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2:10 | 查看全部
休假回来第一天要做的四件事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241次   当你昨天还在度假,而今天却要面对一堆事情,你是不是心烦意乱?作者给出四点建议,帮助你快速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1。提前一小时到达办公室
  
  有人认为,可以通过第一天赖床晚起,缓慢进入工作状态。但这是不可取的,会让你面临更大的压力。提前一小时到达办公室,将让你拥有最后一次悄悄进行状态调整的机会。
  
  2。与同事进行沟通
  
  当你刚刚回到工作中时,向其他同事了解一下工作进度,以及在你离开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将有助于你安排第一天要处理的工作事项。
  
  3。从小的任务开始
  
  在刚开始工作的几个小时里,挑几项不那么沉重的任务去做。如果可以的话,把繁复的规划和任务留到第二个工作日去做。
  
  4。做真正紧急且重要的事
  
  工作团队中的每个人在你回来的第一天都可能有一些“紧急事项”需要你处理。你需要识别出哪些是第一天非做不可的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其余的可以放在一周内去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2:49 | 查看全部
红色洋装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73次   佳佳戴着浴帽在厨房,这该是她唯一还算对得起自己的地方。不管平时多么的蓬头垢面,她坚决不让油烟味沾上她乌黑的秀发。
  
  今天她做的是台式的卤肉饭。虽然外头二十块钱就能买上一碗现成的,但她总是坚持自己做。在婚姻的课题里,她还是很传统地坚信“能抓住一个男人的胃,才能抓住他的心”。
  
  儿子一身臭汗地跑进厨房,“啪”的一声打开储物柜,拿起泡面自顾自地加了热水就端了出去。佳佳还来不及出声,就听见儿子说:“妈!我等会儿要在计算机前打‘魔兽’(一种在线游戏),你千万别叫我吃饭,今天我们一定要拿到宝物……”说罢“砰”的一声把房门关上。
  
  佳佳打开锅盖多加了一瓢米酒……结婚十多年了,就算一天只做一顿饭,菜色的变化能跟得上时间的追赶吗?有时连她自己都做腻了,更何况老公、儿子。
  
  餐桌上,三份餐具,两个人。老公自顾自地吃了起来,炖了四个小时的卤肉,不到十分钟就吃完了。佳佳还来不及说起今天家里那只老狗住院了,老公就早早地端着水果去看电视了。
  
  收拾好,佳佳坐在干净的餐桌前,整理老公下班回家顺手带进来的信件。突然佳佳看见一个红色的信封——喜帖。这年纪,该结婚的都结了,没结的估计也没戏了,得到谁离婚的消息似乎比结婚都多。佳佳有点兴奋地打开,竟然是她大学同学的第二次婚姻。天哪!这位同窗何时离婚都不知道,已经要第二次结婚了吗?就在佳佳这么嘟囔的时候,电话响了。
  
  “佳佳啊……那谁谁谁要结婚了,你知道吗?”
  
  “知道啊!刚看到……他什么时候离的婚啊?我跟他一年见不到两次……”
  
  “哈哈!对了,打给你是要提醒你,他的死党可是你的初恋情人喔,听说他也会去……你们多少年没见啦?他可是我们同学中唯一还没结婚的,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对了,听说他还交了一个比他小很多的女朋友。不知道那天他会不会带小女朋友去参加婚礼喔……”
  
  电话那头的声音越来越小,佳佳抬起头,忽地看见镜子里的自己,还戴着浴帽的自己……
  
  那晚,她睡得很不好,老公的呼噜声一如既往的变化多端,这么多年来她倒是习惯了。她起身想去喝口水,经过儿子的房间,灯还亮着,她敲了敲门,没有回应。一推门,她看见儿子戴着耳机,面带狰狞地还在跟“魔兽”奋战。她懒得去阻止,关上了门,随他吧。经过餐桌又看见那张喜帖,她坐了下来,她知道,这是她失眠的原因。
  
  这些年,碟子里的剩菜都“长”在了自己身上。她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老公和儿子身上,难得有应酬,她也不是特别在乎,只想着招呼好朋友就是唯一的职责。但这次不同,佳佳将会见到她的初恋男友,虽然当初分手的原因都忘记了,但重点是……还有可能见到他的现任小女友,女友就算了,还“小”!
  
  佳佳立刻把灯开得亮亮的,翻出那些宣传单,她记得有什么百货公司的周年庆,可以买到打折的保养品。她翻出某家健身中心的宣传单,甚至剪下了某知名减肥推脂中心的试用券……佳佳下定决心,拼了命也要美美地出席这场婚礼。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佳佳每天只吃水煮青菜,时间上的安排与过去十多年完全不同。早晨她只放了前一晚在便利商店买的面包在餐桌上就赶紧出门健身,下午推脂,晚上若还有力气就去做瑜伽、桑拿、做脸……
  
  儿子终于忍不住问:“妈,你怎么了?交男朋友啦?你减肥,我们都要饿死啦!”
  
