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4:53 | 查看全部
超脱的思绪时间:2013-11-02 作者:未详 点击:244次   1
  
  草坪上静静仰卧。奇怪这一刻,生活、思想和心情;竟变得如此简单上任早晨丝丝冰凉流注明亮清澈的眼湖,任疲倦的四肢,舒展成天空、大地和云彩。
  
  所谓“美”——所谓超脱,不就是一次次地发现和惊喜?
  
  生活原如小诗单纯美丽;关键在于你的灵魂有无天空神奇变幻的力量。刚,刚才还是乌云滚滚,转眼已是万里晴空。
  
  2
  
  人,只有在挣脱了繁琐的生活之网以后,才可看清自己。不要太沉湎于生活了。室外,即使是寒风凛冽的冬夜,四无人声,也还有一芽冷月悄然等候于你……
  
  何不到闪烁的星空下仰望苍穹,读星星满天的隐语,侧耳聍听一野蟋蟀的低鸣?
  
  生活是最大众化的人了。然而,一个学会思考的人,他的精神世界却是时常要微入宇宙深处的。
  
  人,可以挣脱生活之网,却永远属于神圣的自然。我看见十层阳台上的藤萝攀缘缠绕的绿意;现代人,即使生活被悬之高阁,也不忘与大自然牵一线精神的联系。
  
  有些东西,你把眼睛睁大贴近了反倒模糊起来。退后十步,为的是把十步之外的东西看清。不是老庄哲学,不是自命清高。这,也不是消极和无为。
  
  3
  
  一个人是一个点,有时又扩大为一个圈。圈与圈交叉重叠,点与点相遇相融,便构成点与线,平面与立体的人际关系。
  
  有一首一字之诗叫做《网》的,实有深趣。别以为全诗上下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网”字,谁知这网内网外,拢聚了作者笔下多少缠绵的思考。而所谓超脱,不就是挣脱束缚之意?
  
  有时真想竦身一摇,抖落拢肩缚背的无形丝网。这丝,有私之心丝,权欲之丝,蒙昧之丝;丝丝缠绕里,更有那挣脱不尽的观念之网。
  
  所以要登高山以观沧海了——
  
  太阳挣脱“海夜之网”辉煌天下,不牵牵连连,不蝇营狗苟,因为它不屑;高山挣脱地壳之壳屹立千里平畴,不计锱铢,不让其壤,因为它不屑。
  
  人生有大义,岂是密密麻麻的网眼里所能望穿的?
  
  每个人都有一张网,而网外世界——其大哉伟哉。
  
  4
  
  仲夏午后,有时一个人呆躺着,会被周围环境里流淌的那种安然静谧的空气所震慑。
  
  隔院高墙,狗呔深巷,正是醒也悄悄,眠也悄悄的金色时辰。而远处偶尔传来的一二顽童的嬉闹声,清亮如溪,浑厚如梦;仿佛来自另一世界。这时,心下也便升起一股发现的惊喜来。
  
  人生实在奇妙。
  
  有时投身社会忙忙驱驰,忘却自己,忘却“真”乃人一之大关;而如今夜超然独立,听虫声新透窗扉,秋月朗照四野,便有一种发现的惊喜了。
  
  发现。就像地质队员持镐叩击深山峭壁,用满眼惊喜回答茫茫宇宙的辽阔和深邃;你仿佛也在这透明如处子的宁静里,充满幸福的遐思了。
  
  5
  
  喜欢远眺的人必定喜欢登高。喜欢登高的人必定喜欢思考。
  
  每天。红日西坠,青山遍染的沉静时刻;我都喜欢独上高楼,凭栏远眺,静观郊外群山奔涌,霞光隐耀;直到天地苍茫,远景模糊为止。
  
  太阳结束了一天辉煌的旅行。而在旅身下楼时,我都这么认认真真的一想:
  
  “啊,一天,又是一天过去!”“啊,一天,又是一天过去!”——这轻轻的叹息,仿佛暮山寺院撞开的洪钟,在我思想的天空里激荡起宇宙间神圣的回响,——令我驻足,令我回顾。
  
  为有这短暂的、包容天地宇宙的广阔胸臆,为有这极寻常,极严肃的思考,我常常要感到一种庄严的激动和快慰。一种似乎只有哲学家才有的喜悦。
  
  6
  
  在喧嚣大街,隔着红白栅栏注视奔涌的人流车流,那时(在清醒的眨睛间),你俨然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
  
  在安详的阳台,沐浴初升朝阳,俯看可爱世界的片刻沉醉里,你俨然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
  
