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6:27 | 查看全部
 入职四个月,她经常感到恶心。有一天她因腹部绞痛被诊断为肠胃炎。翌晨当她想下床时,却感到一阵剧痛,经检查后,竟发现自己得了子宫内膜炎。知道了病因,这位女士心中的疑虑解开了,但数周后,状况突然恶化,她第一次在公司筹划的活动上请假了,她蜷缩在床上,满心悲哀,泪如泉涌,甚至想到了死。在看了妇科之后,医生建议她去心理科接受诊断,在那里,她被诊断出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对于这位女性的遭遇,福岛县立医科大学教授大平哲也医师(心理治疗内科)有着自己的看法:“晋升以及不习惯的电脑操作都能成为压力的诱因,身体上最明显的压力表现包括眩晕、胃痛、胸痛以及妇科病等症状。所谓压力也是有好几个阶段的,若无视身体不适发出的信号,压力便会发展至身心反抗的抵抗期,直到疲劳过度诱发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疲惫期。”这位女性便是在无视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后,一步步滑向了重度抑郁症的深渊。
  
  “压力”一词(特指心理压力)在现代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在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相关压力的报道见诸报端。之后,“压力”开始被频繁使用,“压力新闻”也与日俱增。进入21世纪之后,两次惨烈的大地震,长期的经济不景气,工作方式的改变等使得生活与工作压力铺天盖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6:35 | 查看全部
 某周刊对其网络会员进行的调查表明,超过90%的被调查者有时或经常感到有压力,而87%的人认为他们曾因心理压力导致身体不适。横滨劳灾病院劳动者精神健康中心主任山本晴义医生每年要回复七千多封患者咨询邮件,他指出IT化带来的压力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的人从早到晚都坐在电脑前,一天里也不见得能和其他人说上几句话,和旁边的同事沟通也用邮件。即使一个人压力过大,周围的人也因缺乏沟通,无法察觉出哪里不对劲,这样发展下去,压力将变为身心的疾病,甚至有人因此被迫停薪留职。”
  
  若压力变为“日常”的一部分,那么一个人便很难察觉异常。一位30多岁的女性在东京都内的一家综合医院上夜班做看护师,有一天起床后发现左耳失聪,医院的耳鼻喉科未查出异常,最后服用了类固醇药物一个月后,听力才慢慢恢复。但这只是麻烦的开始。这位女性一般从下午两点工作到翌日上午十点,她和另一位同事要应对一辆接一辆的救护车,还要指导后辈和进修医生,帮他们完善工作,另外为了尽可能多地接收患者,还要负责床位的调配。当然在夜班之后,白天还要去学校听课。虽然每天任务繁多,但她并未感到疲劳。没想到两个月后,曾经一天接诊30名流感病人都不会被传染的她竟患上了非典型性肺炎,高烧41度,不得不住院接受治疗。即使这时她依然担心着自己的工作,她忧心忡忡,食欲全无,三周瘦了十公斤,病愈出院后体力也没有恢复,只好再住院一周……医生告诉她是压力的缘故,不妨试试服用镇静剂。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她一贯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不会得病,而自己又热爱工作,干活时自然不知疲倦,长年累月沉积下来的压力在短时间内爆发,令她始料未及,但这次的经历总算让她明白了放松的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6:46 | 查看全部
 其实平日里,请一两天假,放慢工作节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压力与生病的可能性。但有些人并不把压力放在眼里,总是埋头苦干,在这种人的身上很有可能突然爆发重大疾病。人体的交感神经长时间的紧张会导致肾上腺素过量分泌,血管与肌肉收缩,血流不畅,血压上升,从而影响身体各个组织,使人免疫力低下,更容易生病,这其中包括呼吸、内分泌、妇科、泌尿、消化科、耳鼻喉科等多种症状,所以患者跑遍各科室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找到根本的原因。上述情况严重时可导致心脏猝死、脑中风、心肌梗塞。所以当你腰酸背痛,肩膀僵硬的时候,就该考虑是不是“压力”过大了。
  