  老公也在一旁说风凉话:“哈!交男朋友?你妈?不可能!你放心,她坚持不了几天……对了,我刚在柜子上看见一件红色的露背洋装是谁的啊?”
  
  佳佳不动声色但心里窃喜,那洋装是她跑遍整个台北的百货公司千挑万选花了八千块钱分期买下的。当时,她几乎是像裹肉粽才穿上的,但是她把洋装当成目标,她坚信,婚礼当天,她一定可以轻松地穿上身。
  
  果不其然,既期盼又紧张的日子来到了。佳佳一早便沐浴更衣,准备好坐在客厅等待老公。老公穿上每次出席重要场合都穿的同一套西装走出房门,惊讶地对佳佳说:“今天是你要娶媳妇吗?穿成这样,啊!转过去,转过去!你都几岁了?穿个露背装成何体统?”而佳佳只问了一声:“好看吗?”老公没好气地说:“无聊!”佳佳立刻又说:“我求求你好吗?明明给你买了新的西装,你为什么不穿?”老公完全没搭理她,拿了车钥匙就走出门了。
  
  几张偌大的结婚照摆在收礼台旁,佳佳非常自信地蹬着高跟鞋跟身边的人打招呼,打来电话的那个同学更是冲过来赞美佳佳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美丽。佳佳安心极了,心想,终于有个好状态见见那个旧情人了,一定要让他觉得悔不当初……就在这个时候,身后传来了初恋男友的声音:“佳佳,好久不见!”那声调是多么熟悉,佳佳深呼一口气,故作镇定地一转身,她看见了她的初恋情人,不只声音没变,连身形模样都没太大的变化,除此之外,佳佳还看见了旧情人身边的小女友,大约二十出头,身穿一件跟佳佳一模一样的红色露背洋装!
  
  佳佳完全傻了,这些日子,练习过多少次重逢的笑容,自以为优雅的仪态全都忘了。那小女友身上的红色洋装穿得如此自在轻松,脸上看不见皱纹,青春洋溢的笑容,更显出佳佳脸上陈年僵住的尴尬。一旁的朋友还冷不防地来一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突然佳佳的老公及时握住了佳佳的手,又用力地搂了搂她的肩膀,老公态度自若,微笑着说:“你好啊,久仰了,我是佳佳的老公。这是你的女朋友吧,这一身,真好看。对了,有空来家里坐坐,佳佳的一手好菜你一定要尝尝,那可比这衣服还诱人喔。”
  
  佳佳看着老公,突然之间她想起了她遗忘很久的感觉。佳佳抬起头,挽着老公的手说:“我们回家吧。”老公说:“好啊,酒席的菜实在不好吃,礼也送了,回家给我煮个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3:06 | 查看全部
老师,请相信我女儿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17次   我的女儿杰姬上小学二年级。
  
  有一天,她的老师克里打电话让我到学校。去了之后,克里老师说,一个学生告诉她,我的女儿杰姬从募捐罐里拿了硬币。
  
  我听女儿说过,那个出生缺陷基金会的募捐罐一直放在克里老师的讲台上,以方便所有想帮助脊髓灰质炎患者的孩子们捐出一角一角的硬币。杰姬也找我要过零钱,并且把帮我做家务得到的报酬也带到学校,说是要塞进罐子里去,她还说他们的校长罗斯福本人就是因为患了这种疾病而坐轮椅或是靠双拐走路的。她非常同情那些患病的人,她想帮助他们。
  
  因此,我决定在做出判断之前先询问一下杰姬。
  
  那天放学后,所有的孩子都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我、克里老师和杰姬三个人。我在杰姬对面的一张小课桌前坐下来。我看到杰姬的两只脚在不停地对搓,她的头一直低着,看着自己的桌面。我轻轻地唤了她一声,她抬起头来,看着我的眼睛,我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克里老师说有人看见你把手伸进了出生缺陷基金会的罐子里面。我只问你一次,你也只需回答我一次。”我对她说,“杰姬,你从罐子里面拿硬币出来了吗?”
  
