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7:07 | 查看全部
歉 疚
时间:2012-02-06 作者:小小Z 点击:361次

  陆梅从海外回国讲学,费了不少工夫找到我,说,老同学,一定要想办法帮我把初中的王老师给找着,就是教我们数学的,二十多年了,我一直记挂他,想看看他。

  在去王老师家的路上,我说你现在可是知名学者了,怎么先想到返乡找王老师啊。陆梅说,我找王老师的原因,想必你是知道的。然后平和地笑着。

  我这才细看了陆梅,她穿得像一个中学女教师,和寄给我的照片判若两人。

  从小学到她进大学少年班,聪明的陆梅一直是我们同学心中的痛。

  那些日子,她经常在黑板上演算各类难题,然后骄傲得像公主一样,把粉笔头扔成橡皮筋一样的抛物线,说一句,玩儿去了,你们发呆吧。

  多年以后,在潜艇上服役的同学,给我写信时还说,我在中国的最南端,但一想到陆梅同学,我的心还有她留下的阴影。

  有一件事给了我们巨大的震动。初中快毕业时,教数学的王老师辅导我们应考,陆梅不断提出疑难问题问老师,在他一脸虚汗时,陆梅跑离座位,在黑板上写出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这事在学校里很快传开了,王老师不久被迫离开了学校。据说,校长很生气,说你一个老师,连学生都不如,这不是误人吗?

  后来,我们陆续离开了家乡,有时回去,听说王老师在镇上做起了小买卖,很是辛苦,他的妻子一直瘫痪在床上,帮不上他的忙,小孩早早地送到县城上学去了。

  在乡村中学边的窄巷尽头找到王老师时,他已认不出我们了,低头在给戏班搭台子。和王老师说到过去的事,他只是憨憨地笑,说,你们出息了,这是一件叫我开心的事,别的,我多数忘了。他的孩子今年上陆梅读过的大学,学杂费是街坊邻居凑的,孩子成绩不错,早有考研的打算,怕是要吃不少苦的。

  回来的路上,陆梅说,我怎样才能帮帮王老师,我说,你给他孩子一笔钱吧,好让她完成学业。陆梅想了很久,说,那不成,老师会怪我的。我还是在母校设一项奖学金吧,重奖家贫而学习好的孩子,算作我的回报。

  我说,你和以前不一样了。陆梅的神色很是自责。

  老同学,是不是我以前锋芒太露了。我还是上少年班时才醒悟过来。那次,我去报名,在校园问一个学生模样的,如何去报名点的路,他看上去大不了我多少岁,没想到他已是博士了,我很惊讶。他指指宿舍门前一位白发老人说,看见没有,那个看门的大爷退休前还是博导呢。他的表情很随和,让我感到少有的温暖。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个性的张扬,是对别人的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7:20 | 查看全部
看尘埃飞舞
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717次

  在非洲大陆,舌蝇从不叮斑马,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发烧、疼痛、神经紊乱,直至死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舌蝇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而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对舌蝇而言,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这就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斑马的选择使它有更多被狮子吃掉的风险,当然,它也成功地躲掉了昏睡病的困扰。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一举两得的事很少,可是,我们又必须面临许多选择,这便是人生。

  正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正是这些小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博大胸襟。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东西,所以,我们面对选择时,可以多一点从容,面对万象时,可以多一点宽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7:30 | 查看全部
自残的王鱼
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459次

  太平洋中有一个布拉特岛。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叫王鱼。王鱼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有鳞没有鳞,全看自己,是由自己来选择。这个太有意思了。

  如果王鱼从小到大都没有鳞,就比较好活。因为这比较自然,自然了,也就与外界更能融洽,活得更自主一些。这种没有鳞的王鱼,一生都较为平静。

  但有的王鱼,会选择另一条道路,让自己慢慢地有鳞。王鱼的鳞很特别,是来自外界。王鱼有一种本领,只要它愿意,就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的身上。它先给它们一点好处,一点自身的分泌物。当这些小动物被吸引后,王鱼便要千方百计地把这些小动物身上的物质吸干,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便会变成另一种形态,貌似强大,满身像个大气球,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

