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8:57 | 查看全部
未必人人要做“杜拉拉”
时间:2013-08-16 作者:未详 点击:829次

  爱德华隔三差五就来游说一下海伦:“最近怎么样,考虑换个环境了吗?”“有个职位很适合你,薪水很高,建议你考虑一下呀!”“你怎么还不动心呀,这么好的公司这么好的职位……”
  
  爱德华是个猎头,他的职责是为客户猎到最合适的人才,而海伦对于爱德华来说无疑是具有竞争能力并能卖出好价钱的绝好人选。
  
  海伦在一家外资公司就任职业经理人已5年之久,以海伦的教育背景及工作资历,爱德华认为她完全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现在,爱德华手中有个职位,那家公司在行业内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而且空缺的职位是总监。假使买卖成功,海伦的薪水至少能够翻上一倍或不止,这应该说不是一个没有诱惑力的机会。但是,海伦还是坚定地对着话筒再一次说不了。海伦说:“爱德华,你知道的,多赚一分钱得多出一分力,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嘛,上有老下有小,有份差不多的工作就行了。我可不想做‘杜拉拉’。”
  
  爱德华对着话筒直摇头:“放弃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我建议你还是再考虑一下吧。”海伦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她心里很清楚,以自己喜欢求稳不喜欢有太大压力的个性而言,做个女强人绝不是自己的理想也并不适合自己。就拿加班来说,海伦有好些同事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钟,第二天还能继续精神抖擞地按时前来上班。但是海伦不行,她偶尔一两次加班到10点之后,整个晚上的睡眠质量就差得一塌糊涂,第二天上班整个人就恹恹地提不起精神。海伦喜欢的生活方式是守着一份压力不算太大薪水还可以的安稳工作,她要多些空闲时间来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她并不羡慕公司里的“杜拉拉”们,作为一个外企人,她太有体会,要削尖脑袋往上爬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成本。在一拨一拨汹涌后浪的猛烈推撞下,能守住经理职位已然辛苦,她再也不想继续往上爬,即使有现成的机会也不心动,因为她的好友艾米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01 | 查看全部
海伦的好友艾米最近新换了工作。艾米曾经在一家国际知名品牌公司做营运部经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新换的一份工作竟然是营运部助理经理,且公司品牌的知名度还赶不及上家。每个认识艾米的人都以为她是疯了,连海伦起初也无法理解艾米的举动。
  
  约了艾米出来喝茶。艾米说喝杯普洱吧,养胃。原来,之前过度劳累的工作使艾米患上严重的胃病。她工作忙起来,常要到下午3点才吃午餐,有时候甚至是午餐晚餐并一顿。作为营运部经理,她的心情没法不被销售生意的好坏所左右,每天晚上各店铺来报数,要是一天的销售业绩走势不好,她就整晚睡不着觉。她的胃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紊乱的作息时间和提心吊胆的工作心情下日渐走向衰退,她喝过中药,吃过西药,但是柔弱的胃还是时不时就疼了起来。终于,艾米放弃了她的“杜拉拉”理想,她原先的计划是三年内做到总监的位置,但是现在,如果不停下来,她不敢相信,三年后,她的胃会不会出大毛病?
  
  现在的艾米,虽然职位下降了,只是助理经理,听上去不那么荣光了,但是她不再需要肩挑一个部门的压力,她开始有时间陪朋友出来喝喝茶聊聊天,她的胃开始走上好转,在海伦眼里,现在的艾米,生活质量和状态只有比从前要好。
  
  有得有失,有失有得,这是职场上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假如工作不单纯只是为了赚钱和所谓的荣光,那么,还有什么必要非要做个“杜拉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10 | 查看全部
痛了,就会放下了,红尘中的取舍|人生感悟
时间:2013-08-17 作者:未详 点击:2349次

  人生路上,一路走来,历经坎坷与风霜。
  年已不惑,我以为一切都放得下了。
  我以为我真的参透了人生,具云水禅心,心博大开阔。
  但最终我发现自己在自欺欺人。所谓的一切看透,只是表象。
  实际上,面对曾经伤害了自己的人,我依然满腔愤怒。
  当我的热心遭遇冷漠,我无法淡定地说,随他去。
  但我最终原谅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或者说是软弱。
  因为我知道,是人就有弱点,是人就有“软肋”。
  
  与同一个人分手两次,20年的时光水一样流逝。
  有一天不期而遇,猛抬头看到他那两道来不及躲闪的目光,愤慨便如潮水一样袭来。
  记忆流转,不堪回首的片昔一幕一幕出现。
  我流逝的青春,我最美好的岁月,都在他赐予我的磨难中艰辛地度过。
  人生,相逢不如怀念。这样的人,宁可一生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18 | 查看全部
虽然我知道,明智的人,应该收集生命中快乐的记忆。
  但实际上,耿耿于怀的,偏偏是那些不愉快的事。
  尤其是曾经的伤害,我记得尤为清晰。
  直到有一天,读到一则故事,心才豁然开朗,不再纠结。
  
