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3:19 | 查看全部
 潮热
  
  原因:体温上升、面部潮红、出汗、心悸等,多由激素分泌波动引起。
  
  对策:200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参加5次瑜伽、冥想和深呼吸练习的女性,潮热盗汗症状比只进行伸展运动的女性减轻了50%。豆制品含有类雌激素的化合物,可适当补充。
  
  皮赘
  
  原因:人过中年,脖颈、腋窝和上半身等处经常长出一些微小、柔软的扁平状小组织团,原因尚不明确。
  
  对策:拉姆博士提醒,身体尽量少“折腾”,除非特别影响美观,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如果皮赘多发,患结肠息肉的可能性极大,最好尽早筛查。
  
  啤酒肚
  
  原因:腹部赘肉反映了内脏脂肪量的多少,提示身体热量超标了。
  
  对策:最好立刻行动,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每周至少参加4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有氧锻炼,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3:31 | 查看全部
 男性乳房突出
  
  原因:成年男性乳房突出,通常是由于体重超重所引起的。
  
  对策:吃得健康、减轻体重、增长肌肉可有效缓解,可以进行一些力量锻炼,如仰卧起坐、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但是,部分男性的乳房组织扩张可能说明激素紊乱,或由甲亢、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因此,当自我调整无效时,应及时就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4:51 | 查看全部
公交上的花美男
时间:2014-10-13 作者:未详 点击:212次

  要说在这个开车就是添堵的城市里,最便捷实用的通勤方式还是乘公交。
  
  乘公交也不是全无是处,至少有好多故事可看。比如有一天看到一个“洗剪吹”发型的小哥,坐在颠得PP疼的车里,扯着嗓门电话指挥对方,“对,给他们打过去500万,环城公园里要用脸谱雕塑突出古城文化……不要太现代感,弄不好就俗了。”不光我目瞪口呆,全车人都对他侧目而视抑或是刮目相看。
  
  还有一个大叔,在车上吼电话,“王局,我快到了,堵车堵车,你们先喝,我会绕一下,对对,我开车。”他一手扯在吊环上,一手举电话,头上的汗冒出来都腾不出手去擦,左右观众目光各种复杂。
  
  有一女的,从上车就在和“老公”打电话,围绕着“来不来接我”的议题一直在嗔痴怨嗲、装疯卖傻,害得我到下车时已经被洗脑了,替她牵肠挂肚:他到底、到底来不来接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5:00 | 查看全部
 还有一次,我座位后面的两个眼镜男在聊文学,从本地文坛聊到莫言,从莫言聊到卡尔维诺,等我下车时,他们正在大谈厄普代克。我是该感慨“神州处处有神人”呢,还是该感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后来想,公交车和文学还是匹配的,文学如今不过是灵魂的公交车,票价低廉却四通八达。
  
  还有更让人欲罢不能的活剧。有次刚上车,后面就紧跟上来一个女的,上车后就转过身堵在车门口,连环腿猛踹后面的人,后面的那男的竟然一点儿也不生气,觍着脸护着头硬挤上来了,紧挨女的站在门口,女的狠声骂“你别跟着我,你去跟着那狐狸精!”那后面三个字的敏感词仿佛是被嚼碎了吐出来的,分贝猛地降了八度,但全车都听见了,因为那一刻车厢意外的相当寂静,人人都屏住呼吸关注剧情发展。女人的怒火就像那辆破公交的马达,轰隆轰隆地碾压着男人,但碾不出他一个字,于是到下一站,女的就气急败坏地跳下车去。男的犹豫了一下,被关在车上,隔着脏兮兮的车窗玻璃,能看到女人怨毒的眼神小刀样嗖嗖飞进来。
  
  也不是每次乘车都能有别人的好戏看,多数情况是自己在演戏,不是在争座位就是在等着争座位。我就奇了怪了,上班时,我一点儿也不爱坐,尤其是开会,简直如坐针毡,可是为啥我刚刚摆脱了单位的座位,上了公交就急不可待地抢座位呢?我也曾想,我才看不上这座位呢,谁爱坐谁坐去,我就站着,血脉通畅、视野宽广、俯视众生……
  
  其实最该俯视的是自己的包,比如一个长的像李俊基样细长眼睛的花美男站在我旁边,还脱下了他的衬衫搭在我的包上面,我到站了还暗自为他惋惜,没机会跟我搭讪了。下车后,我发现包包被遮盖那部分的拉链被拉开了,幸亏到站啦,他没来得及下手,我的钱包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5:10 | 查看全部
刘备:三顾茅庐的隐情
时间:2014-10-13 作者:未详 点击:100次

  许多人提到“三顾茅庐”,就会坚信,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就一定会等到明主的拜见。但是,真是这样吗?诸葛亮真的纯粹因为其才华横溢远近闻名,而被刘备三顾茅庐的吗?我看,其中恐怕也有隐情!
  