  “没有,妈妈。”杰姬毫不迟疑地回答。
  
  那一刻,看着杰姬纯真的眼眸,我决定相信她。
  
  我拉着她的手,走到克里老师的讲台前。
  
  “杰姬没有拿硬币,克里老师,请相信我的女儿,谢谢您!”我对克里老师说。然后,我低下头,对杰姬说:“现在,我们去伯登店买冰激凌。”
  
  四年后,杰姬小学毕业,我在为她收拾旧书本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本子,上面有杰姬写的几篇作文,其中有一篇作文记录了这件事。
  
  她是这样写的:“我确实将手伸进了那个罐子,但我当时是在用手指摸索着数罐子里面的硬币。我没有像我的同学报告的那样从罐子里拿硬币出来,一个也没拿。但是,即便我这样告诉克里老师,她还是将我妈妈叫到了学校。当时,我很担心,似乎没有人相信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幸运的是,妈妈相信我,她不但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我,还带我去伯登店买冰激凌。从那一刻起,我知道妈妈永远都是我的坚强后盾,她会永远支持我,而我也永远不会欺骗她,永远。”
  
  字迹在我的眼前渐渐模糊,终于,一滴泪悄然落在本子上,将那墨迹融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3:16 | 查看全部
痞痞的青春岁月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244次   我算是个害羞的孩子,个性较为软弱。其实我也没有太与众不同,起码念初二之前,我觉得大家都一样。直到有一天国文老师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蔡同学,请你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那是我写的一篇作文里的一段话:“我跟朋友约好坐八点的火车去看电影,可是时间快到了,他还没来。我像是正要拉肚子的人徘徊在厕所内有某个人的厕所外面般地焦急。”我跟老师解释说:“我很焦急,就像拉肚子想上厕所,但厕所内有人。”“你会不会觉得用这些字形容‘焦急’太长了些?”老师微笑着说。我低头想了一下,改成:“我像是正要拉肚子的人徘徊于有人的厕所外面般地焦急。”老师好像呼出一口气,试着让自己心情平静。然后再问:“你会不会觉得用另一种方式形容‘焦急’会比较好?”我想想也对。突然想起老师曾教过《诗经》上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于是我又改成:“我拉肚子,想上厕所。厕所有人,于是焦急。”
  
  “啪”的一声,老师拍了桌子,提高音量问:“你还是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吗?”老师倏地站起身,大声责骂:“笨蛋!形容焦急该用‘热锅上的蚂蚁’啊!我没教过吗?”“热锅上的蚂蚁只是焦急而已……”我因为害怕,不禁小声地说。老师将被他弄歪的桌子扶正,手指外面说:“到走廊去,罚站!”
  
  从那天开始,国文老师总会特别留意我的作文。所以我的作文簿上,一直都有密密麻麻的红色毛笔字。“光阴像肉包子打狗似的有去无回。”“外表美丽而内心丑陋的人,仍然是丑陋的。就像即使在厕所外面插满芳香的花朵,厕所还是臭的。”“慈乌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所以我们要记得孝顺父母,就像上厕所要记得带卫生纸。”像这些句子,都被老师改掉。我真的不明白,“肉包子打狗”叫有去无回,光阴也是啊,为什么这样形容不行?但是我不敢问。
  
  久而久之,我开始害怕自己跟别人不同的思考模式。只可惜这些事在老师圈子里传开,于是很多老师上课时都会特别关照我,常常有事没事便在课堂上叫我站起来回答一些稀里糊涂的问题。我好像是一只动物园里的六脚猴子,总是吸引游客们的好奇眼光。我只好开始学会沉默地傻笑,或是搔搔头表示无辜,甚至连体育老师也会说:“来,蔡同学,帮我们示范一下什么叫‘空中挺腰上篮’。”因为被莫名其妙地当做怪异的人,所以我也是无可奈何地生活着。即使想尽办法让自己跟别人一样,大家还是觉得我很奇怪。
  
  我只希望安静地在课堂上听讲,老师们对我的捉弄却一直没有停止。幸好我高中念的是明星高中,老师们关心的只是升学率的高低。我的成绩始终保持在中上,不算好也不算坏,因此不会被特别注意。
  
  高中的课业又多又重,我无暇去关心“总统”是谁、市长是谁之类的问题。偶尔会关心中华队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输了的话当然会难过。但这种难过跟考试考不好的难过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感谢老天,我终于会跟大家一样用“小巫见大巫”这类普通的形容词,而不是再用“小鸟见老鹰”“烂鸟比鸡腿”之类的烂词。
  
  现在想,我那时候就像是冬眠的熊,而考上大学就像是春天,唤醒了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3:26 | 查看全部
说说“坏孩子”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36次   这些天流行说“坏孩子”,我也想说说自己差点成为“坏孩子”的经历。小学四年级前,我是一个“坏孩子”,老师不待见我。老师不待见我,我就不愿上学,不愿上学成绩就更不好,老师就更不待见。同学看老师不待见我,就学着老师也不待见我。
  
