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39:34 | 查看全部
我的愿望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70次   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并不要怎样清洁齐整,房问应有几分凌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天花板下,最好挂一盏佛庙的长明灯,入其室,稍有油烟气味。此外还要有烟味,书味,及各种不甚了了的房味。最好是沙发上置一小书架,横陈各种书籍,可以随意翻读。种类不要多,但不可太杂,只有几种心中好读的书,及几次重读过的书——即使是天下人皆詈为无聊的书也无妨。不要理论太牵强乏味之书,只以合个人口味为限。西洋新书可与《野叟曝言》杂陈,孟德斯鸠可与福尔摩斯小说并列。
  
  我要几套不是名士派但亦不甚时髦的长褂,及两双称脚的旧鞋子。居家时,我要能随便闲散的自由。虽然不必效顾千里裸体读经,但在热度九十五以上之热天,却应许我在佣人面前露了臂膀,穿一短背心了事。我要我的佣人随意自然,如我随意自然一样。冬天我要一个暖炉,夏天我要一个浇水浴房。
  
  我要一个可以依然故我不必拘牵的家庭。我在楼上工作时,可以听得见楼下妻子言笑的声音。我要未失赤子之心的儿女,能同我在雨中追跑,能像我一样的喜欢浇水浴。我要一小块园地,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喔喔啼的声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几棵参天的乔木。
  
  我要几位知心友,不必拘守成法,肯向我尽情吐露他们的苦衷。几位可与深谈的友人,同时能尊重我的癖好与我的主张。
  
  我要一位能做好的清汤、善烧青菜的好厨子。我要一位很老的老仆,非常佩服我,但是也不甚了了我所作的是什么文章。
  
  我要一套好藏书,几本明人小品,壁上一帧李香君画像让我供奉,案头一盒雪茄,家中一位7解我的个性的夫人,能让我自由做我的工作。
  
  我要院中几棵竹树和梅花。我要夏天多雨冬天爽亮的天气,可以看见极蓝的青天。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39:47 | 查看全部
叶锦添:穿行在光影之中的奇才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93次   叶锦添是个很难界定的人。二十多年来。他游走在古典与前卫之间,带着一份恣意妄为的轻狂,创造了多部堪称风华绝代的经典作品。他穿最简单的黑白素色,谈笑间总是温文尔雅,脑子里却装满天马行空的奇思异想。从服装设计、电影美学到视觉艺术,合作过的都是大导演,拿过的都是大奖项,他不停游走于各个领域却又总能得心应手。2010年,他担任造型设计总监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热播,奇才叶锦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1957年,叶锦添出生在香港的一个穷苦家庭。那时候,他和兄妹、父母和七八户人家挤在一个大房子中,一家人拥有的空间就是夹层的上下木板,没有隔墙,只有用围帐划清的界线。
  
  多年后,回忆起童年,叶锦添的脸上仍带着微笑:“智慧是被生活逼出来的。童年时我没有发表意见的习惯,只是喜欢想象,个性比较自闭,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大人们照旧为生活忙碌,他们不能了解,这个看上去闷闷的男孩子缘何会那么狂热地喜欢黑色和红色,在叶锦添的解读中,那是悲观的颜色。
  
  家里五个孩子,叶锦添排行老四。从小他就比较喜欢奇特的东西,漫画也喜欢特别一点的。那时,同样喜欢画画的哥哥一度成了他的偶像,跟着哥哥,他开始画画和摄影。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他都消磨在收集和绘制连环画中了。
  
  “穷人有穷人的世界,当你真正穷的时候,确实也不知道和别人有什么分别。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盲目高傲的性格,总是会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对我不利的事情都充满了防范。我很容易会架起一道装饰性的围墙使自己看起来独特和出众。穷也穷得有型有格,虽然口袋里身无分文,但开口都是最贵的和最有品位的东西,无论怎么样都要去最好的咖啡厅,就是喜欢那种气氛。”
  
  父母担心儿子会走上穷画家的人生之路,坚决反对他画画。为此,叶锦添和父母爆发了长达几个月的冲突,直到他多年后站上奥斯卡的领奖台,他与父母的矛盾纠结才算消除。作为妥协,1982年,叶锦添考入香港理工学院摄影专业,毕业后去了电影双周刊《曝光人物》当摄影师。
  
