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4:45 | 查看全部
无条件退货
  
  记者在美国有多次网购经历,购买的商品从配送、发货、装运到抵达,整个流程都可在各物流公司的网站上实时追踪,物流公司在网上提供的货物预计送达时间与实际时间也基本吻合,让消费者心中有数,等得安心。
  
  网购的售后服务同样让人放心。网上购买的商品如果不合适、与预期不符、有瑕疵,或仅仅是不喜欢,只要保存购物凭据和商品标签,即可拿到实体店无理由退换。如果没有实体店,则可贴上随商品附寄的退货标签,退回发货地点,然后即可收到卖家打回的货款。
  
  类似的办法在英国同样通行。一般情况下,英国顾客在购买商品之后的14天里可无条件进行退换货(除非商家明确标出不可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网络购物。
  
  英国的网络购物,尤其是在eBay网上,基本都使用PAYPAL(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收付款,这家经营在线付款和收款的公司不仅履行网上银行的职能,在某些时候还起到“法官”的作用。例如,当顾客要求退货而卖家不予理睬时,顾客可向PAYPAL提出退款申请,随后PAYPAL会敦促卖家尽快退款。如果仍然没有退款,买家只需把所购商品直接寄回卖家,并提供寄货证明,PAYPAL便可自行将货款从卖家账户划出,打入买家账户。
  
  对于网店与消费者产生纠纷,日本的电子商务运营商通常有各自的处理办法,以保护消费者利益。比如,乐天市场明确规定,对于那些在送货、退货问题上频遭消费者投诉的店铺,乐天有权单方面作出关停店铺的决定。此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政府机构的消费者厅和民间法人机构国民生活中心等渠道投诉。
  
  行业自律也是日本规范电子商务环境的重要一环。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各类行业协会向作为会员的电子商务从业者给予相关认证。如日本通信贩卖协会有“正式会员”资格认证,日本数据通信协会有“个人信息保护认证”,日本信息处理开发协会有“个人隐私认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4:55 | 查看全部
 “上架费”与“成交费”
  
  英国的网络购物市场十分繁荣,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网购市场体系的规范、成熟。比如,具有代表性的网购平台Amazon(亚马逊)及eBay(亿贝)都制定了比较成熟的卖家入场规则,它们要求卖家缴纳“上架费”或“成交费”,这无疑提高了卖家门槛——由于销售成本增加,通常是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卖家才能入场。
  
  在eBay,一般情况下,卖家只要将商品展示出来即需缴纳“上架费”。如果成功售出,还需再缴纳“成交费”,没有卖出便不用交“成交费”,并可以将商品再次免费“上架”。
  
  就“上架费”而言,eBay对两种销售形式(竞拍和固定价格出售)的收取方式不同,对公司和个人两种卖家的收费也略有差异。eBay对采用竞拍销售的商品进行“阶梯式”收费,起拍价越高,“上架费”也越高,收费范围从0。15镑-1。3镑不等,对个人和公司类卖家都是如此;对固定价格出售的商品则采用“固定收费”方式,个人卖家需为每件商品缴纳0。4镑的“上架费”,公司卖家则交得较少。在eBay上出售房产是个例外,每套房子需缴纳的“上架费”达35镑。
  
  “成交费”则不分销售形式,但个人卖家和公司卖家所交比例有所不同。个人卖家如果成功出售一件商品,需按成交价格的10%向eBay缴纳“成交费”,上限为40镑。公司卖家的缴费比例则因不同的商品种类而有所不同,缴纳比例在3%至12%之间。如果卖家成功出售的是房产,则无需缴纳“成交费”。
  
  Amazon对卖家的收费方式相对简单一些。Amazon(英国)不收取“上架费”,但“成交费”的征收比例比eBay高。对于书籍、光盘等商品,卖家需按出售价格的15%缴纳佣金。其他商品的佣金比例则低很多,如果每月出售商品件数在34件以下,缴费比例为10%;如果超过34件,则缴费比例为7%。此外,每月销售量在34件以上的卖家还需缴纳25镑的“月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5:05 | 查看全部
 店商关系:危机与妥协并存
  
  在日本,市场运营商与网上店铺之间的关系也时不时出现摩擦和紧张,也出现过类似“淘宝提价风波”的事件,但大多通过运营商的危机公关和相互妥协解决了问题,没有发展到店铺攻击服务平台的地步。
  
