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3:23 | 查看全部
 回家后,我对父母好好说了一次事情的来龙去脉。父亲还向我道了歉。我的父母没有任何权势,也不敢得罪老师,况且这种事情又说不清楚,就选择了忍受。父母说,你只要再多考几次满分,证明给他们看就够了。
  
  但事实证明,这类反向激励没什么用,从此我一看到数学课和数学题就有生理厌恶感。只要打开数学课本,就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下课以后,我也变得不喜欢待在教室里。当然,也不觉得叶子那么绿了,连窗外飞过的鸟都变小了。
  
  之后我的数学再也没得过满分。之所以数学成绩没有一泻千里,是因为我还要和Z去同一个高中,且当时新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多。而对Z的承诺、语文老师因为我作文写得好对我的偏爱,以及发表过几篇文章和长跑破了校记录拿了区里第一名都是我信心的来源。好在很快我们就中考了。那一次我的数学成绩居然是……对不起,不是满分,辜负了想看励志故事的朋友。好在中考我的数学考得还不算差,也算是那段苦读时光没有白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3:32 | 查看全部
 一到高中,我的数学连同理科全线崩溃了。并不是我推卸责任,也许,在我数学考了满分以后,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走向一个不同的结果,依我的性格,说不定有些你们常去的网站,我都参与了编程;也许,有一个理工科很好的叫韩寒的微博红人,常写出一些不错的段子,还把自己的车改装成赛车模样,又颠又吵,令丈母娘很不满意。
  
  在那个我展开信纸打算给Z报喜的瞬间,我对理科的兴趣和自信是无以复加的。但这居然只持续了一分钟。一切都没有假设。经历此事,我更强大了吗?是的,我能不顾更多人的眼光,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我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我忍下了吗?未必,我下意识地把对一个老师的偏见带进了我早期的那些作品里,对几乎所有教师进行批判甚至侮辱,其中很多观点和段落都是不客观与狭隘的。那些怨恨埋进了我的潜意识,我用自己的那一点话语权,对整个教师行业进行了报复。在我的小说中,很少有老师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所有这些复仇,这些错,我在落笔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察觉到。而我的数学老师是个坏人吗?也不是,她非常认真和朴实,严厉且无私,后来我才知道,那段时间,她的婚姻生活发生了变故。她当时可能只是无心说了一句,但为了在同学之中的威信,不得不推进下去。而对于我,虽然蒙受冤屈,它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那些我更值得也更擅长的地方。我现在的职业都是我的挚爱,且我做得很开心。至于那些同学们,十几年后的同学会上,绝大部分人都忘了这件事。人们其实都不太会把他人的清白或委屈放在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3:41 | 查看全部
  十几年后,我也成了老师。作为赛车执照培训的教官,在我班上的那些学员必须得到我的签字才能拿到参赛资质。坐在学员们开的车里,再看窗外,树叶还是它原来的颜色,飞鸟还是它该有的大小。有一次,一个开得不错的学员因为太紧张冲出赛道,我们陷入缓冲区,面面相觑。学员擦着汗说,教官,这个速度过弯我能控制的,昨天单人练习的时候我每次都能做到。我告诉他,是的,我昨天在楼上看到了,的确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15:37 | 查看全部
国王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27次   国王并不需要特别的伪装来掩饰自己,但他有奴才前呼后拥,还有那些五大三粗全副武装的卫兵和保镖、开路的喇叭和大鼓,以及那些簇拥着他们的卫队,这些仪式营造出来的氛围使得最勇敢的人也会胆战心惊。
  
  国王及其保卫者不只拥有华丽的服饰,他们还拥有武力。只有透过这些表象,才能认清那位整天锦衣玉食、独断专行的国王不过是一个凡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6:12 | 查看全部
门外有长者车辙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08次   张中行很敬重朱自清先生。虽然他没有听过朱自清先生的课,却敬佩朱自清先生的学识,更敬佩他的为人。
  
  一天,张中行正在家里,忽然住西院的邻居霍家的人来问张中行是否在家,说是他家有一位亲戚,要来看张中行。张中行正感到奇怪时,客人来了。他一看真是又惊又喜,来的竟然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朱自清先生的来访,张中行很是感动,他认为自己的门外有了长者的车辙。
  
  梁启超曾在《东方杂志》上读到梁漱溟研究佛学的论文《究元决疑论》,称许不已,进而注意作者。梁启超从欧洲归来,见到梁漱溟的新着《印度哲学概论》,很是喜欢。不久,梁启超偕蒋百里、林宰平及梁思成,来到北京崇文门外缨子胡同梁漱溟寓所,屈尊讨教。这次访谈,开启了二梁之间的交往:梁漱溟不时往访梁启超,尊其为“先生”;梁启超则器重梁漱溟的“好学深思”,与之通信,每称其为“宗兄”。
  
  像朱自清、梁启超这样的长者,他们永远看重的是真才实学。他们热情主动地和有才学的年轻人交往,表现出的谦谦君子风度,最让人着迷和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6:28 | 查看全部
心有多净,世界就有多净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17次   这些天,我对所处世界有过很多思考。无论是花前月下还是繁星满天,我都在思考怎么和世界谈谈,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和大家交代一下我的心路历程吧,都是些小故事。
  