  但生活中并非只有“坏事”才会带来压力。一位就职于外企的男性31岁时结婚,同时还买房开始了新生活。本以为人生从此风调雨顺,但每天过着和同为上班族的妻子擦肩而过的生活,再加上亲家之间的价值观不同,久而久之夫妻关系出现了裂痕。妻子离家出走要求离婚,男子心中的压力陡增:睡眠不佳,吃饭味同嚼蜡,一和妻子见面商讨离婚事宜便心悸不停,会面的第二天卧床不起,于是他申请了离婚调解。调解结束后,所有毛病都消失了,不再失眠心悸,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压力源——妻子已经离开。
  
  其实不光结婚和买房,连子女成家、个人获得某项成就、入学、毕业、休长假甚至过节都会带来各种压力。既然压力不可避免,我们只有合理安排活动,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自我调整,给身体和心灵减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6:57 | 查看全部
10分钟内入睡,才是好睡眠
时间:2014-11-06 作者:未详 点击:120次

  正常的睡眠一般应为7~8小时,生活中,很多人虽然睡得少,醒后却精神百倍;有的人睡足了8小时,起床后还是昏昏欲睡。其实,这与睡眠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睡眠指导专家、雨晴诊所副院长坪田聪指出,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良好的睡眠与时长关系没那么明显,关键在于能否在躺下后10分钟内入睡。10分钟是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入睡,有利于进入熟睡阶段,进而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帮助消除疲劳;若此后还未睡着,就很容易失眠或降低睡眠质量。为此,坪田聪介绍了几个助眠技巧,帮你快速入睡。
  
  早晨: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早饭时摄取,在夜间就会转化成褪黑激素,引发睡意,帮助入眠。香蕉富含色氨酸,早饭时吃一根,既补充营养,又助眠。此外,牛奶等乳制品、豆浆等豆制品以及肉类均富含色氨酸,早饭可以酌情食用。睡觉前3小时不能再吃东西,否则入睡后消化系统还在工作,会影响睡眠;平时可以经常吃点虾、贝类或海鱼,它们富含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强,对褪黑激素有保护作用,有助入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7:05 | 查看全部
  晚上:泡澡可以升高体温、放松肌肉,建议在睡觉前1~2个小时泡澡,这样睡觉时体温刚好下降,带来浓浓睡意。但要注意水温不可过高,否则会令交感神经功能活跃,反而睡不着觉,以38℃~40℃为宜;泡20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先淋浴10分钟,再洗头5分钟,最后泡澡5分钟,效果一样好;泡澡时可以在水里滴几滴薰衣草精油等有安神效果的植物精油,更有助于睡眠。
  
  节假日:很多人工作日忙碌不堪,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就蒙头大睡,认为这样能补觉。其实,这种习惯会打乱人体生物钟节奏,效果适得其反。这也是节假日过后,人们常常无精打采的原因之一。因此,节假日尽量按平时的作息时间起床、吃饭,最多比平时晚起2个小时,以保持体内生物钟的节奏。如果白天精神不好,可以通过午睡来补救,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视疲劳程度而定,但要注意,下午3点后就不能睡了,即使睡几分钟也会影响夜间睡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7:15 | 查看全部
别再熬夜了!睡觉的重要性
时间:2014-11-06 作者:未详 点击:142次

  我们的一生中,几乎都在重复做着这么一件事。
  
  拿破仑、南丁格尔和撒切尔夫人每晚只花4小时在这件事上面,爱迪生甚至声称这个行为根本是在浪费时间。
  
  为何我们需要睡眠?
  
  为什么睡眠这么重要?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科学家几世纪了,但最后的答案依然没人能确定。有人说睡眠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白天所消耗的体力在晚上能够恢复。但事实是,经过足足8小时的睡眠所省下的能量仅有209千焦,居然只和一片吐司差不多!
  
  我们之所以需要睡眠,是因为它能够维持我们正常的认知能力,比如演说、记忆力、创造力及灵活的思维等等。换句话说,睡觉对于我们的脑部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7:24 | 查看全部
如果不睡觉会怎样?
  
