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8:11 | 查看全部
治国没有助力:

  第一、治国的请吃饭,错了环境,错了对象。你想去获取工作,现阶段下工作的含义是多重大家人心里清楚,治国你太小了,你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许就是人家一瓶酒钱。

  第二、治国的送礼,治国你有这个意识不错,但是你忽略双方心理价值的平衡,你的礼物是起不到作用的。

  其实治国的悲哀就是家庭的助力几乎没有的痛楚。在这个过程中,治国的心理价值还是父母农村的心理价值,还是父母农村接人待物的处世技巧,这些因为他的年龄,阅历没有办法。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指导,其结果就是一头一头的包。也许孩子不错,但是社会没那么简单,现实的很,也许在同龄孩子中单纯的比较孩子,治国很不错,但是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人都很现实。

  治国,都会狗眼看人低的;治国,为什么你请客,送礼没有预期效果?是因为治国你的心里价值太低;治国,为什么周周可以请到行长吃饭,因为周周背后的价值是做省级单位的处长。这些治国你是那么没法去比较的,这些也许你现在也不明白。

  小胖的处事方法

  小胖的爸爸很明理,懂得孩子的事情也很重要,小胖的爸爸特意来到这里给小胖的主管领导送礼;首先不会发生接受礼物不适感的错位,其次因为家里经商,小胖爸爸的礼物不会产生双方心理价值的失衡。

  自然小胖的请客,送礼的方式会达到预期效果,这点事小胖爸爸的人生阅历,外加小胖家可以这么做到,不会有压力感。正是小胖爸爸家具城老板的身份,在接触小胖爸爸的时候不会去贬低小胖。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两下一比较小胖和治国的差别就在这里:治国忽略了心理价值和处事技巧;小胖则是按照正常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在运作。

  其实本质的原因还是家庭,还是父母的助力,还是家庭的心理价值,这点上治国虽然成绩好,但是在社会这个圈子里治国你稚嫩的处事方法必输无疑,没有例外。源于我们的社会太现实。

  小东和原子家庭规划的区别

  小东家庭条件优越,为什么家庭可以协调关系留在银行,为什么作为老首长的爷爷给否决了?为什么让小东去拿着红头文件去南京深造,当几年军人,通过这个跳板可以直接进入省级党政机关,会有着比银行工作更美好的前途?小东的爷爷对小东的期望值更高,并且又能力去规划,小东的父母也认可。或者说小东爷爷的思维体现在小东身上,小东自然没有这个能力,这条路的规划,并且可以走通,原因是小东家庭的规划能力,和家庭对规划的实现能力,这里面包含社会地位,人脉关系,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8:19 | 查看全部
小东的恋爱为什么那个县城的女孩子,家庭父母方面坚决不同意,到了拍桌子,砸椅子的程度也要阻止这段恋爱。这是小东父母不是东西吗?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不是,因为小东的条件摆在那里,是选择婚姻的问题,绝对不存在找不到媳妇的问题。既然工作是一顶一的好工作,家里可以给其购买房子,这个小东连想都不用想,这样的条件为什么要去选择一个相对家境较差的女孩子?小东父母考虑的更多,还是想让小东选择家境好的,将来的岳父母能够对小东的工作事业增加助力,而不是因为岳父母和媳妇成为每个阶段的阻力,或者困恼。小东的家庭承担小东的婚姻很简单,为什么,父母还极力阻止小东同县城同学的恋爱,就是因为小东的父母想两好合出一个更好,小东后来的世界情况也是按照父母的路走的,找了一个同样家境的女孩,准备结婚。

  我曾经问小东,为什么最后还是让老爹打败了,听从了安排?小东的原话:老头子是个副厅级干部,不是傻瓜吧。小东的父亲让小东去征询了小东父亲的一个下属,小东父亲的这个下属就是娶了个农村女孩,然后小东父亲的下属在叙述完自己的故事,给小东的建议是听从父亲的话,因为那是很实际,很现实的。这样简洁教育的方式,孩子是比较能接受的,还有就是小东自觉不自觉的强调了,老头子是副厅级干部。为什么说这个,因为小东心底是认可爸爸的成就,认可爸爸不是个泛泛之辈,这种内心的肯定,才会遵从。从而小东的规划道理一直在良性发展。

  原子的悲哀在那里,也许单纯的比较,小东和原子两个孩子,原子更优秀一些,或者说原子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比小东的能力强。

