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0:35 | 查看全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要素
时间:2015-02-27 作者:未详 点击:2262次

  做得比别人好才有机会
  
  一位黑人母亲带着女儿到商场买衣服。一个白人店员挡住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试穿,还傲慢地说:“这个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个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黑人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个试衣间,我就换一家店购衣!”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个试衣间。
  
  有一次,女儿在一家帽子店里摸了摸帽子受到白人店员的训斥,这位母亲再次挺身而出:“请不要这样对我的女儿说话。”然后,她对女儿说:“康蒂,你现在把这店里的每一顶你喜欢的帽子都试一下吧。”女儿快乐地按母亲的吩咐真的把每顶自己喜欢的帽子都试了一遍,那个白人店员只能站在一旁干瞪眼。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歧视和不公,母亲对女儿说:“记住,孩子,这一切都会改变的。这种不公正不是你的错,你的肤色和你的家庭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无法改变也没有什么不对。要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只有做得比别人更好,你才会有机会。”
  
  从那一刻起,不卑不亢成了女儿受用一生的财富。后来,她荣登《福布斯》杂志2004年全世界最有权势女人的宝座,她就是曾任美国国务卿的赖斯。
  
  敢想敢做的皮柏
  
  皮柏在邓肯商行工作,趁着假期休息时间,他带母亲到欧洲观光,在返回的途中,他到码头散步。突然,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小伙子,想买咖啡吗?”那人自我介绍说,他是往来于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托从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没想到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只好自己推销。如果谁给现金,他可以半价出售。这位船长可能看皮柏穿着考究,像个有钱人,就拉他到酒馆谈生意。
  
  皮柏考虑了一会儿,就打定主意买下这些咖啡。于是他带着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经验丰富的职员要他谨慎行事,价钱虽然让人动心,但舱内的咖啡是否同样品一样,谁也说不准,何况以前发生过船员欺骗买主的事。但皮柏已下了决心,他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全船的咖啡,并发电报给纽约的邓肯商行,说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
  
  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不许皮柏擅自用公司名义,让他立即取消这笔交易!皮柏只好发电报给伦敦的父亲求援。在父亲的默许下,皮柏用父亲在伦敦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用邓肯商行的资金,他还在那名船长的介绍下,买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皮柏赌赢了。就在他买下大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减产,价格一下子猛涨了二三倍。皮柏大赚了一笔,不但邓肯对他赞不绝口,连他远在伦敦的父亲也连夸儿子说:“有出息,有出息!”
  
  皮柏的全名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也就是后来的美国金融界巨擘。
  
  创新的毅力
  
  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读书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有数理物理学,为什么就不能有数理化学呢?”虽然对接触理论化学不久的一个大学生来说,这未免有点“狂妄”,但后来作为理论化学一个重要领域的量子化学的产生,充分证实了他将量子力学等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理论引进化学研究领域的设想是很有预见性的。
  
  1951年,他开始了用量子力学理论说明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一篇论文的构思和撰写。然而在日本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理论的环境中,福井谦一的研究并不受重视。他的上述论文在美国物理学会的《化学物理学》杂志1952年4月号上发表后,不仅日本国内一些人不以为然,他的一些同事和上司也对福井谦一既不热心应用化学的研究又“狂妄”地要创立新的化学基础理论颇有微词。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创立的前线轨道理论受到欧美许多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评价后,他才逐渐得到了日本化学界的承认。此后,他继续进行研究,把新理论的适用范围推广到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各种化学反应过程。由于此项研究成果,1981年福井谦一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成为日本也是亚洲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0:48 | 查看全部
谁是真天才
时间:2015-02-28 作者:未详 点击:1939次

  天才是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不放弃,认清自己的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前进。
  
  孩子,今天下午我为你上中文课的时候,你提到某某人是天才,又说你不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当时我问你。你支吾了半天,答不上来。
  
  天才的确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名词,很难说怎样的是天才,倒是能从许多事情上看出来,天才跟一般人有些不一样。举个例子,发现地心引力的牛顿是天才,可是当他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就想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却不往天上飞,在当时他被认为愚笨。
  
  于是我们发现,天才常常是钻牛角尖,怀疑别人不会怀疑的东西的人。他对什么都好奇,不但希望知道“是什么”,而且总希望了解“为什么”。
  
  最近一个艺术系的学生也跟我提到天才这件事。他说以前在班上,总觉得别人是天才,因为他几个小时都画不好的东西,别人一下子就能画好。
  
  他为此懊恼了一阵子,后来就想,我不是天才没关系,勤能补拙,如果能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说不定将来也能成功。
  
  他现在成功了,成就远远超过同班的那些天才。“那些绘画天才都停笔了,都不再对艺术有热情,他们对赚钱更感兴趣。全班到现在只有我和另一个女生,还在努力创作。”他说,“所以,如果班上有天才,我和那个女生才是淘汰又淘汰之后剩下的天才。”
  
