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2:00 | 查看全部
1925年,大作家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
  沈从文时年26岁,学历只是小学毕业,闯入上海文坛时间虽不长,但颇有名气。
  名气毕竟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除了原班的学生之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也很多。面对台下座无虚席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大作家竟然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慢慢平静下来,并开始讲课。可原先准备好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仅仅在10分钟内就讲完了。
  同学们自然纳闷:这离下课时间还早呢,剩下的时间该怎么办?
  很有自知之明舶沈从文,没有天南海北地信口开河来硬撑“面子”,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道: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这句老实的“坦言失败”的话刚刚写完,立刻赢得同学们善意和原谅的欢笑与掌声。
  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潜力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不无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
  坦言失败的真诚,当然不是随机应变的智慧,但它具有比智慧更加诱人的魅力。有些凭借随机应变的智慧难以收场的局面,坦言失败的真诚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其划上都能接受的句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2:17 | 查看全部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了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新的机遇。
   三年后,齐瓦勃来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属下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下定了决心,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其他工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太低而怠工时齐瓦勃都在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www.xiexingcun.com)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惟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对吗?”齐瓦勃认真地回答。经理点了点头,不由得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不久,齐瓦勃就升为技师。打工的同伴中,有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得到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地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钢铁公司的总经理,承担起建设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的重任。凭着非凡的努力,齐瓦勃于两年后成了这家工厂的厂长,并逐渐成为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人物。几年之后,他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www.xiexingcun.com)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地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开始时,卡内基没理会。于是摩根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母钢铁公司联合。这下卡内基慌了,他知道贝斯列赫母与摩根联合,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构成威胁。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联合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摩根和贝列斯赫母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他微笑着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经过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过高的估计了摩根。卡内基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亏,就对齐瓦勃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卡内基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签字吧。”齐瓦勃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摩根的办公室,向他转达了卡内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摩根沉吟了半晌说:“那我过去好了!”摩根从未屈就到过别人的办公室,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齐瓦勃,所以只好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后来,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业绩,真正完成了他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2:36 | 查看全部