  在美术方面,叶锦添没有接受过太多正统训练,但却不妨碍他越画越有名。后来在香港本地的一次美术大赛中,他得了几项大奖。也正是因为这些天马行空的画作,他被香港电影“怪才”徐克一眼相中。1986年,吴宇森筹拍电影《英雄本色》,徐克是这部戏的监制。在徐克的力荐下,29岁的叶锦添成为该片的执行美术。在这部电影中,叶锦添为周润发做出了一个风靡一时的经典造型“小马哥”——牙签、西装、风衣和光可鉴人的发型,轰动全港。
  
  毫无疑问,23年前与徐克的初次邂逅让《英雄本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那仅仅只是他踏入影坛后的第一份工作。与此同时,叶锦添还经常以双重身份穿梭于不同的摄制组,在做美术指导的同时,还兼在报纸上开设摄影专栏。此后与关锦鹏合作的《胭脂扣》更是彻底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催生了叶锦添内心对于电影,从工作到喜爱再到痴迷的疯狂历程。
  
  出于对西方艺术的喜爱,1987年,30岁的叶锦添背起行囊,凭着一口不流利的英语走遍整个欧洲。从最西边的葡萄牙到东南边的希腊爱琴海,再到东北边的南斯拉夫,他度过了一个年轻艺术苦旅者最难忘的悠游时光:一身旧军衣,十足的探险队造型。白天吃着面包,赶赴博物馆、美术馆,晚上则落脚小旅馆和青年旅社。睡不了几个小时,又兴致勃勃地出发,寻找新的视野。在每天每分每秒中,说不尽的经验,已潜入了身体的记忆里。旅行让叶锦添找到了同类,“看着毕加索、凡·高他们的画,我就感觉像自己画的,因为他要表达的就是我想表达的,里面有我自己的感觉。”
  
  在现实与理想中把玩平衡
  
  回到香港的叶锦添满怀希望,准备在电影上大显身手,哪知“机会屈指可数,生活穷困潦倒”。不仅日子穷得叮当响,而且甚至一年里也没一部戏可拍,有时连午餐都吃不上。前途在哪里?艺术是什么?叶锦添进入了事业的低谷期,心情郁闷。
  
  就在这个时期,叶锦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到处找来老杂志和旧书,发疯般地研究起京剧脸谱,看京剧装扮,琢磨京剧戏服甩袖,企图在尝试恢复一种传统美感的同时,融入个人的经历和眼光。
  
  真正翻身是在1993年。电影《诱僧》剃光了影星陈冲的眉和发,反倒成就了叶锦添。他拿到了生平第一个大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这是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艳丽妖娆的《诱僧》使他结识了该片男主角吴兴国。叶锦添信手拈来的几幅设计图被吴兴国一眼瞧中:“不错嘛,愿不愿意跟我去台湾?”由此,叶锦添加盟吴兴国经营的当代传奇剧场。舞台让叶锦添的想象力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宣泄,惊艳至今的《楼兰女》由此诞生。
  
  “这些戏服,极尽繁复又华美艳丽,全是我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凤冠代表婚礼、假花代表死亡、链条代表枷锁、利剑象征复仇、海藻意喻生殖,剧情每一步发展和人物内心的活动变化,我都尽量用这些服装的符号外化出来。1993年《楼兰女》在台湾首演,一炮打响,很多年轻人都来了,连那些老一代的人,也好奇地来看我们在搞什么新的东西。”
  
  当第一次看到演员穿着他设计的衣服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叶锦添被震住了。“吴兴国让我懂得舞台演员身上的魔力。演员可以将你想象的感觉找出来,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你在他身上找到了这个力量,你就能让他演的形象立起来。《楼兰女》的服装设计使我在台湾红起来,并引起国际关注。可以说,吴兴国对我艺术的成功影响最大。”
  
  自此以后,叶锦添好运不断,他转型做了7年的舞台剧,担任了四十多部戏剧的服装造型设计、道具、舞台设计工作,接触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大到唐宋的建筑,小到衣服袖口,这对他日后的设计影响很深。
  
  2000年,是叶锦添事业上的转折年。这一年,他的名字与一部叫《卧虎藏龙》的电影紧密相连。2001年的奥斯卡之夜,当相貌平平、服饰简约的叶锦添带着他惯有的斯文和腼腆走上领奖台,从著名影星凯瑟琳·泽塔·琼斯手中收获了万众瞩目的小金人时,这个第一位在奥斯卡奖台上得到认可的中国电影人,创造了,一段与艺术、信念、历史三者交融的奇迹。
  
