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26:22 | 查看全部
唐古拉山在前面
时间:2012-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256次

  1996年,我军校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下部队实习,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青藏高原。作为一名汽车兵,年轻气盛的我心中有一个梦,那就是与我钦佩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汽车兵们上一趟青藏线,征服一回唐古拉山。因为我在许多书上看到人们都把唐古拉山比喻成“魔鬼”、“鬼门关”,说那儿的高原反应和恶劣的环境随时都有可能把人打倒,把车掀翻,这更增强了我去征服的欲望。

  我如愿到了青藏兵站部汽车三团的九连实习。第一次上青藏线,我被安排坐在了九班长的车上。班长是一个河北人,11年的老兵了,脸上写满高原的沧桑,头顶上光秃着高原的无情,三十岁的人看上去像一个小老头。初次见面我最佩服他能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因为我正常走路的时候都有点气喘吁吁,感觉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够,而他吸进去的空气中还能掺杂大量的尼古丁,他的肺真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一路上,我激动的老是缠着班长问唐古拉山的轶事,班长则耐心地给我讲着一个又一个唐古拉山的传奇故事。

  车队在五道梁兵站吃完中饭后,我把照相机再检查了一遍,一上路我就缠着班长让他告诉我什么地方是唐古拉山。因为车队进了昆仑山后,围着险峻尖挺的雪山转来转去,你根本就不知道哪儿是主峰。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样。

  车外雪花飞扬,狂风肆虐,能见度很低,汽车缓慢地爬着。我非常兴奋地期待着,期待着把自己的青春定格在唐古拉山上。不料,我的头开始有点发涨,呼吸感觉有点困难,是高原反应光顾我了。班长一边叭嗒着香烟,一边给我讲唐古拉山的故事,讲得眉飞色舞。我知道这是青藏线上汽车兵永远新鲜的话题,但是我没有兴趣听下去了,我不停地问他:“唐古拉山到了吗?”班长转过头来,看到了我有气无力的样子,赶忙把烟熄了,递给我氧气袋,笑眯眯地对我说:“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我看了看表说:“不对呀!应该到了啊!”班长仍笑呵呵地对我说:“我骗你干什么?”

  一路上,我仍不停地问班长:“唐古拉山到了吗?”班长不停地回答我:“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我知道你难得来一趟,到了后,我肯定会停车让你下来看看的。”

  不知不觉汽车到了安多兵站,我才知道唐古拉山已经过了,我第一次翻越唐古拉山的壮举就这样结束了。我很恼怒地问班长:“你为什么要骗我?”班长一脸坏笑的对我说:“我怕过唐古拉山的时候,给你心理上增加负担,使你的高原反应加重。许多人为什么征服不了唐古拉山,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一听到它的魔力,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越是知道快靠近它了,那种恐惧感就越强烈,从而还没上去就自己在心理上击倒自己了。”

  确实我当时已得了轻微的高原反应,真要是让我知道就快到唐古拉山了,我肯定会很紧张的,那样高原反应就会加重而不可想像。是班长的“骗局”使我一直以为唐古拉山真的还在前面,离我很远,使我仍保持着平常的心态,不知不觉战胜了它。

  我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感激。班长拍拍我的肩膀说:“别伤心,回去的时候我一定告诉你。”

  后来的生活中,我一直记着班长的那一句话:“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当我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时,我始终保持着平常的心态去征服它们,因为我认为:“唐古拉山在前面,还远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26:33 | 查看全部
信念杀手
时间:2012-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345次

  很久很久以前,在波斯湾的小国里有一个钻石商,他的金子有3万两,牛羊有3万头,房屋有3万间。同行们因为嫉妒,决定除掉他,于是一合计,找到了当地最有名的一个杀手,并要求杀手让那钻石商自行死去,不能被人发现,由于赏额很大,杀手答应了。

  不久,杀手拿着一张藏宝图找到了商人,约他一起去沙漠掘宝,贪心的商人高兴地答应了。

  他们带着两骆驼的水和肉脯向沙漠深处行进。走到一半时,遭遇了风沙,迷了路,最后只剩下一壶淡水了。他们饥渴难忍,濒临死亡,为了生存,决定把那一壶水先留着,到最后时刻再喝。

  他们走啊走,心中想的就是那一壶淡水在口渴时还可以喝。这样,他们竟然奇迹般地活到了第3天。眼看绿洲快到了,忽然听见那杀手一声惊呼:“不好!”只见水从那只已破的水壶中涌出,瞬间都消失在干涸的大漠中。商人两眼一瞪,顿时气绝。

  杀手很快到达了绿洲,他把商人的尸体运回了城中,并获得了千两黄金。

  当人由信念支持着时,能超越生命的大限;当信心丧失时,人生存的支柱也就轰然倒塌,杀手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27:02 | 查看全部
关于眼光的故事
时间:2012-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414次

  几年前,有这样一位高尔夫球职业球员,他是一个自负的、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而理性却跟六岁大的孩子差不多。他好像从来都没有错,总要找到原因来为自己辩解:这场比赛很糟糕,其他选手都是骗子,或者怪天气了,等等。好像这些过错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对每年在各大城市举行的业余高尔夫球比赛,50美金一个洞不感兴趣,不想为此奔波去获得一些外快。

  有一天,一个戴墨镜,手拿高尔夫球杆的人找到他,愿意100美金一个洞跟他玩一场。

  “喔,我不能跟你玩,”这个职业球手说,“你不是一个瞎子吗?”

