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5:32:57 | 查看全部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时间:2013-12-12 作者:未详 点击:2391次

  有一个人,他很有钱,却非常的不快乐。他想,只要愿意花钱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快乐。
  
  于是他玩遍、吃遍、享受了所有认为可以令他快乐的事情,可是他还是不快乐。当他看到周围的朋友高兴地笑时,他问:“你快乐吗?”笑着的朋友回答:“快乐啊!我现在很快乐!”他又问:“那么明天呢?后天呢?你还是一样快乐吗?”朋友回答:“明天,后天,我不知道是否能样快乐。”他询问了很多笑了的人,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
  
  一天,有人跟他说只要穿上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衣服,你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于是他很不快乐的找寻“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的踪迹。十年后,有人跟他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居住在某某镇上,他立刻赶到镇上造访。
  
  到了镇上他问镇里的人:“请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住在这里吗?”镇里的人指着山上回答:“对啊!不过他住在山上的洞里。”
  
  他爬上山,走入洞内看到一个人,他问:“先生,请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不是住在这里?”那个人回答:“对啊!”他又问:“那请问他在吗?”那个人回答:“在啊_我就是!”他兴奋又颤抖地说:“先生!我有个不求之请,不知道您能不能答应?我听人家说,只要穿上了您的衣服后,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我可以借您的衣服穿吗?”
  
  那个人大笑三声说:“你没看见吗?我是从来不穿衣服的!”
  
  有时候衣服只是内在世界的束缚,丢掉了内心的绳索,你便拥有了顿悟及快乐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08:35:50 | 查看全部
早上好!
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愿您能够拥有健康!
快乐早餐:假日休闲开心茶坊<拿破仑>
有媳妇女在一家饭店洗碗刷盘子,年纪有些偏大,同事都叫她洗碗阿姨,自从看了电焊工的铺名:焊武帝后,他瞬间不淡定了,给自己取了个很霸气的名字:瓷洗太后。
然后隔壁补车胎的师傅也任性了一把给自己取了个国际范的名字:拿破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09:07 | 查看全部
跑步中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2 作者:未详 点击:1627次

  早晨我跑步时简直像是在挣扎,肺部烧灼,空气也仿佛变得稀薄。跑了不过1。25英里后,我不得不走了1分钟。而在正常时候,我连续跑3英里仍感觉良好。旁观的人们一定以为我是个病夫——满脸痛苦,上气不接下气,步履蹒跚,几乎跑不完1英里!
  
  忽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尽管表面看来我似乎根本没有付出努力,对于其他跑步的人来说,我简直不能算是在跑。但是实际上,我已经使出了浑身的力气。
  
  当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往往是采用我们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而实际上,他们可能付出了所有的力量。也许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也许他们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只要尽力了,就应该是真正的胜者,不管结局是什么。
  
  我们有时不公平地苛责别人,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把苛责的矛头对准自己。
  
  因为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滴汗不流地跑完2。5英里,我对自己满怀自责。而事实上,今天我跑1。5英里付出的努力,远超过平时跑3英里。
  
  高标准要求自己是个好事,前提是能够激发你前进的动力。
  
  你应当永远尽力而为,但当你努力的结果低于过去的正常水平,你开始苛刻地批评自己,而不是表扬自己的努力,由此你就开始了螺旋向下的恶性循环。
  
  不,我一点也不想要那样的感觉!
  
  相反,“我已经尽力了,我也是胜者”,这样的想法给了我新的力量,使我又多跑了两圈,我对自己充满了骄傲,因为我完全有理由停下。
  
  我挺直了腰杆,头高高扬起,因为我征服了宇宙中唯一能阻止我的力量,那就是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09:17 | 查看全部
细节中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2 作者:未详 点击:2020次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在厨房洗碗,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足球赛。突然,厨房里传来磁盘落地的破碎声,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这回她没有骂人。”
  
  人们总是习惯不同的标准了对人对己,但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有两个观光团在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这里的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坑洞。其中一位导游一路连声抱歉,说这路面简直太坏了,请多多包涵。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女士先生请注意,我们现在走过的这条道路,正是闻名遐迩的伊豆迷人的酒窝大道!”
  