  丰富的灵感源于积累
  
  叶锦添的服装作品不仅而貌丰富,并且跨足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电影、舞蹈歌剧、戏剧、戏曲、传统乐舞、音乐剧场等。而他的创作灵感,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很简单,厚积薄发。叶锦添的书架足以让每一个爱书人又羡又妒。上白天文,下至地理,早自远古神话,近到当代艺术,种类涵盖诗歌小说、建筑戏曲因为工作需要,他还特别收藏题材偏门的书,他甚至专门到日本去寻找有关城堡设计的书,研究攻守双方的战斗,城堡每个地方的功能。“事实上某些领域内的专业书籍,在我的工作中也用得到。例如做船的书,拍《赤壁》时要做船,我们要计算浮力,研究船怎么压在水面上,这牵扯到整个设计的可能性,需要很多专业知识。”
  
  从艺术的道路一路走来,叶锦添也从读书人变成一个著作颇丰的作者,从《繁花》、《流白》到《神思陌路》,他笑言自己与书是“共生关系”:“很多人看书是为了丰富自己写作的天空,我不是,我看什么有感觉都会去做。”他看文字,便制造文字;他看技术,便制造技术;他看影像,便制造影像;他读书,自己也写书。
  
  醉心艺术,但叶锦添的日子并不宁静。多年来,从《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射雕英雄传》、《无极》、《夜宴》、《赤壁》,到如今的新版《红楼梦》,叶锦添的服装造型一直备受争议。对此,处于争议旋涡中心的叶锦添很坦然:“我一直在强调,不论谁设计新版《红楼梦》,不管设计成什么样,都会被批评。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单纯的、纯粹的。我处于精英文化的尖端,为了满足那些每天看很多世界艺术品的人,必须走得更快。艺术是整体的,现在只是一个过渡期,我相信,观众一定会喜欢我们耗费了大量心血做出来的作品的。”
  
  叶锦添表示,无论是荣誉还是责难,今后仍会有很多,但他不会为之所动,因为自己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如我现在很喜欢写东西,写自己每天的心情。多年的艺术工作,让我有很多积累,我会一本本把它写出来。我想,这不是贪心,而是自在。我想努力做出一点乐趣来,尽量享受不一样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0:29 | 查看全部
我会把你再生出来时间:2013-12-22 作者:未详 点击:381次   大江健三郎在作品自述中提到,他小时很怕死。

  有一次因病住院,哭闹不休,不肯让家人离开。

  后来母亲对他说:“放心吧!若是你真的死了,我会把你再生出来!”
  
  于是他安心了。

  不久,他又很不放心地跟母亲说:“假如将来的我生下来后,怎么会知道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呢?”

  母亲说:“我把你所讲的话、所做的事,一件一件记下来,叫他好好学你。”
  
  从此以后,他就小心自己的言行,不但不再惧怕死亡,而且充满希望,奋发向上,做好自己的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0:39 | 查看全部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时间:2013-12-23 作者:未详 点击:174次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选,作为他资助的对象。
  
  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予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赠予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违背老人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夕晖来去匆匆,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终于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的一张贺卡,很普通。封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儿“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且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静静地绽放感激的笑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0:49 | 查看全部
正确的方向时间:2013-12-23 作者:未详 点击:120次   在最早一批赴北极点探险的远征队员身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地球的最北端,是一片茫茫的雪原,因此保持行进路线方向的正确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可是,在这到处都是白色的荒地里没有任何形式的路标,探险家们只能相信他们携带的测量仪器。
  
  探险队员们每个小时都要停下来查看一下地图,并为下一步探险绘制详尽的行走路线,然而,就在他们走出营地几个小时之后,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他们停下来读取测量仪器上的数据时惊奇地发现,尽管他们准确无误地朝着北极点的方向进发,可是离极点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
  
  队员们没有多想,认为这只是一次误测,所以没有犹豫,继续朝前进发。在下一次读取测量数据时,他们发现离北极点更远了。尽管他们准确无误地沿着既定的路线前进,也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可他们还是离极点越来越远。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遇见鬼了不成?最后,他们终于发现,在一段路程之前,他们踏上了一座正在向南漂移的巨大冰川,它向南漂移的速度比他们向北行进的速度要快。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完全正确,可还是走向了错误的方向。
  
  有时,我们会急着去做那些自以为正确的事,可结果却是南辕北辙。当我们轻易地让自己相信,是自己的设备出了问题时。不妨小心地看看脚下,是不是站错了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0:58 | 查看全部
别对流星许愿时间:2013-12-23 作者:未详 点击: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萨勒诺海湾的海滩上,美国第36步兵师曾与守卫海湾的德军进行激战。
  
