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29:01 | 查看全部
向孩子挥挥手
时间:2015-01-24 作者:未详 点击:388次

  一个偏远的农村突然通了火车,村民们好奇地看着一趟趟列车飞驰而过。
  
  有一个孩子特别热情,每次火车来的时候都站在高处向列车上的乘客挥手致意。可惜没有一个乘客注意到他,他挥了几天手终于满腹狐疑,是我们村庄太丑陋?还是我长得太难看?还是我的手势或者站的地方不对?天真的孩子郁郁寡欢,居然因此而生病,生了病还强打精神继续挥手。这使他的父母十分担忧,他父亲是个老实的农民,决定到遥远的城镇去问药求医。
  
  一连问了好几个医院,所有的医生都纷纷摇头。这位农民夜宿在一个小旅馆里,一声声长吁吵醒同室的一位旅客。农民把孩子的病因告诉了他。他呵呵一笑又重新睡去。
  
  第二天农民醒来游客已经不在,他在无可奈何中凄然回村,刚到村口就见到兴奋的妻子告诉他,孩子的病已经好了。今天早上第一班火车通过时哦,有一个男人把半个身子伸出窗外,拼命地向孩子招手,孩子跟着火车追了一程,回来时已经霍然而愈……
  
  作家就应该做这样的人。
  
  能够被别人的苦难猛然惊醒,惊醒后也不作廉价的劝慰,居然能呵呵一笑安然睡去。睡着了又没有忘记责任,第二天赶了头班车就去行动。他没有到孩子跟前去讲太多的道理,说火车的速度,乘客的视线等等理性的问题,他只是代表着所有的乘客拼命地挥手,把温暖的人性交还给了一个家庭。
  
  孩子的挥手本是游戏,游客的挥手是参与游戏,用游戏治愈心理疾病,这便是我们写作人的职业使命。
  
  不管是面对历史的疾病还是社会的疾病,我们都应该探出身来,搜寻大地,搜寻孩子,挥挥手,挥得欢快,挥得慈爱,挥得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29:12 | 查看全部
人生之喻
时间:2015-01-24 作者:未详 点击:320次

  我在阅读与生活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人都希望对人生有自己的理解,为把这种理解表达得形象,他们都在找喻体。于是,文本上,“人生如……”形成了流行的句式,人生如棋,人生如剑,人生如雾。似乎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与“人生”挂上钩,任何的事物都可以哲理性地阐释人生。
  
  一次回乡下,爷爷奶奶在吵架。爷爷说,人生像葫芦,奶奶说人生如南瓜。当我回到家里,老婆说,爷爷奶奶错了,人生如一件毛衣。儿子说,他们全错了,人生如一本作业本。他们言之凿凿,而我对此却很心虚。说实在的,我至今尚未找到人生的喻体,每每信手拈来一个,仔细一想,真是挂一漏万。
  
  我信奉尼采的“人生三象”。尼采以骆驼、狮子和婴儿比喻人生的3个精神阶段。
  
  人这一生,首先要做骆驼。人生的开始,需要像骆驼一样吃苦负重。苦与累,是抵达成功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幸福的参照物。罗素说:“毫不费劲地满足了一个人所有的欲望时,幸福的要素会跟着努力一块儿向他告别的。”所以,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是对一个人必要的锻造。
  
  处在一个竞争社会里,一个人的精神领域里,必须有狮子的阳刚和凶猛。在一生的过程中,需要直面对手、敌手、挫折、失败、冤屈、厄运,很难一一列举,没有狮子一般的体魄、牙爪及勇气,实难应付。海明威为了塑造强劲,常常只身去非洲猎狮。
  
  从狮子到婴儿,难道还要从刚健和睿智,返还到柔弱与无知的状态吗?表面是个悖论,实则暗含至理。无论人生如何丰瞻华美,到了晚年,大潮终将退去。七彩淡去,人生的画板只留下原色。此时的人生又重归起点,回归“婴儿”状态。没有矫饰和虚伪,只有纯真与豁达。大限将至,维特根斯坦感觉新鲜如婴儿,告诉身边的人:“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锦衣玉食,满足的是动物性的本能。在此之上,每个人都不愿意放弃对生之意义的追寻。对于人生的概述,我尊重每一个拙劣的喻体,尊重每一个并不贴切的比喻。因为为人生寻找喻体的过程,正是平凡人生,对生活这本纷繁复杂的大书做出最经典的眉批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29:21 | 查看全部
用好自己的性格
时间:2015-01-24 作者:未详 点击:634次

