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5:28 | 查看全部
衰老的开关
  
  从线虫身上寻找人类的长生秘诀,多少让人觉得隔靴搔痒,直接在人身上进行临床试验不是更好吗?但做这种实验并得出结果的科学家并没有多少。原因很简单:人类从年轻到衰老要跨越几十年,等待确切结果的时间太久了,更别说其间的花费会是多么巨大。对于有实力支持这种研究的机构来说,找跟人类基因相近的生物是更实际的选择。
  
  在这点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两位教授魏德理(RichardWeindruch)和彭乐涛(TomasA。Prolla)选择了恒河猴做研究对象,并且试验一做就是30多年。他们从1989年开始,选择了76只健康的恒河猴,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不限制饮食,第二组则严格节食,按照第一个月减少10%的摄入热量,第二个月再减少10%的摄入量来进行。恒河猴的寿命可以长达40年,所以他们投入了很大的耐心,持续观察着两组的健康状况和老化征兆。
  
  10年后,第一份报告发表在了多家科学期刊上:“限制热量摄取的猴子,有超过50种引发炎症的基因表现性被下调了,并开启了部分帮助能量新陈代谢的基因表达。”
  
  20年后,又一份报告发表在2009年的《科学》期刊上:“热量控制组的猴子身体更加健康,肌肉因老化而流失的比例更低,因老化引起的病变几率降低了三倍。”
  
  至于两者的寿命呢,由于美国对动物实验规定,参与试验的动物必须受到最全面的照顾,不论生病还是受伤,都得把它们治好。因此两组恒河猴都还活得好好的,很难对比寿命的长短。于是两人决定,同时在老鼠身上也进行类似的实验。
  
  得益于科技的进步,老鼠实验动用了基因晶片做工具。这种指甲盖大小的晶片每片对应一只老鼠,里面含有上百万个基因数据点。“它让我们能同时观察这只老鼠体内数千个基因表达的变化,否则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是很难完成的。”魏德理解释。
  
  魏德理和彭乐涛的实验引起了一些商业机构的关注,其中包括如新。如新的白理曼博士(MarkR。Bartlett,Ph。D。)认为,抗衰老并不是抹掉皱纹那么简单,而应当让人的整体维持在年轻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细胞本身是会退化的。就像一所房子,住久了总要修修补补,坏了的部分要换掉。通过辨识老化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我们希望也能找到人体需要维修替换的部分,让人维持最年轻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5:38 | 查看全部
此生以后,捉住幸福
时间:2014-11-29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一
  
  琅川拒绝我的理由,是他忘不了和苏瑛离那场相遇。
  
  相遇彼时,他只不过是个面目清秀的少年,掩不住轮廓里隐隐约约的书卷气。他说,他从来没见过有哪个女生,会那么狠地蹬着脚踏车在炙热的柏油马路上一路飞驰。车轮下扬起的热浪,仿佛肆无忌惮地打在他脸上。
  
  直到十字街口的红灯亮起,他才终于和她并肩停驻。七月骄阳下的斑马线,晃入眼里,花白一片。
  
  他大口喘气,侧头注视她弓身匍匐在脚踏车上准备随时疾驰的样子。
  
  细碎的短发在微风里不住飞扬,刹那刺破他脑内的各种臆想。她转过脸,极不屑地,看了看他怔怔的脸。
  
  脚力太差。想追我,练几年再说吧!
  
  就是那个嘴角上翘的嘲弄姿势,让少年的他失神呆立,以至忘记追赶她的初衷。
  
  直到她迎着绿灯头也不回地驶离很远,消失不见,他才想起,刚才在便利店,她在匆忙奔跑中撞落了他手里的零碎,连同她自己的学生证,扑腾落地,一地狼藉,她却丝毫没有察觉。
  
  学生证照片里对他甜笑的女生,姓名栏清楚地写着苏瑛离。
  
  苏瑛离。
  
  城南初中的苏瑛离。
  
  嘲笑他脚力太差劲的苏瑛离。
  
  开学后找人去打听城南高中的苏瑛离,却得到她转学的消息。那年的琅川,注定追不上苏瑛离。她的学生证,最后被他放进了抽屉里。
  
  16岁的少年,从单恋里滋生幻想与寂寞的年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5:48 | 查看全部
 二
  
