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3:00 | 查看全部
  23.哲学家的遗憾
  多年前,印度有位著名的哲学家,由于他饱读经书、才情非凡,很多女人都非常迷恋他。
  某天,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鼓起勇气敲开了他的门,对他说道:“我爱你,请让我做你的妻子吧!如果错过我,你恐怕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哲学家虽然很喜欢这位勇敢美丽的女子,但还是犹豫了一下答道:“请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女子走后,哲学家运用他研究学问的一贯精神研究起了婚姻。他把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之处分别列在一张纸上,然后开始对比。结果他发现:两种选择居然好坏均等!怎么会这样呢?这可让我怎么办啊?哲学家真是苦恼极了。想了想,他撕掉原来的记录,重来了一遍,没想到结果依然差不太多。为此,哲学家陷入了长期的烦恼中,几乎每天都在为早日证明两者孰优孰劣而努力着。
  3年之后的某天,哲学家忽然灵光一闪,想通了一件事:当面临两难抉择无法取舍时,人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于是,喜出望外的他终于决定了: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答应那位女子的求爱。
  但是当哲学家兴冲冲地来到女子家里送聘礼时,女子的父亲却冷漠地拒绝了他。“为什么?我可是你女儿最爱的人,错过了我,她再也不会找到让她如此倾心的人了。”哲学家大惑不解地问道。“是的,但是很可惜你来晚了两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孩子的妈了。”对方不紧不慢地答道。
  听到这句话,哲学家立刻瘫倒在了地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向来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为自己换来的居然是一场无法追溯的悔恨。
  回到家后,哲学家一页一页地把自己的著作和藏书投入了火堆,然后便一病不起。一年之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颤抖地在遗书上写下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其实只有六个字:别犹豫,别后悔。
  优柔寡断是人生的蛀虫,追悔莫及是心灵的毒药。要想避免这两者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伤害,我们必须做到两点:遇事不犹豫,过后不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3:11 | 查看全部
  24.《独立宣言》的瑕疵
  在美国,珍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的《独立宣言》原件是地位仅次于《联邦宪法》的无价之宝,而且广受美国人民尊重。但是你一定想不到,这样一份神圣、庄严、无可替代的文件上,竟然有两处小小的缺憾。
  第一处是当年独立宣言成稿后,大家在某处打了个“∧”号,添上了两个漏掉的字母。现在,人们依然可以从《独立宣言》的原件上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个“∧”号。不知道当年那56位精英是怎么想的,也许他们根本不认为这有辱于这份赋予国家自由的文件的圣洁性,所以在加上那两个字母后,大家纷纷在结尾空白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第二处缺憾是《独立宣言》的原件字迹潦草随意,跟它本身无上的价值性相当不匹配。但是,当年那几十位胸怀全局、不拘小节、追求全美人民自由独立的精英们居然连想都不想就认可了它。其实,对这份文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文字简约、篇幅不大,工整漂亮地重抄一遍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想想现在连份普通的公文都要求尽可能做到完美无缺,那些先辈们怎么就毫不在意这一点呢?是不是他们认为应该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呢?
  《独立宣言》带着这两个永远无法修复的瑕疵流传了下来。当人们驻足其前,用心瞻仰,并想象当年为了实现它的内容而战火纷飞的过程时,是不是还会有另一种感叹呢——世界上完美无缺的文件不计其数,但成为国宝的却只是凤毛麟角。
  形式再完美无缺终究是形式,从长远来看,这几乎一文不值,因为能够决定某人或某物高度与价值的,永远只有其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3:24 | 查看全部
  25.3只水杯
  3位青年彼此是好朋友,他们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
  老大很固执,人称“牛脾气李”,一旦决定一件事就一定会去做。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他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老二是个大嘴巴,不但自己的事儿装不住,别人偶然告诉他的事他也会不到一天就传得街坊邻居全知道。时间一长,大伙都知道了他的脾气,不想传出去的事儿绝对不会给他说,想造谣生事的人就拼命拿他当“广播电台”。老三还算好,既不固执又不大嘴巴,可是他也有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疑心太重!哪怕你告诉他一件天下人都已经知道的事情,他也会首先摇头否定:“不可能!”然后给你列举出一大堆“不可能”的理由来。久而久之,大家都非常讨厌他,如果没有急事,谁也不愿意轻易理他。
  某天,因为别人的孤立而备感孤独的三位朋友来找一位哲学家,问哲学家自己到底怎么得罪大伙了,为啥谁都不肯理自己。
  想了一下,哲学家找来3只杯子放在桌上。第一只既干净又完整,但杯口朝下放着;第二只也很干净,且杯口朝上,只是杯底破了个洞;第三只很完整,杯口也朝上,可杯壁上却沾满了灰尘。摆好以后,哲学家开始说话了:
  “老大,你就像第一只杯子,哪儿都挺好,可惜杯口朝下,别人倒不进水去,所以只能放弃你。老二,你就像第二只杯子,杯口朝上也很干净,但就是水一倒进去就会漏掉。有谁会拿一只有洞的杯子喝水呢?老三,第三只杯子比喻的就是你了。水一倒进去就会脏,所以别人还是不能喝的。所以说,小伙子们,不是大家不肯理你们,是你们自己不肯接受啊!”
