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9 18:12:10
|
查看全部
无良企业肆意窃密
林华近期通过豌豆荚安卓应用市场下载了一个“益盟操盘手”手机应用客户端。没过几天,他就频繁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运营“益盟操盘手”的工作人员,进而推销理财产品。又过了几天,来自武汉、广州等地推广理财产品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原来正是这款“益盟操盘手”移动客户端泄露了林华的个人信息。如果仅仅是几个骚扰电话,手机泄密的风险还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益盟操盘手”涉及用户的7项隐私权限,会读取用户的位置信息、通话记录,获取设备信息、访问联系人名单、读取短信记录等,尤其是前3项,该客户端可以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经用户许可授权直接进行。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与林华相似的经历。一些不法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为牟利而窃取用户信息后随意倒卖。一些大企业往往会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用户的手机号码、行为偏好等,进行所谓的“精准营销”,完全不顾及用户的隐私权。
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间,谷歌就绕过苹果手机Safari网页浏览器上的默认设置,在部分用户的浏览器上秘密安装了能跟踪用户搜索习惯的文件,从而达到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的目的。
之后,谷歌的这一行为被发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展开调查。2012年,谷歌因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被罚款2250万美元。2013年11月,谷歌又与美国37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达成和解,同意就其秘密跟踪用户网络浏览、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为支付1700万美元补偿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