  在公元207年,还不是大军阀的刘备率领一帮乌合之众来到了新野。之前,他是屡战屡败,屡败屡逃,虽然有张飞、关羽等猛将,但由于部队不正规,实力不强大,没有过硬的社会根基,所以他常吃败仗。这次,刘备在新野驻军,就想拉拢当地豪族,另外也是真心要寻找一位像韩信那样才华横溢的将领。
  
  当时,刘备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就给刘备推荐了徐庶和诸葛亮。但是徐庶还没干多久,就被曹操给挖了墙脚。没办法,毕竟曹操那边兵强马壮,给的工资待遇很好,再加上曹操还捞到了徐庶的母亲为“核心王牌”,徐庶无奈,也就只好惜别刘备,跑到曹操那边去了。
  
  一时半会儿,没有了军师可怎么办呢?刘备只有继续物色找人这条路可走。经过多方权衡,再加上司马徽、徐庶等人的推荐,刘备决定去找诸葛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5:19 | 查看全部
 当时,刘备是不会天真地相信26岁的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刘备如此看重诸葛亮,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有着特殊的当地“关系”,比如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是荆州牧刘表的旧友;大哥诸葛谨已经去东吴当官,属于典型的潜力股,正在提升中;沔南名士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在当地颇有影响;主掌荆州行政的蒯家是诸葛亮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诸葛亮的妻舅。最重要的是,当地行政军事首领刘表,因为娶了蔡家的女儿,亲上加亲,也就成了诸葛亮的表舅舅。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网,怎能不让刘备心动呢?
  
  于是,公元208年春,刘备3次到隆中草庐拜访诸葛亮。不过,刘备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注意,绝对不是诸葛亮故意不见,而是因为他出去游山玩水去了,才和刘备无缘。
  
  当然,第三次两人终于还是见上了。两人一拍即合,诸葛亮就在家中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很多人佩服诸葛亮提出的三足鼎立,其实真正熟读历史的人,是很容易提出这个策略的。为何呢?我们可以从东汉之前的历史说起。
  
  当年韩信为齐王,项羽为楚王,刘邦为汉王,当时项羽的谋士就去劝说韩信,3家均分天下,各自占领地盘,这不就是三足鼎立的教科书版本么?有现成的历史教材,搬来就可以实施,此种论断其实是见不得高明到哪里去的。再说,提出三足鼎立观点的又不是只有诸葛亮一人,当时吴国的鲁肃提出的观点比诸葛亮更早。
  
  因此,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除了诸葛亮的才华横溢之外,其中还掺杂着其他背后的诸多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5:32 | 查看全部
“萌”霸天下的秘密
时间:2014-10-13 作者:未详 点击:106次

  如今“萌”字泛滥,网上到处是卖萌耍宝的图片和段子。学生和白领也热衷于购买“萌”系列的生活用品和玩具。人们都喜欢“萌”,连上了年纪以及严肃的人也会使用“萌”系语言来和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套近乎。可见“萌”文化的群众基础深厚,“萌”的威力真大。那么这个“萌”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它有何魅力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狂热追捧?
  
  因为圆,所以“萌”
  
  “萌”是东瀛的舶来品,日本动漫和游戏中那些形象圆润、眼神无辜的人物和宠物成为“萌”的代表。如今“萌”已经成为网络上可爱、讨人喜欢的代名词。对于什么是“萌”,我们不妨先看看“萌物”的东西都长什么模样。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萌物”是女孩卧室里常出现的毛绒玩具——毛绒小熊、小猫、小狗、小兔、长颈鹿……哎呀,这些东西怎么长得都差不多?如果不给你解释,你还常常分辨不出这毛绒玩偶具体是何种动物。圆乎乎的脸、圆鼓鼓的鼻子和嘴巴、肚子和屁股更是圆润可爱,让你抱在手里,忍不住想要抚摩捏揉或者狠狠亲一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5:42 | 查看全部
 如今的活宠物都会被主人按照网络萌物的标准捯饬一番。比如大家都认识的日本明星小狗俊介,其品种是我们不陌生的博美犬,但俊介的一身长毛被修剪后,整体形象也成为圆鼓鼓、类似萌系毛绒玩偶的状态,俘获了全球万千粉丝的心;精明的商家为了商品获得良好销路,也将不少生活用品加工成我们喜欢的“萌”的造型:比如圆鼓鼓的杯子、圆润可爱的汽车、棱角圆滑的手机、圆滚滚造型的沙发、椅子……结果这些商品果然获得极好的市场;人们在博客、微信以及宣传海报中最爱使用的汉字字体形状,不再是四四方方的了,而是讨好卖萌的圆形;谈及人呢,如果你一直为自己肉乎乎的包子脸深感不满,现在可能也不用发愁了,因为热爱“萌”文化的大家会亲热地称呼你为“萌娃”。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看出个所以然了:被称为“萌”的事物,大多都有着圆滚滚的外形。而且反之亦然,有着圆滚滚外形的事物,容易受到喜爱,并被称为“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5:53 | 查看全部
“圆”动人心的魔力
  