  在杳无人语的静谧的深夜,在独坐在书燃一根香烟,思考白天里创造伟大业绩的人类,在油然升起崇敬之情的刹那,你俨然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
  
  在除夕夜欢闹之后的寂静里,在静等新年钟声敲响的一分一秒,一秒一分的沉默里,你俨然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
  
  啊,去拥抱生活,但不要被生活的观闹所吞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5:04 | 查看全部
散步时间:2013-11-02 作者:未详 点击:406次   天空高而晴朗,云和我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散步。隔着不可克服的遥远距离,云和我以及我和云都十分友好。而影子,比它们的主人更友好,超越时空地时时直接在一起携手并肩,并且似乎在窃窃私语,但我不知道我的影子会同云的影子说些什么。
  
  晴朗是友好的基础。如果是阴雨天气,我就会对乌着脸发出威胁的云保持高度的警惕了。
  
  我走走停停。我在观看,但是无意识的。无意识中看到的东西,许多就像微风一样吹过去了,不留一点儿痕迹,但是如果有什么东西进入这无意识之后犯然“咯噔”一下,触动了意识,那么,它必然是非同寻常的,宛如神示,让我猛然有了新的醒悟。但是今天什么也没有,于是散步成了纯粹的散步,成了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方式。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人生的许多时刻都是这样的,没有发现,没有领悟,只是被时间领着向前慢慢地走着,走着。
  
  这是常态。
  
  云不理会这些,风停了以后它仍在高空走它的路,这时它与我的区别就显示出来了,不论有风无风、顺风逆风,我都既可以停下也可能行走,也可以与风背道而驰。云却不能,——我似乎开始有些发现了。但我到底发现了什么?将云与人作对比后的发现吗?云与人的区别难道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我发现了一个事实”。这句话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倒很严肃。
  
  人所能发现的,的确只是事实,但事实在被发现之前它并不存在。所以,事实有两次发生,一次在发现之外,一次在发现之中,而被认可或被否认的,总是在发现之中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5:15 | 查看全部
时间太少,选择太多时间:2013-11-02 作者:未详 点击:2636次   常听同事感慨:“唉,什么也没干就要下班了。”我诧异地望着他,“也没看你闲着,怎么说啥也没做呢?”
  
  “嗨,光瞎忙活了,一点正事没干!”
  
  晚上,妻子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频道,从地方到省台,从省台到央视;转来转过去,两三个小时过去。妻子一个长长的吹欠说:“一个晚上什么也没看,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
  
  我问,“你不是一直在看电视吗,怎么说什么也没看到呢?”
  
  “嗨,光顾选台了,就没完整地看一个节目!”
  
  女儿在电脑旁,一坐就大半天。我问,“大半天了,在网上都干什么了?”
  
  “嗨,什么也没干,就是与同学聊聊天,上上淘宝,逛逛空间,逛来逛去,就是大半天!”
  
  有时我也有同感。好歹有个清闲的日子,想把淘来很久的书读读。坐在书桌前,没看两页,想该泡壶茶了,就去烧水、洗壶、泡茶;水没烧开,又想侍弄侍弄花;花不未收拾完,觉得肚子饿了,于是又走进厨房……大半天回到书房,那本书还是翻开的那一页……
  
  生活中,常常这样,想干的事情太多,感觉就是没时间,正应了那句:时间太少,选择太多!
  
  禅林中有个故事。说有一个后生来到一座寺庙,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老师父,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为何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师父随口答道。
  
  后生听了,大为吃惊:“你怎么知道的?”后来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想来“时间太少,选择太多,”应是当代人的通病,太多选择,太多诱惑,使得我们整天生活在“团团转”中不能自拔……
  
  还是让我们把俗务纠缠的“绳子”斩断,放慢生活节奏,少一些选择,少一些欲望,让生活更从容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5:58 | 查看全部
纯棉人生时间:2013-10-28 作者:未详 点击:1050次   认为一个“80后”女孩儿,说女孩儿似乎不太愉当,因为她已经做了妈妈了。不过和她交往,感觉她身上没有一点家庭妇女的世俗之气,根本就是一个清纯脱俗的女孩。
  
  她不是那种第一眼美女,可熟悉了以后,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她单纯,没有功利心,在职场上不是那种能征善战的。她很会安排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工作上不拼命,不强求,而利用更多的时间来休闲。她的生活简朴而又丰富,她懂得享受生命的种种乐趣。
  
  我们都觉得她有情趣,不枯燥;她能坚守自己的主张,不盲从;她简约自然,不奢侈。她自己说,她是“纯棉主义”。
  
  纯棉主义,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纯棉族”不喜欢绫罗绸缎,不戴昂贵的首饰,他们对物质要求不高,喜欢穿棉布衣服,喜欢肌肤被棉布温柔呵护的感觉,衣服一般都是大街上淘来的。
  
