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4:58 | 查看全部
 有梦的人生才精彩

  文/迩半坡

  有一位美国老人,名叫谢尔登·阿德尔森,自小在贫民窟长大,因为敢于做梦,12岁以报童起家开始创业,打拼40多年成为全美第三富翁。74岁时财富一下蒸发90%,继续打拼再登富豪榜。这个老人的跌宕人生路就像过山车一样惊心动魄,而他却是世界上财富增长速度最快的有钱人,不能不说他既是不可复制的奇迹,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神话。

  0岁:1933年出生,全家6口人只有一张床和一间房,挤住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处贫民窟里。父亲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母亲为生计在家中干些缝纫杂活贴补家用。

  12岁:在贫民窟长大的他,跟叔父借钱200美元,租下街边两个摊位,开始卖报纸创业,这一干就是8年。

  20岁:结束在街头颠沛流离生活,敢于做梦,不断发现并抓住商机,卖洗发水、剃须膏等给汽车旅馆。随后当兵以及考取大学学习公司理财,走出校门,做贷款经纪人、投资顾问和理财咨询师等职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5:08 | 查看全部
30岁:前往纽约寻求梦想和发展,从事媒体广告业务。尝试无数行业,成为一名管理着500万美元基金的风险投资家,大到原子能源小到宠物商店成功投资75家公司。1969年股市大崩盘,他损失惨重,但很快抽身投资圈,进军房地产业。没过多久,他唯一的业务受到重创,房地产生意就此关门。在加利福尼亚一次由一家杂志主办的房展中,他再次看到机会。次年3月主办第一场会展,全美国科技产品经销商闻讯而来,展览规模越办越大。

  40岁:1979年他通过自己投资的一本计算机杂志,在拉斯韦加斯创办计算机供货商展览Comdex,以100美元一个摊位的价格向主办地政府租赁展览场地,再以50倍高价租给展商,积累下巨额财富。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业蓬勃发展,Comdex展览会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展会。

  50岁:迎来IT业黄金时代,人们无不想对Comdex展览会上最新科技产品一睹为快,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IT与财富英雄的演讲更是展览会吸引人的重头戏。8年后,参展商已达2480家,参观者超过21万。1989年,他以1.28亿美元买下旧金沙赌场酒店,并建起美国首家由个人投资并拥有的金沙展览中心,以此转战并不熟悉的博彩业。

  60岁:1995年被人称为“会展之父”,以8.6亿美元高价将Comdex盘给日本软银,此交易令他成为真正富豪。投资15亿美元炸掉金沙赌场酒店。三年重建,占地63英亩,把它与美国最大会展中心相连,建一座堪称全球投资最庞大的集住宿、娱乐、博彩的“威尼斯人度假村”,确立他在拉斯韦加斯的富豪地位,并将博彩帝国延伸到亚洲,在中国澳门投资澳门金沙娱乐场,在新加坡建设滨海湾金沙酒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5:18 | 查看全部
70岁:2003年身家超过30亿美元。不到3年,以每小时赚进近100万美元的速度,迅速拥有205亿美元,购买私人飞机14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私人飞机群。2007年财富上升到265亿美元,位于《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6位,在美国排名第3,仅次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74岁登上人生最高点。

  74岁:2007至2008年间,金融危机爆发,旗下金沙集团股价下跌,一年之间损失250亿美元,财富缩水超过90%。从谷底到顶峰花了40多年,从顶峰坠落谷底却只用一年。但他从顶点跌入谷底后再次登上顶峰,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短短两年,他重新积累财富近150亿美元。2009年成为《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有史以来,财富增长速度最快并成为全球最有钱的人。

  今年谢尔登·阿德尔森迎来78岁生日,他的左腿饱受神经病变的痛苦,走起路来只能靠一根拐杖支撑,但就是这么个老人依然敢于做梦:“总有一天我的财富要超越比尔·盖茨,变成世界首富。”然而,当被问及他的财富还差比尔·盖茨300亿美元,是否有兴趣回到从前的排位时,他的眼睛豁然发亮,最后这样回答:“为什么不呢?我就是敢于做梦才拥有今天的财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5:27 | 查看全部
 成长和成功