  “是的,”那个人回答道,“可是,我在瞎之前,曾是一个州级冠军,我想我能打败你。”随后,这个职业球手的表现可不怎么样了———他需要钱。如果这家伙真要发疯似的向他挑战,他就顾不了瞎子不瞎子了。

  “真的100美金一个洞?”

  瞎子点头。

  “好吧,就这么定了。但别怪我没有警告你———你要输的。你想什么时候比赛?”

  “无论哪天晚上都行,”瞎子回答道:“无论哪天晚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27:15 | 查看全部
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时间:2012-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524次

  1929年,美国发生一件震动全国教育界的大事,美国各地的学者都赶到芝加哥去看热闹。在几年之前,有一个名叫罗勃•郝金斯的年轻人,半工半读地从耶鲁大学毕业,做过作家、伐木工人、家庭教师和卖成衣的售货员。现在只经过了八年,他就被任命为美国第四有钱的大学———芝加哥大学的校长。他有多大?三十岁!真叫人难以相信。老一辈的教育人士都大摇其头,人们对他的批评就像山崩石落一样一齐打在这位“神童”的头上,说他这样,说他那样———太年轻了,经验不足———说他的教育观念很不成熟,甚至各大报纸也参加了攻击。

  在罗勃•郝金斯就任的那天,有一个朋友对他的父亲说:“今天早上我看见报上的社论攻击你的儿子,真把我吓坏了!”

  “不错,”郝金斯的父亲回答说,“话说得很凶。可是请记住,从来没有人会踢一只死了的狗。”

  不错,这只狗愈重要,踢它的人愈能够感到满足。后来成为英王爱德华八世的温莎王子,他的屁股也被人狠狠地踢过。当时他在帝文夏的达特莫斯学院读书,温莎王子那时才十四岁,有一天,学校一位海军军官发现他在哭,就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起先不肯说,可是后来终于说出真话:“我被学校的学生踢了。”后来指挥官把所有的学生召集起来,向他们解释王子并没有告状,可是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这样虐待温莎王子。

  大家推诿拖延又支吾了半天之后,这些学生终于承认说:等他们自己将来成为皇家海军的指挥官或舰长的时候,他们希望能告诉人家,他们曾经踢过国王的屁股。

  没有任何人喜欢别人的批评,但绝对不可能不受批评。当初我希望周围的人都认为我非常完美。要是他们不这样想的话,就会使我忧虑。只要哪一个人对我有一点怨言,我就会想法子去取悦他。可是我所做的讨好他的事情,总会使另外的一个人生气。最后我发现,我愈想去讨好别人,避免别人对我的批评,就会使我的敌人增加。虽然我们不能阻止别人对自己做任何不公正的批评,但我们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我们可以决定是否要让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心里知道你是对的就行。

  只要你超群出众,你就一定会受到批评,所以还是趁早习惯的好,尽你最大的可能去做,然后把你的破伞收起来,让批评你的雨水从你的身上流下去,而不是滴在你的脖子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27:25 | 查看全部
把聪明放在“褡裢”的后面
时间:2012-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251次

  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经讲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约翰和汤姆是相邻两家的孩子,他俩从小就在一起玩耍,约翰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傲。汤姆的脑子没有约翰的灵光,尽管他很用功,但成绩却难以进入前十名,与约翰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终生也不过只是一个‘追逐者’。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

  聪明的约翰自诩是个聪明人,但一生业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汤姆却从各个方面充实着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约翰愤愤不平,以至郁郁而终。他的灵魂飞到了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汤姆,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为人间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约翰啊,你至死都没能弄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至误了你的终生!而汤姆的聪明却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总是在仰头看着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他人的光辉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7:12:05 | 查看全部
这回运气好,没有风
时间:2012-01-11 作者:小小Z 点击:344次

  那是在克尼斯纳,一个林工正解释如何伐树。

  他指出:要是你不知道那棵树砍了会落在哪里,就不要去砍它。“树总是朝支撑少的那一方落下,所以你如果想使树朝哪个方向落下,只要削减那一方的支撑便成了。”他说。我半信半疑,稍有差错,我们就可能一边损失一幢昂贵的小屋,另一边损坏一幢砖砌车库。

  我满心焦急,在两幢建筑物中间的地上划一条线。那时还没有链锯,伐树主要是靠腕动和技巧。老林工朝双手啐口水,挥起斧头,向那棵巨松砍去,树身底处粗一米多。他的年纪看来已六十开外,但臂力十足。