  夜有些深了,远处的山脉已完全笼罩在黑暗中。两个美国士兵被派遣去刺探敌方军情。
  
  他们借着昏暗的月光前进着,就在快要进入敌方营地时,被发现了,受到了重重阻击。他们九死一生地回到驻地报告,却被将军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他们十分懊恼,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野外的草地上,仰望着星空。突然,一道金光划破了夜空。
  
  “啊,是流星!”其中一个士兵高兴地叫道。他连忙双手合十,开始对流星许愿:“上帝,我的主啊,请让我成为一名将军吧,我不想再受这种欺负了。”
  
  另一个士兵则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把匕首,在刀柄上刻下8个字:我要成为一名将军。
  
  10多年后再一次与流星相遇时。第一个士兵依然虔诚地许下自己当初的愿望:“上帝,让我成为一名将军吧。”而第二个士兵则从容地掏出那把匕首在刀柄上刻下:我要成为最高指挥官。此时的他已是美国36步兵师的上校。他就是立过无数功勋的弗雷德·威克上校。
  
  忽然想起一位哲人的话,伟大的头脑中有的是目的,而一般的头脑中有的只是愿望。
  
  与其对流星许愿,不如把愿望当成目的,刻在心间,自己去开拓人生的道路,摘取生命的硕果。那样,我们才能最终到达人生的目的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1:08 | 查看全部
练习快乐时间:2013-12-23 作者:未详 点击:223次   如果你坐过飞机,那位站在机舱门口的空姐,她的灿烂微笑,她的明眸善睐,将会带给你轻松和惬意。
  
  香港有位女歌手,有一次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赴北京演出,上机前,她忙于应酬,疲惫不堪。而且在机场遭遇香港娱乐记者的“出言不逊”,她心情很郁闷。但当她走到机舱门口,看到空姐灿烂而真诚的微笑时,精神为之一振。
  
  她说:“你的微笑好迷人啊!”
  
  空姐却轻声说:“您的歌,我最爱听了。”
  
  笑容就这样漾上女歌手的脸庞。女歌手坐在头等舱,飞机起飞后,那位空姐走过来,轻声问:“您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女歌手欣然同意,她笑着问空姐:“你能教我如何笑得这么好看吗?”
  
  空姐又笑了。
  
  空姐和女歌手交谈了几分钟,她告诉女歌手在训练课上老师是如何教她的:“想着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嘴型,有没有微微上翘……”
  
  快乐是可以练习的,这并不是秘密。问题是,我们遭遇苦恼的时候,从来没有相信过,快乐其实可以通过一种技能去化解,而不是听凭坏情绪一点点地吞噬你。
  
  这些“技能”并不复杂,许多都市类杂志都在循循善诱教你怎样让自己快乐起来。但是,你总是不屑于这样的教诲,你不相信,快乐是可以练习的,你总以为快乐是奢侈的事,是需要大量金钱、幸运、机遇和美满的生活等等才能带来的。
  
  其实,快乐从来就不是这样的。它属于每个人,它也可以练习,快乐就在一次慢跑中,就在一次深呼吸中,就在一段美妙的音乐中……快乐,其实唾手可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1:18 | 查看全部
成功未必穷奔跑时间:2013-12-23 作者:未详 点击:131次   他,在家排行第五,因为生性腼腆,被哥哥姐姐们喊作“大妹”。更要命的是他干什么事都慢腾腾的,虽然后来考上了台湾东吴大学,但由于做什么都比人家慢半拍,最终未毕业就退了学。
  
  没有文凭,他只能当业务员。实习期间,主任宣布:一个月的期限,业绩量排最后一名者将被裁掉。于是,冷漠的硝烟悄悄地弥散开来。对他来说,这极为不利,和同事们干净利索的工作作风相比,他完全是弱不禁风,如果不另辟蹊径,只有惨遭被裁的厄运了。
  
  在接电话的时候,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公司的回头客很少,大部分都是新客户,而且同事们也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发展新客户上,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拓展能力。凭借对职业的敏感,他想,如果把那些老客户拉回来,绝对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这个工作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只要能给公司带来发展机会,自己留下来也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说干就干,他立即整理起了相关资料。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每天冲锋陷阵,也没见他引进新的客户,同事们只看见他每天都不慌不忙的,大家都认为他必将被淘汰。
  
  但谁也没想到,一个月后的会议上,他拿出了一本装订整齐的册子,那是他对公司成立四年以来所有客户的回访记录。通过他细心友好的回访,很多老客户开始重新看好这家公司,并签订了一些协议。总经理流出了动情的泪水,说:“公司再大,也需要一些细心的‘缝衣工’,这些老客户是我们过去的‘根据地’,他帮我们守住了这些‘根据地’,像他这样细心的员工,我们再多也不嫌。”
  