  三位青年一听,立刻面红耳赤。
  当你拒绝接受时,虽然自以为满,实际却什么也没得到;当你边听边漏时,别人会和你一样“富有”,所以你依然“贫穷”;当你对事情有所成见时,你就得不到它原来的本质,还是相当于一无所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3:35 | 查看全部
第一章 真理与思想(4)
更新时间2010-7-26 13:53:52  字数:3729

 26.老翁嫁女
  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居民们,经常会遇到山崩、冰雹、迷路等危险,所以无论出行还是在附近劳作,当地的居民们总会结伴而行,万般小心。彼德老翁就是这样,每逢他的掌上明珠——美丽的女儿海伦出门时,他总会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跟去跟回地保护。
  几年后,海伦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一时间,上门求亲的小伙子几乎踏破了门槛。不想老彼德一个也看不上,他非要找一个“英雄”不可——因为只有“英雄”才能保护海伦永远不遭遇阿尔卑斯山的伤害,这样,自己才可能放心地把女儿交出去。老彼德这样说。
  一位深爱着海伦的男青年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他常常守候在海伦的门口,希望能找到机会向她一诉衷肠。这天,海伦姑娘出门办事,她的父亲老彼德又跟在了后面保护。男青年一看,也立即跟了上去。不想刚走出不远,阿尔卑斯山就发生了雪崩。在父亲的保护下,海伦成功脱险了,而老彼德却被埋进了雪里。见此情景,男青年立刻奋不顾身地营救起彼德来。等海伦带人赶回时,彼德已经安然无恙了。
  事情过了以后,男青年很是高兴。他想,这下老彼德肯定会把女儿嫁给我了,我救了他,难道还不算是英雄吗?
  不想几个月后,老彼德居然当着众人的面,把海伦许给了一位叫做阿里的小伙子。救过彼德的男青年郁闷至极,又大惑不解地四处问询。
  原来,跟男青年一样,阿里也深爱着海伦。自从发生了雪崩救人的事件之后,阿里一直很担心,于是便计上心头,想出了一个高招——趁彼德和海伦出行时,假装成一个陷入绝境的遇难者,然后让彼德救他。“获救”之后,阿里每隔几天便去彼德家走一趟,然后故意当着众人的面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说老彼德是个英雄。如此时间一长,彼德老翁越来越待阿里如亲人,最后终于把海伦嫁给了他。
  彼德终于明白了,人们是不愿意跟有恩于自己的人在一起的,因为那样会时时被提醒:对方是自己的救世主。如此沉重的恩情,是会把一个人的精神和身体都压垮的。
  当对方是施恩者时,我们常常会因为感恩而自我缩小;当自己是施恩者时,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自我放大。两者相比,我们自然更喜欢做后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3:45 | 查看全部
  27.校长与杂工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某“校长”和一名或几名“杂工”之间的故事。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你错了,因为我要说的校长与杂工,是同一个人。
  数年前,该校长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曾经做过一件至今想来还极为得意的事,而且从那以后直到现在,定期做那件事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某天,他突然向学校请了3个月的长假,然后告诉家人,自己要去做一次长途旅行,要去什么地方还没有想好,不过请大家不要担心,他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报平安的电话。说完以后,他便背着简单的行囊上路了——其实,他早就计划好了要独自去美国南方的农村,尝试着过另外一种全新的生活。
  到了农村以后,他先是找了个农场做工,农忙过后,他又找了家饭店洗盘子。在田地里劳作时,他像其他帮工们一样,会时不时背着老板偷偷地吸根劣质烟;在饭店清洗间工作时,他也学着偷懒服务生们的样子,小声跟自己的伙伴们说会儿话。这一切,都给了他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和愉悦感。
  最有意思的是,这位在整个学术界都赫赫有名的体面人物,最后居然是被人撵出来的。那是他在3个月长假临近结束时找的最后一家餐馆,当然工作也是刷盘子。不想干了几个小时之后,老板皱着眉头走过来,往他的兜里塞了几美元,然后打发他道:“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的速度太慢了,我无法忍受你,你赶紧走吧。”
  不久之后,这位“可怜的老头”重新回到了哈佛,坐进了校长的办公室。不知怎么的,他忽然觉得,周围这片再熟悉不过的环境竟然变得既新鲜又有趣,在其中工作简直就是一种全新的享受。
  没有谁会知道,在那3个月的长假里,这位已经两鬓斑白的校长居然像个淘气的孩子一样搞了一次恶作剧。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说,这却是一次重要的“原始之旅”。后来的日子他之所以坚定地保持住了这个习惯,就是因为每次这样的旅行都能帮他做到一件事:清除心中积攒已久的“垃圾”,重返孩童的天真,更新鲜和更积极地享受一切。
  长期生活在固定的圈子里,我们的心灵便会不自觉地有所沉淀。定期给自己复位归零,清除心灵的污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享受工作与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3:57 | 查看全部
  28.魔鬼变天使
  他是一位无恶不作的坏蛋,镇上的居民人人都恨他。某天,他忽然良心发现,决定改变自己的形象了。于是他把自己攒下的1000块钱拿了出来,跑到大街上想分给正在玩的一群孩子们。
  不想孩子的父母见了均大惊失色地把孩子喊了过去,然后满脸厌恶地对他说道:“别来这一套,我们知道你心里琢磨的是什么,还不是想把我们家孩子骗走卖掉!你做梦!”
