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4:28 | 查看全部
人得藐视点什么
时间:2015-01-29 作者:未详 点击:409次

  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则,看什么都伟大,见啥子都敬畏,处处低眉顺眼,事事谨小慎微,那就会把自己活得唯唯诺诺,可怜巴巴,说一句狠话:你白活了!
  
  藐视就是轻视、小看。据说牛的眼睛看东西是放大的,所以在比他小得多的牧童面前也俯首帖耳;鹅的眼睛看东西是缩小的,因此敢于向比他大得多的人发起进攻,常被人用来看家。我绝不敢提倡大家都来像鹅那样看东西,但时不时藐视点什么人或物,也是不可或缺的。
  
  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或为“冢中枯骨”,或为“守户之犬”,或为“虚名无实”,或为“碌碌小人”,一无可取;谢安藐视苻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社会上那些投机钻营的无耻小人,藐视那些溜须拍马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列宁藐视帝国主义,嘲笑他们是“泥足巨人”;毛泽东藐视“一切反动派”,断言他们“都是纸老虎”,“原子弹也是纸老虎”。我们不可能有革命领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气魄,但仍然可以藐视那些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藐视那些鱼肉乡民的腐败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
  
  阮籍藐视汉高祖刘邦,说他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李白藐视当朝显贵,让宰相杨国忠研墨,宦官头高力士脱靴。我们或许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假名士真草包,假公仆真蛀虫,藐视那些登龙有术的“弄潮儿”,发不义之财的“暴发户”。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藐视你!还有评奖晋级,提拔升迁,评定职称,排名先后,别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尽可一笑置之,我藐视你!
  
  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想“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独善其身的真君子。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果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虽千万人,吾往矣。”哪怕你是世界首富,环球名人,哪怕你好运连连,官升如飞,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藐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4:39 | 查看全部
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
时间:2015-01-29 作者:未详 点击:3039次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
  
  抱怨的人以为自己经历了世上最大的困难,他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同样经历过这些,但感受不同。
  
  抱怨是什么?
  
  像烟头烫破一个气球一样,让别人和自己泄气。
  
  天下有好几样无价值的行为。譬如,在沙漠里推销一只船,收藏鱼刺,再就是抱怨。
  
  宽容地说,抱怨属人之常情。“居长安,大不易”,难道不许别人说一说苦闷吗?然而,抱怨之不可取在于:你抱怨,等于你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使行路更难。困难是一回事,抱怨是另一回事。抱怨的人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如同说,全世界的人合伙破坏他的成功。这就可能把事情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
  
  抱怨不同于坦然承认自己的失败。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神色平静的勇士,如同英雄。而抱怨,是明明失败却不承认失败,明明有伤,却把伤口装扮成花朵一般的庸人。人本来同情弱者,由于抱怨的人气急败坏,反得不到别人的同情。
  
  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后,非但没轻松,心情变得更糟,怀里的石头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常言说,放下就是快乐。包括放下抱怨,因为它是心里很重又无价值的东西。
  
  人们所以倾心于那些乐观的人,是倾心他们表现出的超然。生活需要的信心、勇气和信仰,乐观的人都具备。他们在自己获益的同时,又感染着别人。人们和乐观——包括豁达、坚韧、沉着——的人交往,会觉得困难从来不是生活的障碍,而是勇气的陪衬。和乐观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得到了乐观。
  
  许多人都抱怨过处境的烦难,发现无济于事之后便缄口了。抱怨相当于赤脚在石子路上行走,而乐观是一双结结实实的靴子。
  
  抱怨失去的不仅是勇气,还有朋友。谁都恐惧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受到传染。失去了勇气和朋友,人生变得很难,所以抱怨的人继续抱怨。他们不知道,人生有许多简单的方法可以拨乱反正,闭嘴是其中的真谛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4:50 | 查看全部
沉水香
时间:2015-01-30 作者:未详 点击:369次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连绵不绝地从沉水香中渗出,飘流在空气里。
  
  最特别的是,那沉香木非常沉重,远非一般的木石可比。
  
  朋友说:“这是最上等的乌沉香,由于它的心很坚实,丢到水中会沉到水底,所以也叫沉水香。而且,它的香味是不断从内部散出来,永远也不会消失,这一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还是和它从前在森林里时一样的香呀!”
  