  而没有做吸附的王鱼,还会是老样子,看起来比较渺小,远不如吸附了外界物质的王鱼那么壮观雄伟。自然界真是无奇不有。都是王鱼,一个像爷,一个就像孙了。

  可怜的是,当吸附了外界物质的王鱼,生命进入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这种附属物会慢慢脱离他的身体,使它重新回到原本的面目,那个较小的外形。别人无所谓,它自己却无法忍受没有鳞片的状态,光秃秃的模样让它不自在。

  一条鱼,从有鳞到没有鳞,一定是死去活来的体会。这是一种从里到外的被剥夺。

  被剥夺了的王鱼,是非常痛苦难堪的。它无法再适应这个世界,游动得也很不自然,干什么都不像它自己。干脆说,什么也都干不成,还会变得异常烦躁。绝望地挣扎,存在于每一天、每一刻。甚至它去无端地攻击别人,以解脱自我。可惜,在攻击别人的时候,它又没有了往日的能力,反过来被别人撕咬,遍体鳞伤。

  而这时的王鱼,就去自残,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往岩石上猛撞,撞得稀里哗啦的,死得真是惨不忍睹。总之,它往日主宰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不再属于它。自己变了,世界也就变了。外界让它别扭,自己也让它别扭。

  越是身上附属物多的王鱼,后来就会越痛苦。它光秃秃的身子,孙子辈的模样,使它暗无天日。可怜的王鱼,最后会浮上水面,跳上翻下,挣扎数日,死去。

  死时的王鱼,身上红红肿肿,到处腐烂,眼睛也被自己撞瞎,完全不像个样子。凡是看过王鱼惨死后的人,都会在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都会觉得王鱼太惨,也都会认为,它们不该选择附属物作为自身的鳞片。那本来就不是自己的。

  这里当然不是说王鱼,而是说在世上如何做人。作为人,一生中很多情景,确实很像布拉特水域中的王鱼。本来是自自然然的,活得十分自由。但为了某种目的和欲望,他们常常不喜欢,也不满足这个自己。于是便靠着那些附属物来过活。

  一个人的高位,一个人的名誉。当这一切到来时,确实会使人变为另一种模样,比以往“高大”上数倍,就像王鱼。问题是,它们总是要脱离你而去。在很多地方,自然法则是不变的,你总是要还原,这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一种残酷,是把你再次变为你并未充分认识的,也从未喜欢过的那个从前的,没有鳞的时候。

  王鱼的可怜,往往也是我们的可怜。很多人尝到了丢官的凄惨,尝到了英雄不再的失落,尝到了人世间种种必然返回的无法接受。其实很多人都应该去看看王鱼,早早准备,早早从泥潭中拔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7:43 | 查看全部
用心用力,“乌合之众”也能赢
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425次

  在学校里,不论玩何种游戏,我们这些孤儿总是轮在最后。

  棒球、足球甚至躲闪球都是如此。这和我们的高矮胖瘦、速度快慢无关,仅仅因为我们是孤儿。

  我无法说出,那天老师选我做躲闪球队的队长时,我有多么意外。

  我们集合在学校操场上,老师抛下一枚硬币决定谁第一个被选上。

  “正面!”我们四年级的老师切丽夫人喊道。

  我笑了,因为可以第一个选队员。我环视了一下这一大群男孩,目光停留在杰弗利身上。他是一个动作很慢的人,体重达98磅。

  “杰弗利!”我指着他大叫道。

  他用十分诧异的目光看着我,然后移动他那胖胖的身体朝我走来。

  “你要我?”他问道。

  我拍了拍他的背,“对。”

  我第二个挑的是莱奥纳德。他是一个戴着厚镜片的黑框眼镜,从来不梳头发的小男孩。他属于安安静静不合群的那种人,但是,毫无疑问他是我们班的智囊。

  剩下的我挑的全是我认识的孤儿,或者是那些总是轮在最后的孩子。

  “他挑的全是乌合之众,咱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赢。”对方的队长说。

  “我们会输。”当我们抱成团的时候,杰弗利说。

  “你为什么要选我呢?我离开了眼镜,什么都看不见。”莱奥纳德说。

  “我们会赢的。”我告诉他们。

  比赛开始了,我让杰弗利站在我们这些跑得较快的人身后,这样他就有充足的反应时间。我们队不能留在场地的中央,我们要做环形跑动而不是进行穿插,这样的技战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球扔出五六次后击中了罗伯特,又扔出五六次后击中了韦恩。有一刻我们全部中球,我们被打散了。他们使劲用球击打我们,利用我们队形大乱之机攻打我们的背后,他们全在嘲笑我们。很快,杰弗利和我碰到了一起。