  顿时,坏蛋万念俱灰,他觉得不管怎么努力,世界上都不会再有人相信自己了。于是他开始绝望地往镇外走去,准备到离镇不远的那条河边跳河自杀。一路上,他见人骂人,见物踹物,连一只将死的老猫都被他一脚踢出了好远,似乎要把心中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出来。
  就快到河边时,一位陌生的年轻姑娘忽然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刚想破口大骂,却听那位姑娘轻轻地问他:“先生,我想在那边方便一下,您帮我看一下人好吗?”呆若木鸡的他望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不自觉地点了点头。于是,姑娘红着脸走到旁边的芦苇丛里去了。而愣在原地的他,则像个忠诚的卫士一样,一动不动地把守着芦苇丛。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多么神圣的一刻。因为就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不但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还立志重新做人。
  当姑娘走出来跟他道谢时,他像个绅士一样还着礼。然后,他便大踏步向着镇外走去。他准备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在那里,他将开始自己崭新的、纯洁的人生。
  每个人的天性都由善与恶两部分组成,而其表现为善还是恶,与外界如何待他关系重大。如果被高度信任并赋予期望,则其善性被催生;反之,则其恶性被唤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4:10 | 查看全部
  29.所罗门王的戒指
  某天,伟大的所罗门王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一位仙人对他说了一句话,并希望他永远谨记这句话,因为它涵盖了人类所有的智慧。可是第二天早晨醒来时,所罗门王怎么想也想不起来那是一句什么话了,于是他召集群臣,令大家一起和他想。
  一位大臣问他道:“陛下,仙人有没有告诉你那句话的用途呢?你还记得吗?”
  “记得。”所罗门王答道,“他告诉我,这句涵盖人类一切智慧的话能够让人在高兴时不会忘乎所以,忧伤时能够及时自拔,从年轻到年老始终保持着勤勉平静和兢兢业业。”
  “哦,如此说来,请陛下给我们一点思考的时间。”大臣请示道。
  “好吧,”所罗门王答应了,命侍从拿来一枚大钻戒递给那位大臣,“等你们想出来了,就把它镌刻在这枚戒指的戒面上。到时候,我会把它天天戴在手上,以便时刻警示自己。”
  几天后,那位为首的老臣毕恭毕敬地给所罗门王献上了那枚戒指,戒面上刻了一句极简单的话:“这,也会过去。”
  时间是无声的脚步,是巨大的列车,既带得走富贵辉煌,也带得走困苦磨难。所以,功成名就时,不必骄傲自得;进退维谷时,无须怨恨绝望——别忘了:这,也会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4:22 | 查看全部
  30.不淋一人
  某寺院中,尚须禅师的两位小弟子正一起坐在繁茂的大树下乘凉。可是不知为何,他们俩忽然吵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凶,谁劝也不听。
  听到有弟子在争执,尚须禅师走了出来。看到师父进了院子,两位小和尚才满脸意犹未尽地止住争吵。
  “你们为何争吵不休啊?”尚须禅师问道。
  两弟子知道自己犯了“执”的毛病,所以就都不说话,只是低着头等候师父教训。不想尚须禅师并不生气,只是像洞明一切似的问道:“你们是否争出了什么道理呢?”两弟子对视一下,又各自沉默了。
  “看来你们是没争出什么道理来,”尚须接着说道,“既然这样,我就给你们讲一个道理吧。有这样两句诗,说‘绵绵阴雨二人行,奈知天不淋一人’。你们说说看,这其中是什么道理呢?”