  20岁的琅川,入校立即被交大女生们唤为花样男子。
  
  琅川的瘦,在女生眼中,是俊逸。
  
  我总是习惯看着走廊上的琅川,隔着几扇窗的距离,目光安静。
  
  他嘴角那丝若有似无的笑,让我如沐春风,心翩然起舞。
  
  我以为,优秀如我,家世良好,相貌出众,举止得宜,必定会和同样优秀的琅川成为情侣。可惜我同他告白那日,他说,他忘不了苏瑛离。
  
  对不起,敏来,我心里的那个女生,叫苏瑛离。
  
  至此,我方知那个粗野地撞进琅川心里的苏瑛离,那个在我看来根本不够优雅的苏瑛离,也分明不该属于琅川的世界。而在琅川娓娓的低诉中,全是对她的念念不忘。
  
  我抿唇浅笑,脚尖轻移时,揉碎了一枚梧桐的花朵。
  
  如果没有苏瑛离,你会不会喜欢我?
  
  或许。
  
  若有似无的笑重新弥散在他嘴角,眉目间有淡淡的忧郁扩散。他说,敏来,你永远是最了解我的人。然后转身离去。
  
  我背靠在巨大的梧桐树干上,仰头去看那些星星点点的阳光。阳光太刺眼,我不得不拼命阻止眼泪掉落。
  
  我知道,没有或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5:59 | 查看全部
 三
  
  从琅川拒绝我以来,我便懂得,乾坤世事,最是难测。大一新生递给学生会的入会申请,厚厚的表格中,我看见了苏瑛离的名字。微微发怔,沈若辰却走过来,拿了我手中的表格,笑着问,看什么这么出神?
  
  我淡淡地笑,并不作声。那个被琅川挂念着的苏瑛离,终是循了冥冥中的轨迹而来。
  
  沈若辰是交大的学生会主席,和琅川一样,也是众多女生心中的愿景。只是沈若辰运动神经良好,身后涌起太多的风云故事,比琅川精彩,甚至喧嚣。
  
  我入校的那个秋天,沈若辰开始追我。他总是大胆而直白,对我说,敏来,做我女朋友好不好?
  
  此前,我心里记挂琅川那抹似笑非笑,心里断然答道,不好。
  
  一年以后,桐花香泥下,确定琅川的笑容不属于我,仿佛为了挽回心底决然残损的自尊,想也不想地就对沈若辰说了,好。
  
  然而,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四
  
  而后出现在我面前的苏瑛离,蓄了发,干净纯然的脸,笑容明朗,绽放如夏季里最好的那枚梧桐花。穿泡泡纱的韩式裙衫,娇俏可爱,丝毫没有琅川说的飞扬跳脱。
  
  她径直走向沈若辰,脆生生甜腻腻地喊他,辰哥哥。神态自若。
  
  沈若辰同我说过,苏瑛离与他是幼年知交。那时,她住他隔壁,每逢夏季,就同他一起爬上最高的梧桐树捕蝉。
  
  我扭头去看呆立在旁的琅川,他那条挺得笔直僵硬的脊背,正努力压抑着他翻涌起伏的情绪。
  
  沈若辰揽过我的肩,对苏瑛离说,瑛离,这是我女朋友,周敏来。
  
  苏瑛离的目光从我脸上掠过,惊诧数秒神情忽又暗淡下去。
  
  我突然感觉到短暂胜利的快感。苏瑛离,她果然是喜欢沈若辰的。
  
  可是我不曾想到的是,琅川竟然走到苏瑛离面前,伸出手臂握住她的肩他问,苏瑛离,你还记不记得我?
  
  苏瑛离茫然看他,然后摇头。
  
  他早有准备般,从上衣口袋里拿出城南初中的学生证,那是他保存多年的她的证件。
  
  琅川重又微笑起来,那是属于苏瑛离的笑容。他说,现在我的单车骑得很好你要不要看?
  
