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3:02 | 查看全部
古代土豪有多富
时间:2014-11-08 作者:未详 点击:152次

  前些天一则新闻说,有澳大利亚公司生产专供“土豪”的黄金厕纸,每卷纸价值八百万元。还有报道说,有“土豪”在网上选购一种“黄金丸”,服用后排泄物便会变得“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如此视金钱如粪土的举动,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要是往回走几百年,古代土豪们的奢侈生活一点也不比现在“逊色”。
  
  后蜀国君孟昶喜用七宝溺器
  
  孟昶是五代后期后蜀最后一个君主。据史书记载,孟昶其人,贪酷无比,生活更是奢侈无度,整日醉生梦死。他在位三十一年,把个蜀地搞得民怨沸腾,国力凋敝,国家也最终被宋主赵匡胤所灭。灭蜀后,蜀国宫廷中的宝物珍玩自然也就悉数落入了赵匡胤的腰包。有一天赵匡胤检视所得,见库中有一物甚是稀奇,周边饰以宝石、金、玉之类,初不明就里,等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原来是孟昶曾经用过的溺器。啥是溺器,通俗地说那就是孟昶平日里用来撒尿的尿罐子。赵匡胤看罢不由长叹:“自奉如此,欲求无亡,得乎?”于是下令将此物连同其他缴获而来的奢侈品一并焚毁了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3:11 | 查看全部
北宋名臣寇准奢侈燃烛
  
  一说到北宋名臣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那个刚正不阿、心忧国难的寇老西儿形象。殊不知,寇准虽忠却也奢靡无度。据《宋史·寇准传》中描述:“(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试想,在那个尚点灯燃烛的年代,寇准整晚醉生梦死,大点灯烛,那是何其的浪费。
  
  《锦绣万花谷》又记载说,寇准一生都奢侈无比。他到各地为官,一旦离任,后任官员收拾房子,一准能看到厕所里结垢成堆的蜡油。后来,司马光教育儿子时,就干脆以寇准的故事作为反面典型,动辄以“近世寇莱公(准)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等为说教之词。没想这一招还真灵,司马光还真以此教育出了一个勤俭持家、行为低调的司马康出来。
  
  南宋酒官吃羊肉吮汁吐滓
  
  如果说孟昶、寇准那是大“土豪”,他们生活奢靡本就稀松平常的话,但是那些古代的小“土豪”的奢侈行为照样会让人瞠目结舌。据宋代笔记《夷坚志》记载,南宋绍兴年间镇江府有一酒官,生活富足,无日不会客,饮食也极为讲究。下面的差役们要请他吃饭,如果不是他自己指定的饭店他都不会去,就是到了饭店,饭菜如不出于自己相熟厨师之手,也不会动筷子。他到哪儿吃饭,下人们都需要随身带着桌子相候。最叫人难以想象的是他非常喜欢吃羊肉,但是吃羊肉“唯嚼汁,悉吐其滓”。众人不解,他则笑答:“食肉,以汁为精,吮其汁则足矣。肉,腌臜之物,固当舍之。”就是这样一个大富翁,几年后却因败家而流落街市,“着破布裘,裘半为泥所污,跣足行,形容不可辨”。有老朋友偶尔碰到请他吃羊肉,其见肉即食,大快朵颐。大家笑问为何食肉,他又振振有词:“羊肉,肉中珍物,舍之可惜。”众皆大笑,以讥其败家之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3:20 | 查看全部
 明代土豪食用一年只取
  
  两粒的鹧鸪米
  
  五代、宋朝的土豪们已然如此,明清时期的土豪更为夸张。王士祯《居易录》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弋阳有个人叫汪少伟,因为人仗义、好客洒脱,见尽了世面。有一次,朋友请他吃饭,但饭桌上只上了半碗米饭。汪少伟以为吝啬,稍显不悦,但一尝才发现此米香滑异常,为平生所未见。他很好奇忙问此米来由。朋友告诉他这种米产自四川,是将稻谷种在鹧鸪鸟的尾巴上,一根尾羽所产之米,一年只取两粒食用,其余则舍弃不用,明年再种再收,周而复始。汪少伟恍然大悟,方觉此人竟富贵至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3:31 | 查看全部
土鳖老板进化论
时间:2014-11-08 作者:未详 点击:110次

  作为聪明人代表之一,老板们是一个在不断进化中的种族,表现出对大环境绝佳的适应能力,不管在商场还是由商场进阶的名利场。比如早年流行过了单调炫富,现在流行表演“高端大气”。但像C老板这种能成为典型形象的人物,便得益于他精心提升自己之余的那些小小破绽,陡然令他的形象充满了戏剧张力,并折射出一个特定群体的进化过程。
  
