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07:36 | 查看全部
关于管理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2 作者:未详 点击:1638次

关于管理的人生哲理:
  
  细节决定成败
  
  据报载,日本某专门生产体育器材的小公司想与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贸易公司合作,老板田中多次前往游说均未能如愿。这天田中又去游说又被赶出,其伤心的滋味难以言表。他走到该公司的一楼大厅,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风从无遮挡的入口处直往大厅吹,把前台桌面上的一份报纸吹到了地上。田中捡起报纸放回原处转身要离开,又想:风还会把报纸吹到地上,于是他找来一块石头压在报纸上,这才安心离开。田中的这些举动恰被站在保安亭里的总裁看得一清二楚,他被田中的行为打动,认为田中是一个办事认真负责的人。于是决定与田中合作。后来的事实证明,两家公司的合作是成功的,田中的小公司不断壮大,如今已在世界各地设立了许多子公司,客户遍及全球。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我国老子也有一句名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异曲同工,都道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人的形象是由许许多多行为细节组成的,任何大事也是由许许多多的小事构成的。各级领导者如果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行为细节,并持之以恒地做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完全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态度决定一切
  
  某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一次上司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了一段时间上司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仍然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还是钱。”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上司再次问他:“你手中数的就是钱吗?”这时这位已经爱上银行工作并天天和钱打交道的员工说:“不,这不是钱,这是我的工作。”上司乐了,对他说:“你已经‘目中无钱’了,我可以放心了。”这个员工从“目中有钱”到“目中有工作”的转变,其实是工作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人们对待社会事物的心理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态度,在工作上就能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其人生也将有精彩的篇章和完美的结局。因此,领导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采取各种措施端正下属的工作态度,引导他们视工作为事业,并在工作中体验成就、享受乐趣,从而激励自己不断挖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人人都是被管理者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特别是他鼓励臣属直谏的做法,颇受后人赞颂。有一天,唐太宗正在玩弄一只小鸟,听到魏征来了,生怕他批评自己不务正业,就赶紧把小鸟藏在袖筒里。可是这一切都被魏征看见了,却装做不知,和唐太宗谈论国家大事,故意拖延了很长时间才告辞。当唐太宗从袖筒里取出小鸟时,小鸟早被闷死。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有一种思维定式:只有上级才能管理下级,下级不能管理上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式。管理学家认为:在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人既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我们现在经常强调上级要接受下级的监督,这里所说的“监督”就有“管理”之意。上级接受下级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为监督),不但不会损害自己的领导权威,而且还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防止滥用权力。
  
  防患于未然更重要
  
  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最精于医术?”扁鹊答道:“大兄最佳,二兄其次,我最差。”魏文王颇感奇怪:“既然你最差.可为什么你却最有名气?”扁鹊回答说:“我的大兄治病,是治病症于未发生之前。别人根本察觉不到病症,所以他的名气只有我们家里人知道。我的二兄治病,是治病症于初起之时,一般人都以为这只是小病很容易治,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至于我治病,是治病症于严重之后,别人看到我时而割肉切骨,时而又皮膏敷上毒药等一系列大动作,自然以为我医术精湛,因此,我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大兄和二兄,我的医术是最差的。”魏文王恍然大悟。
  
  由此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真正高明的领导者是能够采取多种措施防止问题的出现,或将已经出现的问题解决于萌芽之时。所以,各级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要秉承这么一种理念:防止问题出现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平时常说的凡事都要“预防为主”就是这个道理。
  
  善用人之短
  
  据记载,清朝有一位将军叫唐时斋,他认为军营中每个人如果使用得当都是可用之人,例如,聋子可以安排在左右当侍者,能够避免泄露军事机密:哑巴可以传递密信,如果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也问不出更多的机密;瘸子可以守护炮台,能够坚守阵地,很难弃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好,可以伏在阵地前监听敌军的动静,担负侦察任务。这样的观点虽有夸张之嫌,但也确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倘若将人的短处用在最适合的地方,其短处就会变成长处。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既有长处也有短处。人之长处虽然值得发扬,但从人的短处中挖掘长处,即把下属的短处用在最适合的地方.其短处就会变成长处——-这可以说是用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07:48 | 查看全部
拖船的生活哲理
时间:2013-11-12 作者:未详 点击:1518次