  要做自己性格的主人,不要做自己性格的奴隶。一个人做了自己性格的主人,也就是尽可能地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个人的性格中所谓的优点和缺点是紧密相连的,消除了其中一面,另一面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享受性格之利的同时,承受性格之弊,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只需把这个弊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如何限制?就是发扬性格本身的长处,抑制短处。
  
  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是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一面翻了出来。换一种说法,就每一个人的潜质而言,本无所谓短长,短长是运用的结果,用得好就是长处,用得不好就成了短处。一个人不应该致力于改变自己的性格,最好的办法是扬长避短,把长处发扬到极致,短处就不足为虑了。事实上,在相同性格类型的人里面,既有成大事者,也有一事无成者,原因多半在此。
  
  每个人的个性是一段早已写就的文字,事件则给它打上了重点符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29:31 | 查看全部
别让聪明,灼伤别人
时间:2015-01-24 作者:未详 点击:1945次

  办公室里新来了一位女同事,很乖巧地对大家说:“本人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麻烦各位多多照顾。”大家本来想着要多照顾的,可没过几天,就发现人家根本不需要照顾。
  
  那女孩智商超高,很快就理清了工作流程,那些复杂的表格更不在话下。她很快记住了各个领导的名字与特点,说出的话,常常让领导开心不已,你说出前半截话,她就知道你接着要讲什么,你心里有什么小心思,她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
  
  除此之外,她还常常教我们餐桌礼仪,教我们提升时尚度的穿衣打扮。我们在会上发言,有哪句不妥,她也耐心地指出来。就连出去逛街,她也对各个品牌店了如指掌,知道哪家饭店的菜好吃、哪家比较便宜。
  
  这样的人,应该人人喜欢才对,可奇怪的是,起初大家还对她挺热情,渐渐地,却都开始疏远她,就连午餐都不愿意和她坐在一起吃。
  
  聊起此事,同事们一致感叹:“和她在一起,觉得自己太笨了,打击自信啊!像咱们这样资质平平的人,还是离聪明人远点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绝顶,以为拥有高智商便能轻易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可是,如果聪明运用不当,它也会成为一个人的软肋,使得朋友对其敬而远之,让其在爱情、友情和工作中处处受挫。
  
  聪明的人啊,请善用智慧,别让它的锋芒灼伤了别人的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29:43 | 查看全部
好好和自己恋爱一场
时间:2015-01-25 作者:未详 点击:460次

  读者T说:“没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生命怎么不绝望?”
  
  其实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呢?是找到恋人,结婚生子,名利双收?
  
  其实不妨简单一点,人只要能做到安心,定心,遇上挫折也不绝望,已是最大的成就。
  
  人生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早衰的绝望。爱是很重要的,有信念便能绝处逢生,有希望便会继续向前走,有爱便永不放弃,不只为满足私欲而活着。
  
  这是生命的意义,存在的目的。
  
  永远不会没有人爱你,因为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身体,无论你多番离弃它伤害它,它也没有微言继续支持你,养活你。
  
  也不应该没有你爱的人,因为爱的最基本便是先爱你自己。
  
  别怨命,命运没有待薄任何人,只会顺应你的心助你一把。你悲观它会把你推向更悲观,你坚强它会给你更强的能量。
  
  有信念的人才有希望,有希望的人才能自爱爱他人。
  
  不要害怕孤独一个人,不要等待爱。
  
  爱是行动,马上行动,好好和自己恋爱一场,你将发现原来你并不孤独,自爱的人自然会走在一起,相亲相爱,照亮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29:54 | 查看全部
一个和五个
时间:2015-01-25 作者:未详 点击:342次

  我有一位中年同事,曾经当过知青,骨子里透出一种淡泊悠远的性情,与众人迥然不同。我曾经十分惊异,他为什么能够在这个繁华浮躁的尘世里真正摒弃五光十色的诱惑,如闲云野鹤般气定神闲地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
  
  那一年他才18岁,正在参加一项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他所在的第四排险小组共有6个人。那一天,他们点过炮后,照例躲到一块事先选好的大石后面,一阵巨响之后,大石被震掉了一些碎石,最大的一块恰好砸到了一个人头上,那个人当场死了。
  
  他们5个人眼睁睁地目睹着这个刚才还和他们嬉闹说笑的年轻人一瞬间便痛苦而迅速地跨过了生死的分水岭,就这样消逝了思维、语言和生命。
  
  “当时我们都没有说一句话。”他说。是的,有什么好说的呢?面对人人都必须承受却又无法预测的生死大限,又能说些什么呢?
  