  但是,加入父辈,甚至爷爷辈的家庭比较,原子就彻底被打到山底下。原子在学校就追到了媳妇,并且没毕业双方老人就见面,这的问题在那里,错的不是原子的恋爱,而是原子以及原子岳父母的目光短浅:孩子恋爱了,老人赶紧见面吧,这样咱们也算完成任务了。

  原子贷款买房子这点没错,甚至结婚都没有多大错,问题就是听从了父母的结婚后直接要孩子,这成了原子的身心俱惫的导火索。原子只是在这个城市读了四年书,毕业找了份跑销售的工作,对这个社会现实的了解程度可以说少的可怜,他这个年龄自己是没有能力规划的,那么父母呢,以及原子媳妇的父母呢,很抱歉这两对父母还处于县城和农村的认知上,恋爱,结婚,生孩子,越快越好。

  因为原子和媳妇自身的年龄摆在那里,不可能对现在直观的现实世界有个良好的认知,那么深爱下,寻求婚姻是必然的。但是这种选择很盲目,是属于头脑发热。房子是贷款的,一切的说话开销都是需要金钱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物质的,但是这些,包括原子和媳妇、原子父母、原子的岳父母根本就没有看清,双方老人还是自认为孩子读了大学,自然就能过上他们父母相信中的那种城市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8:34 | 查看全部
原子的一头包也就注定了。

  原子的父母以及岳父母不是没有给原子规划,只是这种规划是给予县城农村同年龄接待的规划,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钱物质预计过低的规划,必然出现问题,必然让原子,原子媳妇都很累。甚至父母跟着累,就是这么一个把农村或者县城的规划观念,让原子在一个城市走那种父母能够接触到农村县城的规划道路。这两个环境的花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也就是金钱物质的匮乏导致了原子的一系列矛盾。

  原子的父母曾经提出结婚晚点,但是原子不听,为什么不听,结合小东说:老爸是副厅级干嘛,总不是个傻瓜吧,原子对我说的是:当初太自以为是了,觉得父母就是一乡镇工厂职工,自己上了大学,觉得父母活得真失败,心理甚至瞧不上,他们说的觉得根本就不想听,也不会听。为什么原子会有这个状态,因为原子上了大学,因为原子的父母在上了大学的原子的眼里。在省城过了四年的原子眼里,这四年原子某个程度上已经彻底把父母的人生给否定了。所以原子没有听从父母晚点结婚的建议,我想原子的媳妇其实心理走势过程应该也是很原子相同。

  原子,小东两个孩子的道路差距巨大的我也不想去想。

  同一所大学的孩子,单纯比较孩子,也许不相上下,甚至原子更强一些。但是加入了父辈,祖辈的能力,背景,见识后,原子这个自身能力和小东差不多同学,立马在起跑线被甩了几条街,这种东西我也考虑不清楚怎么改变。

  当然有朋友说,寒门也能出贵子,什么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也快工作将近十年了,从起先的观察这群孩子,总结出的一点细枝末叶到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好似都在沿着一条的无形的线走,这条无形的线的开头就是家庭环境,见识,家庭规划。也许我相信天道酬勤,但是我身边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奇迹,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贫困的轨迹,摆脱了那条无形的线,从此过上让周围人羡慕嫉妒的人生。富人家的混蛋孩子有李天一,穷人家的就有一个马加爵。都是个例,根本代表不了所在的阶层。

  大多数出于各个层次的人还是沿着家庭开始的那条无形的线在走,在生活。其实过得好不好,压力大不大,心情舒畅不舒畅,唱高调是没用的,在那里自我强调和疯子似的想摆脱也是不现实的。

  马克思说过:阶级一旦形成,那么出于各个阶级的人想打破阶级的鸿沟壁垒几乎不可能。我自己也是追寻到细枝末节,看到一点点,也希望找到通向快乐的人生钥匙。但是,我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单位,我接触的现实,阶层在固化,富有越来越富有,穷困依然还穷困。

  有位网友留言说,年纪越大越相信命了,我挺认同,记得又一次在办公室谈起“命”,有位年长的同事说“命这个字的结构是人一叩”.然后说,古人造字是有含义的,不是象形就是会意,人为什么把一叩造成命字呢,也许就是这一叩首的组成了命字的解释,也许人真的有命,也许很多事早就注定了,一叩首为什么叩首呢,因为自己服了,因为自己承认了,认可了才低下头叩首。

  谈了很多,我有了一种思维完全颠覆的感觉。自己的旧思维开始被冲破,我也逐渐开始从身边周围人的人生中去总结,去观察,去反思,去理解,何为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8:43 | 查看全部
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生下来,活下去就是生活吧。