  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思想是奇妙的,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自己。
  
  上小学三年级的汉斯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一名杂技团的小丑。一位老师的批示是:“为什么不想当总统?”另一个老师看了后则说:“愿你把欢乐带给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热爱和快乐才是选择的最好依据。
  
  有一位表璃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认真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同:“大师,您为什么又将鞋带解松呢?”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扮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人,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表现他长途跋涉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说明他很关心我,我要保护及尊重他这种热情,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将鞋带松开的原因,以后会有很多机会告诉他。”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09:40 | 查看全部
关于管理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2 作者:未详 点击:1550次

关于管理的人生哲理:
  
  细节决定成败
  
  据报载,日本某专门生产体育器材的小公司想与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贸易公司合作,老板田中多次前往游说均未能如愿。这天田中又去游说又被赶出,其伤心的滋味难以言表。他走到该公司的一楼大厅,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风从无遮挡的入口处直往大厅吹,把前台桌面上的一份报纸吹到了地上。田中捡起报纸放回原处转身要离开,又想:风还会把报纸吹到地上,于是他找来一块石头压在报纸上,这才安心离开。田中的这些举动恰被站在保安亭里的总裁看得一清二楚,他被田中的行为打动,认为田中是一个办事认真负责的人。于是决定与田中合作。后来的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合作是成功的,田中的小公司不断壮大,如今已在世界各地设立了许多子公司,客户遍及全球。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我国老子也有一句名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异曲同工,都道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人的形象是由许许多多行为细节组成的,任何大事也是由许许多多的小事构成的。各级领导者如果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行为细节,并持之以恒地做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完全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态度决定一切
  
  某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一次上司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了一段时间上司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仍然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还是钱。”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上司再次问他:“你手中数的就是钱吗?”这时这位已经爱上银行工作并天天和钱打交道的员工说:“不,这不是钱,这是我的工作。”上司乐了,对他说:“你已经‘目中无钱’了,我可以放心了。”这个员工从“目中有钱”到“目中有工作”的转变,其实是工作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人们对待社会事物的心理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态度,在工作上就能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其人生也将有精彩的篇章和完美的结局。因此,领导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采取各种措施端正下属的工作态度,引导他们视工作为事业,并在工作中体验成就、享受乐趣,从而激励自己不断挖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人人都是被管理者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特别是他鼓励臣属直谏的做法,颇受后人赞颂。有一天,唐太宗正在玩弄一只小鸟,听到魏征来了,生怕他批评自己不务正业,就赶紧把小鸟藏在袖筒里。可是这一切都被魏征看见了,却装做不知,和唐太宗谈论国家大事,故意拖延了很长时间才告辞。当唐太宗从袖筒里取出小鸟时,小鸟早被闷死。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有一种思维定式:只有上级才能管理下级,下级不能管理上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管理学家认为:在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人既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我们现在经常强调上级要接受下级的监督,这里所说的“监督”就有“管理”之意。上级接受下级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为监督),不但不会损害自己的领导权威,而且还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防止滥用权力。
  
  防患于未然更重要
  
  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最精于医术?”扁鹊答道:“大兄最佳,二兄其次,我最差。”魏文王颇感奇怪:“既然你最差.可为什么你却最有名气?”扁鹊回答说:“我的大兄治病,是治病症于未发生之前。别人根本察觉不到病症,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我们家里人知道。我的二兄治病,是治病症于初起之时,一般人都以为这只是小病很容易治,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至于我治病,是治病症于严重之后,别人看到我时而割肉切骨,时而又皮膏敷上毒药等一系列大动作,自然以为我医术精湛,因此,我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大兄和二兄,我的医术是最差的。”魏文王恍然大悟。
  
  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真正高明的领导者是能够采取多种措施防止问题的出现,或将已经出现的问题解决于萌芽之时。所以,各级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要秉承这么一种理念:防止问题出现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平时常说的凡事都要“预防为主”就是这个道理。
  
  善用人之短
  
  据记载,清朝有一位将军叫唐时斋,他认为军营中每个人如果使用得当都是可用之人,例如,聋子可以安排在左右当侍者,能够避免泄露军事机密:哑巴可以传递密信,如果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也问不出更多的机密;瘸子可以守护炮台,能够坚守阵地,很难弃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好,可以伏在阵地前监听敌军的动静,担负侦察任务。这样的观点虽有夸张之嫌,但也确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倘若将人的短处用在最适合的地方,其短处就会变成长处。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人之长处虽然值得发扬,但从人的短处中挖掘长处,即把下属的短处用在最适合的地方.其短处就会变成长处——-这可以说是用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09:51 | 查看全部
拖船的生活哲理
时间:2013-11-12 作者:未详 点击:1416次

  多年前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乘船经过某个都市。站在舰桥上四处眺望,夜空中辉映出岸边的万家灯火,都市喧嚣之声依稀可闻,在船的另一侧只见无尽的黑暗和无边的海水。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平日生活中的烦扰也变得微不足道。
  
  我在船上生活了二十五年,现在是一名港口引航员,任务就是用拖船引领豪华客轮入港,帮助它们安全地停泊。由于潮势、天气以及船只吃水深度的不同,这一工作有时需要两条甚至更多的拖船来共同完成。
  
