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6-3 21:38:31 | 查看全部
不要小看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如果是个好习惯,您坚持下去就必然会因此受益,包括读书、健身、工作、梦想、爱情等等。早知道您的某种坚持,久了就会成为您的信仰。而一个有信仰的人,才能坚守底线不越雷池一步,最终过得更幸福安宁一些……
群快乐早餐:周末茶座<歇后语>
夫妻推磨一一一尽绕圈子
大胖子推磨一一杜撰(肚转)
剥皮的猪头一一太露骨
铁拐李摆摊一一蹩脚货
老鼠拉王八一一找不到头
黄泥塘洗单子一一拖泥带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06:18:5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10:45:06 | 查看全部
都知道:点菜是有点头痛的事儿,能迅速准确拿捏好菜型的人,具有当仁不让的领导气质。当然,真正的领导从来不点菜,不看菜单,就像他们从不会亲自掏钱夹埋单。
群快乐早餐:周末笑吧<人渣儿>
一次老师说: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要做社会的精英!
一同学:!什么是精英?
老师:就是把所有的人聚在一起,经过筛选,过滤筛选,过滤筛选后剩下的,又好比把所有的人都放到一个大熔炉里锻造,再锻造而成的!
这时,小明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那不是人渣儿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17:07:42 | 查看全部
感谢新宇老师带来快乐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17:07:5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4 17:08: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15:38:24 | 查看全部
小和尚的剃头刀
时间:2013-06-03 作者:未详 点击:2435次

  古时候寺庙里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当和尚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进入寺庙之后,方丈师父和师兄师弟们一直不停地提醒和告诫他,可是他自己却一直不当回事,就这样他一直也未能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打扫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师兄一样学一门手艺,为的是以后有一个好出路。于是方丈师父就安排小和尚学习剃头,因为与其他手艺比起来,这门手艺不是很难学,况且以后一旦离开寺庙,小和尚还可以用这门手艺来养活自己。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和尚认为剃头实在是一门简单易学的手艺,所以他就不再向师父学习。可是师父却告诉他:“剃头不是仅仅学习一些基本方法就能行的,你要想掌握好这门技艺,就必须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直到在冬瓜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施展各种剃头方法,那才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剃头匠。”
  
  听了师父的话以后,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练习剃头的基本功。练了一天又一天,好几个月过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已经越来越高,师父见了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可是师父在一次观察小和尚剃冬瓜时发现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在剃头过程中经常有事需要他走开。每当别人叫小和尚走开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继续练习。
  
  这个问题,实在是把师父吓了一大跳,于是他告诫小和尚以后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答应了师父。可是等师父下次再观察他的时候,他仍然在离开的时候把剃头刀别在冬瓜上面;而且据师父的多次观察发现,小和尚每次都是这样。师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小和尚,可是提醒的次数虽多,小和尚往冬瓜上别刀的习惯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每次小和尚都对师父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
  
  “只是习惯而已?”师父严肃地对小和尚说,“如果你手底下不是一个冬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你的这种习惯到时候没准会出人命啊!”
  
  看到师父生气的样子,小和尚安慰道:“没事的,师父,你不要担心,等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会这样了。”
  
  眼看着小和尚还俗的时间就到了,临行时师父再三告诫他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可是小和尚的这一习惯早已养成多年,更何况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改掉这一习惯的意识,终于在他第一次给人剃头的时候,出事了———有人叫他递一件东西时,他顺手把剃头刀别在了客人的头上,好在客人没有出现生命危险,从此他的剃头铺再也没有人光顾了。
  
  养成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坏习惯却可能毁掉人的一生,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无关紧要,人们正在和将要面临的许多成就或祸患其实就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形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15:38:37 | 查看全部
犹太人特质的思维模
时间:2013-06-04 作者:未详 点击:1524次

  中国人讲究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种规矩虽然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却也在另一个层面,限制了人们的思维。
  
  以下情形可能很多中国人都会遇到,当我们的孩子把太阳、天空画成绿色,把小草描成蓝色时,大多数父母会教导孩子改成正确的颜色。殊不知,这样一改,也把孩子的想象力与思维模式改掉了。
  
  犹太人思维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敢于挑战一切,不信奉权威,对现在存在的一切,都当做不合理的来看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不断创造商业机会。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有个人家里养了一头驴,非常能干,但这头驴病得快不行了。如果没有生病,那这头驴至少能卖800元,但现在生病了,最多只能卖50元。于是他牵着这头驴去集上当好驴卖。有人上前打听,卖驴人便装出一副无辜相,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以100元成交。但买驴人买回家后,驴第二天就死了。
  
  在一般人的思维里,用100元买一头死驴,肯定是亏了。但如果是犹太人,就会让这头死驴赚钱。怎么赚呢?发彩票,只要花两元买一张彩票,就有可能买到一头驴(当然不知道是死驴),发行1000份。结果怎么样呢?
  