  苏瑛离若有所思的脸终是恍然,兴许,她的记忆里,浮现起了那个满身书卷气的单薄少年。
  
  但她终是摇头,对他说,对不起,那年我追的人是辰哥哥,而现在,骑单车已与我无关,因为辰哥哥喜欢文静的女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6:16 | 查看全部
 五
  
  终于在大四的那个盛夏,曾经我与琅川站过的位置,梧桐落英处换了苏瑛离与沈若辰。她拽着他的衣角,紧紧地,不肯松手的姿势。
  
  她对他仰起脸,说,辰哥哥,我喜欢你。
  
  这样的阳光,梧桐花,还有温情脉脉的对白,恍若尘世过隙。那年那月的那一天,也有长发飘飞的少女,对英挺纯然的少年告白。
  
  我突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与一些成全。
  
  我走进他们的视线,抢在沈若辰挣脱之前,冷冷看他。沈若辰,你果然是这种朝三暮四的人。然后转身离去。
  
  原谅我,沈若辰。
  
  即使无爱,即使是有心成全我也不得不为自己找个华美的台阶,好让自己孑然独行时,也能保持足够的优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6:28 | 查看全部
 六
  
  毕业。各赴前程。隐隐听得沈若辰与苏瑛离终于交往的传言。
  
  我倾心工作,再无杂念。结识到新的人与事,内心也日渐丰满。偶尔和琅川互通电话,问问近况又互道安好。
  
  后来,琅川去了外地,联系就此中断。我知道,他只是拼命想放下一时放不下的执念。他还无法微笑着,对苏瑛离道出祝福。
  
  七
  
  有一天,我遇到苏瑛离,在人潮涌动的嘈杂街头。在白条纹的斑马线两端,我们互相凝望彼此。然后走近。
  
  这是个真正的夏天。苏瑛离笑容甜美,说自己从不后悔当年的固执。并且,她与沈若辰,都要感谢我的成全。
  
  盛夏的阳光此刻正扑簌簌地落在苏瑛离脸上。因爱承欢,我们都是内心纯然的孩子。
  
  我笑。
  
  岁月静好,有情人原本不该相互背离。
  
  就在我与苏瑛离碰面的第二年,琅川再回到我们的城市,回来参加沈若辰与苏瑛离的婚礼。
  
  婚礼当日,我终是看见琅川身边依附着温顺如小兽的安静女伴。
  
  我们招呼彼此淡淡寒暄再各自入席,待婚礼司仪说出那句有情人终成眷属,琅川与我,又遥遥举杯相视而笑。
  
  彼岸已达,此生以后,捉住幸福,必定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6:39 | 查看全部
把旅馆开在管道里
时间:2014-11-29 作者:未详 点击:155次

  施图伯格原是德国的一位木材商,由于经营不善,他的公司濒临倒闭。而恰在这时,储存木材的仓库又失了火,数十吨木材顷刻化为灰烬。一夜之间施图伯格变得一贫如洗。为了逃避巨额债务,他不得不走上了流浪的道路。
  
  这天,施图伯格辗转来到莱茵河畔的一个小镇,晚上,身无分文的他只得栖身于废弃在河边的一截水泥管道里。夜已经很深了,然而,施图伯格没有睡意,他苦苦思索着结束流浪生活的良策。这个念头打他离开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没有断过,可是,连半个马克都没有的他一直没有想出好办法。
  
  明月高悬,星光灿烂,莱茵河里蛙声一片,岸边草丛里各种昆虫的鸣叫低回婉转。一阵凉风吹过,蜷缩在水泥管里的施图伯格打了一个激灵。忽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冒出来——既然没有启动资金,何不利用河滩上这些废弃的水泥管搭建一家管道旅馆?说不定住腻了城市豪华旅馆的人们会乐意到这里尝一下鲜,近距离感受一下莱茵河河畔的自然风光。
  
