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 15:58:41
|
查看全部
乐琦的神奇力量
2012-3-6 16:36| 发布者: gaea| 查看: 4936| 评论: 0|原作者: 梅鹤
bc305bbef944101f0b3b0a.jpg
这真是一个晃荡的时代,《乐琦的神奇力量》从北京开始看,一路带到平遥,再带到西安,又带回北京,还没看完,只好作为“公共汽车读物”继续看,整个过程,有点沉重,有点难过,有点不知所措,又总是被乐琦的勇敢打动……想起自己小时候,参照儿子正在进行中的童年,可谓百感交集。
乐琦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住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叫硬土镇的沙漠小镇里。两年前,她的妈妈在一场暴风雨后触电身亡。爸爸有自己的生活,不愿意照顾乐琦,就把自己的法国前妻布瑞琪请来,成了乐琦的临时监护人。
有了这个与众不同的法国妈妈之后,乐琦从生母去世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开始了新的生活。乐琦唯一担心的事情是,布瑞琪有朝一日会将她送到孤儿院,独自返回她深爱的法国。
乐琦希望找到阻止布瑞琪抛弃自己的方法。因此,她努力做一个“完美小孩”,还常常偷听“十二步疗法无名会”会员的谈话,想从他们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神奇力量”。但是神奇力量还没有出现,她就发现布瑞琪做好了返回法国的准备。乐琦因此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只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原生家庭关系中,乐琦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难过和疑惑都只在内心深处。更大的人生困境出现的时候,也暗暗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只是,自己不知道这个确定的神奇力量是如此孩子气。
大人制造了孩子生活的难度,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但他们不觉得这对孩子来说是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是说,一个大人不会觉得一个小屁孩竟然会有人生低谷!和教育专家张玫玫聊天时,她说道:我们的父母,如果想要离婚,就瞒着孩子这件事,以为这是为孩子好,难道孩子的生活与大人能够井水不犯河水吗?孩子没有必要知道真实生活的残酷和难过吗?或者孩子只能装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是为了让大人宽心:我们小孩的人生低谷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克服吧!你们大人尽管忙自己的?
尽管如此,乐琦还是以自己10岁的智慧,总结了监护人和妈妈之间的区别就是,真正的妈妈是不能辞职的,当妈妈是一生的活儿。看起来孩子们满知道大人是怎么回事,当妈妈是怎么回事哎!
乐琦说:如果说网上有在线课程教人们如何管理餐厅,那就更应该有课程教大家如何做好一个真正的亲生母亲,这可是比开餐馆更重要的工作。乐琦想,长大以后,她就要去写一本这样的手册。手册的名字就叫:作为监护人或者真正的妈妈如何抚养一个女孩的学位认证课程。乐琦还是一个孩子,她已经替那些大人想好了教他们做一个好妈妈的办法,不得不替乐琦心疼,她被迫过于懂事了。
刚刚写到这里,接到一个女友的电话,声音听起来是如此气急败坏,她说,儿子上的是一个昂贵的寄宿学校,每晚都打电话回家,但今天打电话回来一直在哭。一问之下,原来排队回宿舍的时候,女班长手一指,说,你们别乱说话,他儿子就上前说,他没说话,女班长手再一指,罚他回教室写卷子,一共三张,一直写到晚上10点才回宿舍。我鼓励女友帮助孩子,去学校把事情弄清楚。同时又万般感慨,我们孩子的人生低谷也来得太容易一点了吧!
我记得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兼画家莫里斯·桑达克说过,如今的童书过于保守,过于“安全”。我们完全可以向孩子们展现这个世界艰难、阴暗的另一面。这是出于对儿童的尊重,人们习惯于把童年还原成一段天真无邪的时光,多半出于一种被动的顺从,我并不相信。我记忆中的童年是一段极为易感的、叫人心烦意乱的时光……
其实,我想说大家的童年大概其都没好到哪里去。只是在《乐琦的神奇力量》一书的作者心目中,孩子的心烦意乱和大人的一样客观存在,而她书中的大人有意无意间成为孩子生活的灯塔或者榜样,他们水乳交融,一起成长。我们却以为童年是可以隔离出来的净土,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其中成长,只获得幸福。
到底谁错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