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0:08 | 查看全部
最近的那堆干草属于你
时间:2013-11-28 作者:未详 点击:2478次

  先讲一个关于毛驴的寓言。
  
  有个叫布里丹的法国哲学家养了一头毛驴。一天,毛驴站在两堆一模一样的干草之间犯了难,犹豫了很久也不知要吃哪一堆,最后无所适从地活活饿死了。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毛驴效应”。
  
  你肯定不信有这么蠢的毛驴,我也不信。两堆干草摆在面前,先捡一堆吃饱再说,管它一样不一样。但我信“布里丹毛驴效应”,因为在生活中这种效应比较普遍。
  
  如果一个女人到超市买香皂,如果货架上只有一个品牌,那她会毫不犹豫地拿了就走。但如果摆放了两种品牌,那她会拿拿这个,嗅嗅那个,至少有几十秒的选择时间。如果摆放了十几种乃至几十种,那她花在选择上的时间可能会更长,选择完了甚至还会倒回头来重新选择。当然,男人去买也不见得不出这种情况。
  
  这种效应在我身上留下深深的感受要数女儿考大学时的选择了。高考分数下来了,超过了一本线,一大堆的学校名字摆在面前,哪个都可选,哪个都舍不得放弃。按兴趣优先原则排了个序,按志愿优先再排,按录取可能大小重排。总担心一笔下去会带来终生的遗憾。你看,选择自由反让人陷入了重重困境。
  
  有时候,这种效应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一个典型的例子要数我的画家朋友老郑的婚姻了。老郑最近离婚了,倒不妨以他为例说说事,也好对有相似经历的人有个启示吧。老郑年轻时多才多艺、高大帅气,追他的女孩子很多,其中最优秀最可心的有两个。到了不得不向女孩允诺的时候,老郑却犯了难。选哪个呢?甲可以,乙也很合适。老郑实在难以取舍,人在一段时间竟稀里糊涂地瘦了一圈。最后老郑急了,总不能像布里丹的毛驴一样,一个也不选吧?老郑有老郑的办法,不是不好选吗?不是都差不多吗?那就掷硬币。最后老郑靠掷硬币的方法决定了终身。后来,我们都戏称他夫人为“硬币正面嫂子”,简称“正面嫂”。没想到的是,痛苦仅仅是刚刚开头。老郑跟“正面嫂”过了几年后,情感却越来越倾向“反面嫂”。特别是与“正面嫂”的爱情渐渐转为亲情后,在老郑眼里,“正面嫂”的缺点逐渐盖过了优点,“反面嫂”在心里就越发地美好起来。看看,这又成了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再版了。所幸的是,老郑最后虽然离开了“正面嫂”,却没让这个“效应”继续。也许,布里丹的毛驴是聪明的,哪堆都不吃。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有选择就会有布里丹的毛驴的困惑,这时候需要的是当即立断的勇气。应记住,凡是舍弃了的都是不属于你的。更简单的方法应该是,两堆干草之间,伸手可及的那堆属于你。要不,布里丹会笑话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0:20 | 查看全部
动物教会我们的那些人生哲理
时间:2013-12-03 作者:未详 点击:1782次

动物教会我们的那些人生哲理:

  ◆羊最大的敌人不是狼,而是牧羊人。
  
  ◆乌龟只有在伸出头时才能向前挪动。
  
  ◆正因为有了癞蛤蟆,天鹅才变得如此高贵。
  
  ◆只有从网中逃脱出来的鱼,才有资格谈自由。
  
  ◆有了适当的舞台,一只鸭子也会是一个呱呱叫的角色。
  
  ◆被猎取的动物都明白:在你最渴望的东西周围,总是布满陷阱。
  
  ◆蚂蚁聚一起,连狮子都能咬死。
  
  ◆蛇不会飞,但它依然可以捉住以天空为家的鸟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0:33 | 查看全部
活命哲学
时间:2013-12-05 作者:未详 点击:960次

  我心里始终装着一个“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就没有过夜的病。
  
  人活一生不容易,当然坏人活得更不容易,人得给自己找乐子。我家养着几只小猫小狗,我给这些漂亮、聪明、洋气的小猫小狗起上一个个又土又俗的名字,一只波斯猫叫张秀英,两只小狗叫刘富贵和二锅头,还有一个西施叫金大瘤子,客人听了没有一个不乐呵的。人就得这么活。
  
  “文革”中,我被押在看守所里,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裤子上作画。“杠子队”一次次踩碾我的手,竟至用刀挑断我的手筋。可那时候我依然非常热爱生活。看守所里什么都没有,头顶上只有几个蜘蛛。我每天看着它们织网,看着它们逮小虫子,看着它们长大,挺有趣。我进去的时候,大墙上只露出三片柳树叶,出来时小树已长成一棵大树;进去时,树上拴着一头小牛,我出来时,小牛生的小牛正在叫。出狱后,我觉得什么都可爱,连卖冰棍的都感到可亲。小动物喜人,小狐狸不狡猾,小老虎不咬人,虎头虎脑不虎心。
  