  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沉香作为佛法的象征,需要更深的感受,像有着坚实的心,像永远散放木质的芬芳,像沉定的心情,谦虚如同在水底一样。
  
  沉香最动人的部分,是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也在它的“香”,一旦成就,永不散失。
  
  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內在保持着深沉的、永远不变的芳香。
  
  浮世是水,俗木随欲望水波流荡,无所定止。
  
  沉香是定石,在水中一样沉静,一样的香。
  
  一个人内心如果有了沉香,便能不畏惧浮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5:03 | 查看全部
去讨点苦吃吧
时间:2015-01-30 作者:未详 点击:1463次

  人,过于舒适往往会流于平淡,几遭磨难甚至会生出不凡。莫如时常对自己说:去讨点苦吃吧。
  
  追求你未必能企及的向往,抛弃你已经拥有的安恬,尝一只你从未吃过的青果子,走一程你不曾跋涉的沼地泥湾……学会容纳失意,学会品尝苦难。即使折戟沉沙,人仰马翻,只要意志被铸成一个不倒的硬汉。
  
  没有磨难,不配称真正的活过,没有痛苦,就不是真实的人生。
  
  有了这样的经历,你将无意再评说幸与不幸,因为对苦难的咀嚼要远胜于甘甜。
  
  莎翁说:“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这是将苦难视为财富的人的证言。
  
  “自讨苦吃。”认真地揣上这话上路吧,别再把它视为一句戏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5:11 | 查看全部
给生命一个弧度
时间:2015-01-30 作者:未详 点击:559次

  一天,我突发奇想,试图将一张单薄平滑的纸张在桌面上竖起来,可我花了好半天功夫,都没有达到目的。

  后来我无意中将纸卷成筒状在手上把玩,过后将纸展开,发现这张纸形成了一个不易消除的极小的弧度,我再将纸往桌子上竖放时,很轻易地就将它竖稳了。

  显然,纸能够竖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具备了一个小小的弧度。
  
  弧度的存在拓展了它的支撑面,扩大了它的平衡点,让纸张的竖立具备了更大的可能。
  
  如果是一根宁折不弯的筷子,要让它在光滑的桌面上竖起来恐怕更为不易,对筷子来说,筷子头那么大的平衡点是与生俱来、无法扩展的,要实现筷子的竖立,除非附带其他的外在条件,比如底部的粘贴,外在的支撑,或是将其插入泥土或沙子之中。筷子的属性决定了它很难有自己的弧度,所以它很难像那张纸一样可以靠自身的弧度站立起来,这正是它不容乐观的地方。
  
  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性情耿直,不折不弯的人,再怎么有才气,再怎么有能耐,在人生旅途上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常常会更多一些;

  相反,一个能屈能伸、能进能退的人,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平庸的,但很多场合他却如鱼得水,显得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他的人生优势,正是恰到好处地给自己的生命提供了一个可以立起来的弧度。
  
  给生命一个弧度,人生就赢得了更多可以站立起来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5:42 | 查看全部
给予的回报
时间:2015-01-31 作者:未详 点击:464次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各种鱼都在不停地寻找食物,直到有朝一日自己变成食物”。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海底世界里,清洁鱼没有鲨鱼一般强壮凶猛的身躯,也没有墨鱼一样巧妙灵活的伪装,亦不似海蜗牛那般剧毒无比。然而,正是这小小的清洁鱼,从来不会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和伤害。清洁鱼到底有何防身高招?
  