  多年前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乘船经过某个都市。站在舰桥上四处眺望,夜空中辉映出岸边的万家灯火,都市喧嚣之声依稀可闻,在船的另一侧只见无尽的黑暗和无边的海水。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平日生活中的烦扰也变得微不足道。
  
  我在船上生活了二十五年,现在是一名港口引航员,任务就是用拖船引领豪华客轮入港,帮助它们安全地停泊。由于潮势、天气以及船只吃水深度的不同,这一工作有时需要两条甚至更多的拖船来共同完成。
  
  很多人一定都见过这些拖船拖拉巨轮的场景。拖船的工作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不一会儿工夫,巨轮就会停泊就位,锚链下牢,拖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无论是一艘还是十艘拖船,都是根据我在巨型客轮舰桥上的鸣笛行动。汽笛的信号就是一种语言,其可靠程度与口头语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几乎不会被误解。每艘拖船的船长都严格按照收到的信号指令行动。他们对我的指挥从无疑问、充分信任,我们的配合也一直很好。
  
  团队合作的精神对我的工作至关重要,也进而影响了我的人生观。我相信我个人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同伴们的帮助,正如远洋航行的万吨巨轮也需要小小拖船的帮助才能安全入港停泊。
  
  当我第一次成功地引领一艘巨轮泊入港口时,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艘巨轮乘风破浪驶向海港,巍然矗立在载着我的矮墩墩的小拖船面前。当我们向船边靠近时,舱门打开,几乎与水平面齐高,两名衣着整齐漂亮的海员帮我登上巨轮,陪同我走上舰桥,船长就在那里把船移交给我。我意识到自己在操作一艘价值几百万的巨轮,船主正靠我将它安全驶入港湾停泊。而当我几次将万吨巨轮引领入港之后,我就明白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个发信号的人罢了。
  
  不管每天报纸上有多少坏消息,我对这个国家仍然充满信心。我希望这个动荡的世界终有一天充满理解与和平,让我的孩子们能生活在一个充满幸福而不是流血冲突的世界里。我相信这一切终将实现。我记得在1949年,一位名叫凯西·菲丝库斯的女孩失足跌入加州一口枯井中,当时她的遭遇牵动了全国无数颗充满关爱的心!工程师、隧道工和各行各业的人历时三天三夜将她从井底救了上来,可她已经停止了呼吸。人们为营救她捐来成千上万元善款,可营救人员和提供营救设备的人一分钱也不肯要,因为他们奋力救人为的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那时我也曾和驶入纽约港的一些外国客轮的船长谈起此事,这起不幸事件同样也牵动着他们的心。当年我们既然能齐心协力救助小凯西,将来我们也一定能用同样的同情与理解换来世界的和平。我相信,上帝总有一天会让我的这一心愿得以实现。
  
  乔治·B·扬船长在纽约莫兰拖引运输公司从事港口引航员这一重要的工作。他持有美国海岸警备队颁发的证书,证明他是能“胜任任何吨位船只的船长及引航员”。这一殊荣令他自豪,是他多年辛勤工作、悉心钻研的结果。每天他都将许多船只安全引入港口,其中包括冠达航运公司的“玛丽女王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法国航运公司的“法兰西岛号”和“自由号”,以及荷美航运公司的一些航船。
  
  他与妻子及四个孩子在新泽西的伯根菲尔德过着宁静的生活,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对青少年组织很感兴趣,相信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他常在自家房前屋后修修剪剪,还喜欢打高尔夫球——但他希望自己指挥船只时千万别像他打高尔夫球那样糟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09:12 | 查看全部
树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4 作者:未详 点击:2270次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向一棵树倾诉着自己的烦恼。
  
  “怎样才能既按你说的做,又不会迷失自己?”孩子问。
  
  “你看我,”树说,“我在风中折腰,在雨里低垂,到现在我还是我自己,我仍旧是一棵树。”
  
  男人说:“我无法改变自己。”
  