  2002年2月,乐天市场宣布,由于系统运营开支增加,对于月销售超过100万日元的网店,系统利用费将从固定的每月5万日元改为根据销售额设定不同费率的计量制。受此规定影响,乐天市场一些大型网店的开店成本增加了10倍,因此许多店铺反弹激烈,掀起抗议、联署等反对运动,甚至威胁集体撤出乐天市场。
  
  危机之下,乐天管理层在东京、大阪、福冈、札幌等主要城市紧急召开了多场面对加盟店铺的说明会,在东京和大阪分别安排了5场和4场。乐天社长三木谷浩史每场均亲自登台说明。同时,作为妥协之一,乐天对电子邮件利用费作出比原方案大幅下调的决定。
  
  据乐天公布的数据,这一风波中,最终只有大约30家店铺退出。这一事件的妥善处理,不仅巩固了乐天市场作为日本电子商务龙头老大的地位,还使得乐天市场成功转换商业模式,打开了市场规模扩大与盈利持续增长的空间。
  
  乐天市场的收费项目其实不少,主要收费项目包括:乐天市场基本利用费,视店铺需求不同划分出不同收费档次,是乐天市场最主要收入之一。此外,乐天推出的各种系统服务均有对应收费标准,如超级拍卖服务,共同购入服务,店铺商品推介和定期购物服务,全商品手机对应服务,电子邮件发送利用费,结算服务利用费,网页管理费用等。
  
  但乐天的相关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乐天提供电子商务咨询师服务,它推荐的咨询师将为店铺设计促销等方案,咨询师的收入与店铺业绩挂钩,店铺业绩增长则能给乐天带来更多的系统利用收入,从而实现店铺-咨询师-乐天三赢的局面。此外,乐天市场的乐天大学、店长经验交流、优秀店铺表彰活动等均给店铺提高营销水平提供了各类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5:16 | 查看全部
超级礼品酒你送了没有
时间:2014-12-17 作者:未详 点击:57次

  经济学原理中有个基本的“需求定律”,它是说:“价格与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上涨时,需求就会下降。”比如一种酒价格上涨了,购买的人自然就会减少。
  
  但也有例外,经济学家们将有悖于这一定律的现象称之为“吉芬现象”,即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需求也随之增加。现在,我们可以为之加上一个奇妙的例证:中国春节时候的茅台和拉菲。
  
  “越贵越抢手”或许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茅台到底有多好喝”、“拉菲究竟是个什么味儿”显然是无法提供解释的。或许在中国,国酒茅台和“洋茅台”拉菲早已超越了其本质属性,而是变成了极具象征意义的“超级礼品酒”。总之,对于送礼人和收礼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味儿”,而是“范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5:27 | 查看全部
 送茅台永远不会错
  
  在北京西四环边上一条并不起眼的街道上,不足200米范围内就开着5家综合性的烟酒店、一家“国酒茅台”专卖店和一家“红酒坊”。张为先经营的是其中一家规模较大的烟酒店。“这周围都是政府机关和部队大院,需求量大,所以每家生意都不错。”他说。
  
  “老板,53度飞天要一箱,今儿能拿吗?”刚刚进来的顾客和张为先熟络地打着招呼。“有倒是有,但上次那个价恐怕不行了,整箱拿,最低2300。”张为先说。而在销售柜的橱窗里,53度飞天茅台酒的价签上则标着2380元。
  
  “行吧,酒没问题就行。”顾客有些无奈,但也并不太在意。“年初也就一千八九,中秋涨了一次,过了元旦就小两千五了。”他说。
  
  “您这是送人吧?那就送点别的呗。”旁人问道。
  
  “领导客户什么喜好的都有,送礼送不对可是会吃力不讨好。但是,送茅台永远不会错,就算他不喝酒,也可以转送给他人,实在不行卖掉也行。”这位顾客说,“茅台虽然贵,但越贵越难买越要送,因为这会让领导和客户觉得更有面子,也显得你更有诚意。您看,这时候茅台多贵多难买呀,但我还是给您拎来了。”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茅台涨价了。随着元旦春节的陆续到来,作为第一礼品酒,茅台的价格也撒了酒疯般地上涨。以最为畅销的53度茅台为例,其零售价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冲破了2000元,这让茅台酒厂对其最高1099元零售限价成为了一个传说。
  
