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4:18 | 查看全部
然而只有这样,你才会明白你最终遇到的,那个可以让你脱下你所有防备的人,是有多可贵,你才会明白当有人愿意一起颠沛流离,陪你做梦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这几年我成长的特别快,生活也算是波澜不惊地继续下去,认识了很多强悍的人,有的环游世界,有的会好几国语言,有的学习双学位的同时参加各式各样的社团,有的每天只睡5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看书。
  
  从墨尔本来到堪培拉之后,这样的感觉就更加的强烈。去过一个朋友家里,书柜上摆满了书,都是有关金融的,他说每一本书他都会记笔记,每一本书他都会看三遍以上。又或者跟一个人交谈的时候问起她研究生想去哪里读,她直接回答我:“哈佛啊。”
  
  而我呢,跟他们比起来,没有波澜起伏的经历,没有日夜读书的毅力,成绩也是丝毫比不上他们。什么时候起,我的雄心壮志,我的年少轻狂就这么慢慢地没有了?
  
  很多人都说到处旅行很好啊,特别像留学生可以在异国他乡好好生活好好体验,可以跟老外交流交谈。我怎么觉得,我只是从一个很多中国人的圈子里,走到了另外一个人不多但也都是中国人的圈子里呢?为什么明知道这样,还是义无反顾地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呢?
  
  事到如今,我终于可以明白,这是因为我的野心,不是因为那些学术,也不是因为这里真的比较好,而是因为我想要经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我想要我的世界有一些不一样,我想要一个人好好看看这世界,所以我愿意接受所有的苦逼,所有的孤单。
  
  因为我要的是那种闪闪发光的人生,我要的是一个不会让自己后悔的人生,我要的是那种能够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心平气和的心态,我要的是变成我自己的太阳。
  
  说穿了,就是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平稳地站在这个大地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4:47 | 查看全部
在《比起失败,我更害怕遗憾》里写:我从不觉得我是一个能很好面对孤独的人,直到最近回过头才发现一路上自己走了多长的一段路。人有的时候很脆弱,然而只要咬牙继续向前走,回过头看的时候都会惊讶于自己的忍耐力。
  
  只有从害怕一个人吃饭,害怕一个人坐车到习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波折而从容不迫,才能真正明白孤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是天使也是魔鬼,它能让你变得更好,也能让你万劫不复,你无法逃离它,你只有面对它。孤独到最后都是一种极其真实的存在感。
  
  这些年来我搬了将近十次家,辗转了三个城市,已经记不得坐了几次飞机,马上又要离开这个已经呆了五年的澳洲了。我有留恋,但我并不伤感。前几天跟Faye 聊起来的时候,她说自己曾经一个人在缅甸住了七天,在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糟透了,然而现在回忆起来的时候,却觉得那是一段很珍贵的回忆。
  
  对于我的留学生活,似乎也是如此。回忆起来像是一场冗长的黑白默片,没有什么亮点,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有的只是生活的一点一滴。很多时候都觉得糟透了,但回忆起来却觉得特别美好。与其指望失恋之后会有一个王小贱,不如指望你自己坚强一点;与其指望每次失落的时候会有正能量出现温暖你,不如指望你自己变成一个正能量的人;与其担心未来,还不如现在好好努力。
  
  没有人能给你无时不刻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
  
  我不知道电脑屏幕另外一边的你在干嘛。是又熬夜吃泡面,是觉得这个冬天就要过不去了,是不是很需要一个拥抱一个安慰,还是看着论题痛苦地皱眉,还是你最爱的人离开你了。可是相信我,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想要跟你说说话,你身后还有你的父母和朋友,不要不想到他们,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4:51 | 查看全部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人生绝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而停滞不前,也不会因为一件事情而一步登天。就像我以前从没有想到现在的我会是现在的一个我一样,要等到走完那段路,回头看的时候才会觉得两边的风景跟刚才来时有些不同。那些觉得过不去的,也许只是我们太倔强不愿意改变,也许只是我们习惯了那些不该习惯的习惯,可是那些伤总会慢慢地愈合,总有一天这些都会过去。
  