  “你看我,”树说,“我每个季节都在发生变化,由青葱变得枯黄,再回到青葱。到现在,我仍然是我自己,仍旧是一棵树。”
  
  女人说:“我的爱已耗尽,为了爱,我完全放弃了自我。”
  
  “你看我,”树说,“我的树枝上有知更鸟,树干中有猫头鹰,苔藓和瓢虫生长在我的枝皮中。它们能带走我所拥有的,但带不走我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09:44 | 查看全部
满盈者,不损何为
时间:2013-11-15 作者:未详 点击:1291次

  一天,孔子带弟子们参观鲁桓公的庙堂,看见一只形体倾斜易于倾覆的器皿。
  
  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人说:“这是一只放在座位右边的器皿。”
  
  孔子说:“听说这种器皿,里面空着的时候就倾斜,不空不满的时候就端正,灌满了水的时候就倾覆,真的吗?”守庙人点头言是。
  
  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不妨灌水试一下。”
  
  弟子们便往器皿里舀水,结果确实如此:里面不空不满时端正,水满时倾覆,空时倾斜。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唉!哪有自满而不翻倒在地的呢?”
  
  其实,人亦如此,殊不知“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则满盈者,不损何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09:56 | 查看全部
和谐的人生哲理
时间:2013-11-15 作者:未详 点击:1349次

  人人都希望和谐呼唤和谐,但这只是一个希望一个愿景,众望所归不等于“万众一心”,用什么方式和路径达到和谐的社会境界,才是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
  
  和谐这个词,说明至少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物体,比如我们可以说“夫妻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但是不会说“单身和谐”“个人和谐”“独自和谐”。“和”不是无矛盾、无差别、无冲突,相反,它强调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恰恰是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要求社会采用协调的方式自我解决和调适矛盾、及时顺利地利用和平、公正、公开的手段化解矛盾。任何掩盖矛盾、压制矛盾、不承认矛盾的做法,貌似平静,下面却是一潭死水,那不叫和谐,那叫死寂。因此,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就是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并揭示矛盾。矛盾的揭示包括对一些社会现象公开的批评。因为没有必要的公开的批评,也就难有矛盾的公平、公正解决,如此,也就没有真正的和谐可言。
  
  二
  
  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公民自由与权利的全方位回归,乃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比如:没有公民的迁徙自由,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的现象,致使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公民的环境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和官员“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的短期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就会逾发严重,人与自然的紧张而非和谐关系就几成定局;公民没有强有力地监督、制约政府和官员的权利,公共财政就得不到保障,官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官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就难以建立;公民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若得不到公共财政的切实保障,公民自由上升的途径就受到阻碍,阶层固化和贫困世袭现象就难以避免,社会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对立乃至仇恨关系就有可能成为常态,“阶层间和谐”也就成为奢望。
  
  其中的哲学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公民权利的回归,能使最为边缘化、最没有势力的人或群体也能借助国家的或国际的法律框架向政府提出权利要求;借助法治的力量获得冤屈的平复和正义的伸张。权利自由是弱势群体改善自身地位和处境的根本之道。
  
  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对和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若从“管理方便”角度看,在中国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似乎就是人们“各安其命”,不要“盲目流动”、“混乱就业”,街头不要无照摊贩,城市一片秩序井然。但这样的“和谐”其实是表面的虚假的。真正的和谐,必须确保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都得到平等的保护,而非一部分人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另一部分人的障碍甚至灾难。
  
  从权利自由角度看,在这个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巨大的时代,公民自由的财产权(含农民土地和住房)、居住权、自由迁徙权、自由就业权、孩子在共和国蓝天下任何一个地方平等的受教育权(含高考权)、医疗保障权等等却是通往和谐社会的不二法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10:49 | 查看全部
坚强的哲理
时间:2013-11-18 作者:未详 点击:2426次

  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也许你只是一株嫩弱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
  
  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与白云共舞。
  
  了解梅,便能品味“坚强”的哲理。“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因为梅的忍耐能够化苦难为幽香,任凭冰雪刺骨,寒风凛冽,她自雪中一笑,绽开洁净花瓣,亲吻风雪的摧残。这便是梅花的哲学——置身凄寒却心生坚强。
  