周日的下午,经理电话急召部门每个人。大家赶在一个酒店的包房里会面,谈及聚餐陪人喝酒,每人脸上都露出难色,这年头最怕的就是吃饭,可一不留神,自己也成了不可推托的陪酒资源。
   经理热情地领着一位远方的重要客户到来,大家的欢迎掌声却稀稀落落的。面对着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大家的筷子都很少动,客户微微有些尴尬,沉闷的气氛中,经理端起了酒杯: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吧,这个笑话是我前三十年听到的最好的,而且今后我可能要靠这个笑话活一辈子。 (www.xiexingcun.com)
   听了开篇语,众人大眼瞪小眼:不会是那个讲了无数遍,几乎人人都可以背下来的笑话吧?不错,就是那个笑话。经理这回讲得特别认真,吐字清晰,饱含感情。经典不愧是经典,尽管知道结局,大家还是被逗得笑容绽放。而那个客户可能是头一次听到这个笑话,他反应最强烈,笑得前仰后合,肆无忌惮,全然没有了那种外观上的尊贵和内敛。 (www.xiexingcun.com)
   酒桌上的气氛活跃起来,快乐开始在酒杯间荡漾传递,距离感消失无踪。这顿饭吃得很成功。
   几天后,公司和客户签了一份很大的合同。在欢送客户的会上,他和我们每个人握手拥抱。我们对客户的热情感到不可思议,还是客户用一个故事揭开了谜底:
   “大约在宋朝的时候,一个外地的官员进京拜会宰相。在客厅里左等右等,也没有看见宰相出来接见。正纳闷儿,听见内堂里传来不成腔调的戏文,让人忍俊不禁。官员好奇,细窥之,原来在内堂中涂着花脸、穿着戏服、状貌如小丑、不时若癫似狂的人正是平日里不怒自威的宰相大人。外官对自己看到的这一幕感到惊讶。等宰相出来,外官嗫嚅几次不知说什么好,宰相开了腔:‘你一定是对我刚才的举动感到好奇吧?其实你只看到了我的表演,你没有看见我的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就坐在我对面,只有在我表演时,她才能开心一笑。我每天在外人面前是位高权重的当朝一品,而在我母亲面前,不过是一个逗乐的小丑。’”
   这个故事曾经很感动客户,所以他一直认为,凡是能放下自己的架子,卸下虚伪的外套,真诚为亲人和朋友带来欢笑的,就是最可尊敬的人。那天的饭桌上,我们的经理扮演了一个天使的角色,每个人都在为生活的琐事发愁,而且传递着忧愁,只有他发散了快乐。一个笑话其实只是一个引子,在郁闷的时候,经理把它拿出来,娱己娱人。事后我们听说,经理是在刚刚听到儿子高考落榜的消息后赶到饭厅的。因为这一原因,客户更认定经理是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从那件事以后,我开始注意收集笑话和有趣的故事,每隔一段时间就筛选出最精彩的一个,时刻准备着讲给亲人和朋友听。好心情也许就和命运一样,惟一的办法就是在内心里点灯,把好的品质点燃,把光明点亮。那盏灯就是快乐,而快乐的来源也许就是那个我们一辈子可以依靠的笑话或者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2:55 | 查看全部
1922年,我从加州大学表演系毕业后,独自一人来到纽约投奔我儿时的好友艾芘,渴望能在百老汇的话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百老汇,没有哪一个剧团愿意给一个没有背景、又不是选美冠军的女孩机会。经过十多次面试之后,我的积蓄越来越少,不得不到一家餐厅的衣帽间打工,靠每周七十多块钱的收入勉强度日。终于,父亲在电话里说,如果到圣诞节我还是无业游民,就必须回家到他的公司上班。
   刚巧这时艾芘所在的剧团有一个空缺,她为我争取到了3分钟的试演机会。我决定和命运最后赌一把。我用最后的一点钱买了当天夜里的返程机票,心想:如果选上就留下,选不上,就立刻坐飞机回家,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梦想从此结束!
   那天上午,我早早来到排练场,结果发现有十几个窈窕淑女排在我前面,我是第17号,要到下午才轮到我。看着一个个穿着入时、形象姣好的候选人,我简直是“鸡立鹤群”。
   中午,我想到了百老汇大街上的百欧思则,那里是嬉皮士和著名人士的聚集地,据称是纽约最地道的意大利餐馆。既然留下来的希望渺茫,最后去感受一下百老汇的气氛也好啊。走进餐厅,看到女招待递过来菜单,我这才意识到这里的价钱比一般餐馆贵了好几倍。而买完机票我只剩5元2角钱,连付小费可能都不够。我小心翼翼地对一脸不耐烦的女招待说:“呃,还有再便宜些的菜吗?比如什锦色拉之类的?”“对不起,没有!我也不为乡巴佬提供服务。”人高马大的女招待有意把尖利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其他客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着我们。我从容自若地站起身,微笑着说:“没关系,我刚巧也不接受势力眼的服务。”四周传来一片笑声,我甚至听到有人在鼓掌。
   “我也是,”坐在我邻桌的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大个子一边鼓掌一边说,“看来我们要另找地方吃午饭了。”他走过来很礼貌地为我拉开椅子,和我一起昂首阔步地向大门走去。满脸乌云密布的女招待这时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悻悻地对我说:“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样的家伙。”我开心地回答道:“那是我的荣幸。”然后头也不回地跨出了百欧思则的门槛。
   站在大街上,我和大个子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我知道一个做地道的意大利粉的地方,绝对不超过5元!怎么样,要去吗?”几分钟后大个子强止住笑建议道。也许是被他的幽默感染了,也许真是饿昏了头,我听见自己说:“为什么不!”