  这个想法让施图伯格兴奋不已,第二天天不亮就忙活起来。他先是把散落在河滩上的水泥管道滚到一起,然后清洗干净。接下来,他又联系到一个木器厂,以抵押自己劳动力的方式租到一些破旧的木床,安置在水泥管里。这样,施图伯格的莱茵河畔管道旅馆就算开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6:48 | 查看全部
几天后,一位热心的记者路过这里,捎带着给施图伯格的莱茵河畔管道旅馆做了免费宣传。让人没想到的是,消息一见报,施图伯格的莱茵河畔管道旅馆立即受到了许多追求新鲜的客人的追捧,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施图伯格就收到了300多份预订申请。
  
  施图伯格的管道旅馆内不仅没有电视、电脑,不能隔音、隔热,还没有服务人员,连上厕所都得去屋外,但是人们为何如此趋之若鹜?原因很简单,混凝土能够营造安静的小环境,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难得离开喧嚣,拥有自己的安静时光。施图伯格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按照他的话说,他卖的不是旅馆,而是生活。
  
  毋庸质疑,有了莱茵河畔管道旅馆,施图伯格很快就“脱贫致富”了。重新富裕起来的他一度受到媒体的追捧,当然,媒体关注最多的就是他怎样发现这个好点子的。每当面对这个问题,施图伯格总是微微一笑:“其实当我们身无分文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贫穷,只是还没发现身边的金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7:04 | 查看全部
可燃冰再造能源神话
时间:2014-11-29 作者:未详 点击:88次

  2013年3月12日,日本宣布成功从可燃冰中获得了天然气,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获得燃气。专家指出,日本政府选择在日本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公布这一消息,意在化解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能源危机。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能源,据悉,1平方米可燃冰蕴藏的能量,相当于160平方米的天然气,为普通煤的10倍密度。
  
  日本海底可燃冰的采掘试验利用探测船“地球”号,从爱知县渥美半岛附近约1000米的海底挖入33米,在到达可燃冰层后,通过将可燃冰中的水分抽出以降低其压力,并使水和甲烷分离,最后提取出甲烷,整个过程花费约4小时。
  
  在日本,可燃冰在近海海域分布广泛,储藏量足够日本使用100年,本次试验采掘海域的储藏量,就可供日本使用10年以上。专家评论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日本核电站相继停止运转,不得不以火力发电,而用于火力发电的天然气、石油进口猛增,使得日本出现贸易赤字。
  
  因此,日本期待通过可燃冰的商业化生产,降低甚至摆脱对外依赖,实现能源自给。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选择在日本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公布这一消息,意在化解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能源危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1:47:14 | 查看全部
 技术创新VS开采成本
  
  可燃冰的陆地开采技术,早已不再新鲜。相比之下,海底开采的难度要大很多。
  
  日本科学家一开始在陆地上做试验的时候,采用的是“加热法”,通过可燃冰加热分解的原理取得甲烷气体。在做离岸试验时,科学家发现,往海底注入温水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而且价格昂贵,于是改用“降压法”,通过把可燃冰中的水分抽出来降低其压力,使得水和甲烷分离,然后提取出甲烷。这次海底试验,是全球首次在海底成功“分解”可燃冰。
  
  目前,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均已制定了可燃冰的长期研究计划。但开采成本昂贵成为开采可燃冰的最大阻碍。
  
  在此之前,美国曾经对海底可燃冰开采成本进行过估算。当时,美国尝试利用潜艇潜入海底开采可燃冰,并在陆地上进行分解,后来发现每平方米的成本高达200美元,根据1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0立方米天然气换算,生产出每立方米天然气需1。2美元,然而美国2012年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只有0。087美元/立方米。
  
  负责此次开采的日本公司JOGMEC公开表示,此次海底“分解”成功,让他们有信心突破可燃冰的开采成本瓶颈。他们的目标是在2019年前,把可燃冰的开采成本,降至实际应用水平。
  
  根据日本方面公布的可燃冰开采计划显示,第一阶段是2002年-2008年两次成功在陆地上开采甲烷气体试验。本次试验属于2009年度启动的第二阶段,将验证可燃冰的经济效益及对环境的影响。2016年-2018年将步入第三阶段,实现最后的商业化。
  
  2011年,中国正式启动可燃冰专题研究,制定的开发时间表显示:2008年-2020年,完成勘探调研和技术准备;2021年-2035年,进行海上商业化试采;2036年-2050年,开展海上大规模商业化开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