  心理学认为,圆形代表善良,喜爱圆形的人善良纯真。“人之初,性本善”,婴儿纯真可爱,而婴儿对圆形确实也有好感。婴儿在母亲怀抱中接受温馨的母乳哺喂,他或她长时间接受的视觉刺激来自母亲圆润丰满的乳房,而女性的这一身体器官,正是婴儿眼中安全、舒适和饱足的象征。科学实验也显示,当各种各样形状的玩具摆放在婴儿周围,他们关注得最多、最爱伸手去够的,就是圆形的玩具。视觉实验中,相较其他形状的图形,婴儿凝视圆形图案的时间最长。而在婴儿啼哭吵闹时,母亲用圆滚滚的玩具安慰他,效果也是最好的。
  
  我们在婴儿期培养出对圆形的好感,在成长过程中更是把圆形和天真无邪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惹人怜爱的白胖可爱的婴孩和圆滚滚的小动物。因此,我们对于圆形事物始终寄托着美好的感情。
  
  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书包、笔袋、钥匙扣上都挂着圆形的小玩意儿,白领一族的办公桌和手提包里也有不少造型圆润可爱的小物件,如果你要是嘲笑他们此举意在卖萌,那就错了。当我们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耗尽精力,当我们为了应付人情世故而费尽思量,我们在潜意识中不免渴望回到孩提时单纯无邪的年代,不再为成人世界的各种麻烦事而烦恼——这时,寓意着单纯、天真无邪的圆形物件就成为了最方便易得、见效最快的情感寄托物。
  
  当我们拿起这些圆溜溜的物件时,潜意识中我们会让自己暂时像小孩子一样观察、思考和行动。所以,当有人拿着造型圆润可爱的小玩意儿,一边面带小孩子才有的神情自言自语或是突然做出小孩子一样的调皮或是可爱举动时,他并不是幼稚或者刻意装可爱,而是在积极地安慰和开导自己。正因为如此,圆鼓鼓的“萌”物往往具有抚慰心灵、治愈忧伤的功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0:26:05 | 查看全部
 无处不在的“圆”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追本溯源,我们对“萌”的追捧,源自我们对圆的喜爱。千百年来,圆在世界文化传承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在东西方的创世神话中,人类认识世界,是以“圆”来把握的——无论古代西方人认为的“天圆地方”,还是古代中国人认为的“天圆地圆”,都是认为“天为圆”,并且天体的形状大多为圆形,天体运行的轨道也都是圆形——月亮绕着地球、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轮回往复、永无休止。而人以天为尊,所以圆在所有形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亚里士多德都把圆视作最美的几何形体。同一周长的图形,圆的面积最大;同一表面积的物体,球的体积最大。圆在几何学上相比其他形状的这些优势,使得圆形在各类设计中倍受青睐。例如唐装图案,大多使用团花纹饰,钱币、棋子也大都采用圆的造型。纵观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圆形构造特别受青睐——圆花窗,圆形拱门,圆形屋顶等,无一不体现圆的曲线美、精巧和大气。所以就审美而言,人们有着追求圆满、完美的一致倾向。
  
  在形态上,圆是一种磨除棱角、灵动活泼的闭合而周全的图形,其首尾相接,无始无终,代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而圆的形态上的完满,也代表着圆满、完美的理想境界。圆不但被赋予浓郁的艺术色彩,而且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功能。在为人处事上,中华民族也讲一个“圆”字。圆融变通,磨除自己的棱角、隐藏起自己的个性中不能被人群接纳的部分,以科学的态度为人处世,方能左右逢源。
  
  可见,我们对圆的喜爱和膜拜,早已深深镌刻在我们的骨血里,所以我们爱“萌”,不过是爱圆的心理在网络文化发达的当今有了一个更时尚、可爱的诠释和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