   十分钟后我们坐在一个狭窄却整洁的小店里,店主的英文不敢恭维,但他端出的香肠粉则刚好相反———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地道的意大利粉。大个子显然是这儿的常客,一边吃一边给我讲这家老板的趣事。饭后店主的小儿子为我们端来甜点。也许是首次做服务员太紧张,他不小心碰翻了大个子的杯子,柠檬茶溅了大个子一身。尽管我和大个子再三安慰他,但那可怜的孩子仍然满脸沮丧和歉意。趁着大个子没留意,我一回手把自己的水杯也打翻了,顿时地上又出现了一大汪水,我的衬衫袖子也被弄脏了。“啊,对不起!我都二十多岁了,还经常碰翻东西,如果你爸爸问起来,请代我向他道歉。”我故意大声说,小家伙终于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www.xiexingcun.com)
   一抬头看见大个子正专注地盯着我看,显然我的小伎俩没能瞒过他的眼睛,不过他装出什么也没看到的样子,很快转移了话题:“这么说你大学毕业了,打算干什么?”“嗯,我想演戏。不过我最大的问题是一张嘴观众就笑个不停,不管多惨的悲剧,只要我一说台词,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笑。”我沮丧地说。大个子感兴趣地盯着我的脸,仿佛想从上面找到宝藏似的。“我今天下午还有最后一次试演机会,如果不行,晚上我就回老家。”“有多大把握?”大个子关切地问。“我有95%的把握———95%的把握被淘汰。哈哈!”我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我们各自付过账(留下小费后我还剩2角钱!)在店门前道别时,大个子突然说:“作为感谢,你不介意带我去看你试演吧?”“当然不介意。只要你发誓到时候一定不要笑。”
   一小时后,我面对几位导演,朗诵自己精心准备的台词。但即使是外行也看得出气氛有些不对,本来是狄更斯的经典悲剧,但台下却传来阵阵笑声,只有艾芘和后排的大个子努力做出严肃的样子,但我可以看到他们眼睛里仍有抑制不住的笑意。试演后我得到剧团秘书一个简单而礼貌的答复:“一有消息,我会立刻联系你。”我知道我已经没戏了。 (www.xiexingcun.com)
   艾芘送我到剧院门口,眼角还带着笑意:“嗨,格丽斯,刚才那几个导演都说你是喜剧天才呢!要不要再留下一段时间,看有没有试演喜剧的机会?”我强作笑脸答应着,心里却酸酸地痛。我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大家都在笑我,连老友艾芘也开始嘲笑我了,所谓“试一试喜剧”,无非是想婉转地告诉我:“你没有演舞台剧的天赋,该适可而止了。”离飞机起飞还有五个小时,我知道是回家的时候了,虽然没在百老汇找到机会,但能和一个有趣的家伙一起吃顿饭也挺值得,确切地说自从毕业以后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开心和放松。
   这时我才猛然记起大个子还在排练场里,刚才我从后台出来时忘了和他道别了。虽然我此刻心情很不好,但我还是决定和他道个别,因为我觉得就这样不辞而别是不礼貌的。让我做梦都想不到的是,正因为我的这个想法,我的后半生因此被改变。 (www.xiexingcun.com)
   我正要回去找大个子时,却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叠表格从后台出来:“格丽斯,我是乔治·贝恩姆。因为中午吃饭时我刚演出完,还没来得及卸妆,对不起。”说完,他取下了粘在脸上的络腮胡子。我的嘴张成“O”字型,天啊,没错,他竟然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喜剧“新王子”乔治·贝恩姆!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大个子,不,乔治微笑着说:“我马上要去新泽西的纽瓦克巡回演出,需要一个搭档。这儿的导演是我的好朋友,让我看了你的申请表,我觉得很合适。怎么样,要试一试吗?"
   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拼命地点头,觉得心像张开的帆一样一点点地鼓起来。
   很快,我就不可阻挡地“红”了,一年后,“格丽斯”这个名字在美国已经家喻户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3:09 | 查看全部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陶克将军竞选国会议员,他的对手是他当年手下的一名士兵,名叫约翰·海伦。一位是功勋卓著的将军,一位是普普通通的士兵,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胜利一定属于陶克将军。
