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2:10 | 查看全部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
  
  在算计对方时,露出破绽更易被对方利用;
  
  乱套时莫荒,慢慢梳理;
  
  不创新,毋宁输;
  
  别总按自家思路,打自家算盘,认清对手的意图很重要;
  
  失误就是在在帮对手的忙,自己打自己;
  
  高看自己与缺乏信心,两者相通;
  
  目标别太单一,总琢磨赢,失去欣赏过程的态态,结果可能总赢不了;
  
  下棋就是下棋,急啥?心地旁骛才有气度;
  
  别抱着奚落对方的心态,结果可能怠慢了自己;
  
  总赢棋会乏味,有输有赢方有兴趣味,“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在输输赢赢中享受乐趣;
  
  不要力图一蹴而就,等待是必要的,与寻求战机有关;
  
  得意不可再往,无长胜将军;
  
  要有悠闲的心态,别总急嗑嗑的;
  
  形成一种气势和威慑,逼其就范;
  
  别让对手牵着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2:21 | 查看全部
自以为攻势很顺,也许正是要中招的前奏;
  
  “推磨”的方法只能是偶尔开开心,羞辱对手的方式最好少用,甚至不用;
  
  首先要坦承不是高手,如果接二连三地赢棋,那就更不是高手;
  
  别总夸过五关斩六将的荣耀,也有走麦城的显眼时候;
  
  如果你有80%的把握取胜,要想到此刻是否正开始20%的失误;
  
  破釜沉舟取胜是偶然,而缩头缩尾导致失败却是常态;
  
  赢棋也是对方配合的结果;
  
  警惕温柔的陷阱,下棋是摆在桌面的“阴谋”,棋盘上波诡云谲、尔虞我诈都明明白白放在那儿,你看不透,那怨不得旁人;
  
  首尾相顾,不贪求蝇头小利而失去大势,处变不惊,审时度势是明智之举;
  
  珍惜每一枚子,有时可能在输在一个小卒上;
  
  讲究阵势,每一步都要堂堂正正,有时为占点便宜,却埋下了被绝杀的种子;
  
  树立全局意识,这样自家棋子就有了内在联系,而不是散沙一盘,棋局会得心应手,反之则处处受制,捉襟见肘;
  
  不贪,不虚,不浮,不躁为下棋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棋品即人品,棋风如作风,豪放粗犷或谨慎细腻,尽在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2:29 | 查看全部
人生也须和它们一起冬眠
时间:2013-08-20 作者:未详 点击:564次

  大雪尚未落下,山上和大地上的一些动物就已经进入冬眠了。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之中,特别是最寒冷的时候,也有必要进入冬眠,或长或短,给生命积蓄力量。
  
  青蛙的冬眠是深藏地下,因为它们没有毛或羽毛,所以身体体温调节能力很差,若是不冬眠,会被冻僵致死。在生活之中,有时候我们遇到艰难的境遇,如果不能去改变去适应,就让心沉静下来,待到春暖花开,就又是一个美丽的天地。
  
  常常会有几个同病相怜的人,有着相同的坎坷,有着相同的失落,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同样的寒冷。就像蛇一样,蛇们是互相搂抱在一起冬眠,互相取暖,度过寒冬。若是单独一条,便会冻死。大家一起,彼此安慰,互相鼓励,那份温暖便会在真诚的心间流淌,如此,再长的冬季又有什么可怕?
  
  熊的冬眠,比较与众不同,严格来说属于半冬眠。一般到秋天的时候,它们就会四处找食物,大吃特吃,将自己喂养得胖胖的。这样,冬天的时候,它们躲在树洞里,就靠身上的脂肪来提供养料。若是天气晴好,它们会醒来,走出树洞,继续寻找食物。这也像极了一些人,他们平时努力充实自己,以期在困难来临时有足够的应对能力。而且即使在困难中,也不会忘了继续充实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2:38 | 查看全部
还有一些人像蝙蝠一样,蝙蝠冬眠时都是倒挂在山洞里,吊在那里许久。它们之所以这样倒挂着,是因为它们的腿部无力,很难靠腿的力量起飞,所以这种姿势,只要松开岩石,就会凌空而飞了。而那些人也是如此,他们在逆境之中,就是以这种最危险的姿势坚持着,待困难一过,便倏然而飞。所以,有时候,走到悬崖边上,也许正是飞翔的开始,而那短暂的停留,正是在蕴酿飞翔的力量。
  
  更多的时候,我们在艰难的时候,更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你落难之时,会有很多居心不良的人想伤害你,想从你这里得到好处。就如刺猬一般,刺猬冬眠时,抱成一团,缩进洞穴里,尖刺根根向外直立。这样,有冬季觅食的动物发现它们,也无处下口。人也是这样,越是难捱的时候,越要保护好自己,因为只有自己完好,才能度过长冬。
  
  由此可知,冬眠并不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手段。那是一种凝聚力量的过程,是沉甸心灵的时刻。所以,当你看到哪个人于失败的挫折中变得很沉默很平静,就像是很麻木的样子,千万不要以为他已被击垮,更有可能他正处于冬眠之中,说不定哪一天,他就会豁然醒来,一飞冲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2:47 | 查看全部
那些,与幸福无关
时间:2013-08-21 作者:未详 点击:747次

