完卫生后,拖着两条水袖,跟着伴奏带反复吟唱。看着她在我的面前舞来舞去,如泣如诉,总会让我产生一种恶霸地主将一代名优掠为己有的不好联想。
  
  母亲去世后,我在西山为父母大人购置了一块墓地。安葬的那天,一切都在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得井井有条。
  
  我还记得当天的一些细节,她先用一个纸杯斟满一杯酒,沿着墓碑的两侧边洒边说:“爷爷奶奶、大爷大妈、叔叔阿姨,我妈今天刚搬来,往后你们就是邻居了,希望你们和平相处,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也请你们一定原谅。我们这里先给你们敬酒了。”洒完又斟满一杯放在我父母的墓前,然后又取出另一个纸杯,将一些米粒填满杯子,点燃三炷香插进米粒中,让我和姐姐、姐夫,还有两个孙女祭拜,自己退到一边安静地等待。
  
  她对我说:“要用纸杯,纸杯可以还土,不会破坏环境。”
  
  一句话:娶了她,我三生有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0:11 | 查看全部
 女儿
  
  春天的时候,我、震云、王朔、姜文约好请女儿们吃饭。孩子们都长大了,亭亭玉立地坐在我们对面。席间一派民主,我们都没有演父亲,没有一点正经。酒后我问女儿:“跟我们吃饭你觉得有劲吗?”女儿答:“还行。”又问:“没觉得我们老不正经吗?”女儿答:“你们还挺真实的。”我搂着女儿左右亲:“谢谢啊,这评价太高了!”
  
  一次喝酒中,女儿问:“为什么会常常怀疑自己?”老王朔语重心长地对她说:“眼下的、自以为代表正确的、毫不怀疑代表正义的人,哪一位不是漏洞百出?抢在别人怀疑你之前,先自我怀疑,总好过自我催眠地以为自己代表正确要少现很多眼啊。”女儿终于卸下思想包袱,粲然露齿,爷儿俩碰杯,把酒言欢。
  
  生女儿是福气,真的,不信你们可以到医院去看看,儿子要么不来,来了也是逛一圈就走,待不住。陪着父母一夜一夜熬的都是女儿。很多年前我就很羡慕那些在夏日的晚风中有女儿挽着胳膊出来纳凉散步的老家伙。那景象让我耿耿于怀许多年,终于老了,而且拥有一双女儿,我很知足,其他的不在话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0:23 | 查看全部
  在海边放孔明灯时,大人们许下一个心愿并用毛笔书写在纸灯上放飞。比如升官发财、把仙女据为己有之类。我问小女儿有什么愿望要我代笔,她不假思索、义无反顾地答:“不吃饭!不睡觉!不拉臭!”童言无忌,这梦想多简单,爱憎分明,代表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普遍心声。
  
  我的小女儿小名叫朵儿,不知不觉已经五岁,渐渐出落成妖精一级的美女。近来得闲儿,我常坐在露台上陪小妖精下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朵儿垂着眼帘,一手托腮,一手兰花指举棋不定,微风拂过,吹乱了她看似淡定的表情,她皱着眉、眯着眼等着风停下来的那一刻,我仿佛预见未来,那时她常回来看我,而我已老态龙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0:38 | 查看全部
最重要的部分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44次   “妈妈,快看!”这时,我的女儿达拉伸出小手指着正在天空中翱翔的小鹰,兴奋地叫道。
  
  其时,我正一边驾驶着汽车,一边思考着上司给我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工作,因此,对女儿的话我没往心里去,只是心不在焉地“噢”了一声。
  
  顿时,女儿那天真的小脸笼罩了一层乌云。我看得出她很失望,但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于是连忙问她:“怎么啦,宝贝?”
  
  “没什么。”我那7岁的女儿答道。然后,她就沉默不语了。就这样,一路上我们谁都没有再说话。快到家的时候,我放慢了车速,一边开着车,一边向前面公路两旁那片茂密的树林里张望着——我期待着能再次发现那头患有白化病的小鹿,它通常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这里。但是,今天始终没有发现它的身影。“哦,今天晚上,小鹿可能有许多事情要做。”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