   竞选演讲开始了。陶克将军的演讲慷慨激昂,他说:“诸位同胞,还记得17年前那个激战的夜晚吗?我率领士兵到茶座山狙击敌人。那是多么艰苦的战斗呀!但我从没想过退却,因为我知道,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正义和自由,我愿意付出所有,包括生命。我三天三夜没合眼,血战之后,我竟躺在树林里睡着了……” [www.xiexingcun.com]
   比起陶克将军的演讲,约翰·海伦的演讲要朴实得多,他说:“亲爱的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当时只不过是他手下的一名普通士兵,和他一起出生入死。那次,他在树林里入睡时,我就站在他的身旁守护他。当时我携带着武器,饱尝寒冷的滋味。还时刻准备着用我的身躯为他挡着随时会射来的子弹。我在心中说,我是一名士兵,我要保护将军的安全……” [www.xiexingcun.com]
   约翰·海伦的演讲赢得了民众热烈的掌声,他出人意料地赢得了选票和最终的胜利。
   约翰·海伦之所以能在竞选演讲中获胜,原因在于他的演讲听起来更真实、更亲切。他虚心地承认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这样就拉近了与广大民众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他仍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尽忠职守,让人觉得他更值得信赖。陶克将军在竞选演讲中,列举了自己的赫赫战功,言辞慷慨激昂,但是他的演讲始终保持着对民众的一种高姿态,不能给人以亲切、真诚的感受。因此,失利也在情理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3:22 | 查看全部
日本东京某咖啡店的老板,无意中发现了颜色与视觉之间的奥秘:
   他请来几十位朋友,给每个人都端上三杯完全相同的咖啡,但是盛咖啡的杯子颜色不同,分别为红色、青色、黄色三种。
   试饮结果,大家居然对完全相同的咖啡得出了迥异的结论:用红色杯子的人都说“太浓了”,用青色杯子的人则说“太淡了”,用黄色杯子的人则认为“不浓不淡,刚好”。 [www.xiexingcun.com]
   咖啡店的老板依据这个实验结果,想出了节省咖啡用料的方法:他将咖啡店的杯子一律改成红色,这样一来,咖啡的用量减少了,却给顾客留下了咖啡依旧香浓的印象,成了招揽顾客的手段,赚取了更大的利润。
   日本还有一个小茶馆,生意本来很兴隆,可是店主人为了招徕顾客,特意把茶馆四壁刷成了浅绿色,并装饰了一些名人字画。不料这座粉刷一新的茶馆尽管终日座无虚席,但是月末一结算,收入减少了一半。老板迷惑不解,专门去请教学者。原来,茶馆的雅致环境意外地起到了挽留顾客的作用,顾客流动缓慢,从而卖座率大大降低。
   于是,茶馆老板把墙壁又变成了赭红色,茶馆依旧门庭若市,收入额也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
   而一个美国餐馆对于色彩的利用就更巧妙了: [www.xiexingcun.com]
   这家餐馆设在闹市区,价格便宜,服务热情周到,可不知道为什么用餐的客人却寥寥无几,生意一直不好。
   餐馆老板只好去求助一位心理学家,心理学家来到他的餐馆视察了一番,便建议他将室内的红色墙壁改成绿色,将白色餐桌改成红色。前来就餐的顾客果然大增,生意也兴隆起来。
   餐馆老板向那位心理学家请教其中的秘密,心理学家解释说:“红色使人激动烦躁,顾客进店后感到心里不安,哪里还有心情吃饭;而绿色却使人感到安定、宁静。”
   餐馆老板忙问:“那把餐桌也涂成绿色不是更好吗?”
   心理学家说:“那样顾客进来就不愿意离开了,占着桌子会影响更多的顾客来吃饭,而红色桌子会使顾客快吃快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3:36 | 查看全部
1999年,唐娜大学毕业时,在一家药品公司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唐娜就在堪萨斯安顿了下来。
   不久,爱情降临到她身上。比她大两岁的小伙科比是一个美术教师,在一所中学执教。科比对她非常体贴,惟一让唐娜担心的就是科比的母亲,这个身患癌症的老太太花光了科比筹到的钱,医生却说她最少还要接受3个月的化疗才能遏制病情恶化。唐娜发誓一定要让这位善良的老人活下去。几天后,唐娜将6万美元交到了科比手里,说是她向妈妈借的。科比的妈妈躺进医院不久,一辆呼啸的警车将唐娜带离了办公室。原来,公司发现一张6万美元的汇票被截留,那是唐娜干的。
   唐娜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拒不交代钱的去向。唐娜最终被判三年的监禁。可是不久,科比的一封信告诉她,他永远不会见她了,他说唐娜身上有让他无法忍受的污点。