  想要知道睡眠对我们的重要性为何,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着不睡觉,看看会发生什么事。缺乏睡眠对于我们的脑部运作会有很严重的影响,如果你时常熬夜,那么对下列这些后遗症应该不陌生:起床气、无力感、易怒或是健忘等。你只要一晚没睡,专注力就会下降,专注的时间也会相对缩减。
  
  当你持续缺乏睡眠,语言、记忆、整合能力及时间观念都会被严重影响,甚至是停摆。事实上,当你持续清醒17小时以上后,你的表现能力将会下降至等同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5%,相当于喝下两杯红酒,触犯英国的酒驾规定。
  
  研究显示,缺乏睡眠的人无法在对话中正常响应,会提出非理性的观点,甚至是突然翻脸不认人,连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有些国际性的人为灾害也因此发生,像历史上的阿拉斯加湾漏油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三里岛核泄漏事故,还有太空史上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睡眠遭剥夺不仅对认知功能有很大的冲击,也会影响到身体机能以及情绪健康。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会造成白天非常想睡,也与高血压以及心理压力有关。也有研究报告表示,失眠会导致肥胖,这是因为体内掌控食欲和体重的化学元素与荷尔蒙,是在睡眠期间释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7:34 | 查看全部
当我们睡觉时,会发生什么事?
  
  当我们稍微闭上眼睛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的睡眠时间每90分钟~110分钟为一循环,而睡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快速动眼期和非快速动眼期。非快速动眼期又可细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阶段一:浅睡眠。在第一阶段,我们呈现半睡半醒的状态,肌肉会开始放松,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抽筋现象,在这个阶段很容易被唤醒。
  
  阶段二:真实睡眠。在开始浅睡眠的10分钟内,我们就会进入第二阶段——20分钟左右的真实睡眠。你的呼吸及心跳的速率会慢慢下降,这个阶段是人类睡眠最大的部分。
  
  阶段三、四:深层睡眠。在第三阶段。大脑会开始产生所谓的“delta电波”。这是一种庞大(振幅很高)又缓慢(频率很低)的电波,呼吸和心跳在这时已经处于最慢的状态。而第四阶段,我们的呼吸开始变得规律,伴随着有限的肌肉运动,若在这个阶段突然被叫醒,我们会无法及时调适,醒来之后的几分钟会恍神而且无力。
  
  快速动眼期通常发生在我们睡着后70分钟~90分钟,而在一个晚上大约会有3轮~5轮的快速动眼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7:44 | 查看全部
 或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其实大脑在晚上的活动非常剧烈,甚至比我们醒着的时候更加活跃,大多数的梦也都是在快速动眼期产生的。我们的眼睛不停转动,呼吸速率和血压开始上升,然而我们的身体实际上是瘫痪的,这或许是大自然用来防止我们将自己的梦境表现出来的方式。
  
  在快速动眼期过后。整个循环又会再重来一次了。
  
  多少睡眠才足够?
  
  其实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通常是因人而异。根据英国BBC网站的统计,我们的睡眠时间介于5小时~11小时之间,平均是7。75小时。
  
  来自英国罗浮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吉姆说:“我们需要的睡眠时间,就是让我们白天不觉得困就好。”
  
  现今世界的最长无睡眠纪录是兰迪·加德纳在1965年创下的,他能够不睡觉长达11天之久。研究开始4天后,他开始产生幻觉,接着幻想自己是一位知名足球员。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其他行为相当正常,在研究快要结束的时候,与科学家玩小钢珠游戏时甚至还获得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9 18:27:54 | 查看全部
有一种态度比理想更重要
时间:2014-11-05 作者:未详 点击:583次

  不久前,一位作家朋友应邀回小学母校做演讲,告诉我他在和学生们交流的时间里,有学生递上了不少纸条。有一张纸条上写的是:您上小学时的理想是什么?
  
  这位作家朋友在学生们面前很坦诚,微笑着说他上小学时的理想不是当一名作家,而且也没有想到自己现在会成为作家并且靠写作安身立命。他给同学们讲述起了自己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堂课。在那堂课上,语文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纷纷站起来畅说。
  
  有的说是当科学家,要发明很多对人们有用的东西;有的说是当歌唱家,唱出许多动听的歌曲;有的说是当作家,要出很多人们爱看的书;有的说是当画家,画出幅幅美丽的画来;有的说做一名光荣的军人,保家卫国;有的说做航天员,飞上月球……那时的他站起来唯唯诺诺地说:我想上初中。作家朋友告诉我说,立刻,那演讲台下的同学们爆发出了笑声。作家朋友微笑着给我说,记得当时在小学课堂上,语文老师和同学们也都是笑了,觉得他说的太没有理想色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