  文/俞敏洪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就算活着,也没有了梦想和激情。

  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任人平白地“拿来”,因为凡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也极有可能随时失去;成功是一种成长,而成长源自一个人的内心,得到了就是永恒。人们在看待成功时,通常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看成功本身,而不去探索如何成功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到的?还是通过权钱交易的阴谋得到的?如果一个人得到的财富、名誉和地位不是通过自身不断的完善和光明磊落的努力得到的,那他所谓的成功就是令人鄙视的,这种成功也和成长毫无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成功是和成长相连的,是通过不断努力而取得的,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成功会比较长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5:38 | 查看全部
成长是一个人不断取得成功的加油站。如果一个人继承了一笔遗产、中了一份彩票,或者因为考试猜对题目而得到了一次高分,这不叫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它与成长无关,不可复制,存在极大的偶然性。试想,如果此人想要再继承一份遗产,再中一次彩票,或者再猜对一次题目,还会那么容易吗?但相反,如果一个人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么他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未来更多的成功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复制。所以,持续不断的成功必然和成长相关。当我们谈论一个人成功的故事时,其实就是在谈论他不断成长的过程。并非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值得尊敬,除非他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成长过程。

  现在的年轻人只追求成功,不追求成长,这是令人悲哀的事情。这就像造一所房子,只追求房子的高度,却不努力把地基夯实,房子到了一定的高度必定轰然倒塌。大学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时光,认真读书、独立思考、探索真知、广交挚友,让美好的青春留下一路成长的轨迹是令人着迷的一件事情。同时,前途的迷茫、失恋的痛苦、人生的徘徊、现实的苦闷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可惜,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选择用一种浅薄的方式——或打游戏或上网——来刻意回避自己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努力和痛苦。不过,任何逃避都只能是暂时的,现在的一时逃避通常意味着未来以成倍的努力和痛苦来偿还。我见过太多的人,由于在大学时不愿意主动成长,不追求知识,不丰富自己的心灵,不思考自己的人生,结果走上社会后变成了毫无用处的人,在社会的边缘游荡,不能融入社会,也不被社会所接纳。

  只追求成长,不追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其实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人生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她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她曾经有过毛毛虫笨拙的爬行、蛹化成蝶的辛劳和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5:47 | 查看全部
 人生时钟,你现在几点?

  文/金兰都

  活到现在,你感觉人生的路走了多久呢?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些不知所措的话,我不妨换个角度再问一次。如果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时间比作一天的24小时,那么你觉得自己现在正活在几点钟?是温暖和煦的清晨还是烈日当头的正午?刚刚大学毕业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正处在刚刚吃过午饭,马上准备开工的下午一至两点呢?

  我们不妨拿出计算器计算一下。假设你大学毕业时是24岁,又假如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24岁相当于几点呢?

  我告诉你,结论是——早上7点12分。

  是的,是早上7点12分。大学毕业时的24岁顶多就相当于早上7点12分。

  此时此刻,很多人才刚刚起床,为崭新的一天做准备。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没有起床。作为大学老师,我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成长,而这一经验帮我认识到7点12分背后所蕴藏的含义要比他们想象中巨大得多。

  没错,24岁这一年纪顶多就是早上的7点12分。是正要出门上班的时刻。

  度过幼年期和青少年时期,正要踏入社会的24岁,相当于一天中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即将要出门的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5:58 | 查看全部
那么,退休后准备安度晚年的60岁相当于几点钟呢?计算一下会得出来,是傍晚6点。这是职场人士们结束一天的辛劳工作下班回家的时刻,也是夜生活即将开始的时刻。

  这些数字是不是很奇妙呢?跟你想象的有所出入吧?因此,我喜欢将人生的80年跟一天中的24小时进行对照。

  人生时钟的计算方法十分简单。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而将此分成80年,每等份就是18分钟。1年相当于18分钟,10年相当于3个小时,以此类推,20岁是早上6点,29岁是上午8点42分。我所计算的人生时钟前提是将80岁设定为人的平均寿命,而随着未来平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人生时钟的跨度都将增长,单位时间也将变得更加宽松。

  曾经有一位60岁的元老级毕业生,参加系里组织的校友会活动时说过,他在大学任教多年,认为自己的人生会一直围绕着校园度过,可是新上任的某领导突然决定提前部门的退休年龄,他只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忙退休了。一开始他十分记恨这位领导,但现如今他十分感谢这位领导让自己提前两年退休,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之中还有许多之前未曾开发的幸福领域。我对这位前辈的话着实吃惊了一番。没错,夕阳西下的6点10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再转换方向,有新的作为,世界仍旧有许多未知的全新领域等待你去探索。夕阳无限好啊。

  我将人生时钟介绍给其他人时,大多数人都会流露出惊诧的表情——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人生时钟要比想象中的都要早。当我对即将年满50的前辈说出“前辈,您现在才处在下午3点哦”,对方会立即掰着手指掐算开来,并且当我将人生时钟的对应讲述给即将迎来毕业时刻的24岁年轻人时,大多数人都会由衷地发出感慨,“我以为自己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人生,可现在才仅仅处在早上7点12分啊!”