  如何活是一个问题,无非就是轻松简单点,安稳点,保障高点。很多孩子也包括当年的我在学校的时候,觉得心比天高,但是到了社会上摔打几年,有发现这个江山真是铁打的。社会不是那么好混的,很重要的一点在即将毕业将要选择进行什么工作的时候,真的需要精心来思虑一段时间,包括我们这些成年的面料跳槽,同样需要认真的去思考。指导这个思考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条件,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背景,这里面不能有半点幻想的成分。

  人生很有意思,你怎么对它,它怎么对待你。你拿人生开玩笑,不认真,人生立马偿还你一个你的人生笑话,你如果选择不认真,那么立马人生就对你不认真。其实人生在某种可控范围内是可以规划的,怎么规划就是看你身边和你条件差不多的两个,或者三个,甚至更多一点,有一个对比,这样去从这些曾经和你条件类似,通过不同的选择,形成的结果,这就是你参照的例子,因为他们身上有你现在的影子。如果有条件,找机会和他们详细的谈谈,年长的人一般都会比较乐意把自己成功,失败的经验,选择的得失,告诉晚辈。但是怎么选择,怎么去甄别,怎么去对待,还是那条真理,自知自明一定带着审视自己,这样或许你能少走很多弯路。

  其实,我不想去强调投胎是门学问,也不是在那里痛苦的呻吟,只是想探索出一些规律。也许自己水平有限,写的不是那么好,但是包括我自己,也想活的好一些,过得轻松一点。一年半来看这些孩子,好像七八年前的自己,水平有限,还请大家原谅,也请大家一起总结,那些曾经让你得意成功的选择,还有那些让你痛苦,懊恼,甚至后悔不已的错误选择总结一下。

  我觉得人在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真的有必要精心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环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条件来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找份什么样的工作,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两件事最重要。

  第一:是去找一份工作,一份待遇较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8:55 | 查看全部
可能有人觉得什么叫好工作,好的,什么政府,银行,电力,我根本进不去。我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年的人得经验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能不读研究生就不要读研究生了,因为本科,研究生工资差不了几百块。所谓好工作,不是说进去养着的工作,是你在里面却是可以学到东西,将来不在这家单位做了,然后因为在这单位工作学习的经历,能让你很快找到下一份同类型的工作。尽量最初选择工作的几年,能进大机构就不要选择小公司,因为大机构接触的层面高,即便将来有能力,大机构本身就是个机器,你可以选择为这个机器服务,自己也能开创依附大机构服务的行业,这样路不会走死。

  要选择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单位,因为接触的人脉不一样,不要忘记了人熟就是宝。

  在初期的时候最好不要自己创业,因为这条路很难走,没有经历,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很难。即便你是IT天才,也希望你服务大机构几年后,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在自己创业…

  第二,是选择一个他或者她结婚。

  我朋友有离婚的好几对,几年来前还恨不能长在一块,最近闹离婚的,相爱的人几乎成了仇人。

  我的看法是感情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想象世界,哪里没有性价比,没有安全,只有各种生活物品的价格。但是婚姻的本质是交换,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东西,不要去幻想你是例外,结婚的时候,没有想离婚的,那些离婚的也不傻。

  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一定记住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因为工作不会抛弃你,不会嫌弃你。在婚姻里安全感和舒适感是你需要提供给对方的,然后从对方那里在获取安全感和舒适感,婚姻的基础是爱情,但是物质是基础中的基础,请相信无论你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不能放弃工作,因为放弃经济自理就等于要失去自我。

  如果你是异地留下工作的,尽量不要选择同时异地的伴侣,因为孩子,老人很麻烦,都是现实的问题。最好有一方是父母在本地,这样你可以生活的相对轻松。

  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选择结婚的对象的时候一定牢记一个原则,选择爱你的那个人结婚,而不是你爱的那个人结婚。如果你有条件追到条件优越于你的家庭的对象结婚是你福气,但是最好别比你的家庭差…

  在这两项中工作的地位高于婚姻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9:03 | 查看全部
因为工作不会抛弃你,工作能养活你,让你活着不用靠人施舍,当你的工作处理好了,婚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如果你要是想着先成家,再立业,我会告诉你,我身边有朋友因为颠倒了顺序现在离婚了。