  “我不相信你我会如此狼狈。”杰弗利奋力喊道。

  “牢牢地呆在我的后面。”我对他说。

  “猛攻胖子杰弗利。”对方一名队员叫道。

  我永远都忘不了比赛结束时杰弗利的神情,他无法相信自已能跑那么快。他眼中含着泪花。

  “你第一个就挑中了我,我非常感动。”他在洗脸池哭着对我说。

  这一天,我上了非常好的一课。毕竟我们是一帮不起眼的孩子。那天早上,切丽夫人就跟我们讲了“用心”和“用力”的道理,她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取得人生的成功,我们就必须竭尽全心与全力,我们须组建团队一起努力。

  我们的胜利便是明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7:52 | 查看全部
向死而生
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309次

  古希腊有两个军阀长期争斗,战乱不止,最后一个军阀通过奇袭打败了对手。对手十分勇猛,被羁绊后,仍然大骂对手邪恶,用极其卑劣的手段达到其目的。古希腊对于战争历来有传统,在交战前必须告诉对手自己队伍的人数、装备、交战地点和时间。胜利的军阀一遭对手辱骂,也觉得自己违背了公义,便断了杀他的心,当场解除枷锁,予以释放。

  故事见于《蒙田随笔集》。蒙田还说起另外一个故事。腓尼基国王长期追杀一个士兵,士兵流窜多年终于被捕,押入王宫时,士兵也知必死无疑,不免瑟瑟发抖。到了庭前,士兵忽觉以这样的面目见国王,会被耻笑,便气定神闲的入内。见了国王,他反而高声挑战,要求与国王进行决斗。国王听罢,不敢应声,继而佩服其勇气,下令赦免他全部罪行。

  蒙田说,当遭遇非难时,我们只有两种方法:一是低声下气的求饶。另一种就是不屈以显自己的勇敢。只要对手的心灵没有陷入邪恶的深渊,一般都会欣赏勇敢、气度和正直。这是人性光辉相兼容之处。

  动物界也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山羊遭狼群猎杀时,走投无路之下,会突然返身,主动进攻恶狼。野马在猎豹的追赶下无法脱身时,也会集体返身,进攻猎豹。从本质意义上说,动物的向死而生也有英雄主义色彩,是血性的一次喷发。但弱小动物的命运最后以惨败被食告终,因为动物之间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强者不会欣赏弱者精神层次上的强大。所以蒙田伤感的说,弱者示强的前提是,对手心中必须无邪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8:04 | 查看全部
揣在兜里的剪子
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280次

  最近,我遇上一位在外企干办公室主任的中学同学。多年不见,自然要谈起毕业后各自的情况,时过境迁,回首往事,感慨世事如烟。

  说笑之间,彼此都发现,28年的光阴,已经把同学当年意气风发的容貌,磨砺得面目全非。我们这一代人,大都经历过于复杂,而学历过于简单。现在60年代、70年代,以至80年代出生的人,一个劲儿地在屁股后面追赶着,大有非撵你出局不可的气势,真是让人深感逆水行舟之困乏,大兵压境之紧迫。好在有阅历和经验上的优势,而且身体的各个部件运转尚正常,自信还可以再抵挡几年。人到中年,就是这么个劲儿:不服也得服,服了还不服。

  我的这位同学,来北京好几年了,现供职于某外企受聘办公室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4年了。有一份可观的收入,老婆孩子也迁到了北京,小日子过得挺红火。闲聊之间,他接过几个电话,大多是安排工作的事,我发现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前他和我一样,总喜欢丢三落四,而现在,从言行举止上看,那种严谨和周到,让人觉得与从前相比完全判若两人。也难怪,士别三日,就当刮目相看,何况28年过去,变也在情理之中。

  前几天,我应邀去参加他们公司一个项目剪彩仪式,他的那份有条不紊和周到细致,真是让我看过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天的仪式,原定由5位市里和区里的领导剪彩。当5位领导被请上台后,这时,他们的老总发现台下还有一位相当级别的老领导也来了,于是硬把这位领导拉上台,让他也一道剪彩。这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出洋相了。说时迟,那时快,我的这位同学,迅速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了一把剪子递了上去,一字排开,6位领导,喜气洋洋地剪完了彩。所有的人皆大欢喜。只有我在小惊之后,顿生敬佩之情。这一幕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事后我问他:“你怎么知道你们老总还会叫一个人上去?”