  彩票收入2000元,中彩的人知道是死驴,不干,退两元,再减去买驴的100元,净赚1898元。
  
  这就是犹太人的思维。
  
  有这种思维的人,在中国也有一个,那就是史玉柱。当年他做脑白金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想要把它做到多少年,史玉柱只是想把它做成品牌,然后靠卖品牌赚钱。而且其做法也颇有犹太人的智慧。脑白金其实就是在退黑素里添加一种原料。它本身是一种保健品,但史玉柱却根本没有把它当保健品卖,而是作为礼品来卖——“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从退黑素到脑白金,从保健品到礼品,从产品到品牌,这可能就是犹太人的思维模式之一吧?
  
  马云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如果阿里巴巴能够成功,那么所有的创业者都能成功。他的意思是中国市场并不缺乏机会,而是缺乏发现机会的人。如果我们能够拥有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全世界到处都是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15:38:49 | 查看全部
信谁好?
时间:2013-06-04 作者:未详 点击:2003次

  在英国某养牛场,随便找了一头牛,请一位养牛专家猜其重量。专家天天与牛耳鬓厮磨,早已成竹在胸。他只是扫了牛一眼,就说出一个数字,见证者一听,跟牛的实际重量没差多少。
  
  大家都啧啧赞叹。
  
  然后,又找来七百个人,他们跟养牛完全无关,有教师,有清洁工、律师、医生、渔夫、园丁、政客等,让他们分别猜牛的重量。每人都说出一个数字,简直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完全不靠谱。但是把这七百个人说出的数字加在一起,再除以七百,得出的平均数,却比那个养牛专家给出的数据更加接近实际重量。
  
  这似乎可以说,单个的人或许背离事实,但群众的智慧总能最接近事实,比精英还强大。三个臭皮匠总能抵过一个诸葛亮。
  
  另外一个故事与此相反。
  
  当年,爱因斯坦创建相对论,科学界褒贬不一。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知道后,禁不住哈哈大笑,他说:“一百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此事似乎又说明,真理不是靠人多取胜的,真理就是真理,一个诸葛亮远胜一百个臭皮匠。
  
  这是个悖论吧?
  
  不,也许他们都没有错,养牛专家、七百个非养牛专家;爱因斯坦、一百个教授,关键是看你信谁。
  
  你自己能够坚信一辈子的,才是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15:39:05 | 查看全部
一口井与一个点
时间:2013-06-06 作者:未详 点击:2522次

  法国大画家雷杜德,他一生只画玫瑰,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时代如何更替,他都心无旁骛,只管画他的玫瑰。他一生记录了170多种玫瑰的姿容,组成了《玫瑰图谱》画册,在此后的180多年里,这本画册以多国文字出版了200多个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的版本问世。雷杜德,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画他的玫瑰,但他画的玫瑰成了画中极品,无人能超越。
  
  雷杜德以他无比的执著,一生只挖一口井,即画玫瑰这口井,不管其他井里有黄金还是有白银,他都不为所动,不心生贪念,一生只坚守画玫瑰这口井,终于在这口井里“挖”出了玫瑰的芬芳和美丽。
  
  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他的昆虫。一次,一位青年苦恼地对他说:“我每天不知疲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热爱的事业上,可结果总是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地对他说:“看来,你是一位立志献身科学的好青年。”这位青年听了法布尔的赞许,兴奋地说:“是啊!我爱好科学,也爱好文学,对音乐和美术也很感兴趣。我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些爱好上了。”这时,法布尔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放大镜,把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然后对青年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就像放大镜一样。”法布尔正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研究昆虫这个点上,才有了在昆虫学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雷杜德一生只挖一口井与法布尔一生只聚焦一个点,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无数的诱惑,但成功不会藏在那些繁华的泡沫里,也不会躲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与其像小猫钓鱼那样一会儿追蜻蜓,一会儿捉蝴蝶,还不如一生只挖一口井,一生只聚焦一个点,瞄准目标不动摇,哪怕十年磨一剑,哪怕一辈子只做好了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