  有一次和同学打架,他用砖头在我头上凿了个洞,手法专业,瞬间我便满脸是血。我爸认为学校该负责,就带我找老师评理,老师当面表态一定惩罚打我的学生。爸爸走了,老师问为什么打架,打我的小孩先讲,但每句都是谎话。可每当我指出时,老师就狠狠瞪着我说:“你没错吗?你就没错吗?”然后转过头轻声轻语地说,“以后不要打人啊,你看,把他打出血了,他爸就来了,要打重了,也给你爸添麻烦,是不是……”
  
  那个年纪的我,常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日本兵,坏人;国民党,坏人;我的老师,坏人。回到家,我妈也很气,记得她和爸爸的对话:“不就因为他们是大家(族)吗?老师太势利了……但学还是得上。”我爸说:“算了,忍了。”
  
  几天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我和同学放学路过一片玉米地,他们一起把所有的玉米都拔出来再插回去,但我知道这是坏事,自顾自地走了。第二天,整片玉米都死了,农民找到学校。老师说:“没拔玉米的举手。”我自豪地举起手,心想,老师该表扬我一次了吧,就我一个人没干坏事啊!但老师看了我一眼,说:“那你看到谁拔了?”我嘟囔着说:“反正我没拔。”老师转眼扫向大家,说:“你们觉得他有没有说谎?”所有的同学都说:“有!”那一刻我哭了,带着恐惧、无助、委屈,拎起书包就往外跑,身后笑声一片。那一刻,是我一生中最绝望的时刻。现在看是很小的事,但那时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并且刻在了记忆里。
  
  类似的事情在我四年级前反复发生。四年级前的我,像本没有打开的书,里面很精彩,但终归是堆废纸。直到五年级转学,黑色的日子才结束。
  
  新老师对我很好,因为我的成绩好——因为新环境相对自由,同学比较友好,我第一个期中考试就拿了全班第二。于是我成了“好学生”,开始享受凿我脑袋的同学的待遇——无论我和任何人起冲突,老师的第一选择是惩罚“坏学生”,保护我这个“好学生”。又因为成绩好,各种竞赛、演讲、表演……都属于我,我还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
  
  老师对“好学生”有多爱,对“坏学生”就有多恨,因为在她看来“坏学生”是累赘。她会想出各种办法惩罚“坏学生”,她要求“坏学生”(考试排名后十几名)每人自备木棍,上面贴着自己的名字,并将所有木棍挂在黑板旁,谁犯错就用他的棍子打他。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起了冲突,老师拿起棍子就打他,打完发现拿错了,她说:“不算,要拿你的打……”
  
  我无法衡量那十几个学生后来的故事和老师有多大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厌学,成绩越来越差,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但我很“幸运”,有相对健康的心态和好成绩,考上重点中学并考上大学,和那些同学彻底相忘于江湖。现在想起我的五年级老师,我总是很矛盾,她对我很好,但那十几个学生呢?她对他们的态度,跟我四年级前的老师对我的态度是一样的。
  
  后来,我经常跟人说,老师的作用太重要了,他走对一步,就把孩子送上天堂;走错一步,就可能把人送入地狱。
  
  但现在,谁在当老师,谁在搞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3:36 | 查看全部
冰雪里的山泉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77次   戒嗔住的茅山有很多处泉眼,有精通茶艺的施主说,这里的泉水很适合泡茶,用煮沸的山泉水去冲泡茶叶,比寻常的白开水更能发挥茶叶的原味。
  
  有一年冬天,下了挺大的雪,寺里来了一位老施主和一位年轻的施主。老施主说了许多天明寺的往事,还特意谈起山泉茶水,她说,她多年前曾经喝过一次,到如今依然记得那茶味道很独特,有种悠然的清香。
  
  我们不忍心让老施主失望,特意为她泡了一杯茶水,她开心地连连向我们道谢。
  
  第二天,戒嗔在院子里无意中看到,木桶里用来给老施主泡茶的泉水结成了冰。
  
  看着水桶里的冰,戒嗔忽然想,同样是来自茅山的山泉水,留在厨房里的那一半泉水变成了清香的茶水,而留在屋外的那一半泉水最终却变成了冰。
  
  其实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有时候是很大的,只是一墙之隔,本质相同的东西便有了天壤之别。想要变成冰,还是想要变成茶水,并不在于山泉本身,而是在于我们想把水桶放在屋里还是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3:45 | 查看全部
开市不赚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213次   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他的声名远播,原因是他每天开市卖的第一件东西,不论价钱高低,都是以成本价出售。这“开市不赚”的哲学,使得他的摊子每天清晨都有人排队等待,要买下他的第一件东西。
  
