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5:36 | 查看全部
 六
  
  一位新疆诗人亲眼看见这一幕:天山脚下一个小村庄的一匹漂亮的母马,失去了矫健的配偶,村里人想再找一匹公马,让它们配对繁衍成一个骏马群落。在对一匹匹公马失望后,人们最终想到了这匹母马的儿子——一匹强壮剽悍、浑身无一根杂毛的白马。
  
  但牧民们清楚,马绝不近亲交欢,即使被鞭打也不。于是他们用黑布罩住了两匹马的眼,怀着畸形的心情,将雄健的公马拉到美丽的母马旁。
  
  人们如愿以偿。事后,一位牧人想,木已成舟,便于百米外取掉马的眼罩。白马回头看了一眼母马,仰天长啸;母马也认出了白马,顿时扬起两只前蹄,几乎将身竖起,爆发悲鸣。
  
  牧民们猛然惊醒,且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白马拼死挣脱缰绳,向远处的悬崖奔去,纵身一跳;而此时母马也脱缰狂奔,面对万丈深渊,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那裹着利欲和谋略的人,那带着血性和尊严的马,在生命的悬崖上交锋,天地看到了胜败。
  
  人们应该明白,这地球绝非只属于人类。如若胡乱地改天造地、毁林填海,宇宙之马终将在远处悲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5:57 | 查看全部
欧洲名人最多的小城——哥廷根
时间:2014-10-08 作者:未详 点击:90次

  这是一座外表看上去非常平淡无奇的欧洲小镇,它的房屋和街道与欧洲其他地方的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恐怕是几乎每一栋房屋上都挂着一块或几块牌子。如果你停下脚步,静下心来读一下那些牌子上的名字,将会大吃一惊。因为竟然有这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曾居住在这座小镇。其中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以歌德、格林兄弟为代表的大文豪们,还有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
  
  这座神奇的小镇就是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像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一样,是学术、科学和文化的中心。在这座12。3万人的城市里,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在哥廷根的一处草地上,坐落着19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威廉·韦伯和数学家高斯的雕塑。在哥廷根,韦伯与高斯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合作研究地磁学和电磁学,共事多年。他们在哥廷根市上空搭建了两条铜线,构建了第一台电磁电报机,在1833年的复活节,实现了物理研究所到天文台之间距离约1。5千米的电报通信。
  
  距离这座雕塑5分钟的路程,则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当年在哥廷根求学时期的住所。1935年到1945年,季羡林在哥廷根待了10年,完成了从学生到大师的转变。季羡林的故居现在并没有挂牌,可季羡林去世后还是有不少中国人前来探访,搞得那家楼上的住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1923年到1924年,朱德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他的故居是一栋两层楼房,楼墙上挂着“朱德元帅,中国1923——1924”的牌子。地下室如今被改成按摩院了,有人对此很生气,其实完全没必要。在德国,人们对知名人物的态度和我们是不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6:07 | 查看全部
 在哥廷根城里,挂名人牌子的楼房比比皆是。小镇的房子几乎都被那些过往的名人租遍了,从内城到外城。不只是科学家、大文豪,汉诺威国王乔治五世竟也在哥廷根普通的民居里住过几天。显然小镇居民不能把这些名人住过的房子开发成博物馆,否则现代人就没地方住了。而按德国人的风俗,每换一茬租客就要重新粉刷内墙并换家具,当年这些名人住的时候,多半还没有那么出名,所以随着房客的更换,他们使用的东西多半也就被扔掉了。
  
  格林兄弟的故居现在成了理发店,高斯的故居现在是一家酒馆,歌德住过的房子现在就是一个普通宿舍。大家别忘了,歌德是德国的第一大文豪,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前不久,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被拆迁闹得沸沸扬扬,要是鲁迅故居被改造成其他用途,很难想象会引起怎样的风波。
  
  弗里德里希·维勒用人工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其实哥廷根在19世纪出了一批这样杰出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但在他们的时代还没有诺贝尔奖,否则哥廷根就不止有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6:16 | 查看全部
在哥廷根,如果此人足够出名,除了他曾居住的房屋会挂牌子外,这栋房屋所在的街道也会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开普勒大街和以弗里德里希·维勒命名的广场等。
  
  大卫·希尔伯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于1943年卒于哥廷根。他的居所离季羡林故居仅一箭之地,当时季羡林就在哥廷根求学。只不过当时他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可大卫·希尔伯特已经是个著名人物了。
  
  能在哥廷根读书和生活无疑是幸运的,至少能租一套自己仰慕的大师曾住过的房子,沾点灵气。这个小镇没有特别漂亮的风景,但若想缅怀大师、沾点灵气的话,便值得一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6:29 | 查看全部
怎样面对批评
时间:2014-10-08 作者:未详 点击:190次

  你记得自己上一次面对一个让你泄气或是刁难你、伤害你的人时的情景吗?你是怎样对待这些情况的?结果又如何?以后再遇到这些麻烦时,你怎样以一种平和而又优雅的态度来化解它?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都可能会遇到一些打击我们、反对我们的意见或是不喜欢我们的人。毕竟现在世界上住着60多亿的人,生活中发生一些矛盾在所难免。有时候让我们恼火的并不是矛盾的起因,而是矛盾触动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我们出于本能会反击对方,以此来保护自己。
  
  在这种情绪化的时刻,我们可能会失去自己平时高雅的仪态,不顾一切地回击对方。按说这也是正常的,但是,人是万物之灵,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为何不做出更好的选择呢?
  