  出狱后如果见什么烦什么,那恐怕就一事无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1:08 | 查看全部
深奥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2-06 作者:未详 点击:1792次

  “深奥的哲理”
  
  ◎关键不在输赢,而是在过程。
  
  ◎如果上帝想要我们成功,它将会为我们引路,我只要耐心等候就行了。
  
  ◎不幸的是,我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成功与你知道什么无关,而与你认识谁有关,而我一个人也不认识。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我把这些话称为“哲理牛”,为了使我们的一些借口听起来不那么像借口,我们会竭尽所能地去援引上面这些看似意味深长的理论。
  
  我有一个老熟人,他经常引用“学问好不如人际关系广”这句话来解释他为什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取得成功。他认为,没有成功的原因既不是“自从他离开学校之后就没有再继续用功更新他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他从来没有主动去完成他本职之外的工作”。对他而言,不认识公司中“恰当的人”才是导致他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
  
  这一类“箴言”,正是我们圈养的“奶牛”。“关键不在输赢,而是在过程”,看起来不像是对待生活的不良方式。除非你近距离地去检视它,否则这头看似拥有一些高尚特征的“奶牛”,是不会显露原形的。然而,我们还是来考虑一下带着这样一头“奶牛”到处走的后果吧。
  
  如果你认为输赢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在比赛中,你怎么能发挥出你全部的潜能呢?我必须指出,在我的一些工作访谈当中,有些人对于这个主题感到非常不安,对一些人来说,这句格言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他们甚至会觉得我把输赢看得那么重要是有攻击性的表现。
  
  我并没想刻意去坚持这样的看法,我想说明的是,如果持有这样的观念,到底是会帮助我们,还是会伤害我们。
  
  在一次特别的讲座中,我记得曾问过观众:“如果输赢真的无关紧要,你们有多少人不介意输掉人生这场比赛呢?”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
  
  你看,如果我们输掉的只是一盘象棋比赛,那可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如果将要输掉的是我们的目标、梦想和幸福,那我们可就不会轻易答应了。
  
  这些观念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一旦你在生活中的某个领域认同了这些观点,它们通常就会成为你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事准则。
  
  此外,在你迫不及待地采纳某个新的指导原则之前,都应该思考一下它的来源。你觉得那句话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我猜肯定不会是赢家,这头“奶牛”可以说是通往平庸路上的一座鲜明的纪念碑。
  
  虽然并非出于本意,但我的朋友卡拉已经沦为这种观念的受害者,明知道付诸实践才是人生的实际价值,但她仍满足于这种“奶牛”所带给她的安慰感而无法自拔。卡拉回忆说:“这个荒谬的观念,既限制了我的努力,又限制了我的斗争精神。”幸运的是,她设法赶走了那头“奶牛”。现在,当她没看到她所期望的结果时,她会找出是什么地方出错了,更换策略,寻求帮助,并再次尝试。她的新策略包括做任何能够做的事情来实现她的既定目标,当然,她也从未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她的做法是多么值得喝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1:27 | 查看全部
走进星星的世界
时间:2013-12-06 作者:未详 点击:1546次

  朗布利奇:“两个人同时向窗外观望,一个看到的是泥土,另一个看到了星星。”
  
  有—个美国年轻军官接到调动命令,要将他调派到一处接近沙漠边缘的基地。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着他离开都市生活前往受苦,但妻子为了证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执意陪同前去。
  
  年轻军官只好带着妻子前往,并在驻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帮妻子找了个木屋安顿。该地夏天酷热难耐,风沙多且早晚温差变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语,连日常的沟通交流都有问题。
  
  过了几个月,妻子实在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于是写了封信给她的母亲,除了诉说生活的艰苦难熬外,信末还说她准备回繁华的都市生活。
  
  她的母亲同了封信跟她讲:“有两个囚犯,他们住同一间牢房,往同一个窗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泥巴,另一个则看到星星。”
  
  妻子倒不是真的想离开丈夫回都市,只是发发牢骚罢了!接到母亲的信件后,便对自己说“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来。”
  
  从此以后她改变了生活态度,积极的走进印地安人的生活里,学习他们的编织和烧陶,并迷上了印地安文化。她还认真的研读许多关于星象天文的书籍,并运用沙漠地带的天然优势观察星星,几年后出版了数本关于星星的研究书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专家。
  