  约半小时后,那棵树果然不偏不倚地倒在线上,树梢离开房子很远。我帮助他砍伐成一堆整齐的圆木,又把树枝劈成柴薪。我告诉他,我绝不会忘记他的砍树心得。

  他举起斧头扛在肩上,正要转身离去,却突然说:“我们运气好,没有风。永远要提防风。”

  老林工的言外之意,我在数年后接到关于一个心脏移植病人的验尸报告时才忽然明白。那次手术想像不到地顺利,病人的复原情况也极好。然而,忽然间一切都不对了,病人死掉了,验尸报告指出病人腿部有一处微伤,伤口感染了肺,导致整个肺丧失机能。

  那老林工的脸蓦地在我脑海里浮现。他的声音也响起来:“永远要提防风。”简单的事情,基本的真理,需要智慧才能了解。那个病人的死,惨痛地提醒我们“山为九仞,功亏一篑”这个道理。纵使那个伤口对健康的人无关痛痒,但已夺去了那个病人的命。

  老林工和他的斧子可能早已入土,然而,他却留下了一个训诫给我,待我得意之时用来警惕自己。人人得意洋洋时,我会紧紧盯着镜里的影子,对自己说:“我这回运气好,没有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7:12:19 | 查看全部
完整的自信
时间:2012-01-11 作者:小小Z 点击:441次

  有一次,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和总统夫人外出巡视,正巧来到一处政府的建筑工地。

  只见从工地的深坑中,爬出了一个浑身泥垢的建筑工人,高声呼喊着第一夫人鲜为人知的小名。总统夫人吃惊地回头,迟疑了大约一秒钟,马上认出对方是谁,也很热情地挥了挥手,趋前和那个建筑工人攀谈起来。

  两人相谈甚欢,总统站在一边,也不知等了多久的时间。终于,总统夫人结束了两人的谈话。临别时,总统夫人还不顾那名建筑工人手上满是泥浆,硬是跟他好好握了握手,才依依不舍地转头离去。

  上了座车之后,美国总统有点儿不是滋味,又有点儿好奇地问:“刚才那个人是谁?怎么会知道你的小名?你们又谈得那么愉快———”

  总统夫人淡淡地道:“他是我高中时候的一个男朋友。”

  这下总统可高兴了,笑着道:“哈!还好你嫁的人是我,要是当年你选择了他。那么你今天就不是第一夫人,而是一个建筑小工的老婆了!”www.rensheng5.com

  总统夫人看了他一眼,冷冷地道:“对!还好我嫁的人是你,当年我要是嫁给了他,今天就是他成为美国总统,而不会是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7:12:34 | 查看全部
由浅入深
时间:2012-01-11 作者:小小Z 点击:436次

  “如果一个学生能游二十二公尺,而泳池的长度是二十五公尺,我会叫他从浅处向深处游。”一位游泳教练对我说。

  “可是他只能游二十二公尺,游到最后又正好是深水区,岂不非常危险吗?”我问,“为什么不让他由深水区游向浅水区呢?如此,则当他游不动时可以站起来。”

  “当你由浅水游向深水时,起初必定知道保存体力,等到游至深水区,将拼命向前冲。也正因为最后是在深水区,游不动就会沉下去,所以你必定发挥最大的潜能,即使原来只能游二十二公尺,到时候也能游完整个池子。相反地,你从深水游向浅水,起初必然拼命,等到力气将竭,眼看自己已经在浅水区,就算原先能游二十二公尺,恐怕二十公尺也会耐不住了。两相比较,有五公尺之差,你说当采用哪种训练方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7:12:48 | 查看全部
一片雪花的重量
时间:2012-01-14 作者:小小Z 点击:564次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

  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

  “那么,我须给你讲一个非凡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树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下雪了,雪不大,一点儿也不猛烈,就像梦一般。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所栖树枝及枝叶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3741952。当又一片雪花———如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树枝却折断了。”说完,知更鸟就飞跑了。

  野鸽子想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就差一个人的声音,和平就会来到世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7:12:57 | 查看全部
头比脚高
时间:2012-01-14 作者:小小Z 点击:380次

  小时候我长得很弱小,和人打架的时候总是吃亏。记得有一次,和村里一个孩子王打架,他两脚就把我踹到了地上。他的脚很有力。

  我哭着回去告诉妈妈,让她送我去学武,说要学一身绝技回来,好报仇。

  想不到妈妈却说:“除了学武,你就没有别的办法赢他吗?他的脚虽然有力,可是,孩子,你还有一颗聪明的头啊,再有力的脚也没有头高啊。”

  我记住了妈妈的话,并深深地理解了它。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得了全校第一。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大家羡慕的掌声时,孩子王却因功课不及格而留级了。我觉得我打败了他。

  从此,当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遭到侮辱时,我都会想起妈妈的这句话:“头比脚高。”它使我知道,人世间最有力的武器是智慧,只要我们的头还在,任何有力的脚都不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