  “1099?旁边不就是一家茅台专营店嘛,53度的飞天,它就从来没有过货。”张为先说。
  
  “如果茅台200块一瓶,而且和牛栏山一样哪里都买得到,说不定销量反而不如现在了。”张为先半开玩笑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5:35 | 查看全部
全球拉菲中国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人开始从刚刚进入内地的香港电影中听说拉菲这个名字:风流倜傥、多金豪气的男主角轻描淡写地对服务生说:“给我开一瓶拉菲,要82年的。”然后,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
  
  拉菲虽然算得上是法国顶级葡萄酒,但也仅仅是“之一”,远远算不得最好。但是,香港富人对它的钟爱很快传到了中国内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政商界最上层的圈子中已经开始流行喝拉菲,毕竟茅台、五粮液再贵重,也终究是土产,喝拉菲就显得国际范儿了。
  
  进入2000年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发音标准地说出“Lafite”这个法文单词,而传说中最好的1982年的“Lafite”更是几乎成为了拜物教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物。拉菲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产自法国的葡萄酒,而是一种身份、地位和品位的象征,犹如茅台一样作为一个特定的符号存在。总之,没有尝过82年的拉菲是什么味儿,哪里能称得上是成功人士?!
  
  与此同时,拉菲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也随着人们的热情一路狂奔。过去十年,1982年的拉菲价格上涨的幅度接近1000%,其他年份的涨幅也至少在四五倍以上。
  
  “现在全世界的拉菲几乎都被中国人和俄罗斯人买走了。”国内最专业的进口葡萄酒交易网站道喜红酒网董事长兼CEO陆昂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买家创造了拉菲今天的价格,比同级别的其他酒庄要高出两倍还多。
  
  对于在中国市场出现的“拉菲崇拜”之风,很多真正懂得红酒的人并不十分理解,“其实,拉菲的风味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最重要的是,拉菲和大部分中餐的菜肴并不配合,往往是两败俱伤。”一位职业品酒师说。
  
  但是,1982年的拉菲头上顶着的“国王用酒”、“评酒大师给出100分”的光环,对中国的富豪新贵和官僚阶层有着致命而准确的杀伤力,这似乎与茅台如出一辙。最顶尖的政商精英作为意见领袖喜爱的东西往往会被迅速地、自上而上地模仿和追逐。于是,也就有了“洋茅台”拉菲的中国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5:59 | 查看全部
 遍地“水货”
  
  “跟您说实话,一瓶53度的飞天虽然卖两千四五,但是我的利润也就是一两百块,真不如卖其他酒赚钱,而且茅台价值高,囤货要占大量的现金。”张为先说,“最赚钱的肯定是茅台酒厂;其次就是能直接拿到酒的大经销商;再有就是卖假酒的了。”
  
  据了解,以53度飞天茅台为例,目前的出厂价在619元/瓶左右,茅台对于终端的限价为1099元,当然这个价格普通人基本买不到,真正的市场价最低也要在2000元以上。也就说是,出厂价和销售价之间的这1400多元是被经销商们层层分走了,你拿的是“一手货”、“二手货”还是“N手货”就决定了你的利润有多少。
  
  虽然茅台酒厂一直对到底有多少酒是直接进入了特供、团购和协议单位而根本没有流入市场讳莫如深,外界也有八成甚至九成的夸张猜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上茅台的销售量和实际的产量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也就是说,这中间的空缺都是由假酒来填充的。
  
  拉菲也是同样的情形。和茅台一样,拉菲的产量由于其原料和工艺要求也非常有限。根据拉菲官网的公开信息,目前拉菲一年的产量在20万瓶左右。由于其在全球实行配额销售,通常是美洲、欧洲和亚洲各三成,王室订单和其他地区总计一成,这意味着直接销售到中国内地及香港的配额最多为4万瓶-5万瓶。
  
  但是,根据媒体报道,仅东莞一家知名的五星酒店一年就可以卖出4万瓶“拉菲”,整个广东地区每年的“拉菲”消费量就已经接近20万瓶。填平配额和消费量之间巨大差距的只能是“水货”和假酒。
  