   半年之后,唐娜收到了一个地址不详的包裹,里面装了一些女孩用品和书籍。唐娜不知包裹是谁寄来的,因为出事后她对检察官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不要告诉妈妈。不可思议的事还在后头,以后每隔两三个月,唐娜都能收到这样的包裹,里面的物品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它让唐娜的监狱生活充满了希冀,也有了一些温暖。就这样日复一日,等到唐娜离出狱只有一个月的时候,那个神秘的谜底仍然没有揭开。
   离开监狱的头一天,最后一个包裹送到了唐娜的手里,里面有一条漂亮的裙子和一些化妆品,还有一封信。信很简短,告诉她将自己打扮漂亮点,然后到俄亥俄州的巴柏镇上去,那里有一份工作等着她。信中最后还说,如果她能在巴柏镇一直呆到顺利地收到第二封信,那么后面还有新的幸运等着她。
   在俄亥俄州的巴柏镇上,唐娜找到信中提到的辛蒂太太的“野云餐馆”。唐娜从此走进了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削土豆、端盘子、刷盘子的劳累世界。
   两个月后,辛蒂将工资结算清楚,交给唐娜一封信,叫她上路再打开。唐娜坐上了开回堪萨斯的车,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信上说很高兴她能收到第二封信,要她去科比的家,那里有一个她最想看到的事实在等着她。阔别3年后唐娜再次来到科比家门前,远远地发现门廊里坐着一个老太太悠闲地看书晒太阳,是科比的妈妈,她神奇地康复了。唐娜快速地走上前,欢快地叫起老太太来。3年的监狱生活救活了一条命,唐娜一下悲喜交加,这真的是她最想看到的一幕啊!老太太告诉唐娜:“我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化疗。这期间,总有电话来询问我的病情,问我账上的钱还有多少,还有花店受匿名的委托送来的花。当最后一次检查确定已找不到癌细胞的时候,医生们认为这是一个医学奇迹,而我知道是那个陌生人的关爱帮我创造了奇迹。”老太太说完,交给唐娜一封信,“它出现在我最近收到的鲜花里,上面写着唐娜收。”
   这是第三封信!唐娜迫不及待地将信拆开。原来是要求她到中央大道的一座老房子里去,那里有人需要她的帮助。
   那是一栋非常气派的私人住宅。一个50多岁管家模样的人告诉唐娜,主人卧病在家,需要帮他执行一些生意上的事;她不能直接跟主人接触,也不能随便打扰主人,一切靠他来传递;除了主人卧室外,她可以自由活动。 [www.xiexingcun.com]
   唐娜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一份药品推销计划———那个神秘的“天使”甚至知道她曾经在药品公司工作过。两天后,唐娜交出了一份绝妙的计划书。管家的第二个指示是,根据她的计划做一份财务预算和利润表。10天后,管家拿出一张1万美元的现金支票,让唐娜外出按照采购清单采购生活必需品和支付一些账单。唐娜将钱兑现后先去支付账单,却被告知这些账单已被支付过了。唐娜采购完后回到房子里找不到管家。一大笔现金握在唐娜手里,她想敲门去问问主人是怎么回事。可是管家的警告又萦绕在耳边。唐娜来来回回转了半天,最后她还是离开了房门,准备一心等管家回来。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管家好像消失了一样,唐娜不禁担心起来:管家不见了,那病房里的主人怎么办呢?强烈的担忧使唐娜站在门外喊道:“尽管我被告知不能随便打扰您,可是我只想知道您需不需要帮助。也许您不能回答我的话,那么从现在起我开始计时,10分钟内如果您没有反应,我就认为您是危险的,不管我将受到什么惩罚,我要推门进来。”唐娜说完,默默地站在门外紧张地盯着时钟。10分钟到了,就在唐娜准备破门而入的一瞬间,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原来就是当初把她送进监狱的药品公司老板汤姆逊。 [www.xiexingcun.com]
   汤姆逊给了唐娜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孩子,祝贺你通过最后的考试,成为本公司的副总裁。”原来,将唐娜交给警方后,冷静下来的汤姆逊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他觉得这个女孩也许有什么苦衷,汤姆逊决定追查钱的去向。
   了解到了钱的去向后,唐娜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汤姆逊,他懊悔自己反应过激,就此断送了一个善良女孩的前程。了解到唐娜众叛亲离的痛苦,汤姆逊开始给她匿名寄包裹,以鼓励她。唐娜出狱后,汤姆逊想给她补偿,让她继续回到公司来上班。可是他担心唐娜不会接受,他还担心三年的监狱生活改变了唐娜的善良本质。于是他找到儿时的伙伴辛蒂,从巴柏镇开始,对唐娜进行了一连串的测试和考验。没想到唐娜变得更加坚忍和成熟。她身上所具备的素质,极符合汤姆逊寻觅继承人的要求。于是,汤姆逊决定任命唐娜为自己的副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3:49 | 查看全部