  没错,你的人生之路仍尚早。如果早上7点醒来之后,发觉自己已经比别人慢了半拍,不要焦虑和担心,因为这并不意味着会毁掉一整天。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并不会对未来起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有些人抱着“我已经来不及了”的态度自暴自弃,并非是“事实”问题,而是“自欺欺人”的问题。切忌不能为自己制造放弃或逃避的借口。你现在所处的时间段还很早,现在的你还拥有大把的时间,悬而未决的未来正在等待着你,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6:09 | 查看全部
 记住自身的优势

  文/秦湖

  凯恩是一位优秀的职业拳击运动员,他的身手敏捷,反应迅速,以快着称,能以快速而连续的拳法将对手打倒在地。凯恩凭借着他擅长的快拳经常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搏击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很多的奖牌和荣誉。

  在一次顶极的搏击比赛中,凯恩遇到了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威廉。威廉的身手并不算敏捷,但他的出拳力量大得惊人,只要稍不留心挨了他的一拳,就会被打趴在地上,很难再爬起来继续比赛。凯恩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和威廉的比赛中,他左躲右闪,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地避开威廉的重拳,但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凯恩在躲闪中一不留神被威廉重重地击了一拳。凯恩顿时眼冒金星,踉跄地倒在了搏击台上,直到裁判员数到第十下,他仍然没能够再站起来。

  落败的凯恩心里很不服气,他想,既然威廉的重拳那么厉害,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加大力量的训练,让自己的出拳变得更有威力。

  不久,凯恩和威廉又一次在搏击比赛中相遇了。凯恩认为自己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力量训练,这次一定能够打败威廉,以雪上次的耻辱。

  然而,比赛还没进行多久,凯恩就明显感觉吃不消了,由于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力量训练上,他原本擅长的快拳明显变慢了,身手也没有原来那样敏捷,而他寄以厚望、苦苦练习的重拳并没有威廉的厉害,最终的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凯恩再次被打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6:17 | 查看全部
二次败北的凯恩痛定思痛,终于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优势是快拳,于是他拼命地练习快拳,将自己的出拳速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大截。在第三次和威廉的比赛中,凯恩凭借着他那迅雷不及掩耳的快拳打得威廉毫无招架之力,轻松地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当一个人想击败对手的时候,往往会忘记了自己原本的优势,既而顺着对手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希冀能通过复制模仿对手优势的方式来击败对手。可是,这样的做法往往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会丧失自己原本的优势。

  人生同样也是如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与短处。只要时刻记住自身的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够取得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14:36:25 | 查看全部
 所有苦难都终将完美涅盘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最敬爱的父亲,和所有正经历苦难的人。

  文/渊罗

  我们身边有很多好的故事,多到散落一地我们都想不起去捡。

  我的父亲是七二年出生的,九零年落榜。照爸爸说,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不错的大学,但家里没有条件,兄弟姐妹 6 个,差不多都是结婚生子的时候了。被我爷爷一句“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打发去东北投奔大爷爷,大爷爷是军队出身,当时地位算很高的。

  背上蛇皮口袋,揣着奶奶烙的糟面饼,登上了北去的火车。当时是他第一次坐火车,淮安没有直通沈阳的火车,要到徐州转车。在徐州转车时,因为在月台上乱窜,被巡警发现,检查背包,发现几块糟面饼,就挥手,去吧去吧。

  到了大爷爷家,以为凭大爷爷的身份怎么也能安排个差事。但是大爷爷革命出身,从来没有为家里人谋过一点福利。儿女也都平凡的生活着,到现在最好的也不过是在银行工作。当时,大姑和二婶在家里糊火柴盒,挣点钱,我爸也就跟着她们一起糊。大爷爷看这也不是事啊,跟爷爷不好交代,大婶做生意挺赚钱,就说给点本钱去跟大婶学做生意。我爸就像是《人生》中高加林那样的人,放不下作为知识分子的脆弱的自尊,不愿意去吆喝,也确实没有经商天赋。摆了个杂货小摊,他却在一旁捧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来人了也不知道招呼一下,得也不是做生意的人。在东北蹉跎了半年左右,连来回路费都没挣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