  人是靠本能和欲望活着的,婚姻是一个相互交换,相互承诺的本质,构成是两个人,这里面是有利益衡量的,如果婚姻的天平不是那么平衡了,要么一个人永远受气,要不不受气就是分手。

  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再是30年前,结婚了就是一辈子,了解这些,做好自己,婚姻也差不到那里。

  还是那句话:也许这篇文章全是废话,但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您,能从中看到那么一两句有用的让您在选择、认知、思维上有个理性的认识,能够少走弯路,能够走的更稳妥一下,走的更简单一些,走的更平顺一些……(全文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9:13 | 查看全部
再牛的梦想,也抵不住你傻瓜似的坚持

  昨天收到社科院的录取通知,本以为会激动的哭,相反却很平静,可以说是欣喜之外,也是预料之中,写这篇日志不是分享什么考研经验,只是心里的一些想法想和大家分享。

  知道为什么做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

  考研成功,不是我比别人准备的早,比别人更努力,也谈不上什么考研经验,只是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已。决定考研是在2年前,我的本科专业是信管,考研的专业是国际政治,很多人会说你找死吧,专业跨度这么大,还去考这个专业最好的学校。嗯,对于不清楚自己梦想的人来说是在寻死,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是在寻梦。我的梦想是做一梦外交官,两年前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梦想,当时看来也遥不可及,但一旦知道了自己的目的地,如何走这条路也就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大四面临的选择和诱惑太多,不清楚目的地就开始走路的话,很有可能迷路或是回到原点,其实不论是工作,考研还是出国,所有的选项里都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自己清楚哪个是你的最佳选项,知道了自己的梦想,答案也就自然在眼前。

  给梦想减压

  在我看来,面对梦想“虎”的态度是一定要有的,呵呵,我是个虎妞,所以两年前才敢不自量力的说我要做外交官,其实梦想没那么遥远,也没那么可怕,多少时候吓住我们的不是梦想,而是自己,多少时候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对自己说“我不行,不太可能吧,太难了吧”,这些都是屁话,你还没做,怎么就知道那么多不可能,其实梦想没你想得那么牛逼,你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傻逼,如果确定那是你的梦想,请坚持,再傻逼的自己也会因为梦想而变得牛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9:21 | 查看全部
 给梦想修饰等于给自己借口

  刚刚看了一期《职来职往》,看到一个女生明明心中的理想是做一梦主持人,却选择媒体讲师的职位,最后失败退场,她是在嘉宾的逼问中,才勇敢的说出了主持人的梦想,不是她不够优秀,也不是她不适合做主持,只是她给梦想太多的修饰而让它变得面目全非。我也给自己的梦想修饰过,有想过考难度低风险小的学校,有想过走其他的路会不会曲径通幽,其实都是害怕的借口。众所周知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朝梦想的方向走是好的,但请尽量走直线,曲线越多也就越习惯给自己的害怕找借口。

  live as you are dying,and never stop trying.

  说了这么久,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是很难的,我也是二十好几了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一点小经验,有两个问题,你越清楚就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1我是谁?2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去生活,总有一天生活会给你答案。面对喜欢的事情,如果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梦想,那就再问自己一个问题“这辈子不做会不会后悔?”如果会,那就勇敢的去追求,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就这一次,为自己疯狂!

  没有抛弃人的梦想,只有抛弃梦想的人

  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就别轻易放弃,把梦想拿起又放下,再拿起再放下,久了,也许梦想会背叛你。失败了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机会,总有一次会成功,但梦想放弃了,就没那么容易找回来。我们的青春之所以苦逼,不是面对现实梦想容易夭折,而是梦想还健在,我们却夭折了,好不容易找到的东西,就别那么容易放弃。

  喜欢《老男孩》里的一句话“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时间越久越显珍贵”,年轻就是快乐的理由,因为我们有大把的青春去诠释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9:32 | 查看全部
成功是所有努力的总和

  文/钟蝶

  我上大学的时候,因缘得以跟一位书法大师学习书法。同学们都是小有所成来提高修为的,只有我,从未接触过,只得从最简单的“永字八法”学起。

  同学们的讨论我从来插不上嘴,他们说的什么“铭石书”、“行押书”啊,什么“动静相生”、“以古为新”啊,什么“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啊,我完全不懂。他们了如指掌的各种名帖我更是连见都没有见过。

  大师让临的《礼器碑》,我临了几天,还是不得其法。一个同学看不下去了,夺过笔,手腕转动间,几个清劲秀雅、肃穆超然的字就跃然纸上,连我这个刚入门的人都能看出来,他写得极其神似。他告诉我,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临这个帖用笔以“方笔”为主,偶亦兼用“圆笔”,用笔时力注笔端,行笔时要注重提按轻重反差强烈……