  有一天,我在他的摊子上看中一只印度喇叭,第二天起早去买,发现摊子前已有一些人在排队。
  
  我问排队的人:“既然只有开市的第一件东西不赚钱,你们又排在后面做什么?”他们说:“通常一开门,所有人买的第一件东西,老板都是不赚钱的。”
  
  我问:“你们怎么知道老板没有赚你们的钱呢?”“他在这里摆摊很久了,信用是很可靠的。”众人异口同声地说。
  
  那天我果然买到我要的那一只印度喇叭,昨天他开价一千二,今天以“开市不赚”的价钱,我只花五百元就买到了。
  
  “为什么会有开市第一件东西不赚钱的想法呢?”有一次我问那小贩。他说:“最重要的是感恩吧!你想想,古董玉器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大家都愿花钱来买我的东西,使我过生活,所以很多年前我就立下这个规矩,每天表达我对顾客的感恩。”
  
  小贩自己也没想到,这份感恩的心使他的生意得到更大的回馈,几乎成为市场中的传奇人物。
  
  后来,那小贩搬到别处去了,我还时常想起他。我想,一个人如果有一点利于他人的心,就值得怀念;而一个人如果有一些独特的思想与观点,就不容易被潮流淹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3:54 | 查看全部
艺术的自尊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07次   意大利的假面喜剧本是我研究的对象,我也知道中心在威尼斯,因此那天在海边看到一个面具摊,就兴奋莫名。我狠狠地欣赏一阵后便挑挑拣拣选出几副面具,问明了价钱准备付款。
  
  摊主已经年老。刚才我欣赏假面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反应,当我从他刚刚挂上的假面中取下两副,他突然惊异地看了我一眼。等我把选中的面具拿到他眼前时,他终于笑着朝我点了点头,意思是:内行。
  
  正在这时,一个会说意大利语的朋友过来了,他得知我准备购买这几副假面,便转身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一听他流利的意大利语很高兴,但听了几句后,眼睛便从我朋友的脸上移开,搁下原先准备包装的假面,去摆弄其他货品了。
  
  我连忙问朋友怎么回事,朋友说,正在讨价还价,他不让步。我说,那就按照原来的价钱吧,并不贵。朋友在犹豫,我就自己用英语与老人说。
  
  但是,我一再说“照原价吧”,老人只轻轻说了一声“不”,便不再回头。
  
  朋友说,真是犟脾气。
  
  但我知道原因。老人是假面制作艺术家,刚才看我挑选,以为遇到了知音,一讨价还价,他便因失望而伤心——是内行就应该看出价值,就应该由心灵沟通而产生尊重。
  
  这便是流淌着罗马血液的意大利人,自己知道在做小买卖,做大做小无所谓,是贫是富也不经心,只想守住那一点自尊——职业的自尊,艺术的自尊,人格的自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4:08 | 查看全部
假装会喝葡萄酒时间:2013-08-28 作者:未详 点击:152次   不知道怎么喝,也要知道怎么说
  
  任何一门学问在起初,都像是修辞学。因而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你是否能品出酒的好坏并不重要,你口中突然蹦出的一两个专业名词,就足以让对方不敢小瞧。
  
  我们先来把葡萄酒分成这三个常见的类别: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香槟。
  
  红葡萄酒是由红色或黑色的葡萄连皮带籽一起发酵制成的,酒中的颜色来自紫黑色的葡萄皮。红酒的酒杯呈郁金香型,腹大口小。这是为了使杯中的酒更好地贮存香气,“大肚子”可以让酒液有足够的空间在杯中晃动,与空气相接触。
  
  人们对白葡萄酒容易望文生义,实际上它不一定是由白葡萄酿成的,而是由红色或白色的葡萄酿制。与红葡萄酒的真正区别是,它通常不带皮和籽。白葡萄酒的酒杯杯肚较瘦,杯身较长,这是因为它的香气更易挥发,这样做减少了酒与空气的接触。
  
  香槟通常是由两种红葡萄再加上一种白葡萄共同酿制而成的。香槟酒杯的杯身显得更为纤细,这是为了让气泡有足够的上升空间,窄小的杯口也使得酒香不易散发。
  
  葡萄酒对原产地的气候、土壤、湿度都有要求,所以葡萄酒的产区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根据进入葡萄酒酿造行业的时间和酿造工艺,人们把葡萄酒的产地分为新世界和旧世界。注意,这是一个进阶型的词汇,当你一下子说出一长串新旧世界的国家时,餐桌上一定有人对你开始暗暗崇拜了。
  
  旧世界:指的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葡萄牙。这些国家一般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讲究小产区,产品的档次差距明显,口感也较为复杂。
  
