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7:51 | 查看全部
  
  最后要问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在快速旋转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如果这样的角落真的存在,那么它会属于我们吗?不一定。因为一颗心已经改变了性质,它现在已经慢不下来了。看来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先改变自己的心,让它稍稍安静一点。我们要更多地到大自然中,接受它的培育。我们如果总是看到挺立的树木、潺潺流动的河水,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和它们一样安静和坚定。不要忘了,人类是山川大地的儿女,我们要和诞生自身生命的那个环境相亲相爱,和谐一致起来,这才是人类的根本利益。
  
  安静也是积蓄能量的一个过程。我们许多人到了关键时刻就没有了力量,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一种能量的积蓄。特别是思想的能量,它更是需要安静下来才能获得。任何高深的思想、能够影响世界和历史的思想体系,都是由个体产生的。人多了只会吵成一团,产生不了深刻的思想,因为这时候没有了独处与安静,生命中的大能量无法在心里缓缓聚集。许多人愿意到大城市里去,到人多的地方去,享受所谓的人气。但是他们忘记了,人多的场所也是语言和思想最为平均化的地方。一个人只有退回自己的空间里去,在沉默中,才能够好好地思索,好好地享受属于自己的一段时间。时间这个东西会在匆忙中悄悄流逝。速度越快,节奏越快,时间溜走得也就越快。现代生活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我们哪里还有心情去琢磨时间、享受时间,与时间耳鬓厮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8:02 | 查看全部
 时间具有客观性,但不仅仅如此,它还会在感觉当中存在。我们回忆一下就知道,小时候的“一年”是非常缓慢的,可是到了四五十岁以后,“一年”好像缩短了十分之一。因为我们的生命退化了,它已经陈旧,视野里再无新鲜事,外部世界很难留下鲜明的印象,所以一切都飞快地被我们排除到记忆之外,不再咀嚼和享受它了。
  
  我们不停地追逐物质,目标是那些发达国家。如果那里才是我们的未来,那么这个“未来”有可能太漫长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那里的大部分地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并不像我们这样闹腾,那里大致还是非常静谧的。可能那里的人和我们不一样,比如他们不那么浮躁和急切,做事情之前,尽可能把一切想好了再做。我们的一些城市是怎样的?今天这条路剖开了,明天那个楼拆掉了,后天又一个区要改造;这个村庄刚刚扒掉,那个新区又在崛起……在一些时髦人士眼里,这恰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可恰好就是这种“生气”,让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到处都在吵闹,都是灰头土脸,四下都在建,都在挖,都在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8:16 | 查看全部
  为什么我们不停地拆和建,却很少弄出一座像样的城市?就因为每一次都是对上一次的否定,不停地否定自己,又不停地犯下新的错误。显而易见,我们每一次都没有考虑好,总是匆忙急速地去做。
  
  我们身边总是有一股呼啸而过的巨大噪音,这样下去,会是怎样一种生存?比如我们将没法阅读,因为既没有了安静也没有了时间。看文学作品不能像看电脑一样快速浏览,因为它是语言艺术,需要进入它的语境,随着它的标点符号、语汇调度来享受创作的愉悦,还原它的思想、它在产生那一刻最具有巅峰意义的犀利状态。轰鸣和快速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已经失去了正常阅读的条件。人们不再可能理解高雅的艺术和绝妙的艺术,最好的东西被这个时代所冷落,价值标准荡然无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8:25 | 查看全部
 
  这需要我们痛下决心,在飞速旋转的当代生活中争夺一块属于我们个人的空间。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我们或许会发现,在这个时代里似乎存在着一种生存谋略:那些制造和催促我们飞快旋转的巨大力量,与这个时代却是另一种关系。或者说,那些有巨大资本或权力的人,可以将每个人都安在一个飞速旋转的轮子上,让其日夜不停地飞转,而他们自己躲在世界最安静的某个角落里,好好享受缓慢与安静。与其说这是一种骗局或阴谋,倒不如说是一种天性,一种不自觉的、潜意识里形成的对自身、对生命的保护。这就形成了双重的生活哲学和生存格局。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挽救自己,打破这种格局吧。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一定要尽可能抓住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去获得安静的权利。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一杯茶、一本书——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却要管住自己。也许面对纷纭复杂的现代世界,对付它的办法以及全部的奥秘,就存在于这两个字之中: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8:40 | 查看全部
味蕾是不断润出来的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88次   幸福生活是润出来的。
  
  润,是肯花时间安静、专注地去体会当下做的事情,似心灵的把玩,又贴近被包了浆的性情——因岁月的深沉而润出的幽光沉静,这便是享受到最佳的幸福了!老道的味蕾也是如此,历经百味,醇厚深远。
  