  20年后,这5个人都依然生活在世上,但是生活方式却大相径庭。一个人按照正常程序娶妻生子,吃喝玩乐,那个人的死没有在他心中激起任何波澜;一个人则通过这个偶然事件看透了世事无常,于是抱定主意及时行乐,终因犯罪而身陷囹圄;另外一个人也始终忘不掉那个血淋淋的场景,极度担忧自己会重蹈覆辙,久惧成病;还有一个人从此不愿再想那么多,终日浑浑噩噩地生活着;最后一个人强烈地认识到了生命的有限和可贵,彻悟了许多道理,不再为一些身外之物而困扰,学会了正视生命和珍爱生命——他就是我的那位同事。
  
  死去的永远死去了,他抛出的生命绳索却引导出5种不同的生命指向。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在5个人心中反射出截然不同的色泽和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死去的那个人造就了活着的5个人。然而活着的5个人,却又分别造就了各自的一个人。
  
  一个,是一个。5个,是5个一个。
  
  其实所有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表象都有太多的雷同,世界上的人之所以会呈现出如此纷繁的类别和形态,也许只是因为思想的迥异、心灵的异质和灵魂的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0:05 | 查看全部
你有不快乐的权利
时间:2015-01-25 作者:未详 点击:372次

  电影《美国心·玫瑰情》中的一幕戏,描述一位从事房地产中介生意的女强人,上了许多自我激励课程,她每天出门工作前,开车上路途中,都不断自我暗示:“这会是美好的一天!我今天绝对可以成交!”
  
  她终于到了当天要中介的房子里,认真积极地打扫,一边做事还一边激励自己。
  
  的确,好运会降临在乐观的人身上,一天之内,她没有独守空闺,有几个客户来看过房子。
  
  面对这些东挑西拣的客户,她针对他们的疑点一一详细解说,以委婉的方式反驳,并且技巧地掩饰她在广告中夸大其词的说法(这可能是她最大的败笔)。认真的女人最美丽,没错!但这位外表打扮得非常美丽的女人,当天并没有顺利把房子卖出去。
  
  夕阳西下,疲累的她,感到相当绝望,悲伤得不能自抑,蹲在地上痛哭失声。
  
  老实说,从她凄厉的哭声里,我才看见她真正的美丽。那是放下强颜欢笑的武装、卸下志在必得的压力之后,回归真实纯净的自我,流露人性中最柔软、最真实的一面的时候。
  
  如果你尽一切努力,结果仍不尽如人意,你的确有不快乐的权利。也许,努力的过程中,方法不对、技巧有待改进,没关系,痛哭一场之后,可以重新开始!
  
  我认为:容许自己不快乐,是释放压力的方式之一。当然,你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不快乐的状态,那并不健康。但是,逼自己永远表现很快乐的样子,同样有害身心健康。暂时的不快乐,是人生中常有的过渡期。毕竟,我们都在过日子,没有人是天天过年的。情绪的潮起潮落,运气的时好时坏,都是很自然的事。
  
  不快乐的原因,也许和你的体力有关、也许和你的工作进度有关。或是你在感情生活中有挫折,或来自人际关系的危机。总之,不快乐一定有不快乐的原因,但你必须先发现不快乐、承认不快乐,才能进一步找出可以对症下药的解决方式。
  
  发现自己不快乐的时候,不妨休息一下,容许自己发个呆、少做一点儿事,等情绪调整过来,重新出发。我认为,一个人的不快乐,多半是自己造成的。有一句话说:世界上能让你不快乐的人,只有你自己。说得真有道理。往另一个方向思考,道理也一样。世界上能让你重拾快乐的,也唯有你自己。
  
  请你一定要记得:你有不快乐的权利;也有让自己重拾快乐的义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0:17 | 查看全部
人品和智慧
时间:2015-01-25 作者:未详 点击:612次

  我相信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美德即智慧。”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对于俗世的利益就一定会比较超脱,不太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说到底,道德败坏是一种蒙昧。当然,这与文化水平不是一回事,有些识字多的人也很蒙昧。
  
  假、恶、丑从何而来?人为何会虚伪、凶恶、丑陋?我只找到一个答案:因为贪欲。人为何会有贪欲?佛教对此有一个很正确的解答:因为“无明”。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智慧,对人生缺乏透彻的认识。所以,真正决定道德素养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识形态。把道德沦丧的原因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失控,试图通过强化意识形态来整饬世风人心,这种做法至少是肤浅的。
  