  鱼如其名。清洁鱼的工作正是用自己的身体将过往的各式鱼类都清洁一遍,就好像自己是开美容店的,认真将每位“顾客”从头到尾彻底清洁。而同时,清洁鱼自己也可以饱餐一顿。每条清洁鱼都有自己的地盘,而且它总是那么忙碌。任何鱼都可以成为它的“顾客”,不管多么奇形怪状,多么渺小。还是多么威严。
  
  有些凶悍的肉食鱼类会让别的鱼闻风而逃,而当清洁鱼面对这类鱼时,甚至还会为其提供额外的口腔清洁——深入其大嘴内部清除垃圾,而在“服务期间”从未发生过事故,有时还“免费赠送”清洁鱼鳃的服务。就连凶猛异常的大海鳝,也从不把清洁鱼当成猎物,为的是让小家伙把自己好好清洁一下。
  
  清洁鱼不懂得攻击其他鱼类,不懂得伪装自己,只默默无闻地为别的鱼服务,且乐在其中,故能在周围凶险的环境中与众生和谐相处,安享太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5:58 | 查看全部
快乐的钥匙
时间:2015-01-31 作者:未详 点击:465次

  (一)
  
  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
  
  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
  
  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二)
  
  一位知名作家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作家问道。“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作家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6:18 | 查看全部
关系的底线
时间:2015-01-31 作者:未详 点击:644次

  关系这东西,就是建立在底线之上的。破了底线。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但底线是什么呢?太因事而定,也太因人而异了。
  
  夫妻口角的底线是不要嚷嚷离婚。朋友争执的底线是当面说完背后不议,一夜情的底线是不要说我爱你,被人包的底线是不能拿包钱自己去养个小白脸。恋爱的底线甚至不在脚踏
  
  两只船,而在于你不能对一只船说另一只船的不是。
  
  这些都是常规底线。所谓常规,也就是说,一旦破个那么一回两回,也似乎没什么要紧的,底线依旧在那里,退回来重新遵守便是。所谓闻过则改善莫大焉。
  
  麻烦的是爱上一个人后,那底线,遥远得如同地平线。看似明确,其实是视觉的一个虚拟。
  
  最近有女友和其男友之间爆发了好几次激烈的争吵。每每女友对我说:“这回铁定分手。他破了底线了。”我就对她说:“先歇会儿,过两天再说吧。”果真如我所言,他们过两天就没事了,和好了,然后又进入下一轮争吵环节。不是说我算得有多灵,而是,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女人爱着这个男人,男人也爱着这个女人。两个人相爱,说什么底线啊?
  
  在感情状态里,很多时候,预定的底线不起作用,人可以一退再退,退到令自己惊讶的地步。你给自己说,他或者她再如何如何,我就必定如何如何。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都是虚妄的推测,哄自己玩的。
  
  底线是突然出现的,或者说,临界点是突然出现的。我所听说的一个离婚事件里的男主人公给朋友解释他决定离婚是因为某一个早上起来。又看到一条没有拧干的毛巾水嗒嗒地撂在洗面台上。五年了,怎么提醒她都不能把毛巾拧干搭好。男主人公最后因这条毛巾而彻底绝望,而勇气顿生,而不依不饶,而终于离婚。女人百思不得其解,不就一条毛巾吗?如果你爱我,怎么你就不能帮我拧干了搭好?男人的挫败感更重,不就一条毛巾吗?如果你爱我,怎么你就不能改变一下自己,拧干了搭好?
  
  上述离婚事件的教训是,从一开头就应该避免触碰这条底线,也就是说,从一开头,那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射手座女人就不应该和那个有洁癖易挑剔的处女座男人走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其实就是估摸着对方的底线并在彼此底线之上的一种互动往来。无奈的是,很多时候,人是不清楚自己的,更难拿捏对方,当彼此的底线尤其是致命底线呈现之时,也是破裂的那一刻。
  
  青春期的特点之一就是预设底线,然后尊崇这个预设的底线,用一种青春期特有的残酷决断去实践之。其实,这个底线有可能是个蜘蛛网,有可能就是一条粉笔画的线,是一种臆想,刻意尊崇它的后果是让自己后悔莫及。
  