给公司老总当秘书,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老总脾气暴躁,性格怪异。不高兴的时候,不分场合,逮谁骂谁,而且骂得极伤自尊。无论是工作出错,还是上班开小差被她抓到了,开口就是:你也是上过学的人?我看连文盲都不如。
   有一次她要我复印材料,我没听清是复印一份还是两份,但不敢问她,怕听到她说那句“你今天没带耳朵?”我复印好两份,一份拿在手里,一份藏在身上,先给她一份,如果她开骂,我就再拿出一份。果然,她看到一份材料,正要破口大骂,我赶紧掏出怀里那份,才免了一顿骂。我对她的惧怕就到了这种程度。
   按我的性格,不要说骂人,就是瞪我一眼,我也马上闪人,可是那时我需要那份工作,我需要钱帮家里还债。我努力而小心翼翼地工作,没事尽量不在她眼前晃,她骂什么我都忍着。我知道她也是在忍受我,她眼里的不耐烦,就像她满头半寸长的头发,干脆、直挺。
   半年后,她终于对我下手了。那天上午,她拿了一篇发言稿,要我打印一份。我把打印好的发言稿放在她的办公桌上。下午,她向我要发言稿,我说已经放在她办公桌上了,她说没看见,我说电脑上存盘了,我再输一份就是了,可是电脑上的存盘不见了。
   那篇稿子是她第二天去参加一个政府举办的会议上要用的,会议对她至关重要。她说她的办公室除了她只有我一个人有钥匙,如果发言稿放进去了,不可能丢失。她没有说我故意弄丢她的稿子,她只说如果第二天8点钟以前看不到那篇发言稿,就请我离开公司。
   我没有吭声,很明显,稿子是她故意藏起来了,她想叫我知难而退,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知道有个办法可以找回发言稿,输稿子时,第一份输出来后,我觉得字体不好看,顺手撕成四块扔进了垃圾篓,垃圾就倒在公司前面的斜坡上,等公司的人走了以后,我就去找。我心里仍抱着找到稿子留下来的希望。
   从黄昏到晚上9点,我把垃圾堆仔仔细细地翻了五遍,6张纸,被撕成24片,我只找到了18片。屈辱就像不时踩到的摸到的那些粘粘的恶心的垃圾,叫人发疯,叫人歇斯底里。我决定第二天主动辞职,但在辞职前,我要把发言稿打出来,没有找到的那部分,可以根据记忆写出大概的内容。为了鄙视她,我根据她对公司的了解,给她量身写了篇发言稿。 [www.xiexingcun.com]
   我将两篇发言稿放在她的办公桌上,她到公司半个小时后,叫我去她的办公室,她第一次语无伦次地跟我说:我要原来的那篇发言稿,这篇发言稿跟原来的相比有19个字不一样,你写的发言稿很精彩,但是你工作太马虎,我不希望第二次发生这种事,你还是走吧。
   看着她那张令人绝望的脸,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班上搞野炊,我让父亲到田里抓了半斤泥鳅,混着水装在一个塑料袋里。带到学校后,把打了死结的塑料袋放进床底的木箱子里,第二天拿出来时,发现所有的泥鳅都缠成一团,硬邦邦的,全部死了。老师说死泥鳅可以吃,我就把死泥鳅带上了。到了野炊目的地,把死泥鳅倒进盆子里,我惊奇地发现,还有一条泥鳅活着,尽管它的身体因为和其它的泥鳅缠在一起,变成了C形,但是它非常畅快地在盆里游来游去,不停地游来游去。 [www.xiexingcun.com]
   那天,在稿件几乎不可能复原的情况下,我凭借记忆让复原出来的稿件跟原件只差19个字。我努力了,我尽力了,可她,连一个让我主动辞职保留最后的一点尊严的机会都没有给我。当我看着她那张能毁灭一切希望的脸的时候,我想起了那条在缺氧的塑料袋里惟一幸存的最后还是被我煎了的泥鳅,我就像那条泥鳅。
   我仍能清晰地想起泥鳅下锅时的画面:其它死去的一动不动,只有它拖着C形的身体拼命往上蹦,只蹦了几下就粘在锅底,在颤抖中死去。它是一条在缺氧的塑料袋里熬了一夜,在其它同伴都死去的情况下,在身体被挤压成C形的情况下,顽强活下来的泥鳅。它应该有被尊重的荣耀,被放生的机会。不然,所有生灵求生的渴望、求生的本能、求生的努力、求生的挣扎全部失去意义。
   自从和那条泥鳅有了相同的“遭遇”,我的心里时常被那条泥鳅刺痛,有时痛得泪流满面。不是我矫情,我是真的很自责,我觉得我不仅仅是谋杀了一条泥鳅。而同时谋杀的了宽容、善良、对生命的执著,以及对勇者的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4:04 | 查看全部
那年秋天,我大学毕业,去中西部一家报社做实习记者。因为是新手,我只负责征婚启事和讣闻栏目。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对那些冲锋陷阵的无冕之王羡慕不已,尤其是每月获得“最佳记者”称号的同事,他们的经历充满了刺激和惊险,与我的工作大相径庭。
   一天下午,讣闻专线的电话铃声大作。“你好,我……要发一个讣告。”对方口齿似乎不太伶俐。
   拿出记录本和笔,我机械地问:“逝者姓名?”做了两个月的讣闻,我已经驾轻就熟。
   “乔·布莱斯。”
   我有种异样的感觉,他和其他发讣告的人不同,态度不是悲伤,也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说不出的迷茫和绝望。“死因?”我又问。
   “一氧化碳中毒。”
   “逝世时间?”