  意识形态和人生智慧是两回事,前者属于头脑,后者属于心灵。人与人之间能否默契,并不取决于意识形态的认同,而是取决于人生智慧的相通。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也是更多地取决于人生智慧而非意识形态。所以,在不同的意识形态集团中,都有君子和小人。
  
  社会愈文明,意识形态愈淡化,人生智慧的作用就愈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愈真实自然。
  
  在评价人时,才能与人品是最常用的两个标准。两者当然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在最深的层次上,它们是否相通的?譬如说,可不可以说,大才也是德,大德也是才,天才和圣徒是同一种神性的显现?又譬如说,无才之德是否必定伪善,因而亦即无德,无德之才是否必定浅薄,因而亦即非才?当然,这种说法已经蕴涵了对才与德的重新解释,我倾向于把两者看作慧的不同表现形式。
  
  人品和才分不可截然分开。人品不仅有好坏优劣之分,而且有高低宽窄之分,后者与才分有关。才分大致规定了一个人为善为恶的风格和容量。有德无才者,其善多为小善,谓之平庸。无德无才者,其恶多为小恶,谓之猥琐。有才有德者,其善多为大善,谓之高尚。有才无德者,其恶多为大恶,谓之邪恶。
  
  人品不但有好坏之别,也有宽窄深浅之别。好坏是质,宽窄深浅未必只是量。古人称卑劣者为“小人”、“斗筲之徒”是很有道理的,多少恶行都是出于浅薄的天性和狭小的器量。
  
  知识是工具,无所谓善恶。知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美德与知识的关系不大,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种开阔的人生觉悟。德行如果不是从智慧流出,而是单凭修养造就,便至少是盲目的,很可能是功利的和伪善的。
  
  我听到一场辩论:挑选一个人才,人品和才智哪一个更重要?双方各执一端,而有一个论据是相同的。一方说,人品重要,因为才智是可以培养的,人品却难改变。另一方说,才智重要,因为人品是可以培养的,才智却难改变。
  
  其实,人品和才智都是可以改变的,但要有大的改变都很难。
  
  人是会由蠢而坏的。傻瓜被惹怒,跳得比聪明人更高,有智力缺陷者常常是一种犯罪人格。
  
  我相信,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综合素质是更加重要的,其中也包括精神素质。市场上的大手笔往往出自精神视野宽阔的人,玩弄小伎俩的人虽能得逞于一时,但决没有大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0:27 | 查看全部
别做情绪的奴隶
时间:2015-01-25 作者:未详 点击:2232次

  有一位法官在宣判了一个杀人犯死刑后,走到这个囚犯面前,对他说:“请问,你还有什么话对你的家人说吗?”

  “你去死吧,你这个伪君子、混蛋,你对我的裁决不公正!”囚犯狠狠地把法官骂了一通。

  法官非常生气,对着囚犯非常粗鲁地数落了十多分钟,囚犯等法官一说完,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这一次,他很平静地对法官说:“法官先生,您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法官,受过高等教育,读了很多书,可以说是一个文明人,可是,我只不过是骂了您一句,您就如此失态;而我,一个文盲,小学没毕业,大字不识一个,做着卑微的工作,因为别人调戏我老婆,我一时冲动杀死了对方,而最终成了死刑犯。虽然我们的结果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都是情绪的奴隶!”
  
  别耻笑金钱的奴隶,先检查一下自己就是那个情绪的奴隶,

  因为,做情绪的奴隶跟做金钱的奴隶一样,都是可怜又可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0:34 | 查看全部
别做情绪的奴隶
时间:2015-01-25 作者:未详 点击:2232次

  有一位法官在宣判了一个杀人犯死刑后,走到这个囚犯面前,对他说:“请问,你还有什么话对你的家人说吗?”

  “你去死吧,你这个伪君子、混蛋,你对我的裁决不公正!”囚犯狠狠地把法官骂了一通。

  法官非常生气,对着囚犯非常粗鲁地数落了十多分钟,囚犯等法官一说完,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这一次,他很平静地对法官说:“法官先生,您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大法官,受过高等教育,读了很多书,可以说是一个文明人,可是,我只不过是骂了您一句,您就如此失态;而我,一个文盲,小学没毕业,大字不识一个,做着卑微的工作,因为别人调戏我老婆,我一时冲动杀死了对方,而最终成了死刑犯。虽然我们的结果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都是情绪的奴隶!”
  
  别耻笑金钱的奴隶,先检查一下自己就是那个情绪的奴隶,

  因为,做情绪的奴隶跟做金钱的奴隶一样,都是可怜又可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