  所有的衣服,棉布最质朴最贴心。棉布让人想起晒在暖暖秋阳下的棉花,大朵大朵地盛开着,里面有阳光的味道。这些棉花,最后变成与我们肌肤相亲的衣服。不管衣服是什么样的款式,阳光的味道始终都在。
  
  当然,穿纯棉衣服,用纯棉用品,只是“纯棉族”生活的一小部分。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生活态度——质朴、舒适、轻松、快乐,实在是让人向往。纯棉人生,是一种境界。
  
  在这个喧嚣四起的现实中,有多少人迷失在眼花缭乱的世界。宝马雕车,豪宅名牌,华服珠宝,每一样都眨着诱惑的眼睛,让人目眩神迷。有些人为了得到这些物质的东西,甚至不择手段,陷在功利滔滔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他们在名与利的追逐中,狂奔而停不下来。久而久之,忘了生命的意义。
  
  回归生命的本色,寻找最舒适的生存状态。华贵的服饰,本身就是累赘,会让我们忽略很多生活中的细节之美。过分追求华美,心会变得浮躁,也很难体味到自然的美好。纯棉相伴,素面朝天,生活一样可以多姿多彩。一袭纯棉装扮,骑上单车,投身山林之间,听鸟鸣,闻花香,让自己释放到最舒展的状态。或者在简单朴素的居室,放上一曲轻音乐,手捧一本书,慢慢读。音乐婉转,文字馨香,生命的细节如此让人心动。窗外喧哗,你却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雅致。越简单,越幸福和快乐。
  
  纯棉人生,清纯质朴,温暖踏实。简约、无功利地活着,放慢节奏生活,享受纯棉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6:11 | 查看全部
从亲密无间到感谢“不杀之恩”时间:2013-10-30 作者:未详 点击:336次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
  
  同样是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发生命案,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挥刀刺中胸口身亡,起因是袁某没有及时给未带钥匙的蒋某开门。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室友打牌时发生口角,最终将室友及相关同学杀害。
  
  1994年,年轻貌美、成绩优异的女大学生朱令就读清华大学期间,出现铊中毒的状况,当时有人怀疑是同宿舍同学所为,但至今没有结案。
  
  昔日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竟然变成了互相感谢当年的“不杀之恩”。从亲密无间到“同室操戈”,学子们该怎样面对这种变化呢?
  
  “危险关系”
  
  [不顾他人型]
  
  毕业两年,卢晓至今说起大学生活心里仍存疙瘩。卢晓性格大大咧咧,经常出门忘带钥匙。每次回宿舍,都会吵醒室友起床开门,有一次卢晓凌晨2点回到宿舍,没人帮她开门,卢晓开始用脚踢门。然后,卢晓与三位室友大声争吵。经过这件事,卢晓对自己的不足也有所反省,按她的话说就是,此后很少忘带钥匙,寝室工作自己也会帮着分担点。
  
  [竞争对手型]
  
  小孙学经济,同宿舍的几个人都是“学霸”,平常各自都忙着自己的学业,相处倒也融洽。让小孙惊异的是,从保研竞争开始,宿舍的几个人几乎不说话了。
  
  因为几个人成绩不相上下。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再给自己多争取点优势。一旦交流,各自都免不了“暴露实力”,所以索性默契地相互不搭理。
  
  三年后再回想这件事,小孙有点啼笑皆非:“有时候会觉得挺没意思的,现在我们四个人也很少联系,毕竟觉得尴尬。”
  
  [习惯差异型]
  
  一个来自北方的男生口渴,发现同学水杯里有凉开水,随口就喝了。同学很不高兴,反复地清洗杯子。这让“北方男”感觉很不爽。东南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郭晋林说,她也是北方人,知道这位男生的做法其实是带有一定的地域习惯的,但南方的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水杯都是自己用自己的。他的东西被别人随便用了,争执就难免了。
  
  “危险土壤”
  
  90后不会换位思考?
  