  “你还别说,他再叫一个,我这边口袋还装着一把呢。”他很轻松地说。

  “你小子,还真行。”我拍了一把他的肩膀。

  “我们这碗饭不好吃呀!在外企干事,出了问题,从来都是下属的责任。所以,养成了做事多留个心眼儿的习惯。有一次老总出席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他的发言稿,在头一天下班前,我就写好交上去了。可是,临到上台前,这位老先生找不着稿子了!估计是早上换了衣服,结果没带来,还好我兜里还备了一份,否则,非得出事不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这一手是高薪‘炼’出来的。高薪不好拿呀。”他深有感慨地说。

  回来后,我多次把这个故事,说给自己公司的人听,一直相信,愿意并且能够给人补台的人,一般是不会下课的——别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生存的最好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8:16 | 查看全部
“回避”也是生活的艺术
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423次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有位大学校长竞选州议会议员。

  此人资历很高,又精明能干、博学多识,看起来胜算极大。但是,选举期间有个谣言散布开来:这位校长曾跟一位年轻女教师有那么一点“暧昧”关系。由于按捺不住对恶毒谣言的怒火,这位候选人在每次集会中,都要极力澄清事实。

  其实,大部分选民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但是,现在人们却愈来愈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公众们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他真是无辜的,为什么要百般狡辩呢?”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也开始转而相信谣言,夫妻关系破坏殆尽。最后他失败了,从此一蹶不振。

  屏幕硬汉施瓦辛格竞选州长时,也面对了各种刁难和中伤,可他对此根本不去理会,也不去应答那些无聊的责难。这反而更增加了他在选民中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更多的信赖和支持,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竞选是这样,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自己想做什么事,就一心一意地去实现它。

  对出现的阻挠,别去介意,把它们当作生活中的琐屑之事,放一放,暂时回避一下,就会风平浪静,一切也就过去了。而你如果一味地纠缠它,却只能白白耗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损害自己的情绪,更会影响自己的形象。

  人生的失败,也由此开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8:27 | 查看全部
明天谁来买单
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752次

  认识詹姆士,是在一次酒会上。身为美国一家跨国公司驻华代表,全权负责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业务。我希望采访他,他欣然接受,并预定了时间。那次采访很顺利,就在快结束的时候,我按惯例问他公司未来有什么规划?原想他会像以前采访的一些企业家说几句“展望宏图、实现目标”之类的话。没想到,他很认真地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份公司未来15年发展规划书。

  这份规划是3年前做的,里面分析预测从1995年到2010年全球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包括产业形势和竞争形势等,企业目前产品定位及现有任务在未来发展方向,拓展哪些新的增长点,如何为未来发展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企业机制等,厚厚的像一本大学教材。我不禁想起以前采访过的国内的企业家,他们也有规划,但太宏伟,太抽象,什么赶超一流、进入五百强、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等等,缺乏具体细致、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分析数据。而且时间最长的也不过5年。像他们这样一直做到2010年,太遥远了!谁能想到那时会是什么样!

  詹姆士大概看出了我眼中的疑虑,不无忧虑地说:“我在美国以及来中国这6年,陆续接触了一些中国内地的企业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考察一个项目,总要先问多长时间能收到回报。当然,注重回报是必须的,我们也要首先考虑。但不同的是,我们至少要做一个5年短期、10—15年中期、3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而你们中国企业家一般只做1年、3年,最长也不超过5年的短期计划,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怎么可能呢?企业也像人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一个累积发展的过程。一个人要学习积累二十几年,到30来岁才能比较胜任一项工作,怎么可能要求企业一岁就辉煌呢?”

  “不过我认为,成功的速度和灭亡的速度是一样的。”说着,詹姆士笑了笑,随手一指桌上的报纸,“不信我们打个赌,看这些被宣传报道的企业家,10年后还能不能存在。”

  我一伸舌头,连连摇头。这个赌我可不敢打。不要说10年,5年前我采访过的企业,现在大都名存实亡了。谁敢保证他们10年后还安然健在?