  人的浮躁最能体现在吃饭上:外出享受美食,赴餐前遭遇塞车,抵达后遭遇觅不到车位,待紧赶慢赶食物终于呈现在面前时,紧张的情绪又不能马上安顿下来,那安享美食的情绪已被偷走一大半,接下来便是迟钝的咀嚼,食物无法在瞬间将味蕾激活,也就仅仅顺着食道滑过,将胃囊撑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8:51 | 查看全部
  用餐前不要奔波,味蕾是需要先养的。早早到餐厅安顿心绪,味蕾便会在有所准备的情绪里被润养出来。当然,味蕾被润养出来还需要很多其他条件:长期对食物的好奇、非常健康的肠胃、良好的性情和美好的生活态度。
  
  味蕾绝非被训练出来的。训练的味蕾往往不稳定,因为感性的味蕾是随着情绪走的,情绪一旦不稳定,就容易造成味蕾的迟钝。所以,与其养味蕾不如先养情绪。一旦味蕾在一定的修养中成熟,就会不断地去润养以保持味蕾持续的敏感。所谓天生有敏感味觉和嗅觉的人,无非是日常优雅时光所滋润的单纯性情。
  
  若想吃得比常人更美味,首先需要一颗安静和易被感动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9:01 | 查看全部
 没有安静,即使绝佳的食物和极致的用餐环境,也不能完全挑起味蕾的欢悦。在燥热的天气里,心绪跟着烦闷,吃几颗冰镇荔枝,心情就不一样了!所谓冰镇荔枝,不是把荔枝搁进冰箱冻一冻,而是细心剥皮,将滑脱脱的荔枝肉添进晶莹剔透的冰块盘里,让触觉、视觉、听觉获得全方位的体验之后唤醒味蕾,才能感受到荔枝滑润的肉质。
  
  一盘冰镇荔枝下肚,待身体处在正常温度的时候,需要适度的红酒相迎合,以确定此刻有最佳的情绪状态。
  
  温度适当的酒,是此刻的最佳调味品,哪怕你正在吃一颗普通的咸鸭蛋,也会让你享受到食物的极致美味。不要以为被温润的仅仅是身体和心灵,其实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味蕾,是从细心调制的一份餐前水果所唤起的美好开始,而之后的每一处细心,都是被滋润的生活,最后也许滋润到一颗咸鸭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9:12 | 查看全部
不能否定浪漫环境所勾起的你对食物的疯狂更是一种极致的滋润。所谓的浪漫,就是你有一颗期待的心。当有计划地进行一次短途旅行,并视目的地的下午茶和美味料理为主题时,你已带好一个贪婪的味蕾出行。一路的贪婪,也是一路的滋润。这被拉长了的、因期待滋生的激动是对味蕾的最高滋润。
  
  很多人,想要有轻松的工作、闲暇时间、很多钱,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却不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对眼前事物积极和专注的态度,哪怕是吃,即使在平庸的一天吃一份平庸的食物,也会从被滋润的心灵而唤起种种感觉开始,直到以唤起味蕾的感觉而终止。一个安静投入的、老道的味蕾,无须历经百味,即使家常便饭,也能吃出极致!
  
  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而不在你的对面。在你对面的是别人的幸福,但如果你不够珍惜,身边的幸福就会成为对面的幸福。
  
  ——朱德庸
  
  我认为创作动画就是在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那个世界能抚慰受现实压迫的心灵,激励萎靡的意志,化解紊乱的情感,使观者拥有平缓轻快的心情,以及受到净化后的澄明心境。
  
  ——宫崎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9:26 | 查看全部
市场的真相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212次   有些东西涨价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比如说上海的房子,比如说情人节的玫瑰花,但是有些东西的涨价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似乎在突然之间,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走上了涨价的通道,比如猪肉的价格在短短两年里就翻了一番。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哪些因素抬高了我们的生活成本?各种涨价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如此真实地感受着通货膨胀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压力。可是,当我们看到统计局的数据时,却会发现这些数据实在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我们对于通胀的感受和统计局统计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偏差?面对统计局的“离奇数据”,我们都会很直观地认为统计局有问题。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对降价的东西其实并不敏感。比如电子产品一直在降价,十年前,买一台彩电要上万块,而现在呢,可能只需要几千块;十年前,一辆桑塔纳汽车是十多万,而现在只需要几万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方面,比如两年前一部三千块钱的手机,现在可能跌到了几百块钱,但是如果我们要买一部手机,可能还是会去买两三千块钱的手机,而不是这个只需几百块就能买到的手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10:49:39 | 查看全部
  
  因此,CPI是一个全面的事情。为什么有人感觉在涨价,有人感觉在跌价,这说明市场真正的面目是有涨有跌,以涨为主,跌的比重稍微低一点。另外,不同的人可能对涨跌的感受也不一样。比如说,工薪阶层的大部分消费集中在吃和住,所以他们感觉到物价上涨得特别厉害。但是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吃住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开销。所以,生活用品的涨价对低收入阶层的人冲击最大。
  
  虽然菜价涨未必全部是农民赚了,但是菜价不涨,农民肯定不可能多赚。物价上涨,实际上是社会对财富的一次重新分配。有些农民不愿意出来打工,是因为他们在家里种菜的收入也不错。因此,农民的收入增加,就必然带动用工价格的上涨,只有用工价格上涨,工厂才能招到工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但是,对生活在城市里的那些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的生活成本就相对提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