  “因为拉菲在中国价格高,又要的人多,很多人会走遍全球,把可以买到的拉菲都买回来,其他地区的配额也会以各种方式流到中国。”红酒经销商高先生说,“当然,更多的是假货,有人说90%是假的,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假的肯定比真的多得多。”
  
  据高先生介绍,拉菲假酒也分为几个档次,最高级别的是用拉菲的真酒瓶灌装和拉菲同产区其他葡萄酒,或者用便宜年份的拉菲灌装到1982年的瓶子里。“这种假拉菲连大多数品酒师都未必喝得出,更别说一般的消费者,送人完全没问题,高档酒店里用的也很多。”高先生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6:09 | 查看全部
其次,就是用真酒瓶装上长城干红之类的,也算可以喝,有人请客会先开一两瓶真的,然后在混两瓶假的,喝多了也喝不出了。最差的就是假酒瓶假酒,彻彻底底的山寨酒。“即使是高仿的,成本也就20块左右,大部分产自广东。”高先生说,“不过,各种假酒也都有自己的消费群,专门要假酒的人大有人在,否则也不会几乎形成产业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6:19 | 查看全部
名牌时代
时间:2014-12-16 作者:未详 点击:113次

  这些年,人们迷信服装的品牌,于是,欧洲、美国、日本的各种名牌就泛滥起来。
  
  注意听女士们的对话,就能发现这种改变。
  
  以前,她们见面常问:“你这衣服真好看,在哪里买的?”
  
  现在她们说:“你这衣服是什么牌子?真好看。”
  
  假如告诉她这是某某牌子,确是名牌,接着她会说:“我就说嘛,我一看就知道你这衣服是名牌。台湾哪里做得出这种样子,料子也好,台湾哪里有这么好的料子。”
  
  有一位爱恶作剧的朋友,总是把劣质的白兰地,装在喝空的轩尼诗XO的瓶子里,专门用来对付那些只知道牌子而没有品位的人。他们喝了一口后,往往其声啧啧,赞叹不已:“呀,到底是XO,喝起来就是好。”朋友和我相对微笑:“对啊,要不是你常喝XO,还喝不出它的好处哩。”
  
  这样喝酒的人,他喝的不是酒,而是酒瓶。那样穿衣的人,她穿的不是衣,而是标签。这是个广告的时代,是牌子的时代,也是包装的时代。
  
  小时候,大人们常说:“到对面店里,打一斤油回来。”我们就提着瓶子到街上,看打油的人从硕大的油桶中打一斤油。现在不行了,没有牌子的油可能是米糠油,可能有多氯联苯。
  
  什么牌子最好呢?就是那广告做得最大的。什么品质最可靠呢?就是那包装得最美的。
  
  有一个做洗发精的朋友告诉我,他用10元做洗发精,用30元做瓶子,用100元做广告。反之,如果有个人用100元做洗发精,用10元做瓶子,用30元做广告,那他注定要失败,因为,谁知道你的洗发精是真正的好呢?
  
  这原来是个形式的时代,不是内容的时代;这是广告的时代,也是包装的时代;这是伪善的时代,也是失去信用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2:36:32 | 查看全部
如果换个颜色
时间:2014-12-16 作者:未详 点击:264次

  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宝洁旗下重要品牌之一的海飞丝洗发露,决定进军中国市场。
  
  而在这之前,保洁公司花大气力为海飞丝的瓶体包装设计了29种颜色。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好中选优,优中再选优,最后决定用淡蓝色作为瓶体包装的主色调。随后,首批5000多万瓶“淡蓝色”的海飞丝正式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中。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便会发现到,这5000多万瓶“淡蓝色”的海飞丝只在市场上停留了不到一周时间,之后便迅速地销声敛迹了。转而代替它们的是另一种“深蓝色”瓶体的海飞丝。
  
  也就是说,所有撤下的海飞丝包装瓶体的颜色都被更换了,由淡蓝加重为深蓝!当时,海飞丝每个空瓶体的成本费用约4毛,也就是说这次更换瓶体颜色让宝洁损失近2000万!(除去一周内已经售出的海飞丝)
  
  洗发露还是原来的洗发露,保洁公司缘何置千万损失于不顾,突然修改瓶体颜色?原来,仅仅是由于海飞丝的售后服务人员,在进行电话回访中,发现有极个别消费者在使用过海飞丝后说,产品的效果很好,但就是洗后感觉头发有点不舒服,有一点点的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