  与幸福无关
  
  一
  
  赚钱以及把钱花出去所获得的,有时只是一种方便,而非幸福。
  
  譬如买车与备手机,好处是代步与吸纳传播资讯,把一个人很快地从甲地运到乙地及至庚地辛地,还能及时和很多人谈话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简言之,可以多办事,但不一定和幸福有关。坐车幸福吗?如果不论效率,与坐在家中沙发上无甚差别。打手机更谈不上幸福,它不是过新年与吃饺子。虽然有人站在马路边欣欣然以手机通话,仿佛幸福。
  
  有人不想多办事,也不想到哪里去以及跟别人谈话。因为这样会妨碍他们宁静(实际是幸福)的生活,如庄子与梭罗。
  
  汽车、手机对他们属于累赘,不及书画与琴棋有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做了许多事情,但必定不是拼命打手机以及开车游走所成。乾坤在手岂不比爱立信在手更好?就是羊毫在手、糖块在手乃至小人书在手也比方向盘在手更愉快,也更安全。因为前者乃享受,后者是劳役或伪享受,与幸福无关。
  
  有人说国外流行这样的口号:“少赚一点儿,少花一点儿,少病一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2:55 | 查看全部
 二
  
  人有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如果把一个人的消费愿望摊开,广告导引占三成,名牌奢侈品之类。模仿他人占三成,譬如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自觉不自觉的模仿。还有三成是践行童年以及青少年时的未遂之愿,在此,潜意识发生作用。人本能的满足只占一成,饮食男女而已。
  
  所以,日日觥筹并不幸福。因为广告导引与追随潮流所满足的只是转瞬即逝的虚荣心,证明他已经成了某种人,譬如富人。证明完了也就完了,无它。而满足童年的愿望属于今天多吃几个包子填充往年某日的饥饿,满足的只是一种幻象。而本能的满足,只需一箪食、一瓢饮,一位贤惠的女人(或者体贴的丈夫)和一张竹榻。
  
  但人们不甘心于简朴,虽然简朴离真理近而离虚荣远。人用力证明自己是重要的,于是以十分的努力去满足一分的愿望。然而,这与幸福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3:03 | 查看全部

  
  如果有钱并有闲,想从食色层面提升并扩展自己的幸福,需要文化的介入。或者说,文化限制着人的幸福。尼采说:“我发现了一种幸福——歌剧!”对那些与古典音乐无缘的人来说,歌剧则不是幸福,你无法领受《图兰朵》之中“今夜无人入睡”带来的视听盛宴。明仁天皇迷恋海洋微生物,丘吉尔迷恋油画,爱因斯坦迷恋小提琴,是文化上的幸福,也是大幸福。他们也是有钱的人,倘无文化,也只能蹈人口腹餍足之途,否则怎么办?
  
  一些有钱人易烦恼,因为他们的消费与性格有关,与文化无关;与面子有关,与愉快无关;与时尚有关,与需要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3:11 | 查看全部

  
  不久前,我假道太行山区远游,听到那里的农人期盼到年底能添一头驴或牛,帮助运输或种地。到了县城,听到酒桌上争说当科长或两室一厅的住房。在北京,听朋友交流打高尔夫球的体会——上果岭与入洞等等。而到了深圳,几位巨富比较各自的健康状况、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后者在每分升血液中多1mg,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便会下降3%。
  
  我想到,太行山农人的甘油三脂和HDL一定好到让深圳的富豪倾心。目前,在深圳这座全国人均年龄最年轻的城市,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三高”发病率居全国第一。
  
  这样,又想起海因里希·伯尔那篇小说,一个渔夫在海边晒太阳,有游客劝他工作等等。此文为人熟知,内容我不重复了。总之,人的努力常常会使目标回到原地,换句话说,很多人也许不知自己的幸福在哪里。
  
  有时,人只为温饱而工作,却没有办法去为幸福而谋划。谋划的结果大多是财富或满足,离幸福仍然很远。
  
  因为幸福太简单,简单到我们难以置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3:20 | 查看全部

  
  财富积累的速度如果和人的品位修养提高的速度不成正比的话,人就成了“享受盲”。
  
  说实话,在静夜暗室,谁知道茅台醇厚何在?宋版书雅洁何在?更别说深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种精微的妙谛,包括体味不出某伟人说过的“长沙城隍庙的臭豆腐就是好吃”这样本真的滋味。没时间,没心情,也没鉴赏力。当今缺少像王世襄、金受申、老舍一班集雅玩、游戏与享受于一身的生活大师。他们才是生活的主人。
  
  有些人的钱只有两种用途:吃饭和吃药。或者说盛年吃饭、暮年吃药。
  
  财富来得太快了,使许多人准备不足。他们背着财富的重负,跋涉于前往幸福的道路上。
  
  幸福离他们还很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3:29 | 查看全部

  
  为什么穷人离幸福很近?
  
  如同朴素离美很近那样,穷人的愿望低而单纯。人在风雪路上疾走,倘遇暖屋烤火,是一种幸福。把汗湿的鞋垫伸出来,手脚并感炉火的温暖,与封侯何异?这时,倘有一杯热茶与点心,更让人喜出望外。这样的例子太多,如避雨之乐,推重载之车上坡幸无顶风之乐,在街头捡一张旧报纸读到精妙故事之乐,在快餐店吃饭忽闻老板宣布啤酒免费之乐,走夜路无狼尾随之乐。穷人太容易快乐了,因为愿望低,“望外”之喜于是多多。
  
  有钱人所以享受不到这些货真价实的幸福,是因为此类幸福需要风雪、推车、捡报纸以及走夜路这些条件。
  
  穷人的幸福差不多是以温饱不逮为前提的,它在那时翩翩光临。满足了温饱,幸福却变得悭吝,它的阈值升高了。
  
  除非你有意过一种简单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