  一个苦者对一介高僧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高僧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
  于是,高僧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不停往里面注入热水,直到水溢出来。
  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
  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
  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26 | 查看全部
痛了,就会放下了。
  这句话我感同身受。
  我终于不再自责,曾经的人生中我曾伤害过别人。
  因为那时的我太年轻,没有经验,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忽略了别人的自尊。
  我终于不再心怀怨愤,为我曾经付出的真诚,而对方竟不屑理会。
  人生路上,我终于有了一份难得的感恩之心。

  感谢生命中曾作害过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意志;
  感谢生命中曾欺骗过的我的,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生命中间放弃过我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谢生命中曾绊倒过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谢生命中曾愚弄过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智慧。

  人世间,感谢所有使我坚定成长的人。
  使我在崎岖的人生路上,勇者无惧。
  最终放下所有心灵的负荷,轻装前进。
  
  红尘中,没有什么是入不下的。
  痛了,你就放下了。
  不惑之年的我,放下了心灵所有的负荷,一颗心自由而宁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35 | 查看全部
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时间:2013-08-17 作者:未详 点击:1261次

  就在我们快要大学毕业的时候,最后一堂课,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把我们带到了物理实验室。

  老教授取出了一个玻璃容器,往容器里注入了半容器清水,教授说:“这是常态下的水,如果把它倒进小溪里,它将能流入大河,然后和许多水一道涌入大海。”

  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进一旁的冰柜说:“现在我们将它制冷。”

  过了一会儿,容器端出来了,容器里的水凝结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冰,教授说:“零度以下,这些水就成了冰,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但水成了冰,它就再也不能流动了。就象南极内陆的一些永远不会融化的冰,它们的全部空间就是那狭小的一点地方。”
  
  “现在,我们来看水的第三种状态。”教授边说边把盛冰的玻璃容器放到了酒精炉上,点燃火焰后,过了一会,冰渐渐融化了,后来被完全烧沸了。咕嘟咕嘟地翻腾出一缕缕乳白色的水蒸气。片刻后,容器里的水蒸发掉了。教授关掉酒精炉让同学们一个个验看玻璃容器说:“谁能说出那些水到哪儿支了呢?”我们好奇地看着教授,不明白这一最后一堂课,学识渊博的教授为什么给我们做这么简单的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43 | 查看全部
 教授问我们:“现在水到哪里去了?它们蒸发到空气里,飘进辽阔无边的天空去了。”教授笑了:“你们可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实验哦!这里面有着大道理。”
  
  教授说,水有三种状态,人生也是如此。水的状态是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也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教授说:“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是零度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不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世界也就不过是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如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着平态的心态,那么他就是一捧常态下的水,他能奔流进大河、大海,但他永远都离不开大地;假如一个人对生活有着100度的高温,那么他就会成为水蒸气,成为云朵,他将飞翔起来,他不仅拥有大地,还将拥有天空,他的世界和宇宙一样辽阔。”
  
  教授微笑着说:“让你们对人生的心态最少保持在100度,这样的你们的人生世界一定会变得最大。”
  
  实验室里响起了雷鸣般掌声,那一刻我们记住了教授的话:心灵的温度将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50 | 查看全部
容人之长,容人之短
时间:2013-08-18 作者:未详 点击:1328次

  西哲认为,利己是人的本能,对之不应做道德的判断,只可因势利导。
  同时,人还有另一种本能,即同情。
  同情是以利己的本能为基础的,由之出发,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替别人想,就是同情了。
  
  利己和同情两者都不可缺。
  没有利己,对自己的生命麻木,便如同石头,对别人的生命必冷漠;
  只知利己,不能推己及人,没有同情,便如同禽兽,对别人的生命必冷酷。
  
  利己是生命的第一本能,同情是生命的第二本能,后者由前者派生。
  所谓同情,就是推己及人,知道别人也是一个有利己之本能的生命,因而不可损人。
  法治社会的秩序即建立在利己与同情的兼顾之上,其实质通俗地说就是保护利己,惩罚损人,亦即规则下的自由。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利己的行为都得到保护,损人的行为都受到惩罚,这样的社会就一定是一个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1:59:59 | 查看全部
同情,即人与人以生命相待,乃是道德的基础。
  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
  
  所以,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区分好人和坏人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界限。
  
  人如果没有同情心,就远不如禽兽,比禽兽坏无数倍。
  猛兽的残暴仅限于本能,绝不会超出生存所需要的程度。
  人残酷起来却没有边,完全和生存无关,为了龌龊的利益,为了畸形的欲望,为了变态的心理,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只有在人类之中,才会产生千奇百怪的酷刑。
  
  善待动物,至少不虐待动物,这不仅是对地球上其他生命的尊重,也是人类自身精神上道德上纯洁化的需要。
  可以断定,一个虐待动物的民族,一定也不会尊重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感一旦麻木,心肠一旦变冷酷,同类岂在话下。
  
  一个对同类真正有同情心的人,把同情心延伸到动物身上,实在是最自然的事情。
  同样,那些肆意虐待和残害动物的家伙,我们可以断定他们对同类也一定是冷酷的。
  因此,是否善待动物,所涉及的就不只是动物的命运,其结果也会体现在人身上,对道德发生重大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道,救赎动物就是人类的精神自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0:08 | 查看全部
善良的人有宽容之心,既容人之短,能原谅;
  又容人之长,不嫉妒。
  在我看来,容人之优秀是更难的,对于一个开放社会也是更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