  新世界:指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南非。这两年,澳洲的葡萄酒业发展得很迅速,这是因为那里不仅自然环境出色,而且他们率先采用了现代的酿酒技术,酒香更讨好人的口感,而且产量巨大,性价比高。
  
  把知识落实为姿势
  
  葡萄酒杯大都以“高脚”自居,这是为了防止手的温度加热杯中的酒。它的杯壁较薄,又怕受热,所以握持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远离杯肚。很多人捧杯时,经常用手把杯肚完全托住,感觉上十分稳妥和自然,可实际上,这是喝白兰地和XO的标准动作,因为它们需要用体温来加热,散发酒香,但这样喝葡萄酒就完全错了。
  
  用三根手指捏住杯脚,是持杯的良好习惯。
  
  对于白葡萄酒,更要尽力维持它的低温。在将白葡萄酒从冰桶里取出时,瓶体外会有一层水雾,最好先用手的背面触碰它,这样做不仅会显得更为懂行,更重要的是要感受一下白葡萄酒的温度,在倒酒之前一定要确保酒的温度是极低的,这在葡萄酒文化中是约定俗成的礼节。
  
  在等待时,我们可以轻轻压住红酒的杯底,转一转酒杯。因为红酒的杯口较大,摇一摇,有利于酒与空气的接触。酒香的散发分为三个级别:拿到胸口就能闻到香气,为最上品,说明已经很饱满了;拿到下巴处闻到酒香,也是较高的水平,在一般的宴席上可以饮用;放到鼻下才闻到酒香,则是日常吃饭的级别。闻酒时,应将鼻尖探入杯中,不宜吸长气,而要短促地轻闻几下。
  
  在向别人敬酒时,可用右手握杯,左手手指轻轻托在杯底,微笑欠身。若要表示敬意,在与人碰杯时,自己的杯身最好举得比对方略低。给对方倒酒,不是斟满为宜,一般达到两指高就可以了,关键是要适口,能够一口饮下就是标准。
  
  我们经常看到汽车拉力赛领奖台上,香槟喷洒而出的场景,但在正式的酒会上你不会见到有人这样开香槟。酒水喷溅只是为了开心和庆祝,正确而优雅的开瓶动作是先用布或者纸巾将瓶口擦干净,然后将开瓶器的螺丝钻尖端插入软木塞的中心,顺时针缓缓转动,再用手按住木塞,攥住瓶身,轻微地摇晃,直到打开。瓶塞被开启时,如果听到脆响,那手法就错了,应该听到的是“嘣”的一声,又轻又闷。
  
  打开气泡酒时,尤其要注意,不要晃动瓶子,它们的压力很大,很容易喷溅到周围人的身上。这一切的过程是以安静为前提的,不必要的噪音一定要克制。
  
  收起那些没有打开的酒时,推荐将酒瓶横躺甚至倒置,这是为了让酒液与软木塞接触,保持软木塞的湿润。
  
  专业佐餐,尽显高端
  
  不同种类的葡萄酒要配以不同的佐餐,你如果略知这套规则,在餐桌上给大家指点一二,那简直要大放光彩了。
  
  红葡萄酒酒味偏重,一般配以红肉,也就是牛羊肉、猪肉以及一些偏辣的菜肴;白葡萄酒具有细腻、爽口等特点,而且要冷冻之后再饮用,因此一般配以冷餐,以及一些清淡的、海鲜类的食物。举个例子,同样是吃龙虾,如果龙虾是宫保的,建议配红葡萄酒;而如果是粤菜的做法,那么就配白葡萄酒。至于香槟,它的饮用时间一般是在餐前,可以搭配一些甜品和前菜。
  
  说到什么时间最适宜品尝葡萄酒,常规来看,在睡醒之后,在吃午餐之前,人的味蕾最为灵敏。到了下午,人正常的身体代谢会使自身的感觉产生一定的变化,故而品酒之前,最好避免喝刺激性的饮料、抽烟或是吃巧克力。在品酒的过程中,建议不要搭配绿茶等饮料,即便你觉得这样更好喝,也要能忍则忍。因为优质的葡萄酒最麻烦的一步就是,在蒸馏的过程中把糖分和热量蒸馏到最低,你一下子兑进去好多饮料,等于白蒸馏了,想想看这是多么的诙谐而不讲究。
  
  此外需加注意的是,葡萄酒的后劲儿比较大,这是低度酒的特征。气泡酒更是含有大量气体,因此很容易过饮。
  
  最后,如果你努力了很久,却仍然喝不惯葡萄酒,千万要记住这事儿是再正常不过了,我敢打赌,在酒会中,大部分的中国人肯定都与你有同感。作为吃宫保鸡丁长大的群体,一入口就爱上葡萄酒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些西餐洋酒毕竟是舶来品。在长久的饮食习惯中,我们偏好的口味早已定型。如果你已经能在葡萄酒中分出酸甜,那么行了,你可以出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54:48 | 查看全部
货币流失之谜时间:2013-08-27 作者:未详 点击:122次   有统计显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已占全球货币发行量的一半。那么,中国为什么会发行这么多货币?中国的货币发行为何还没引起大通胀?中国的货币发行后都流失到了哪里?会有什么隐患?
  