  他的这段话讲得真是太对了。天才是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不放弃,认清自己的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前进。
  
  你不是总看我在隆冬的时候点燃壁炉吗?我总是先把报纸撕开,揉成一团一团放在最底下,再摆上小树枝,而后堆上较粗的枝子,最后才搁上大大的木块。
  
  我常一边点火一边想,那些没耐心的人,可能草草堆上许多小树枝,就放上大木块。刚点燃的时候,火势大极了,怎么看都是一炉好火,可是小树枝很快烧完,大木块还没能被烧透,那火就跟着熄灭了。只有按部就班、不急功近利的人才能成功。
  
  孩子,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天才,天才就如同一炉真正的好火,在初燃时见不到,只有到了后半夜,当别人的炉火都已烧尽,别人的热情早已冷却的时候,才知道那仍然不断散发热力、温暖人间的,是一炉成功的火。我会在远方等着,看着你们这批小天才,以及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却肯努力的人,坚持到底,最终攀上人生的巅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1:01 | 查看全部
上不了大学,未必脚下无路
时间:2015-03-01 作者:未详 点击:1842次

  经历儿子、外甥女、侄子高考;经历亲戚、同学、朋友的孩子高考。无论哪个高考,都让我扯心拽肺,家长高考的那种心理骚动,不能不让人担忧。去年高考,一个亲戚打来电话,几乎带着哭腔说,帮忙给孩子找个好的复读学校吧,来年必须上一本,这回算是考砸了。可我一听,200多分?复读3年恐怕也很难上一本吧?
  
  大学固然神圣,可大学生到了找工作时,才会想起天之骄子一年就有五百万之多,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站到一处,蚂蚁一样多,何“骄”之有?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殊不知饭碗未必只有这一种。
  
  能上大学则上,上不了大学,未必脚下无路。要生存,想成功,路子其实很多。
  
  文友田之的两个孩子,儿子考上了省财经大学,考得一塌糊涂的是女儿。没想到到头来愁的却是儿子,大学毕业,因不善言谈,跑来跑去找不到工作。倒是女儿,到外语学院专修日语,取得第一名,结业后很快找到工作,因业绩突出,连连晋升,月薪拿到了8000元。
  
  大学毕业,起点高,取得佳绩,是令人羡慕的。但没有上大学的成绩也不赖,开公司的,创厂子的,搞运营的,盘商场的,拥有钞票、别墅、汽车,视野宽了,自身修养也高了,应了那句“行行出状元”。
  
  有学习的理念,有劳动的意识,课堂不止是高等学府,文凭仅仅是敲门砖而已。

  各行各业,出了很多人才,而这些人才与大学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1:14 | 查看全部
下一个七年你是谁
时间:2015-03-02 作者:未详 点击:4166次

  一时心血来潮报了个口译班,其中有一位老师大概30岁,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口译功夫了得,每次都来去匆匆,中午就花5分钟的时间泡一碗面吃。

  后来才知道,她大学学的是历史,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与我们不同的是,她拥有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页,有2000多个帖子,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译练习的文章,平均每天两篇长的一篇短的。她坚持做这件事已经快10年了,非专业出身的她因为爱好英语而一直努力。我对她表示钦佩。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她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刻行动起来就行了,我没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能。六六在微博中也提到过这个理论,她说自己就是经过7年的努力写作,才成为一名作家,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举办过1200场音乐会,比尔·盖茨在发家之前做了7年的程序员。
  
  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琐碎任务,大家干嘛你干嘛,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每天学习一门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缺口;就算你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小时,你也需要10年。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还是做的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小时都在练习。这2800小时,只需要1年多就填补上了。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琐碎的人和事,实际上是在荒废。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为什么家,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会成为什么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刷网页、聊天,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西。

  花1分钟想一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

  7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

  哪怕你喜欢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时试试?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高兴,每天如此,你会发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

  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生命中的下一个7年,下一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度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1:28 | 查看全部
能让你马上行动起来的七个问题
时间:2015-03-04 作者:未详 点击:2502次

  非凡和凡人之间的不同可能只差那么一点点“更多”:前者比后者多做一些,就此而论伟人和凡人没有更多不同之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们采取更多行动、投入更多时间去做而不是空想,正是这样的素质使他们获得了应得的回报。你如果想做出同样杰出的业绩,也要这样训练自己。为培养实干精神,必须从观念入手,学会提问更有效的问题、得到切合实际的答案和解决方法,下面7个问题能够有效刺激你行动起来。
  
  1。眼下5分钟我能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力度,你应该经常问自己。首先,它能使你头脑清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其次是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分解成为容易完成的一个个部分,最重要的是能够刺激你行动起来。假设你的目标是写本书,那就写下第一段吧。实际上不会有一劳永逸的事,任何伟大成就都是长时间一点点积累而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微软王国也是如此,所以要集中精力做好现在就能做的,即使是打个电话,关键是行动起来。努力不一定心想事成,不努力则肯定想也白想。
  
  2。我想实现什么样的梦想、达到什么目标?
  