   隔很久,他才含混不清地回答:“我还不知道……就快了。”
   火石电闪之间,我猜到了答案,但仍故作镇定地问:“您的姓名?”
   “乔……乔·布莱斯。”他的声音显得疲惫不堪。我知道毒气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虽然有思想准备,但我的心还是狂跳不止。我一边向同事做手势,一边竭力保持冷静。
   一个编辑向这边走来。我示意他不要说话,在笔记本上颤抖地写:“那人要自杀!!!”编辑马上会意,抄下来电显示上的号码,告诉我:“我去报警。”
   “我还需要一些信息,您愿意帮助我吗?”我用最甜美、最温和的声调对乔说,想让他在线上多呆会儿,保持清醒。但乔的回答越来越难分辨。我闭上眼睛,想像自己坐在乔对面,集中精神听他说话。同事们安静而焦急地看着我。 [www.xiexingcun.com]
   突然电话中一片死寂,乔好像昏倒了。我攥紧拳头大喊:“乔,醒醒。我在听你说话。”然后我听到警笛声,救护车声,敲门声,随后是玻璃破碎的声音———救援人员终于赶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我是警察。谢谢你及时报警,病人没有生命危险。”我的泪水决堤而出,兴奋地大喊:“有救,还有救!”顿时掌声、欢呼声从编辑部各个角落传来,我们一边擦眼泪一边互相拥抱、握手。
   月末总结会上,总编宣布本月的“最佳记者”是我!太不可思议了!看到我惊讶的神情,一个资深记者说:“你当之无愧。如果那天是我接电话,我肯定不会注意到乔要自杀。”“可我什么也没做,我只不过听他说话……” [www.xiexingcun.com]
   那位记者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然而,倾听是多么罕有的美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4:14:19 | 查看全部
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萨德尔镇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只好去芝加哥寻找出路。在繁华的芝加哥城转了好几天,法兰克也没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当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为生时,他也买了把鞋刷给人擦皮鞋。半年后,法兰克觉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不赚钱。
   于是他将擦皮鞋赚来的一点微薄积蓄租了一间小店,边卖雪糕边给别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强多了,欢喜之余,他在小店附近又开了一家小店,同样是卖雪糕。谁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后来他干脆不擦鞋了,专门卖雪糕,并将父母接到城里给他看摊,还请了两个帮工。从此法兰克开始经营雪糕生意。
   如今,法兰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稳居美国市场的领导地位,拥有全美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60多个国家有超过4000多家专卖店。 [www.xiexingcun.com]
   巧的是,在落基山脉附近的比灵斯也有一位年轻人,他叫斯特福,他跟法兰克几乎是同时到达芝加哥。斯特福的父亲是位富有的农场主,农场主送自己的儿子上了大学,还读了研究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位大商人。就在法兰克拿着刷子在大街上给别人擦鞋的时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华的酒店里进行自己的市场调查。耗资数十万,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周密调查和精确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结果是:卖雪糕。而法兰克此时已经拥有了数家雪糕专卖店。 [www.xiexingcun.com]
   当斯特福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告诉父亲时,农场主气得差点晕倒,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研究生儿子眼光居然浅薄到了卖雪糕的程度。斯特福经过再次对市场的精确调研后,还是觉得只有卖雪糕才是最好的生意。又过了一年,斯特福终于说服了自己的父亲,准备打造雪糕连锁店。此时法兰克的雪糕店已经遍布全美。最终,斯特福无功而返。世界上没有哪个成功是通过周密的计划得来的,而是一步一步通过实践得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