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3:34 | 查看全部
把出丑变成出彩
时间:2014-10-27 作者:未详 点击:3347次

  二战期间,有一次,英国陆军在前线吃了败仗,士气受到重挫。

  身为陆军总司令的丘吉尔来到前线视察,并给士兵鼓劲。
  
  丘吉尔在临时搭起的演讲台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台下掌声不断。

  丘吉尔下台时,由于刚下过雨,地面湿滑,他一不留神摔了一跤,仰面倒在地上。
  
  士兵们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一个人物当众栽跟头,加之丘吉尔身躯肥胖,显得十分滑稽,所以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一位军官急忙上前将丘吉尔搀扶起来,并对士兵呵斥道:“不准笑!你们这样对总司令很不礼貌!”
  
  丘吉尔却说:“不要阻止他们,让他们尽情地笑吧!”说着,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丘吉尔走到演讲台上说:“我刚才摔的跟头才是此次演讲最出彩的地方,因为,这个跟头要比刚才的演说更能鼓舞你们的斗志!”
  
  台下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丘吉尔的这一跤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后士兵们作战英勇无比。
  
  当众出洋相后,与其想方设法挽回面子,不如顺水推舟,把洋相变成有利因素,让出丑变成出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3:45 | 查看全部
不必完美
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5524次

  读小学时,听老师讲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在非洲大草原,有一头年幼的狮子叫迪奥,它从小就立下雄心大志,要成为一头最优秀的狮子。
  
  后来,这头年幼的狮子发现,虽然兽类都认为狮子是“草原之王”,但它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在中长跑项目中的耐力比羚羊弱。很多时候,就因为这个弱点,羚羊从嘴边溜掉了。
  
  它决心改变这个缺点。通过长期对羚羊的观察,它认为羚羊的耐力与吃草有关。为了增长耐力,迪奥便学羚羊吃起草来,最后迪奥因吃草而变得体力空乏,奄奄一息。
  
  母狮子发现迪奥这一做法后,便教育迪奥,说:“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它有突出的优点。
  
  它是靠突出的观察力、优异的爆发力、锋利的牙齿和准确的扑跳动作,而不是靠完美才称霸于草原的,没有缺点的狮子是不存在的。”
  
  迪奥听了母亲的话,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它不再把心思放在改变自己的缺点上,而是尽力去发挥自己的优点。三年后,迪奥成了那片草原上最优秀的狮子。
  
  很多时候,我们同样会犯狮子迪奥年幼时的错误。
  
  为了让自己变得完美,我们总希望改掉身上的一切缺点。
  
  结果,在改变缺点的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优点,而成为一个平庸之人。
  
  狮子之所以成为狮子,人杰之所以成为人杰,并不是没有缺点,而是尽量避开自己的缺点,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3:54 | 查看全部
小草
时间:2014-11-07 作者:未详 点击:1655次

  三国时,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他的朋友徐厚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他的缺点。吕岱不仅没有责怪徐厚,反而更加尊重、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到哪儿去听自己的过失啊!”
  
  我们不得不钦佩吕岱不畏别人批评的态度,如小草般虚心接受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一代名将。
  
  梅兰芳在演出京剧《杀惜》时,突然听到有位老人说“不好”。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对老人说:“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还望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人说:“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我们不得不钦佩梅兰芳的谦恭,就是这种如小草般可视平凡人为师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一代京剧大师。
  
  生活中,我们都想如大树般活着,早已忘却了小草的存在。可事实上,拥有穿山裂石之力的,往往都是这些谦逊的小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4:05 | 查看全部
选择的两个故事
时间:2014-11-08 作者:未详 点击:2238次

  一位教师对孩子说:“我给大家讲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好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只有一个孩子举起了小手,说:“我想听哪吒闹海的故事。”
  
  老师叫他坐下好好想想再回答。
  
  第二次问,孩子仍想听别的故事,老师大怒,厉声斥责,并且命令他站起来,又叫他再好好想想。
  
  到了第三次询问,孩子无言。他知道自己没有也不被允许有另外的选择。
  
  于是老师欣慰地说:“好,没有不同意见。我们开始讲故事——”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小酒馆。
  
  这家酒馆只有一种酒,叫做“玉钩藤”。但每次客人要酒,老板都要问:“你要什么酒?”
  