  时刻提醒自己将来要取得什么成就、达到什么目标,梦想和目标能够启迪和激励你。如果想要得到的不能令你感到激动和鼓舞,那它就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就要考虑设定新的目标。你追求的目标和梦想必须足以激励你行动起来,大多数人有拖拖拉拉的习惯,就是因为还没有感到行动起来的那份激动和刺激。理想虽不等于现实,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要想成功,没有理由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有力的积极因素。
  
  3。为什么现在就要做?
  
  做的理由是行动的源泉。如果你想戒烟却戒不掉,那一定是因为你还缺乏强有力的心理动机支持你这样做,直到有一天诊断出严重健康问题,才会一次性地永远地把烟戒掉。没有其他选择,你就只有采取能够达到目的的任何行动。不采取行动后果会很严重的时候,理性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有力,所以要善于发现自己渴望完成某件事情的真正理由,勉励自己认准的事就要现在做,一干到底。惰性是人类负面天性的一部分,要找到克服它的有效方法。
  
  4。现在不做,那会怎么样?
  
  用“向前推”憧憬未来的办法,迫使自己克服拖拉习惯,马上行动起来,应对出现的情况。自问如果自己不做某件事会有什么后果的时候,想法常常会不寒而栗地在脑海中浮现出来,例如,现在不学会管理手里的钱,将来就会面对资金困难;现在不努力学习工作,就会落伍甚至谋生都会出现困难,等等。所以,现在不行动起来,你就不会有所改变,多年后依然故我。这样想,你还会我行我素、贪图安逸,不肯行动起来改进自己的生活吗?“人无压力轻飘飘”就是这个道理。
  
  5。成功不可复制,但也不可借鉴吗?
  
  与上面的问题相反,这是个“向后拉”回顾过去的方法,把过去的成绩作为动力,促使自己现在就采取行动。想想自己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成就是怎样取得的,想象现在采取行动就可能实现新的目标、再现曾经的辉煌,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拿起电话做成一笔交易,就能挣到钱购买想要的东西,写出书并得以发表就能名利双收,是啊,有无限可能性。成功不可复制,但完全可以借鉴。行动和结局之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不论从正面还是反面提问,只要能够激励自己行动起来,就算达到目的。
  
  6。我今天做了什么?
  
  现在就问自己这个问题吧,如果还什么都没做,就会感到内疚。如果已经采取了行动,就会为今天的作为感到满足。非凡人物一天里不时自问这个问题,想保证的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进了应尽的义务。你今天做了什么使自己更加接近梦想、目标的事情,或是又无所事事混过了一天?
  
  7。唐纳德·特朗普(美国地产大亨)会采取什么行动?
  
  以他为例吧,犹豫不决是否采取行动的时候,想象心中的偶像会怎么做、做什么,猜猜唐纳德会做什么,我保证他一定会敢作敢为,大手笔采取措施。巴菲特又会怎么做?你会怎么做?很显然,伟大人物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玩电子游戏或看电视上,所以行动起来想象着向他们看齐的时候,你就会马上行动起来,为自己希望的结局而奋斗。
  
  上述7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能够有效让你行动起来,只要你认真提问、老实回答,就能开发内心动力促使自己采取行动。记住,要养成行动起来的习惯,每天都时刻督促自己不停地做事情,感觉必要的时候就问问自己这7个问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1:42 | 查看全部
另一种命运
时间:2015-03-05 作者:未详 点击:2594次

  李广从汉文帝时开始,一直到景帝、武帝,整整陪了三朝皇帝,与匈奴进行了大大小小七十多场战争,但最终也没被封侯。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谈及人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时,开首一句便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文帝就说李广命不好:“惜乎,子不遇时。”他说凭李广能骑善射,骁勇善战,若是跟着高祖打江山,封个万户侯是小菜一碟。然而,命运真的不垂青他。出去打了那么多次仗,冥冥之中,不是这儿出点差错,就是那儿出点纰漏。总之,就是不能建功立业。
  
  他的人品没得说。士兵吃饱了他才吃,士兵喝足了他才喝,一辈子廉洁奉公,家无余财。他自杀之后,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为他痛哭流涕。可见,他的人品有口皆碑。李广有个堂弟叫李蔡,同他一起出道,比他水平低多了,后来不仅被封为乐安侯,还在武帝朝做了一阵子丞相。你说这个事,到哪儿说理去?
  