  一、货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货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什么是M0、M1、M2?中国的货币为何发行这么多?会有什么隐患?
  
  谈到货币,大家通常想象的是在印钞厂印出来的那部分,实际上这只能叫做高能货币,经济学上称为M0。但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当你有了现金的时候,你会把部分现金存在银行作为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取出来,这种活期储蓄其实也跟现金没多大区别,也可以称为货币,经济学上把现金加上活期储蓄称为M1。
  
  大家可能会问,只是存入银行,M1和M0在数量上就产生区别了吗?答案是区别很大,M1往往是M0的好几倍。奇怪了,只是把部分现金存进银行作为活期储蓄,怎么就会让货币增加了好几倍呢?这就是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假设全国人民将现金中的100亿元存入银行作为活期储蓄,那么银行是不需要将100亿元全部准备好等你来支取的。因为从全国平均来看,不可能出现所有人同时都来银行提取储蓄的情况。所以,这100亿元储蓄中,银行可能只需要将其中的10%也就是10亿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就够了,而另外的90亿元,银行可以继续放贷。当这90亿元的贷款到了其他人手中的时候,这些人也不可能全部放在手上,又会将这部分钱存进银行作为储蓄。
  
  到这一步的时候,实际上货币已经被部分创造了。
  
  M1=100+90=190(亿元)
  
  M1已经远远超过M0。
  
  这还没有完,当这90亿元的存款进入银行的时候,银行也是不需要全部准备好等你来支取的。银行只需要将其中的10%也就是9亿元作为准备金就够了,剩下的81亿元又可以继续贷出去。就这样循环往复下去,你能看到最后的M1是比较惊人的。
  
  M1=100+90+81+72。9+……=1000(亿元)
  
  当然,实际过程比这个复杂一些。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一个数据很重要,那就是上面提到的存款准备金率:10%。稍微懂点数学的人就能看出来,这个数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M1是M0的多少倍,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货币就会被创造得更多。
  
  以上是M1的创造过程,M2则是指在M1的基础上增加定期储蓄等部分。所以M2数额更大,但创造过程相似。无论M2、M1、M0,它们都只是在流动性上的区别。M0是现金,流动性最大。M1则是在M0基础上增加活期储蓄,几乎也可以随时支取,流动性稍次于M0。M2是在M1基础上增加定期储蓄,流动性最差。但从货币的定义上来看,它们在宏观经济学中都被称为货币是有道理的。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具有货币创造功能,核心基础是银行无须将所有存款都准备好等你来支取。如果哪一天出现所有人都同时来银行提取存款,也就是挤兑的时候,那整个银行体系就坍塌了,整个货币创造功能也就全部紊乱了。所以在国家垄断货币发行的时候,建立在国家基础上的银行信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民众对银行信用都产生怀疑的话,那对一个国家来说是灭顶之灾。
  
  二、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
  
  纸币是一种建立在国家信用上的货币,如果脱离了国家信用,它就是一张废纸。对于国家来说,纸币就像是一张空头支票,国家不需要任何东西作为抵押,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自从纸币被创造出来,政府的日子更好过了,首先,它无须担心自身债务,欠债了只需多印钞就行。其次,本国印钞,会造成本币货币贬值趋势,反而刺激本国出口,增加本国就业。最后,印钞是一种政府向民间掠夺财富的过程,而这种掠夺还是非常隐秘的。在印钞的过程中,整体财富增加了,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增大了。而且新印出来的钱主要进入政府的腰包,部分进入民间,这是一种对民间财富的掠夺。而老百姓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手上的货币增加了,财富增加了,反而为印钞拍手称快。
  
  由此我们能看出,当纸币成为货币之后,货币发行权成了政府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印钞来解决,无论是贪污浪费、银行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债务、养老金黑洞等等,一切的一切,最后的解决途径都是印钞。印钞让一个国家具备了很强的免疫力,其他的经济问题都只像是小感冒而已。
  
  各国政府都希望发挥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论欧美还是日本,到处都是量化宽松政策,谁也不想输给谁。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大赛的冠军居然是咱们中国。过去两年,我国的货币发行量甚至超过世界的一半。
  
  三、政府控制货币发行权让中国成印钞冠军
  
  大家迷惑了,论GDP,我们赶不上美国和欧盟,怎么我们的印钞速度却把它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呢?
  