  他们这种信手拈来、随口道出的造诣令我深感自卑。

  我低垂着头跟大师说我的困惑,我说我起点没有他们高,悟性也没有他们好,努力了这么久也没有什么成效,可能永远都难以望其项背了。

  大师说,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书法,跟我一起学的还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我是最不被老师看好的那个。别的小朋友临一个字,临几遍就很像了,而我不行,临几十遍都不像个样子。气得老师经常拿笔戳我的头,说我蠢笨如牛。有几个天赋很好的同学,跟着老师学了几个月就能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拿奖了,而我还在纠结怎么样才能做到中锋行笔。我跟着老师学了几年,哪怕连一个笔画都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表扬。我知道自己没什么天赋,悟性也不算好,只好日复一日地做更多的努力。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以前怎么也搞不懂的问题,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以前写不出来的笔画,也能信手写来。我明白过来,原来努力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的变化。我接着埋头苦练,当我成名以后,我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曾远远走在前面的人,不是中途放弃,就是悄无声息了。

  大师最后说:“为什么是我而不是那些天赋很好的人站在我现在的位置呢?我曾思索很久,我虽然天赋、悟性皆不如人,但我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有着日积月累的努力。这才明白: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天赋、悟性,它是所有努力的总和。”

  成功是所有努力的总和?我不断思索着这句话,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努力一点点叠加起来。

  慢慢地,我的书法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家长慕名把孩子送来跟我学习书法。对于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书法前,我都给他们讲大师的故事。我想让他们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时的领先或落后都不要太在意,因为成功是所有努力的总和,不急在一朝一夕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0:09:42 | 查看全部
 曾芷君: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

  文/启鹏

  在今夏的高考季中,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状元被称为小海伦凯勒的曾芷君。之所以被这样称呼,是因为她双目失明、严重弱听、手指触感缺陷,可是曾芷君在三感不全的成长历程中,以双唇代替双手,唇读凸感盲文进行学习,最终取得了3科5++,2科5+的优秀成绩,这个成绩在香港高考中相当于状元分,而曾芷君也如愿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出生后几个月,曾芷君就因神经萎缩双目失明,只能感觉到光和影,被界定为完全失明:小学时,她的双耳被确诊为中度至严重弱听,要靠助听器与人沟通。不过,上天给芷君的磨难并未就此打住,芷君比海伦凯勒还要多一重挑战由于神经萎缩,芷君的手指指尖触感也有缺陷,想要用手触摸盲人专用的点字书也不可以。

  面对困境,父母和老师都无可奈何,可是曾芷君却没有放弃自己,她认为自己必须要接受现实,如果逃避,这个困难就会跟着她一生。于是,她不停地摸索和努力,尝试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终于找到了最佳触点双唇,而曾芷君也成了学校里唯一一个吻书的孩子。以唇吻书,困难可想而知。曾芷君阅读同样的内容,不仅比正常人多花一至两倍时间,还比其它用手读书的失明人要慢。

  中学时,曾芷君本来可以在盲人学校就读,可为了早点融入主流学校,她选择了一所普通学校,和正常学生同堂学习。在中学一年级时,曾芷君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踏入主流学校就读,是我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面对无数的挑战,我将竭尽所能,用功读书,克服每一个困难。

  曾芷君确实做到了,课堂上,她捧起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点字笔记,一边埋头用嘴食字,一边戴着助听器听老师讲解。英语教授的通识课信息量大、观点多,内容新,课堂上不仅要讨论,还要小组代表发言一些普通学生看了都要皱眉头的问题,曾芷君从来没有回避。

  普通学生可以靠看电视、看报纸了解时事,这些对曾芷君都是困难,但曾芷君的观点却经常让老师们眼前一亮。学校里不止一位老师感叹: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掌握那么多学习内容的。原来,因为阅读速度很慢,曾芷君除了吃饭、冲凉和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全部都在阅读。

  在香港高考,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可以豁免中英文听力考试,但是曾芷君并没有享受这样的优待,她认为自己虽然有听力障碍,但是不能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在一次采访中,曾芷君坦言,无论她考出来的成绩如何,都必须学会去面对自己的现实,去接受自己的障碍。

  有句话说,如果一件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就是这样,它会让你一次次地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为止。如同曾芷君那句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我们也应该如此,直面困难才能最终赢得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