  这唯一的前提,就是你要走过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你可以说我幼稚说我矫情说我不切实际,这些都没关系。被看轻被怀疑被放弃,那都是别人的事,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我一直相信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后悔的痛比跌倒的痛更难过,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
  
  而我的清单上还剩着最后三件短期目标要达成:第二本书,微电影,和考研。
  
  一如我在《要么滚回家里去,要么就拼》里所说:我不能在这里变老。我要在变老之前,做一些到了80岁还会微笑的事情。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个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然后在别人质疑你的时候,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虽然每一步都走的很慢,但是我不曾退缩过。
  
  有的时候,你需要伸出你的中指,对着这个操蛋的世界说 fuck you。告诉这个世界,滚你的,我是我,你是你,我依旧相信爱情,我依旧相信梦想,我就喜欢听喜欢的歌大声嘶吼,我就是要追求我在意的而你们不在意的东西,我就这么我行我素地过,对不起,坑爹的世界,我跟你不熟。
  
  所有的牛逼后面都是一道道苦逼的高墙,所有的苦逼背后都是一次次别人看不见的坚持。我们能走到我们一生中那一次发光的那一天,我从来没有怀疑过。
  
  再给自己一个交代之前,再还没有彻底甘心之前,请继续努力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都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平稳地站在大地上,那是属于你自己的力量,不必害怕它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5:06 | 查看全部
你要找的是事业的方向,而不是一份工作
  
  我有时候也在问自己:毕业后五年,我会在哪里?
  
  毕业后,有人工作,有人继续上学……希望看了这篇文章能让给人启迪,所以我希望它能帮到正在迷茫中的你,如果你看完之后又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特别激动,希望你能好好珍惜这篇文章,想想多年以后,再来看这篇文章,一定有不同的感觉……
  
  正如“打工皇帝”唐骏说:我觉得有两种人不要跟别人争利益和价值回报。第一种人就是刚刚进入企业的人,头5年千万不要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一点儿工资,最重要的是能在企业里学到什么,对发展是不是有利……“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5:19 | 查看全部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毕业后这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如果不能在毕业这5年尽快冲出困惑、走出迷雾,我们实在是无颜面对10年后、20年后的自己。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不确定,也有很多的可能性。
  
  毕业这5年里,我们既有很多的待定,也有很多的决定。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
  
  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我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专注去做一个行业;
  
  第二:在某一个公司坚持做好几年;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所以,还是回到今天谈的主题:刚毕业,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也就是说想做什么行业,想做什么职业,选准了再去有针对性地找工作找公司——事业平台!那么,如何选择事业方向?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兴趣是第一标准!只要你喜欢做的,只要你爱好的,只要你能在其中得到乐趣的,不管是否专业对口,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你就去做!(创业励志文章)我说的你如果不信,那我把孔子的话搬出来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者“我们可以理解为专业对口者,但是比如”好之者“、”乐之者“。
  
  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些不如意,要相信自己不会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现实情况远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于是,当优越感逐渐转为失落感甚至挫败感时,当由坚信自己是一块”金子“到怀疑自己是一粒”沙子“时,愤怒、迷茫、自卑就开始与日俱增。其实,应该仔细掂量一下自己,是否真是金子?是真金,手中要有绝活,才能上要有过人之处才行。一句话:真金是要靠实力来证明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本领修炼好了,才有资格考虑伯乐的事情。
  
  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能干是合格员工最基本的标准,肯干则是一种态度。一个职位有很多人都能胜任,都有干好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实肯干、苦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了。我想,刚刚毕业几年,一样胸怀大志,一样想成为一匹被人赏识、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吧?那么,就好好沉淀下来。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所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有价值。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
  
  告诉自己:我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在内心点亮一盏希望之灯,一定能驱散黑暗中的阴霾,迎来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5:31 | 查看全部
坚持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
  
  文/丛非从
  
  成功学常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可是为什么坚持以及怎么坚持,成功学却没有说。
  
  很多名人励志故事,无数次在点拨这个话题,怎样数十年如一日,怎样坚持。古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有“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勾践在卧薪尝胆,等待三千越甲吞吴;林肯在几十年竞选,终于当上总统。所有成功的故事都在讲述着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坚持不懈,必能成功。
  
  这个道理都知道,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途中很多人放弃了。放弃的人并不是不想坚持,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再坚持,过程太痛苦,不然有谁不愿意成功呢?
  