  很多人一定都见过这些拖船拖拉巨轮的场景。拖船的工作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不一会儿工夫,巨轮就会停泊就位,锚链下牢,拖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无论是一艘还是十艘拖船,都是根据我在巨型客轮舰桥上的鸣笛行动。汽笛的信号就是一种语言,其可靠程度与口头语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几乎不会被误解。每艘拖船的船长都严格按照收到的信号指令行动。他们对我的指挥从无疑问、充分信任,我们的配合也一直很好。
  
  团队合作的精神对我的工作至关重要,也进而影响了我的人生观。我相信我个人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同伴们的帮助,正如远洋航行的万吨巨轮也需要小小拖船的帮助才能安全入港停泊。
  
  当我第一次成功地引领一艘巨轮泊入港口时,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艘巨轮乘风破浪驶向海港,巍然矗立在载着我的矮墩墩的小拖船面前。当我们向船边靠近时,舱门打开,几乎与水平面齐高,两名衣着整齐漂亮的海员帮我登上巨轮,陪同我走上舰桥,船长就在那里把船移交给我。我意识到自己在操作一艘价值几百万的巨轮,船主正靠我将它安全驶入港湾停泊。而当我几次将万吨巨轮引领入港之后,我就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个发信号的人罢了。
  
  不管每天报纸上有多少坏消息,我对这个国家仍然充满信心。我希望这个动荡的世界终有一天充满理解与和平,让我的孩子们能生活在一个充满幸福而不是流血冲突的世界里。我相信这一切终将实现。我记得在1949年,一位名叫凯西·菲丝库斯的女孩失足跌入加州一口枯井中,当时她的遭遇牵动了全国无数颗充满关爱的心!工程师、隧道工和各行各业的人历时三天三夜将她从井底救了上来,可她已经停止了呼吸。人们为营救她捐来成千上万元善款,可营救人员和提供营救设备的人一分钱也不肯要,因为他们奋力救人为的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时我也曾和驶入纽约港的一些外国客轮的船长谈起此事,这起不幸事件同样也牵动着他们的心。当年我们既然能齐心协力救助小凯西,将来我们也一定能用同样的同情与理解换来世界的和平。我相信,上帝总有一天会让我的这一心愿得以实现。
  
  乔治·B·扬船长在纽约莫兰拖引运输公司从事港口引航员这一重要的工作。他持有美国海岸警备队颁发的证书,证明他是能“胜任任何吨位船只的船长及引航员”。这一殊荣令他自豪,是他多年辛勤工作、悉心钻研的结果。每天他都将许多船只安全引入港口,其中包括冠达航运公司的“玛丽女王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法国航运公司的“法兰西岛号”和“自由号”,以及荷美航运公司的一些航船。
  
  他与妻子及四个孩子在新泽西的伯根菲尔德过着宁静的生活,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对青少年组织很感兴趣,相信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他常在自家房前屋后修修剪剪,还喜欢打高尔夫球——但他希望自己指挥船只时千万别像他打高尔夫球那样糟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09:59 | 查看全部
树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4 作者:未详 点击:2094次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着自己的烦恼。
  
  “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
  
  “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里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
  
  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
  
  “你看我,”树说,“我每个季节都在发生变化,由青葱变得枯黄,再回到青葱。到现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旧是一棵树。”
  
  女人说:“我的爱已耗尽,为了爱,我完全放弃了自我。”
  
  “你看我,”树说,“我的树枝上有知更鸟,树干中有猫头鹰,苔藓和瓢虫生长在我的枝皮中。它们能带走我所拥有的,但带不走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10:12 | 查看全部
满盈者,不损何为
时间:2013-11-15 作者:未详 点击:1237次

  一天,孔子带弟子们参观鲁桓公的庙堂,看见一只形体倾斜易于倾覆的器皿。
  
  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人说:“这是一只放在座位右边的器皿。”
  
  孔子说:“听说这种器皿,里面空着的时候就倾斜,不空不满的时候就端正,灌满了水的时候就倾覆,真的吗?”守庙人点头言是。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不妨灌水试一下。”
  
  弟子们便往器皿里舀水,结果确实如此:里面不空不满时端正,水满时倾覆,空时倾斜。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唉!哪有自满而不翻倒在地的呢?”
  