  几个月前我在办公室加班,保安打电话给我,说车停的位置不对,我答应赶紧挪车;保安又说,副驾驶的车窗没关,我赶紧谢谢提醒;还没完,他说我的钱包忘在副驾驶座位上,我立马提高警惕:想讹我钱?他怎么知道我的电话?我又没在物业做过登记?下楼才知道,他巡查时看到我的钱包在副驾驶座位上,担心有人偷走,就帮我收好,然后通过钱包里的一张洗车卡查到我的电话。他平静地叙述整个过程,并提醒我以后别这么大意。看来我之前的担心,是以小人之心度保安之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6:46 | 查看全部
  
  另一个故事是:几天后,北京大雨,我开车路过一家酒店时,一个外地游客拦住我,问多少钱走一趟,把我当黑车司机了。我犹疑了几秒钟,他恳求说,雨太大,等很久没出租车。我没再犹疑,打开门让他上来,他说想去希尔顿酒店,我告诉他我也去那个方向,顺路。其实我去的方向与他完全相反。路上“客人”想给我100块钱,我笑说,给钱就不载了。他非常感谢我,还说要交个朋友。
  
  两个故事间隔不足一周,我都当作美好记忆,并讲给朋友听。有个朋友提醒我,真实情况很可能是这样:保安看到你车窗没关,就把头伸进来看看有没有东西可以顺走,结果发现一个钱包,高兴得不得了,但打开一看才200元,决定不冒这个险,顺手送人情,没准你会屁颠屁颠写封感谢信给物业。你搭载的那个人可能回去就吹,“哥们儿在北京赶上大雨,满大街都打不到车,但凭哥三寸不烂之舌,愣让一山炮把我送回酒店,一分钱没收,临了那孙子还乐呵呵的”。
  
  当朋友分析时,我第一反应是,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尤其那个搭车人,他的感谢一点不真诚。他告诉我他是做投资的,而做投资的最会讲故事,他夸我的目的只是想搭车,他一定在想,这是他这一天最得意的一笔“投资”。朋友还提醒我,不要让陌生人搭车:“万一是钓鱼执法呢?”我苦笑道:“北京好歹是个大城市,不会有这么坏的执法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6:54 | 查看全部
 但几分钟后,我就想明白了,然后告诉他:“这个世界是干净还是脏,并不取决于眼睛,而是取决于想法,心有多净,世界就有多净。这个世界是简单还是复杂,常常不取决于世界本身,而是取决于你和它相处的方法,你用复杂的办法对付它,它会呈现出无比的复杂;你用简单的办法和它相处,它就回馈出奇的简单。善良是什么?过于善良是不是没有原则?其实善良本身就是原则。我完全可以这么想,那个保安平时就很称职,他捡过很多东西,每次都尽力找到失主,对他来说,这只是例行公事,他会为此心情舒畅,就像我让那个外地人搭车一样。那个搭车的人,也许回去就跟朋友讲,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在大雨天免费送他回酒店,陌生人之间是可以信任和帮助的。他也许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好多人,这样越来越多的人见到他人有困难,也会伸出援手,露出笑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7:10 | 查看全部
安静的角落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201次   说到安静,我们会觉得这种要求越来越奢侈,除了极少数人,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获得的。去哪里都是人流如织,呼号之声震耳,根本没法安静下来。可是人如果一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会十分可怕,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都不会获得最起码的幸福,更谈不上做人的尊严。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现实,就是进入了数字声像时代。一切都在改变,无论你接不接受,愿不愿意,这都是一个事实,一个客观存在,它的到来让人类猝不及防。有时候我们觉得无非就是多了一些娱乐和广告,无非就是网络输送一些讯息,但是也就在这种日夜不停地输送和堆积之中,巨大的危险把我们覆盖了。它巨大的毁坏力,比核武器来得更隐秘、更长远,后果也更严重。它也许暂时夺不走我们的生命,却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另一种人。它有可能把我们全部的幸福、美好的未来,在暗中窃取一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7:31 | 查看全部
 
  我们看一下现代生活如何提速:出门可以坐高铁和飞机,移动一下鼠标的分秒间接通整个世界。什么生活我们都不陌生,千奇百怪的故事我们都会知道,再加上每个城市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地方小报、广播,所有人就在这样一个纵横交织的信息空间里活着。无论愿不愿听,愿不愿看,谁都无可回避,都要在这种剧烈旋转和沸腾的状态下存活。
  
  这种加速度使人类失去了基本的、自然的平衡力,变得不知所措,昏头昏脑,没有了准确的方向感和判断力。现代人再也没法慢下来,无法获得宁静,所以也就没有了深入思索的可能,更没有了感悟力,这是非常可悲的,更是非常危急的。
  
  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提供的方便只是一种表面的小利益,更大更致命的剥夺却被我们忽略了。我要问一句: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吗?因为提速我们节省的时间好像很多,但是省下来的时间又做了什么?没有用来寻找个人的生活、理想的生活,而只是一味模仿机器和技术,想着提速、再提速。我们总是嫌网络慢,因为我们的心已经飞起来,比网络要快得多。人类在各种技术的教唆和引导下,已经慢不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