  有记者曾经采访一老人,你为什么长寿。老人答说因为他每天早上坚持跑步5公里。记者问,同样有一个人跟你一样每天早上跑步,为什么他只活了45岁呢?老人说:因为他坚持的不够久。
  
  从坚持的角度讲,老人是对的,因为他不够坚持,所以他不成功。那他是故意不坚持的吗?
  
  当然不是。于是我们就来谈谈成功和坚持之间的关系。
  
  坚持是一种结果,但不是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7:19 | 查看全部
如果一个人在为某件事坚持着,那么他一定从这件事情中找到极大的快乐和快感。爱迪生失败无数次而发明灯泡的故事曾经励志过一代又一代人,但是他的成功不是来自于他那么多次失败依然坚持,而是他从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快乐,他没有觉得他在坚持,他只是想去探索而已。如果一件事可以给予你正向的刺激,那么你就愿意持续的做这件事,显示的结果就是坚持。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几年后发表了博士论文《其实成功没有那么难》,揭开了坚持与成功的秘密。在采访这些成功的人士时,都普遍表示自己没有想过要坚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的时候,自己也都觉得害怕,不知不觉居然做了这么多,倘若再来一次,很多人也会被这些巨大的任务吓倒而难以再坚持。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因为坚持而成功了。可是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喜欢做一件事,并且做的时候感觉很快乐很刺激而一直做,于是成为了坚持,于是成功。
  
  那种快乐的刺激感觉叫做高峰体验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有四个层次:生理需求,情绪需求,理性需求和超越需求。对应着四种动力:本能的动力,情感的动力,心智的动力和心灵的动力。本能、情感这两者是人人都表现很强烈的动力,无需多言。理性需求就是当你绞尽脑汁想出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得到极大的快感。超越需求则就是马斯洛在晚年所补充的需要层次理论:超越自我的需要。
  
  人不仅渴望自我实现,更渴望超越自我。如果你设定一个目标,你达到了,并展现了你的价值,那么你的价值就得到了实现。这时候你还想更上一层,超越自我。
  
  成功人士都喜欢爬山,他们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适度的目标,他们达到了,然后很快乐,价值得到了体现。可是他们并不会就此停下,他们会再挑战一下,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另外一种感觉就出现了,登山成为了一件有趣、无限丰富且充满可能性的事情,在这过程里他们不断自我肯定、自我认可、肯定自我价值,这是一种纯粹的满足感,一种纯粹的兴高采烈或欢悦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信、安详和愉悦的心理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7:33 | 查看全部
在这个过程里不会有恐惧,因为他们不必担心失败,无论在哪停止自己都是已经达到目标了,相反他们多尝试一次,就有新一次的快感,他们享受这种快感。
  
  看很多吉尼斯纪录的打破者也都是如此,他们达到了记录后,并不会停下,相反能实现更大一个突破,因为每多一层的突破,他们就收获一种异常的快感。
  
  这种快感就是超越需求。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很多人在吸毒等瘾症时所获得的快感与这种超越的快感生理唤起和心理表现是一样的!因为瘾症也是一种强烈满足感的刺激,和自我突破一样。不同的是,瘾症对身体是伤害的,具有负向的价值意义,而成功者的自我突破确是创造价值,产生正向意义。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成功者喜欢体验那种超越的快感,那和瘾症一样刺激。
  
  所有天才都是疯子,也是这么来的吧。天才都有瘾症,对他所痴迷的事业上瘾。
  
  马斯洛称这种感受为“高峰体验”。人们在超越自我的时候能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照亮了他们的一生。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与欢愉的感觉,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颠,那种愉悦虽然短暂,但却可能尤其深刻,那种感觉是语言无法表达的。
  