  中年以后的底线是柔软的、结实的、坚韧的。弹性很大,承担包容的空间也很大。但它如果断了。那就是真的断了,无可挽回。而在此之前,甚至没有痕迹。也是,所谓底线,那就是底牌,哪能轻易翻出来?一旦破了,就是覆水难收——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后的事,但凡君子都知道,那就是一句话,沉默是金。
  
  有意思的是,沉默是金,却是做人的一个高度,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达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6:51 | 查看全部
幸福是对愿望的满足
时间:2015-02-01 作者:未详 点击:523次

  人生,说穿了只有几个字。生老病死是状态,喜怒哀乐是情绪,衣食住行是消费。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这还不简单吗?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也许你什么都不缺,可还是很烦恼。人复杂是因为情感和欲望。情感错综复杂,欲望没有止境。童年简单,快乐无比。越长大,心事越重。红尘缤纷,眼花缭乱,反而容易迷失。
  
  人们常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何以至此?因为不操心,不烦神。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心累比体累更让人吃不消。
  
  人人都希望快乐,追求幸福。其实,简单就是快乐,平淡就幸福。只是我们不屑一顾,甚至弄反了。有人甚至认为,简单是苍白的、平庸的、单调的、无趣的、不能忍受的。谁要是说简单快乐,可能要被反驳——站着讲话不腰疼,饱汉怎知饿汉饥。
  
  简单还是复杂?快乐还是忧伤?董玉洁举了一个巧妙的例子。他在《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这篇散文里,将中国一村妇与外国一科学家相提并论,颇耐人寻味。他说,奶奶在1930年就发现,小鸡把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活物认作妈妈,这比奥地利的洛伦兹早5年。可是奶奶没文化呀,不像洛伦兹会总结推广,提出动物行为学理论。难怪洛伦兹获得诺贝尔奖,周游列国讲学,奶奶却依然默默无闻,去得最远的地方是15公里外的县城。
  
  一个辉煌耀眼,一个渺小卑微,你看看这亏吃的,多么厉害!好在凡事皆有两面,让人心理平衡。洛伦兹太有名,以致1942年被德军强征为战地医生,后被苏联人抓了,吃尽苦头。到了晚年,据说洛伦兹相当孤独寂寞,没有人再注意他!奶奶虽然经过军阀混战、日军入侵、解放战争等动荡,但由于她是小老百姓,并无大碍。奶奶子孙满堂,享年八十有四。
  
  文章的末尾,董玉洁疑惑:奶奶和洛伦兹,究竟谁更幸福?这还真是不好回答。在我看来,大海咆哮是水,小溪潺潺也是水。
  
  民间有个通俗的说法,甘蔗没有两头甜。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系,这就是命运。它不会让人风光得只有甜蜜,也不会令人糟糕得一塌糊涂。大起,也会大落。爬得不高,摔得不重。人生有一些喜出望外与坎坷颠簸,完全是正常的,既不要得意,也不必悲伤。
  
  人活着,体会的是一种感觉,品尝的是一种滋味。无论是奶奶,还是洛伦兹,莫不如此。
  
  何为幸福?幸福就是对愿望的满足。获得是分子,愿望是分母,获得与愿望做除法,商就是幸福的指数。知足常乐不是获得的多,而是要求的少。如果愿望小而获得大,人就会惊喜。如果愿望大而获得小,人就会哀叹。没有愿望的人是悲哀的。有愿望不能满足是痛苦的。有愿望,且能满足愿望,这才会幸福。照这么说,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愉快,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欢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8 15:37:02 | 查看全部
苦难不一定是财富
时间:2015-02-01 作者:未详 点击:511次

  在一次聚会上,一些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有著名汽车商约翰。艾顿。
  
  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挣钱,将他抚育成人。姐姐成家后,姐夫将他撵到舅舅家。那时,他正在读书,舅舅规定他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草坪。刚工作时,他租不起房子,有一年时间,在郊外一处废旧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得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苦难的人,是没有权力诉苦的。”
  
  他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成了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到你的苦难时,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你能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你诉苦无异于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品质、学会坚韧么?”
  
  艾顿一席话,是邱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苦难时,他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你时,他就是你的屈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