  绿豆烧、糯米酿、竹叶青,客人的意愿三番五次遭拒,客人终于明白了原委,于是叹道:“那就玉钩藤吧。”
  
  老板立刻满足了顾客选择的权利。
  
  两个故事,事涉荒诞。
  
  有备选而叫人家选,这是尊重;没有备选而叫人家选,这叫侮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4:14 | 查看全部
人生的凹痕
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1738次

  依照最初的设计,高尔夫球并没有凹点,但是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高尔夫球。

  原来有划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更好的飞行能力,于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
  
  从此,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唯一用球。
  
  人生的一切不幸,犹如生命的凹痕。

  只要我们不急不恼,用意志和智慧去填补,就一定会在理想的道路上飞速向前,赢得辉煌与圆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4:23 | 查看全部
念珠不在,佛还在
时间:2014-11-15 作者:未详 点击:1477次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位弟子知道。7位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
  
  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老住持问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名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位弟子留了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老主持又问:“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5:21 | 查看全部
忙碌的原因
时间:2014-09-25 作者:未详 点击:1061次

  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是不是充满了忙碌,反正我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一些我认为应该做、必须做的事情常常占据了我的绝大多数时间,使我根本无暇顾及那些我想做的事情,即使它们中的一些对于我的生活来说还很重要。应做、必做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致我常常觉得有成百上千个“最后期限”、“截止日期”在排队恭候着我,为了应对这些事情,不仅用来写作的时间被一再压缩,还常常得牺牲掉一些锻炼和思索的时间。
  
  这种忙乱的状态令我苦恼了很长时间,直到我听到了一则小故事,才豁然开朗—
  
  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姑娘,她有一个让父母都为之骄傲和欣慰的好习惯—节俭,她从不乱花钱,只要她有机会得到一点钱,哪怕只是区区一分钱,她也要存进她那个可爱的小猪储钱罐。
  
  这天,是小姑娘的生日,父亲决定给她一枚金币以奖励她一年来的上佳表现。“宝贝,你知道这枚金币的价值吗?”父亲微笑着对女儿说道,“它足足值10元呢。”
  
  “这么珍贵啊,谢谢爸爸。”小姑娘接过金币,兴高采烈地跑向自己的房间,父亲知道,她一定是去将金币存入她的储钱罐了。但两三分钟后,小姑娘又跑了回来,并将那枚金币递还给了父亲。
  
  “爸爸,还给你。”小姑娘对满脸困惑的父亲解释道:“我的储钱罐满了,连一枚硬币也塞不进去了。”
  
  父亲和女儿来到女儿的房间,小姑娘取出她的储钱罐,果不其然,父亲想尽办法,也没能将金币塞进去。
  
  “宝贝儿,让我给你的储钱罐腾出点空间吧。”父亲将储钱罐里的钱币全部倒出来,父女二人将这些硬币分门别类后发现,占据储钱罐90%空间的竟然全是1分和2分的硬币,而这些硬币的总价值仅仅为2。67元!
  