  他,不仅被留了下来,后来还被委以重任。总公司下属的一分公司由于人浮于事,董事会委派他去做经理并进行整顿。
  
  到任后,他并未急于动手,还是不慌不忙地干些琐事。不少员工对他失望了,因为按理,“新官上任三把火”。但第四个月过后,他却有了动作——所有的“危险分子”一律被辞退,能干之人则被重用、提升。下手之快,力度之大,断事之准,实在出人意料,与四个月之前的“老好人”形象简直截然相反。所有的人,包括那些被辞退的人,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他是“能干之将”。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他解释说:“珍木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开花结果,只有静中观变,通过不慌不忙的观察才能辨得出啊!”
  
  1987年底,他辞职来到美国洛杉矶,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科技公司,开始销售台湾生产的电脑组件。1990年,他创立优派集团,同时创立了独特的品牌行销策略,很快使美国优派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跨国集团。
  
  他,就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跨国集团总裁、亿万富翁朱宗良先生。
  
  谈到自己的成功,朱宗良深有感触地说:“成功未必穷奔跑。我们的人生目标并不是为了奔跑,如果气喘吁吁地工作,那生活还有乐趣吗?工作是枯燥的,我们除了会奔跑,更要会休息,会欣赏。跑得快的人未必就能成功,因为他跑得快,就不可能欣赏脚下的风景,那就没有长久的兴趣。缺乏兴趣,就没有长久动力。所以,在我的企业里,除了要有跑得快的人开拓市场,也需要跑得慢但很稳健的人来料理大后方。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1:34 | 查看全部
美丽的萝卜花时间:2013-12-23 作者:未详 点击:130次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胡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着,很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肉,土豆丝炒猪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疫,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夹剐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表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吃饭时间,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尔后装在方便盒里,尔后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些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一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决心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花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竞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减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了?女人荚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41:44 | 查看全部
“智”在必得时间:2013-12-23 作者:未详 点击:249次   一家电视台招聘记者,名额只有3个,而通过笔试后进入面试的就多达15人。
  
  小樊第2个被叫了进去。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主考官突然问道:“你说你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可是你在‘自我评价’栏中居然有两项出现了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余的表格,也不能涂改,你看怎么办?”
  
  小樊心里一紧,填表时自己再三推敲,又反复斟酌。怎么会有差错?但时间不等人,必须当机立断,她略加思索,便回答说:“为了弥补失误,我请求附一张‘更正说明’,说明在哪两处出现了语法错误,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不过,”她顿了顿说,“在发出这份‘更正说明’之前,我想知道错在哪里,因为如果不知哪里有错而又错误地发出‘更正说明’。可能套导致错上加错。”这时,考官们笑了。事后小樊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道“无中生有”的考题,旨在考验你的应对能力。
  
  接着,主考官又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次招聘的公开、公正、公平性。电视台请你做一次随访,你认为采访哪种人最能让公众信服?”
  
  这个问题真有点冷僻,但也在情理之中。小樊一边重复着主考官的问题,一边脑海里在迅速地搜索、比对、定格。关键是个“最”字。她心里渐渐有了底。“我想我会去采访落聘人员,因为只要有一个落聘者称赞这次招聘活动,心悦诚服,就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您想想,被录取者说这次招聘很成功,领导部门也说招聘没有‘暗葙操作’,但这还不能让公众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一般群众对招聘并不知情,采访他们未必有代表性、有说服力。只有采访落聘者,让他们说出切身体会,最有社会价值。”
  
  小樊自认为回答得“一言中的”,言简意赅,但所有考官均不露声色、不置可否。她心中未免有些忐忑不安。这时,主考官又紧接着问道:“如果你落选了,那么,你会怨恨谁呢?”
  
  “我不会怨恨你们,因为我相信你们的公平、公正。我不会怨恨被录取者,这说明他们比我强。我也不会怨恨我自己,因为我已尽心尽力。但是,”小樊停了一下,微笑着说,“如果一定要问怨恨谁的话,我只怨恨名额太少了。”
  
  这时,所有的考官都笑了起来,主考官笑着说:“不是名额太少,而是应聘者太多,是我们的庙太小。”
  
  几天后,小樊接到了录用通知。原来,那天主考的就是电视台台长。小樊的成功就在于她的沉着、机智,用如簧巧舌叩开了机遇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