  在宿舍以外,拥有不错的人缘,宿舍里和室友总冲突。这是90后大学生们的一些感受。宿舍真的那么复杂吗?不一定。
  
  90后的成长环境是独生子女多,他们不太善于与别人共享。一旦出现冲突,他们通常指责对方为什么不能改,但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改。他们很难从别人角度看问题,大多强调自己的感受。
  
  “宿舍矛盾解决方式”
  
  有了矛盾,不要憋着
  
  有个男生曾分享过一个经验,就是鼓励争执。“问题如果大家都不说,在冷漠的情绪中发酵,会升级矛盾。还不如说出来让大家了解,沟通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应该谈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宣泄。”
  
  制定室规,常开小会
  
  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解决宿舍的矛盾。如有的宿舍一开始就制定规则,晚上几点睡觉,几点洗澡停止,卫生值日时值日生要承担哪些职责。其实很多人不是想要引起别人的反感,而是不知道怎样去做,规则可以维护底线。
  
  “有的男孩会爆粗口,会动手,一动手,就无法想象后果了。”心理学上,有个行为训练,就是你想动手时,停一秒钟可不可以?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在一个现场,你处于怒火中,这时可以离开现场,这种“逃离现场法”,往往能使人冷静下来,再想办法处理。
  
  郁闷说出来,才发现可能误读
  
  宿舍关系其实就是近距离关系,有问题,找到一个倾诉对象很重要。有时候说出来,反而会意识到,以前觉得别人是成心针对自己,其实并不是这样,反而是自己主观误读了别人的行为习惯。其实,很多事情是要看自己怎样去平衡,怎么去看待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6:25 | 查看全部
不可小视时间:2013-10-30 作者:未详 点击:223次   重庆谈判后,蒋介石曾对秘书陈布雷说:
  
  “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

  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
  
  看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如何,就看一个人对本能欲望的自我控制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6:37 | 查看全部
圣人的告诫时间:2013-10-31 作者:未详 点击:157次   高德的咨询技能赫赫有名。

   有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儿子来到他这里寻求帮助。

  这位母亲对高德说,她希望一位圣人能让儿子不再吃糖。

  高德对这一要求有点惊讶,但他没有表现出来。

  他让这位母亲把儿子带回去,两周后再来。

  母亲同意了。

  两周后,她又来了。

  高德对男孩说:“不要吃糖。”

  母亲似乎很惊讶,对高德说:“谢谢您!我可以问个问题吗?”

  高德示意她说下去。“为什么我必须离开两周再回来你才给我儿子忠告?”

  高德两眼直视着她回答:“两周前我正在吃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6:49 | 查看全部
太执着真的没有必要时间:2013-10-31 作者:未详 点击:285次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其实有时我觉得,人的悲、喜、爱、憎都像这朵花一样,你睁开眼看它,它就存在,你闭上眼,也完全可以当它是虚无。

  这样想,就可以释然,太执着真的没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7:01 | 查看全部
你是哪种人,就有哪种脉时间:2013-10-31 作者:未详 点击:329次   卡耐基曾经说过: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一个人不管是情场得意,商场获利,还是职场高升,离不开人脉资源作为奠基石。
  
  当你患病求医难挂号难时,你就知道医护朋友的不可或缺;当你官司缠身时,你会了解律师的举足轻重;当你需要把自己的积蓄变为更多的财富时,你就明白理财师是自己的不二人选。
  
  选择什么样类型的人脉,就决定你未来能走多远。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左右逢源,轻松顺畅。那就请你维护好不同类型的人脉资源。
  
  对于“人脉”两个字,不少人有许多误区,先仔细对照一下这份测试,将你对人脉的误区勾选出来,看看你到底是属于“铁齿型”“软脚型”“唬烂型”“全灭型”中哪种类型的人,根据不同类型,及时调整自己,走对方向,找到你的人脉入口。
  
  1。人脉好=攀关系,我才不做这种事。
  
  2。凡事不求人,我靠自己,哪需要人脉?
  
  3。工作都忙不完了,哪有时间建立人脉?
  
  ——以上归类为“铁齿型”
  
  4。我脸皮薄,怕被人拒绝,建立人脉太难。
  
  5。别人讲话我只有听的份,怎么建立人脉?
  
  6。生活=办公室+我家,去哪里建立人脉?
  
  ——以上归类为“软脚型”
  
  7。有人脉=好办事,我做事最吃得开。
  
  8有人脉,升迁就像坐电梯;没人脉,升迁就像爬楼梯。
  
  9。我认识许多大老板,人脉好得不得了。
  
  ——以上归类为“唬烂型”
  
  10。朋友有难,两肋插刀,我用血泪换人脉。
  
  11。别人都躲着我,人脉出现大危机。
  
  12。每次提出要求都石沉大海,人脉实在不可靠。
  
  ——以上归类为“全灭型”
  
  铁齿型:
  
  铁齿型通常都很有工作实力,做事有自己的一套,但是别忘了,现在是一个讲究小组工作的时代,单打独斗既不能拓展格局又不能持久。所以,适时地分享你的经验,或是帮助其他人,会得到想象不到的收获。
  