  詹姆士宽厚地笑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过责任也不全在他们,用你们自己的话说,是体制问题。好,不谈他们了,说说你自己吧,你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我……”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詹姆士似乎比我更吃惊,打了个手势:“怎么你竟然没有一个让自己十年后受益的人生规划?那你每天怎么做事?”

  我面带羞愧地说:“什么要紧就做什么。一天到晚也没闲着,忙忙碌碌的。”

  詹姆士盯着我看了一会,神色严肃地说:“林,我把你当成朋友,所以要对你说一句朋友的话。记住,人生有很多要做的事,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类:一类是紧要的,一类是重要的。许多人不成功是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眼前的紧要事情上,而无暇去做重要的事。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的紧要事情,而把80%的时间留给未来,去做那些暂时没有收益但以后会重要的事情。我就是这样做的,希望你也这样。给自己订一个10年规划。否则,到时候你可能会付不起账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8:37 | 查看全部
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孝道
时间:2012-02-10 作者:瞿鸿燊 点击:517次

  《论语》里有个小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只说了两个字———色难。就是说给父母一个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孝敬父母,必须对父母和颜悦色,让父母感到愉悦。就像《礼记•祭义》上说的:“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一个好脸色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谓“孝行”,又有多少是发自内心呢?

  “婉容”也是修行,连面对父母你都不能心平气和,谁会相信你有干大事业的格局和心胸呢?每临大事有静气,其实就是从面对父母保持“婉容”来修炼的。www.rensheng5.com

  而且真正的孝,要有实实在在的心,来不得半点虚假。你的孝心在哪里,你的孝行就在哪里,这些都会反映在你的脸色上。即便工作有再多的不如意,每天回家的时候,也要给父母笑脸。让老人的心能够安定的,可能就是子女开心的笑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5:58:48 | 查看全部
因为有用,所以出色
时间:2012-02-15 作者:小小Z 点击:354次

  有一个男同学,上了黑龙江省某县城的大专,学计算机。那是该省录取时最后出现的学校。大三上半学期,在父母朋友的帮助下他去一个大城市的科研机构实习,碍于面子,该机构接受了他。开始时他干坐着,后来领导看他有点可怜,就交给他一个东西,说:“3个月内完成就行了,到时给你个实习鉴定。”

  3天里,他几乎住在单位,然后———完成了它,那天凌晨,他给母亲打电话,一声大喊:“出来了!”

  母亲吓了一跳。

  当天上午,领导也吓了一跳。

  领导对他刮目相看了,又给了他几个任务,并且规定很少的时间,而他居然都提前完成。

  实习结束,领导没多说什么,但不久后,到他的学校要人,点名要他。这时,机构的上级部门很奇怪:我这有好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你都不要,要一个县城的大专生,开玩笑吧。

  “不开玩笑,他有用。”那个领导说。

  这还没完,后来有一次上级临时借调他去帮忙,结果是:这个部门以前的报表都是最后交,并且还让返工;但这一次,第一个送上去,却成为少数几个一次性通过的。

  上面点名要他,下面不愿放,但硬是调走了。

  现在他做的事情是负责为研究生、本科生分配工作。

  让自己有用,说简单也简单。从大二开始他就不再平均用力,而是开始主攻一项:数据库,那是他的兴趣也是他认为以后用处最广的领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到这上面,他几乎在上一个“数据库”研究班。当然,他既是导师也是学生,这种主攻到了什么地步?有时,老师就让他给同学讲,自己在下面微笑着看他。以至于到了大二下半学期,他向一个别的名校的同学问一个问题,那人大吃一惊:这是我的毕业论文啊……

  当然,他也很“滑”,他到最开始那个机构,一看那个任务,正是数据库内容,心里窃喜,心里有数,脸上还是“茫然”,这样他就更有用了。

  这样的学生不会没有工作。

  他的经验总结就是:我所学的知识对应社会工作的一个领域,那一领域“利益的最大化,是我的方向。”

  该领域某一个核心能力(最重要或最有普遍实用性)对应我一个知识点,我在这方面强化,找一切机会转化为实践能力。

  找到它,你就已经找到了工作。因为那一领域有太多工作。失去了一个,还有一堆等着你。

  你对这一领域有用,就对这个领域所有的就业单位有用。

  原始的标准是:出色就有用。现代的标准是:有用才出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