  了解红棉,第一个感受就是“韧”。红棉不怕旱也不怕涝,不怕冷也不怕热,即使遭受旱灾也能尽快恢复。因此不管这一年它过得多么艰难,来年一样能开出满树火红火红的红棉花,绚丽如霞。
  
  了解石竹,便能想像生命挤裂硬石的力量,石竹以其强劲如予的根刺入石缝,似乎想要深入石头的心腔,于是,他便能与石共生,便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是,梅、红棉、石竹在大自然中奏响了一首首坚强生命的赞歌。
  
  霍金坚强,他用铁血般的心志去征服了病魔。在霍金的人生词典中页页都写着“坚强”二字,全身瘫痪,口不能言,以至于医生认为他只能再活两年。然而他并没有苦闷、仿徨,没有隐忍却步,更没有向病痛投降,交出梦想;他要做的是振作起来,面对残酷现实,用自己幸存下来的头脑,沉寂在科学的大海中思考。事实证明坚强的霍金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贝多芬坚强,他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怒吼。他失去了作为音乐家所需的最珍贵的听觉,他却谱写出了激昂的《命运交响曲》来激励自己,这其中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当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出生命悲壮的乐章时,你是否感受到了贝多芬坚强的力量在流淌?
  
  司马迁坚强,苦痛是他进步的阶梯。宫刑让他绝望欲死,耻辱烙伤了他的灵魂,他却坚强地隐没了泪水,坚定地踏进了历史的长河,去书写那一段伴着自己辛酸的历史。司马迁的人生,没有因为一颗星的陨落而黯淡了灿烂星空,没有因为一朵花的凋零而荒芜了整个春天。
  
  “不幸,是天才进步的阶梯,是信徒的洗礼之水,是弱者的无底深渊”。唯有坚强的人能够在累累创伤之中体会生命顽强的意义;唯有坚强的细流能够在九曲回肠的奔波后迎向大海;唯有坚强的幼苗能够接受风吹雨打,茁壮成长。
  
  “天将降天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那就让我们去感悟坚强的哲理,去锤炼坚强的心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11:01 | 查看全部
人人都该知道的十大人生哲学
时间:2013-11-19 作者:未详 点击:6577次

  在你知道这些人生哲学之前你会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晚才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这么快生命就走到了尽头?”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花点时间去冒险;花点时间去爱、去笑、去哭泣、去学习和原谅。生命往往看上去更短暂。
  
  下面这十大人生道理你应该尽早懂得:
  
  1、活在当下。
  
  生命并不是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时间,而是你呼吸着的时时刻刻。现在——此时此地——就是你所有的人生。所在在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应该生活在充实、善良和平静之中,而不是恐惧和遗憾。此刻你可以尽你所能做到最好,因为谁都指望不住,包括你自己。
  
  2、一辈子并不长。
  
  这是你的人生,你必须为之奋斗。为你认为对的事情奋斗,为你的信仰奋斗,为那些对于你来说重要的东西而奋斗,为你爱的人而奋斗,记得告诉他们:他们对你很重要。要知道此刻你是幸运的,因为你仍然有机会,因此停留片刻,好好思考一下你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今天就开始行动。不要等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3、今天的牺牲和努力未来都会有回报。
  
  说到为梦想而奋斗——学位,创业,或其他任何需要时间和投入才能实现的个人成就——你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愿意过几年大多数人都不愿过的苦日子,只为拥有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幸福余生?”
  
  4、拖延会让你成为昨天的奴隶。
  
  当你积极主动的时候,昨天就好像一个好朋友,帮你卸下背上的负担。所以要做什么事现在就开始吧,以后你会感谢你自己的,相信我,明天你会为今天就开始行动而感到高兴。
  
  5、失败只是成长的课堂。
  
  那些受到挫折却仍然怀有希望的人,那些尝过失败滋味却仍然拥有信仰的人,那些受过伤害却仍然相信真爱的人,美好的东西终会降临到他们身上。因此,永远都不要为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情后悔;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抹去或遗忘。把这些经历都当做教训,继续有风度地前进。
  