  这则故事让我茅塞顿开,它让我认识到:

  生活中,做事情的原则和标准,不是“应该做”“必须做”,也不是“想做”“喜欢做”,而是事情本身的价值。

  由此我决定,对占据我生活中绝大多数时间、令我忙碌不停的各类事情进行分门别类,筛选出那些花费了我大量时间却价值微琐的“一分币”“二分币”,并将它们清除出去,腾出空间给那些价值不菲的“金币”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5:34 | 查看全部
成功与失败
时间:2014-09-25 作者:未详 点击:1847次

  一个身陷困境的人去向智者请教:“我是一个很失败的人,我做的事情几乎有一大半都是失败的,我想知道我该怎么做。”智者沉思良久,说道:“好吧,我给你一些建议,你去看一看《时代周刊》1970年的年鉴第930页,也许会有所收获。”
  
  那人去图书馆找到了相关章节,这是关于世界上最优秀的棒球运动员泰·库伯的介绍,这位入选名人堂的明星,他一生的打击率高达367,连有着击打之王美誉的罗斯也难以望其项背。
  
  那人又去找智者:“泰·库伯,367的打击率,就这些。”
  
  “完全正确,”智者答:“367次击打,平均每三次成功一次,也就是500多次没成功,我想你该明白些什么了吧?”
  
  “哈哈!”那人恍然大悟:“这家伙有一大半的时候都是失败的,和我一样。”
  
  很多时候,成功来源于无数失败。
  只有放开眼界,从容淡定地坚持下去,失败才能转化为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5:43 | 查看全部
为自己准备一把船桨
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997次

  个渔夫打了一辈子鱼,如今老了,于是把渔船交给儿子。
  
  儿子从渔夫手中接过磨得发亮的竹篙,意外发现船里有一把船桨。船桨还散发着原本的光泽,看样子没怎么使用过。这是一条夹在两山之间的小河,水不深,用竹篙撑船完全足够,船桨的确派不上用场。渔夫看出儿子的惊讶,说:“当年你爷爷把船交给我时就有这把桨,他告诉我,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带着它。你也得遵照祖训,好好带着。”儿子尽管诧异,但还是记在心上。
  
  子承父业,一篙在手,驾船漂流,捕鱼捞虾。因为从未使用过那把桨,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一天,儿子像往常一样劳作,突然发现河水暴涨。原来,上游突降暴雨,河水泛滥。(www.rensheng5.com)儿子拼命地将船向河边撑去,却发现竹篙太短,无法在河底找到支撑点,船因此失去了控制。危急关头,儿子看到了闲置的船桨,便拿起来使劲地划动,小船这才避开了无数障碍,完好无损地驶入下游的一个湖泊。最后又借助那把船桨,安全划向岸边。儿子这才明白,这把船桨是多么重要。
  
  当我们的人生之舟还漂流在小河中,只需用竹篙驾驶的时候,准备一把“船桨”,其实是为将来在大江大河甚至海洋中搏击风浪所做的一种长远的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2:36:00 | 查看全部
为自己开一朵花
时间:2014-09-27 作者:未详 点击:1531次

  有一个很自私的人,自私到连一粒米都舍不得给予他人,于是人们都叫他吝啬鬼。佛祖得知此事,便决定登门点化他。佛祖耐心地给他讲了“舍便是得”的道理。在聆听了佛祖的教诲后,他似有所悟。这时门外来了一个乞丐,佛祖便叫他前去施舍。他捧着一碗饭来到门前,可在给予的那一刻,他说什么也不肯松手。
  
  试了几次,都无济于事。他只好沮丧地回到佛祖面前:“我本想给他,可我就是松不开自己的手。”佛祖略加思索,从怀里拿出一粒种子,放在他的左手里。“你把右手想成是别人,把左手想成是自己。现在你把这粒种子放在你的右手中。”
  
  他疑惑地看了看佛祖,一想到要把东西给别人,他又开始舍不得了。可过了一会儿,他又笑了,因为他猛然意识到,把左手的种子交到右手,那不也是自己的手吗,自己并不会失去什么。如此一想,他便轻松地把那粒种子放在了自己的右手中。刹那间,那粒种子竟奇迹般地长出了叶,开成了一朵美丽的花。
  
  面对那朵美丽的花,那个自私的人忽然有所醒悟:原来给予很简单,就像把左手的东西交给右手,是件令人幸福的事情。原来奉献如此美妙,就是在心里种下美德的种子,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