  比如,尽管他对我这个小人物笑意盈盈,显示出准名人的异常亲民范儿,但傻子都不难察觉,他的自负气焰冲天,就差穿破酒店天花板如火箭般刺破晴空了。
  
  他这气焰显然也传染给了身边人与枕边人。邀请他参加一个坐而论道的清谈活动,无非是一群富人在一起劈劈情操,他的秘书便日日追命连环CALL:C总要住总统套房哦,C总还需要五个套房哦,因为C总坐私人飞机去,他的机长和机组人员也一定要住套房哦。好像如果他们不能如愿住上选定的房型,这位秘书便会被卖入黑煤窑或秘密处死。其实那活动里比他有钱有权有名的不知有多少。
  
  回想往事大家不胜唏嘘,想当年C老板是那样土鳖而可爱。早几年他接受采访时还喜滋滋地带着位和自己女儿年纪差不多大的模特儿,整个采访中模特儿始终半卧在沙发上,罩着个大墨镜扮黑面。采访结束,记者都嘀嘀咕咕,皆因他前不久才刚刚逃出婚姻樊笼,人人都在讨论他的财产分割问题。他还如此不顾颜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3:40 | 查看全部
 而如今,C老板身边固然少不了这类模特儿,但她们根本上不了台面,正牌女友是位端庄大方十分适宜生养的女主播,只待通过C老板对女人的三年观察期了。话说回来,有多少捞女没看透C老板这份心思,因此功亏一篑啊。
  
  现在人人都传说他如何富贵,一顿饭能花掉十几万。但我曾以为他的财富与眼界不过是喝喝路易十三、吃吃王八、包养几个小明星而已,没想到他都开上私人飞机了。下一步他还想做什么?像甲骨文老总那样环球航海?像俄罗斯富豪一样太空旅行?找一群夏尔巴人把他抬上雪山?都不是没可能。
  
  曾有广告公司的朋友想做一份《中国富人生活报告》,问我:你说中国富人都是怎么生活的?我那时太过武断,冷笑着说:时尚杂志上说的那些玩意儿,什么游艇、私人飞机、雪茄、马术,纯属扯淡,不过是一群穷人对富人生活的意淫。这话现在明显已经过时。
  
  我甚至疑心C老板正在按照时尚杂志重新塑造自己的现实生活,也许是他忽然发现早年那种穷少年力争上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桥段不再时髦了,现在流行的是衔玉而生的公子范儿。因此古巴雪茄意大利定制男装他一样也不能少,当然,这也没妨碍C老板把自己的服装品牌做成典型的土鳖最爱。
  
  C老板从不掩饰自己力争上游的心,每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俱乐部都有他的身影,每次企业家代表团的海外访问他都第一个报名。他甚至学会了几句意大利语,都是每次去米兰那条小街上定制西装时练出来的。甚至连C老板的长相,都越来越像海外华人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3:50 | 查看全部
一个职业试药者的自白
时间:2014-11-08 作者:未详 点击:153次

  一家网站举办的活动中,肖周被选作“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最具典型意义的传播者”之一,不同于肿瘤学家乔友林、“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等其他嘉宾一串长长的头衔,肖周的简介只有5个字:职业试药者。
  
  据报道,我国平均每天有370种新药问世,每一种新药在投放市场前,必须经过临床试验。在2012年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农工党中央就提交提案称,我国目前参与试药的人群总数约有50万。
  
  26岁的肖周只是其中之一。他使用过多个化名,从没告诉过家人试药的经历。和大多数试药人一样,他觉得做药物试验“不光彩”。从2011年至今,他参加了近20次药物试验,拿到的报酬有三四万元。
  
  每一次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都可以获得一笔补偿费用。据一家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公司(CRO)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笔费用包括误工费、采血费等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3:59 | 查看全部
 这位工作人员特别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这是一笔补偿金,并不是工资。但是仍有不少人将试药作为职业,甚至以此为生。
  
  在第一次参加药物临床试验之前,肖周在一家证券公司做了3年销售工作,月薪不足2000元。生活的拮据,让他又想起药物临床试验。肖周称,在国内进行药物试验的大多都是仿制药,很多药物都在其他国家进行过人体试验,所以他比较放心。
  
  从那时起,这个自称从小就百毒不侵的人又参加了几次试验,包括胰岛素、狂犬疫苗等药物。然而,随着参加试验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初的那种轻松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痛苦。
  