  软脚型:
  
  软脚型比较内向,不善交际,但经营人脉并不是要你当花蝴蝶,其实你可以从当一个好的倾听者开始,建立别人对你的信赖感。而工作之外的时间,也可以参加跟自己嗜好有关的社团活动,增加认识朋友的机会,对你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唬烂型:
  
  唬烂型随时处于功利心,总想利用别人,最好放下身段,脚踏实地经营自己的专业实力,不要整天计算周围人的利用价值,这种功利心态真的很让人讨厌。不要忘了,你利用别人一次,一旦别人发觉被利用,会记恨你,甚至会报复你,还会告诉别人,就算你认识的人再多,别人提到你的名字都嗤之以鼻,这样恶质的人脉不如没有。
  
  全灭型:
  
  全灭型基本上人脉已经亮起红灯,你用错误的观念去经营人脉,不但危及自己的工作,信用扫地,甚至可能有触犯公司规定或犯法的可能,劝你及时刹车,重新检视自己对于人脉的定义,用正确的态度找到人脉入口,重新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4:57:14 | 查看全部
值得交的朋友时间:2013-10-31 作者:未详 点击:290次   朋友是知己,是伙伴,是陪你默默走在路上的那个人。然而,朋友又分为很多种,什么样才是真正的朋友?哪些朋友才值得深交呢?下面是有关朋友的几种类型,供大家参考:
  
  1。志同道合的朋友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而谋,只有趣味相投才有更多的话题,才能更深入地交往。交友时,可结合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做到“人以群分”!
  
  江楠和赵洋是不同学校的两名初中生,因为经常在体育广场打篮球而认识。
  
  “你准备考哪所高中?”江楠问。“准备考二中。”赵洋说。“我也准备考二中!我们没准还能成为同学呢!”江楠说。二中是篮球特招学校,很多有这方面特长的人都会选择这里。两个人相视一笑,一个精彩的投篮,球又进了。因为篮球,两个人交往甚多,他们也是球场上的最佳拍档,备受人们关注。
  
  2。支持你的朋友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而朋友就是其中的一个。当你遇到麻烦时,他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相互打气,使彼此成为对方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张戴是班长,最近却不怎么高兴,因为班里没几个人想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特别是长跑项目,大家都没有想报的。刘然是张戴的好友,见没人报名,就自告奋勇地说:“我跑3000米!”其实,刘然的质体并不好,但为了支持朋友,也只能豁出去了。
  
  3。激励你的朋友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会走一些弯路。这时,真正的朋友会激励你,给你注入精神的力量。
  
  考试一结束,叶诗萌一直垂头丧气的,因为她考的一点也不理想。这时,好友吕婧走了过来,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为何把名次看得那么重要?我相信你的实力,只要在中考时不失利就行了。那个时候才是最关键的,我们一起努力吧,一定会有好结果的。”听了她的话,叶诗萌的情绪有所好转。
  
  4。成就你的朋友
  
  这类朋友不一定是你的师长,却能成为你的“导师”,经常给你介绍某方面的经验,提供宝贵的建议。
  
  自从上了初三,黄岩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他的成绩再次告急。这时,好友孙鹏给他送来一缕阳光。“我来帮你吧。周末,你到我家来,我们一起学!”有了他相助,黄岩自信心倍增,成绩也逐步提高。
  
  5。给你引路的朋友
  
  这类朋友是“指路灯”,当你迷茫或陷入困境时,他能帮你理清思路,给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陆菲和王璐是同班同学。高二时,王璐有些迷茫了,自己想报文科,父母却让她报理科,这可怎么办呢?一个周末,陆菲特意去王璐家,给她的父母做思想工作。不仅如此,她还讲了自己的例子。“虽然我的语文不太好,可是学理科简直太折磨人了。我一看那些难懂的符号就头疼,即使报理科了,将来也不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文科相对好学一些,尤其适合女生……”最后,王璐的父母被说服了,同意女儿报文科。
  
  6。开阔眼界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些朋友不仅是你心灵的“导师”,还有可能成为你学识上的导航者,让你大开眼界。
  
  别看吕梁长得像个老孔子,他可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大人物”。嘿嘿,能有这样的朋友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了。快要中考的陆航说:“和他在一起,总会有收获,不仅知道了历史人物,还了解了社会热点,意外收获时常发生。”
  
  总之,交友要有一个大的原则——选择优秀的不如选择适合的。朋友是身边的亲人,是成长的伴侣,是青春的感叹号……值得信赖的朋友一定要深交,可有可无的不交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