  立刻,两位弟子活跃起来。第一个说:“因为这两人中一个穿了蓑衣,另一个没有穿。”第二个弟子立即反对道:“即便穿了蓑衣,走在雨中也还是会被淋。所以,‘不淋一人’应该是说一个人走在房檐下无雨之处,另一个走在道路中间有雨之处。”
  “有风的时候,房檐下也未必就无雨,所以你的解释也不对!”第一个立刻接道。
  “那你穿了蓑衣就更不对了,蓑衣也是衣,布衣也是衣,为什么穿了蓑衣就不会被淋呢?”第二个挑战似的接应着。
  “蓑衣跟布衣怎么会一样呢?蓑衣……”第一个弟子长篇大论地解释了起来。
  可想而知,围绕着蓑衣能不能避雨以及怎么样避雨,他们又展开了争论。
  “好了,”尚须禅师制止了他们的再次大战,“看看自己争执到何处去了吧。还有,你们为何非要执着于‘不淋一人’的文句呢?它不也可以理解成‘二人都被淋了’吗?”
  听到这句话,两弟子面面相觑,顿时若有所悟。
  过分执著于一言一词,或者是概念上的争论与辨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己的初衷,遮蔽世界的真相,而更重要的是,这没有什么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4:34 | 查看全部
第一章 真理与思想(5)
更新时间2010-7-26 13:55:32  字数:3427

 31.领带与小说
  在美国,这家百货店是出售漂亮领带的最著名的商店之一,全城人的领带中,有90%是从这里买去的。商店老板很希望著名作家海明威也成为他们的顾客,可惜海明威从来没有结领带的习惯,所以从不上门。
  思来想去,老板想出了一个绝招儿——圣诞节前夕,他主动给海明威寄去了一条漂亮的领带,并附上了这样一封信:“尊敬的海明威先生,这种领带是最受顾客欢迎的一种,您是不是和大家的看法一样呢?热烈盼望您能为这条漂亮的领带寄付给我们2美元。”
  对这封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信怎么处理呢?老老实实地寄去2美元显然中了他们的圈套,置之不理又显得不妥当。聪慧的海明威稍作沉思,立即回了一封信。
  几天后,百货公司收到了海明威的信和小包裹。老板打开一看,包裹中是一本海明威刚出版不久、销量不算很好的小说。在信中,海明威这样写道:“尊敬的百货店老板:人们非常喜欢读我的书,我很希望您也能成为我的读者并购下我新近出版的这部小说。小说的定价是2美元80美分,请您扣除领带的钱后,把其余的80美分寄付给我。”
  真正的傻瓜常常自以为聪明,“耍小聪明”是他们最常用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能保证自己不吃亏,还能反过来愚弄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3:34:45 | 查看全部
  32.扛船赶路
  某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请他帮自己解决困扰自己许久的苦闷。他对大师说:“大师,您快点帮帮我吧,我是那样地孤独、痛苦和寂寞。为了排遣掉这种负担,我已经跑了上千里路。现在,我疲倦至极,再不能前进一步了。您看,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伤了我的双脚;我的头也受伤了,一直流血不止;还有我的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变得嘶哑……可是即便如此,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呢?”
  无际大师微笑着听青年说完,却答非所问地问道:“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呀?”
  “它们对我都非常重要。”青年一边说一边打开了脚下的包裹。天哪!原来那里面装的是青年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之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
  顿时,无际大师明白了青年的苦闷。只见他轻捻长须说道:“到我这里来,你可曾经过了一条大河?”
  “是啊是啊,那里的艄公可不好请呢,我喊了半天,才喊来一只小船。”青年点着头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不从家里扛一只船过来呢?”无际反问。
  “扛船走路?”青年惊愕地重复着这句话,“船那么沉,我怎么能扛得动啊?就算我能扛起来,也根本走不了路啊。”
  “这就是了!”无际哈哈一笑道,“孩子,你根本就扛不动它,而你还偏要扛,所以你才会累!”
  看到青年依旧迷惑不解的神情,无际接着说了下去:“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就会变成我们难以承受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等等,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锤炼、心灵得到升华。但是如果你过后还须臾不忘,它就会成为人生的包袱。所以,放下它吧,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闻后大悟,立刻扔掉大包裹转身离去。果然,这次他感觉轻松多了,而且心情也异常愉悦。于是他明白了:原来生命是完全可以不那么沉重的。
  生命不必也不能过分沉重。任何人的生命之舟都经不起太多的负荷,要想扬帆远航,我们必须取舍分明、轻装上阵,否则,中途搁浅或沉没就会难以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