  其实,人亦如此,殊不知“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则满盈者,不损何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10:22 | 查看全部
和谐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5 作者:未详 点击:1261次

  人人都希望和谐呼唤和谐,但这只是一个希望一个愿景,众望所归不等于“万众一心”,用什么方式和路径达到和谐的社会境界,才是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
  
  和谐这个词,说明至少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物体,比如我们可以说“夫妻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但是不会说“单身和谐”“个人和谐”“独自和谐”。“和”不是无矛盾、无差别、无冲突,相反,它强调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恰恰是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要求社会采用协调的方式自我解决和调适矛盾、及时顺利地利用和平、公正、公开的手段化解矛盾。任何掩盖矛盾、压制矛盾、不承认矛盾的做法,貌似平静,下面却是一潭死水,那不叫和谐,那叫死寂。因此,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就是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并揭示矛盾。矛盾的揭示包括对一些社会现象公开的批评。因为没有必要的公开的批评,也就难有矛盾的公平、公正解决,如此,也就没有真正的和谐可言。
  
  二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公民自由与权利的全方位回归,乃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比如:没有公民的迁徙自由,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的现象,致使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公民的环境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和官员“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的短期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就会逾发严重,人与自然的紧张而非和谐关系就几成定局;公民没有强有力地监督、制约政府和官员的权利,公共财政就得不到保障,官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就难以建立;公民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若得不到公共财政的切实保障,公民自由上升的途径就受到阻碍,阶层固化和贫困世袭现象就难以避免,社会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对立乃至仇恨关系就有可能成为常态,“阶层间和谐”也就成为奢望。
  
  其中的哲学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公民权利的回归,能使最为边缘化、最没有势力的人或群体也能借助国家的或国际的法律框架向政府提出权利要求;借助法治的力量获得冤屈的平复和正义的伸张。权利自由是弱势群体改善自身地位和处境的根本之道。
  
  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对和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若从“管理方便”角度看,在中国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似乎就是人们“各安其命”,不要“盲目流动”、“混乱就业”,街头不要无照摊贩,城市一片秩序井然。但这样的“和谐”其实是表面的虚假的。真正的和谐,必须确保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都得到平等的保护,而非一部分人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另一部分人的障碍甚至灾难。
  
  从权利自由角度看,在这个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巨大的时代,公民自由的财产权(含农民土地和住房)、居住权、自由迁徙权、自由就业权、孩子在共和国蓝天下任何一个地方平等的受教育权(含高考权)、医疗保障权等等却是通往和谐社会的不二法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17:10:32 | 查看全部
坚强的哲理
时间:2013-11-18 作者:未详 点击:2273次

  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也许你只是一株嫩弱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
  
  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与白云共舞。
  
  了解梅,便能品味“坚强”的哲理。“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因为梅的忍耐能够化苦难为幽香,任凭冰雪刺骨,寒风凛冽,她自雪中一笑,绽开洁净花瓣,亲吻风雪的摧残。这便是梅花的哲学——置身凄寒却心生坚强。
  
  了解红棉,第一个感受就是“韧”。红棉不怕旱也不怕涝,不怕冷也不怕热,即使遭受旱灾也能尽快恢复。因此不管这一年它过得多么艰难,来年一样能开出满树火红火红的红棉花,绚丽如霞。
  
  了解石竹,便能想像生命挤裂硬石的力量,石竹以其强劲如予的根刺入石缝,似乎想要深入石头的心腔,于是,他便能与石共生,便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是,梅、红棉、石竹在大自然中奏响了一首首坚强生命的赞歌。
  
  霍金坚强,他用铁血般的心志去征服了病魔。在霍金的人生词典中页页都写着“坚强”二字,全身瘫痪,口不能言,以至于医生认为他只能再活两年。然而他并没有苦闷、仿徨,没有隐忍却步,更没有向病痛投降,交出梦想;他要做的是振作起来,面对残酷现实,用自己幸存下来的头脑,沉寂在科学的大海中思考。事实证明坚强的霍金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贝多芬坚强,他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怒吼。他失去了作为音乐家所需的最珍贵的听觉,他却谱写出了激昂的《命运交响曲》来激励自己,这其中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当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出生命悲壮的乐章时,你是否感受到了贝多芬坚强的力量在流淌?
  
  司马迁坚强,苦痛是他进步的阶梯。宫刑让他绝望欲死,耻辱烙伤了他的灵魂,他却坚强地隐没了泪水,坚定地踏进了历史的长河,去书写那一段伴着自己辛酸的历史。司马迁的人生,没有因为一颗星的陨落而黯淡了灿烂星空,没有因为一朵花的凋零而荒芜了整个春天。
  
  “不幸,是天才进步的阶梯,是信徒的洗礼之水,是弱者的无底深渊”。唯有坚强的人能够在累累创伤之中体会生命顽强的意义;唯有坚强的细流能够在九曲回肠的奔波后迎向大海;唯有坚强的幼苗能够接受风吹雨打,茁壮成长。
  
  “天将降天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那就让我们去感悟坚强的哲理,去锤炼坚强的心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