  这里有个关键的地方。其实外国的政府也特别想使劲印钞,但他们的政府有这个权力吗?在美国,货币发行权控制在国会手上,想印钞需得通过国会同意。而咱们中国呢?我国的货币发行权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上,政府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这就是我国印钞速度为何成为世界冠军的最关键所在(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出口,被动印钞来平抑人民币汇率)。
  
  四、房地产投资延迟通胀爆发
  
  按常理来说,大幅度印钞最大的顾忌就是会产生通货膨胀。最近世界范围内大幅度的量化宽松,产生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是印钞冠军,为什么没看到中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呢?
  
  首先,中国的货币超发本身并不马上意味着经济的失调和通胀的产生。我们的货币量M2远远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冠军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础。在美国,银行体系的总资产仅有大约12万亿美元,而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市值超过了60万亿美元,即在美国经济中直接融资的比例超过了80%。而与之相反,在中国,银行系统总资产超过80万亿元,而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仅仅为20万亿元。资本市场的欠发达使得大量的资金无处消化,进而导致了M2的激增。当然,也正是在目前中国这样的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下,大量货币发行后进入股票市场或者期货市场等黑洞旋涡中。以至于在中国,为了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需要特别多的货币发行。
  
  然而这不能成为全部的理由,不能说中国的货币超发就没任何问题了。中国的货币超发现在没出现问题,不代表以后就没问题。
  
  在经济学上,货币发行量代表的只是一个国家通胀的潜力。也就是说,印钞只是代表一种潜力,并不马上产生通胀,从印钞到产生通胀,是需要一段过程来传导的。
  
  货币发行到通胀的这个传导时间取决于什么呢?我们能想到一些术语,比如产能过剩,假设各行业都是产能过剩,产品供给超过需求,那么即使货币再多,也未必能推高这种产品的消费价格。显然这个传导时间就变长了。
  
  当然,类似影响传导时间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但这都不是关键。中国为什么从印钞到通胀的传导时间很长呢?关键的所在是房地产。我们只要印出一块钱来,无论这个钱是首先流到老百姓手上,还是流到贪官手上,都被用来推高房地产价格了。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所致,也是中国经济刚刚开始崛起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无论是老百姓还是贪官,都喜欢寻找一种安全感,一种保障。买房就是一种最好的投资,一种最好的安全感,一种最好的保障。
  
  由此,中国进入了全民买房时代。无论是老百姓还是贪官,只要有了钱,必先买房,无论是一套、两套还是一百套。而用在消费品上的钱却越来越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消费率会越来越低。而像粮食、蔬菜等消费品对应的CPI则没有明显上涨,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通胀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中国印出来的钞票,大半变成了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
  
  有人会问了,那买房的钱不是钱吗?房价不也应该算入CPI吗?还别说,房价还真不能计入CPI。宏观经济学的这种设计是对的,房子属于一种投资,不是一种消费。买了房子,你可以在几年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是跟消费品最本质的区别。所以,房价确实不应该计入CPI。
  
  有人说,那房价涨难道就跟通胀无关了吗?答案是,房价涨确实应该跟通胀有关,但计入CPI的应该是房租,而不应该是房价。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无论是房价还是房租,都占据了生活中很大的一笔钱。很多大城市的人都深有感触,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几乎一半用来交房租了,更别说买房了。也就是说,房子明显是跟通胀有关联的,具体的关联点是房租。
  
  既然房租要被计入CPI中,而且在生活支出中占据那么大的比例,那么它在CPI中的比重一定要很高才对。问题是,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CPI中,虽然从来不公布权重,但能推算出来,房租所占的比重很低很低。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因为这个权重问题,才让公布的CPI比我们实际感受到的要低很多。
  
  所以,有两个结论是可以得出来的:第一,中国实际的通胀应该比官方公布的CPI涨幅要大一些,但应该还没到很严重的地步。第二,中国大幅度印钞,现在没出现严重的通胀问题,但不代表以后就没问题。只是中国从印钞到通胀的传导过程太长,这种通胀的潜力还没有显现出来。
  
  五、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也在思考,货币发行权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在政府手上,这种体制好不好?
  
  对于经济整体来说,这种体制避免了国外政府和国会的扯皮状况在国内出现,提高了政策效率。所以对于一国经济整体来说,这种制度是非常利于发展的。但对于一国民众来说,则未必。类似于中国这样海量的货币发行,更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政府掠夺了民众的财富,国富而民不富。
  
  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少贫富差距,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杜绝贪污腐败,让民众牢牢抓住经济发展的果实,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