  “走进星星的世界。”她常常在心底这样跟自己说。
  
  打败自己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
  走进星星的世界,往往就能找到生命的依归与生活的目标,请不要抱怨环境让你无法一展长才,并努力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耀星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1:40 | 查看全部
假设可以废除监狱
时间:2013-12-09 作者:未详 点击:1236次

  美国学者拿破仑·希尔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问一群学生:“你们有多少人觉得可以在三十年内废除所有的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大声反驳:“这怎么可以,无论如何,监狱是必需的。”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讨论:“有些人天生坏,改不好的。”“监狱可能还不够用呢!”还有人说有了监狱,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做,否则他们都要失业了。
  
  拿破仑·希尔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假设可以废除,我们该怎么做。”
  
  大家开始思索。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应该可以减少犯罪事件。”不久,这群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开始热心地参与了,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贫穷,因为低收入阶层的犯罪率高”,“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方法来医治某些罪犯”……最后,总共提出了78种构想。
  
  【温馨提示】
  
  这个试验说明:当你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时,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你真正相信某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到,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2:12 | 查看全部
给思维转个身
时间:2013-12-09 作者:未详 点击:2499次

  1881年7月,美国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在华盛顿车站遇刺,身受重伤,住进了医院。
  
  时值盛夏,天气闷热难耐,病床上的加菲尔德总统危在旦夕,急需进行手术。
  
  由于室内温度太高,医生指出,只有将温度降到30℃以下,才能保障手术的安全。无奈之中,政府只好把这一重任交给了一名叫谢多的美国工程师。
  
  谢多曾经在矿山工作过,有着丰富的井下作业经验,他知道怎样对煤矿巷道内的空气进行稀释,从而使瓦斯的浓度降到最低。
  
  然而,给室内的空气降温的事,在此之前的若干年,别说是谢多,就连一些科学家们也从没有想过,在许多人的实验中除了高山上的冰雪,这世上根本就找不到可以人为降温的方法。谢多是位善于思索的工程师,他想,既然空气经过压缩之后会释放热量,那么压缩后的空气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是不是会吸收热量呢?
  
  谢多立即动手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把压缩了的空气还原,便可以使周围的空气冷却。谢多给总统的病房安装了这样的机器,成功地使室内气温从37℃降到了25℃。总统得救了,谢多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空调的发明者,使自己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工程师,一跃成为一种崭新生活设备的创造者。而他所做的,仅仅是在众所周知的普遍原理的基础上,给思维转了个身而已。
  
  【温馨提示】
  
  不只是谢多,世界上巧妙利用逆向思维让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还有很多。一条路,当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前方是条死胡同时,不妨试着转个身,也许柳暗花明的惊喜就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2:27 | 查看全部
盯着那个洞
时间:2013-12-10 作者:未详 点击:1655次

  一个守财奴把金子藏在花园的大树底下。

  每个星期天,他都会把金子挖出来,独自欣赏良久。不料,有一天,小偷挖走了金子。守财奴再来检视财宝时,只看见一个空空的洞。
  
  他号啕大哭起来,邻居们跑来看出了什么事。

  等弄清真相后,其中一个人问:“你用过这些金子吗?”
  
  “没有,”守财奴说,“我每次都只是看看它们。”
  
  “那不就得了,”邻居说,“今后你还是照旧过来瞧瞧这个洞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2:37 | 查看全部
动物糖果
时间:2013-12-11 作者:未详 点击:1134次

  有个卖糖果的人喜欢把糖果做成颜色各异、大小不同的动物和小鸟。

  孩子们来买糖果的时候,通常会争论不休:“我的兔子比你的老虎好……我的松鼠也许比你的小,可是味道会更好吃……”
  
  卖糖果的人常常会嘲笑大人们的想法,他们总认为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优秀,这想法和孩子没有两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2:47 | 查看全部
富豪只比你多3000元
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3111次

  有一位新加坡富豪去理发,理发师问他:“先生,听说您很有钱!”富豪听到心里非常得意,马上回答:“没错,富可敌国了!”
  
  理发师接着说:“我想,您的财富加起来,应该也只比我多3000新元。”富豪一听非常生气,大声说:“怎么可能?我现在口袋里的现钞都比你的所有财产还多!”理发师赶紧说:“不要生气,先听我说。请问您,现在我们当地最贵的棺材多少钱?”
  
  富豪回答:“4000新元。”“那最便宜的棺材多少钱?”富豪回:“1000新元。”“所以,您这肉身不能用时,一定是买最贵的棺木,我穷,买最便宜的。你最后的财产只比我多3000新元,其他都不是您的了。”
  
  富豪听完恍然大悟,人生因此改观,乐善好施,积德无数。

  而那位理发师虽贫穷,却功德无量。

  因为,开人智慧有大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