  我在自己的博客里写过一些文章,有的人喜欢,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后来时常有人问我:“你是怎样对待那些对你的文章持否定态度的人?他们的话那么粗鲁,要是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对付他们。”我的回答很简单:“我根本不会为这事跟他们争。”
  
  这话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并非易事。一开始遇到批评的时候,我也会立刻回敬对方,但是这样做没起什么好作用,只能让矛盾激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6:43 | 查看全部
 我们都有自己的情绪和自尊心,但是如果我们能把自尊心保持在适度的水平,并在情绪中融入智慧的成分,不但对我们的身心有益,还能控制局面使之不走向恶化。下面是我总结出的应对批评的12条经验:
  
  1。宽容
  
  让我们想想,如果是一位智者,他会怎样应对别人的批评?我想,他一定会采取宽容的态度。我们也许并无恶意,但是如果我们失去理智,可能就会说出伤害对方的话来。这时问问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理解、原谅了对方,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三思而行
  
  我有时候在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地给对方发一封电子邮件,为自己辩解。但是这些感情用事的电子邮件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预期的效果,只会火上浇油。其实这时我们要做的是缓一缓,让自己先冷静下来。你可以写下这封情绪化的电子邮件,但不要把它发出去。如果你觉得必须和对方说清楚,那就等情绪平静下来再写一封发出去。
  
  3。争赢了又能如何
  
  有时候我们回敬对方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发现和对方争论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那就先问问自己:“证明自己正确很重要吗?”如果是,那再问问自己:“我想从争论中获得什么?”当你发现争论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时,也就释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6:52 | 查看全部
4。不必反唇相讥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向你说了负面的话,或是对你的态度不友好时,他们是有意想得到你的回应。如果你回应了,那就正中对方下怀。这时我们不应让双方陷入互相攻击的恶性循环中,所以不必急于回应。
  
  5。不能口无遮拦
  
  你发现了没有,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或跟别人发生矛盾时,人们对此经常是津津乐道,结果是我们要跟所有问起此事的人反复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是多么愤恨某种遭遇或一个人。在这种时候我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对某件事谈论得越多,越会纠缠不清。
  
  比如,我们越多地说自己是如何不喜欢一个人,就会越多地发现他让人不喜欢的地方。所以不要再推波助澜,这样才能不使矛盾扩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7:01 | 查看全部
 6。为他人着想
  
  这句话听起来是老生常谈,但我们在面临矛盾时确实容易出现盲点。这时我们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自己说过的话是否伤害了他人?对他人的理解可以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让你恢复理智,也许还可以让对方生出同情心。
  
  7。学到经验
  
  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不好的,只要你能从中学到帮助我们走向成熟的经验,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无论对你的一次批评是如何的刻骨铭心,总是有一个宝贵的经验隐藏在里面,你要学会发现它。
  
  8。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问自己两个问题:
  
  “如果我不回敬对方,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
  
  “如果我回敬了对方,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
  
  回答这两个问题能帮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情况,这时你就会明白,回敬不如克制,你回敬对方是对双方都没什么好处的,你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心绪难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7:11 | 查看全部
 9。不要在火头上说话
  
  在我们受自己的情绪左右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急于想和对方争论的冲动,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为了保护自己、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但是在这种心态下的争论是很少有理性存在的,也很少能争出个结果来。如果确实需要和对方讨论一下,那就等双方都把气消一消再说。
  
  10。最重要的事
  
  把你认为生活中对你最重要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问问自己:“一次争论对于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会有益处吗?”我想你的答案会是否定的。
  
  11。好言以对
  
  这不总是有用,但有时在对方想把你骂个“狗血喷头”时,确实会产生以柔克刚之力。你可以诚心诚意地赞美一下对方做得很好的事情,告诉他们,你从和对方的交流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提出和对方交个朋友。记住一定要真诚,只要你用心,一定能从对方身上发现一些闪光的东西。
  
  12。抒发情绪
  
  你可以拿出一张纸,把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倾诉在纸上,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要修改。一直这样写下去,直到你再也没有想说的话为止。现在,把你写好的这张纸揉成一团,闭上眼睛,想象着你已经把所有和你捣乱的负能量融进了这个纸团里。然后把它扔进垃圾堆,让它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07:21 | 查看全部
我为什么来到芝加哥大学
时间:2014-10-08 作者:未详 点击:104次

  我竟突然站上了讲台,还要给你们做一次关于营销的演讲,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很多人都知道,我拒绝给大学做讲座,但是,今天我却很乐意。当然,必须澄清一点,来这里不是因为芝加哥大学是我的母校,也不是因为它很漂亮,可以看到很多美女,更不是今天我特别有空。事实上我很忙,在中国市场,还有一摊子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然而,我终究还是来了。至于为什么,我先不告诉你们,但我可以先讲讲关于营销的一点心得。我不喜欢列出一大堆理论来浪费大家的时间,那些东西都在我的著作《慧眼看中国》里面,我只想讲一个故事,关于我自己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大器晚成”,我就属于这类人。我在年轻时经常失业,所以,找工作便成了我生活的重要部分。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它是华盛顿最大的电子集团公司,需要6个区域销售经理。可惜,当时我的工作经验不够,而且专业也不对口,这让我倍感失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