  6、最重要的朋友是自己。
  
  幸福是自己的感受,无需他人的批准。在和周围人建立的关系前,你首先得和自己建立一种健康的关系。你要觉得自己眼中的自己是有价值和受欢迎的,这样你在他人的眼中就是一个自信的形象,才能自信地与他人交往。
  
  7、行为见人心。
  
  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说话很得体,但是最后你认清他还是通过他的行为。因此要注意人们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会告诉你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
  
  8、小小善举成就美好世界。
  
  对那些辛苦度日的人们报以微笑。善待他们,善意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失败的投资,只要有人类就有爱。要学会给予,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不是因为你拥有的太多,而是因为这世界上有很多人觉得他们一无所有。
  
  9、破茧成蝶的美好生活有伤痛。
  
  你会失败,会成功,会犯错误,你活着,你在学习。你是人,就不会十全十美。你会受到伤害,但你还活着。想想你还活着,这是多么珍贵的权利——能呼吸,能思考,能享受,能追寻你喜欢的东西。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有悲伤,但也有很多美好。即使受到伤害,我们也要保持前进的姿态,因为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在人生的转角处会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10、时间和经历会抚平一切伤痛。
  
  对于你来说,负面事件之所以这么难以承受,是因为你人人生经历还太少。我并不是说这些经历不重要,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们。你要明白的是,现在在你看来足以压垮你的痛苦,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终会成为过去的一部分,在你的记忆中逐渐淡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11:11 | 查看全部
要飞翔,就要靠自己的力量
时间:2013-11-21 作者:未详 点击:2679次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打了几个转儿,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己的力量。”
  
  靠山,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
  如果不希望自己会突然在某一天失重竟至跌落,请你远离靠山,学会自己走路,自己飞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12:11 | 查看全部
带香味的泥土
时间:2013-11-21 作者:未详 点击:1742次

  有一天,一个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堆泥土,从土堆中散发出芬芳的香味。

  他就把这堆泥土带回家去,一时之间,他的家竟满室香气。

  路人好奇而惊讶地问这堆土:“你是从大城市来的珍宝吗?还是一种稀有的香料,或是价格昂贵的材料?”

  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

  路人问:“那么你身上浓郁的香味从哪里来的?”

  泥土回答道:“我只是曾经在玫瑰园和玫瑰相处很长的一段时期。”
  
  人也一样,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有相同的味道。
  
  愿我们是靠近玫瑰的泥土,吸收它的芬芳;愿我们自勉,能够成为可以带给别人香味的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7:12:21 | 查看全部
换一个角度
时间:2013-11-23 作者:未详 点击:2815次

  风猛烈地吹着,眼前的小树已经被吹得东倒西焉,看着小树痛苦的样子,小松鼠同情地说:“这可恶的风,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你是不是恨透了它,如果没有它,你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啦!”听了它的话,小树摇着头说:“朋友。不是像你说的那样。风虽然把我吹得东倒西歪,可是我并不怪它,相反还要感谢它呢!”小权鼠觉得眼前的这棵小树已经被风吹晕了,一定是在说胡话,于是扔给它几个白眼及离开了。
  
  小松鼠见到谁都抱怨风如何如何的不好。它见到帆船说道:“你说这风多可恶,如果没有它,你一定能够很顺利!”帆船摇着头说:“不是的,我得感激风,如果没有它,我会很费力的!”小松鼠不知道大家为什么都感激风,而自己对风却一点好感都没有。
  
  小松鼠只好带着一大堆的疑问去请教山羊老师,听了它的抱怨,山羊老师笑着说:“孩子,世间万物都是辨证的,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那么你一定能够看到事物身上好的一面!”小松鼠按照山羊老师的话去做,果然发现了风的美。它迎着风的方向仔细一闻,顿时一股扑鼻的芳香迎面扑来,小松鼠终于发现了风的美。
  
  由于风,小树才得以长得结实。由于风,帆船才得以轻松畅快。由于风,小松鼠才得以闻到花香。
  
  交际哲理:世间万行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变换观察的角度。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观察,那么就会发现,原来那些不被看好的事物竟也是这般的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