  让他产生动摇的是2011年做的一次胰岛素的试验。一开始对方通知他没有通过体检,但过了一个礼拜后又说,“不合格就凑合来吧”。
  
  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时弄虚作假,特别是体检时蒙混过关,在试药者这个群体中,已是见怪不怪了。一位试药者就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吹嘘,吸烟的人想通过尿检,可以在尿检的时候,滴一两滴白醋;用10倍药剂量的联苯双酯应对饮酒问题,这样转氨酶就会变成正常值;再比如,在胳膊的针眼上涂些粉底液,就可以在另外一家医院蒙混过去。也有的受试者,在医生面前吞下药物,离开医生视线之后再吐掉。
  
  试药经历听起来更加残酷。第二天早上7点,肖周来到医院,护士给扎了两根静脉留置针。8点,护士又在肖周肚皮上打了一针胰岛素,接下来就是5分钟一次的抽血,持续了24个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4:09 | 查看全部
24个小时里面,肖周一次也没下床。“医生不让吃饭,一直在输生理盐水,”肖周说,“如果渴了护士就会把盐水开大一点,饿了就忍着,连上厕所都在床上,大夫给弄个尿壶。”
  
  “我们就是小白鼠,甚至都不是带引号的小白鼠。”肖周回忆说,“那感觉就像囚徒一样”。
  
  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符合规范。按照规定,受试者在参加药物试验之前应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其中包括试验项目的内容、约定的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关系,以及药物试验的风险。
  
  但在现实中,这种违规操作并不少见。“作为受试者,你提出的任何意见都可能被忽略,你只能按照负责临床试验医生的话去照做。”他告诉记者,“医生们和中介们喜欢不说话的试药人。”
  
  另一方面,不少受试者对《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并不在乎,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多看,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仿佛只是走个程序。
  
  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的试药者群体来讲,很多人可能也看不懂《知情同意书》。“圈内流行一个公式,钱数÷天数=药物危险性,很多人就按这个来计算要不要来参加试验,”肖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给钱多的,反而不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4:21 | 查看全部
 据肖周介绍,一些中介抓住了受试者这种心理。本来风险性高的药物试验,补偿金本应会高不少,但是担心受试者不敢报名,会故意压低报酬。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在试药流程中的违规操作,可能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对整个药物临床试验乃至可能上市销售的药品带来安全隐患。
  
  “我们试药者获得的金钱和我们的付出真的匹配吗?”这是让肖周一直困惑的问题。
  
  一次试验中,在医生电脑上无意看到一份文件,肖周发现药厂准备给试药者的钱是3万元一个人,但是那次试验他只拿到了2500块钱。
  
  “受试者进行权益维护的最大难点,在于一个人与药企或医院的对抗,”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卓小勤说,“他们明显属于弱势群体。”
  
  当“为了金钱,出卖身体”、“拿健康换明天”等字眼出现在报道药物试验者这一群体的新闻报道中,肖周觉得“尊严受到了伤害”。
  
  偶尔,他会觉得自豪。特别是2012年夏天,一次陪朋友去药店买药,药师拿出一盒药,就是肖周第一次试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你们不知道,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有种不能被表达的激动,还有些略带冷漠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4:32 | 查看全部
关于“土豪”那些事
时间:2014-11-08 作者:未详 点击:173次

  这个时代,汉语呈现加速增殖发展的态势,有多少新词昙花一现,有多少旧词获得新生啊——例如“土豪”。
  
  我们这些从小学着革命教材长大的人,一定对“土豪”这个词记忆深刻,后面还常常跟着一个词“劣绅”。两个都是贬义词,是形容坏蛋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最喜欢做的是“贫民”。
  
  天下大势,三十年河东,一杯浊酒喜相逢。谁想到被打倒在地,又踏上一脚的“土豪”竟然再度出现,并且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呢?
  
  现在跟三十年前不一样,“土豪”成了褒义词,“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了口头禅,“当土豪”成了不少人的公开理想,“土豪金”是苹果公司实实在在用来抢钱的秘密武器。关于“土豪”那些事,你在网上一搜,简直是成百上千,脱屏而出。
  
  文字看着是一种书写符号,词语看着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同样的文字组成的词组,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词性,却展示出极其耐人寻味的变化。我读大学时最讨厌语言学上的两个词“能指”和“所指”,那时我自以为是地想,为什么不能翻译成“符号”和“内容”呢?但语言学家翻译成这样,自然有它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