  刻意坚持的人并不能成功。
  
  坚持是因为体验到高峰体验,不自觉的坚持了,而不是想要坚持而刻意坚持。相反,刻意坚持的人却很难取得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7:46 | 查看全部
1986年,黄光裕在北京开起第一家叫做“国美”的家电门面的时候,只是想让家电卖的方便些,他从未想过要把国美做的多大。如果有人跟黄光裕说,你要用20年的时间,把国美做成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身揣4000元的农民之子黄光裕该做何感想,他又有没有胆量敢坚持下来。那时候黄光裕想的很简单,只是想办法把电器卖出去,让人知道国美,这就很好了。当他的创意不断被验证成功,他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于是又开始新的创意,不知不觉20年过去了,国美成功了。成功学家就开始总结:国美的成功,因为黄光裕的坚持。
  
  可是他从来没有刻意坚持过。
  
  沃尔玛的成功,只是想让人们买东西方便一些,沃尔玛成立之初,如果有人跟老板沃尔顿说,你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沃尔玛做成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登上《财富》排行榜之首,不知道沃尔顿有没有勇气坚持。
  
  刻意的坚持来自于你的毅力,可是毅力是不存在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毅力这个东西,就像武侠中的内力一样,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当你在一件事情上持续使用毅力以后,在下一件事情上接着用就可能会有些捉襟见肘,能量不足了。你没办法一直用,那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所以用毅力强迫坚持几乎是注定不能长久的。人生来就喜欢享受舒适,逃避痛苦,惰性是人的天性,没人可以克服。
  
  刻意的坚持是无效的,但我们可以去找坚持的动力。
  
  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叫做成功,和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叫做坚持是等同的。因为只要我们完成了坚持这个目标,我们基本上就成功了。用毅力来坚持是无效的,不是要我们放弃坚持,而是要我们去找到可以替代毅力去坚持的方法。此路不通,就换条路。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嘀哒”、“嘀哒”,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新组装好的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不过我有点担心,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就会吃不消。”这是毅力。
  
  “天呐!三万二百万次!”新组装好的小钟很吃惊。“让我做这么多的事情?办不到,办不到!”这是天生的恐惧。
  
  另一只旧闹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需要每秒钟滴答一次,摆一下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09:57:57 | 查看全部
 “天底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新组装好的小钟将信将疑,“如果是这样,那我就试试把。”这就是取代毅力的方法。
  
  新组装好的小钟每秒滴答一下、摆一下,它感觉很轻松。不知不觉的,一年过去了,它没有吃不消,依旧滴答滴答地走着。小钟成功了。
  
  很小的一个故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去窥探小钟成功的秘籍,那就是专注力。
  
  专注是坚持的源动力
  
  约瑟夫。基尔施纳在举世闻名的著作《聪明人的圣经》里讲述了聪明人聪明的做法就是专注,他说:“如果你醒着,你就当清醒;如果你睡着,你就当酣睡。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就不应该再考虑其他事。 如果你的手在这里,你的思想也应该同时在这里。如果开始行动,就不要迟疑。”
  
  专注的结果,他也告诉了我们:“当你在生命中生活,在死亡中死去,与你自身以及整个宇宙和谐一致的时候,就再没有任何使你恐惧的东西了。”
  
  这就是专注。专注是一种完全在当下的状态,完全与你的事情融为一体的状态,在做事的时候做事,不想别的。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自责和后悔,不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和恐惧。当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你只拥有事情。庄子曾展示了这样一种状态:“万物与物同生,天地与我合一”,这就是专注的最高境界。画家毕加索在专注的时候,几个月没脱过鞋子,结果烂在了脚上,这就是和事情在一起。我们从小就学习的《全神贯注》里,罗丹在修改女神雕像的时候,居然全然忘记了友人。
  
  当你专注于当下,专注于事情本身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会停滞,不知不觉过了很久,这时候才发现你坚持了很久。专注就是忘记坚持。
  
  专注的时候,内心也会非常的平静,你忘记了要去坚持,就不必分配精力给“坚持”,不断拿出精力来告诉自己要坚持。你忘记了目标,不需要拿出精力来提醒自己“我还有目标”。专注就像激光一样,全世界,只有这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