  关键是,一个人在坏命运中待久了,不管自己信不信,别人首先就信了。
  
  李广参加的最后一战,是漠北之役。临行的时候,汉武帝特意嘱咐大将军卫青,不要让李广打头阵,嫌他晦气。《史记》原话是这么说的:“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数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命数不好。
  
  一个人,自己认命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也认了他的命。本来,已经陷进了生活的绝境,这时候,世俗的眼光,就又变成了一条条的绝路,横亘在面前。
  
  绝境尚有涯,绝路无尽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1:57 | 查看全部
俞敏洪的演讲: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时间:2015-03-09 作者:未详 点击:6744次

  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当有人站在这么一个舞台上,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羡慕。也会想,也许我去讲,会比他讲的更好。但是不管站在台上的同学是面对失败还是最后的成功,他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了。而你,还只是一个旁观者,这里面的核心元素,不是你能不能演讲,不是你有没有演讲才能,而是你敢不敢站在这个舞台上来。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
  
  俞敏洪: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曾经有这么一个男孩,在大学整整四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参加过一次学生会班级的干部竞选活动。这个男孩是谁呢?他就是我。
  
  在大学的时候,难道我不想谈恋爱吗?那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首先就把自己看扁了。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这种害怕阻挡了我所有本来应该在大学发生的各种感情上的美好。
  
  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就没有喜欢猪的女生呢?就算你被女生拒绝了,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改变了吗?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他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因为自卑,所以你就会害怕,你害怕失败,你害怕别人的眼光,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全是抱着讽刺打击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所以你用一个本来不应该贬低自己的元素贬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门,都被关上了。
  
  当我从北大辞职出来以后,作为一个北大的快要成为教授的老师,马上换成穿着破军大衣,拎着浆糊桶,专门到北大里面去贴小广告的人,我刚开始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想这可都是我的学生啊,果不其然学生就过来了。哎俞老师,你在这贴广告啊。我说,是,我从北大出去自己办个培训班,自己贴广告。学生说,俞老师别着急,我来帮你贴,我突然发现,原来学生并没有用一种贬低的眼神在看我,学生只是说,俞老师我来帮你贴,而且说,我不光帮你贴,我还在这看着,不让别人给它盖上。逐渐我就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也正是有了这样慢慢不断增加的勇气,我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未来。
  
  回过头来再想一想,最近这几天正在全世界非常火爆的我的朋友之一马云,他就比我伟大很多。马云跟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当然不是长相上相似,大家都知道,这个长相上还是有差距的,他长得比较有特色。(励志天下www。lizhi123。net)
  
  我们俩都高考考了三年,我考进了北大的本科,他考进了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大家马上发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如何,我应该显得比他更加的优秀。但是一个人的优秀并不是因为你考上了北大就优秀了,并不是因为你上了哈佛就优秀了,也并不会因为你长相好看而优秀。一个人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于内心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追求那种火热的激情。马云身上这两条全部存在。
  
  如果说在我们那个时候,马云能成功,李彦宏能成功,马化腾能成功,俞敏洪能成功,我们这些人都是来自普通家庭,今天的你拥有的资源和信息比我们那个时候要更加丰富一百倍,你没有理由不成功。
  
  当我们要有勇气跨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往前走的脚步你自己能够听见。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地想一下: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恐惧,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质量是不是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东西,我不敢迈出我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我生命之路再也走不远。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同学们勇敢地对你们的恐惧和勇敢地对别人的眼神,说一声No!Because I am myself。
  
  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2:09 | 查看全部
不对自己失望
时间:2015-03-13 作者:未详 点击:4053次

  2013年11月,在美国迈阿密男子健美锦标赛上。

  法国29岁的截肢小伙乔斯特以独特的单脚海盗造型,完美展示了自己,一举获得总评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残疾人群体里的又一神话。
  
  赛后,乔斯特接受采访,他说:

  “我右腿先天畸形,19岁时被迫截肢,但我从小酷爱健美。为此,明里暗里都有不少人嘲讽我只是痴人说梦而已。但尽管如此,我对自己从来没有失望,也没有放弃过,热情反而有增无减,刻苦之心日趋坚定,订阅了几乎所有关于健美的报纸杂志,积极地参加各类健美表演与比赛,整日沉迷其中。今天,通过比赛,我终于得到了评委与观众的认可,对自己更有信心,总有那么一天,我会手捧冠军奖杯。”
  
  困厄面前,我们只有相信自己,才会有勇气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全力以赴、坚持不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2:21 | 查看全部
不对自己失望
时间:2015-03-13 作者:未详 点击:4052次

  2013年11月,在美国迈阿密男子健美锦标赛上。

  法国29岁的截肢小伙乔斯特以独特的单脚海盗造型,完美展示了自己,一举获得总评第三名的好成绩,成为残疾人群体里的又一神话。
  
  赛后,乔斯特接受采访,他说:

  “我右腿先天畸形,19岁时被迫截肢,但我从小酷爱健美。为此,明里暗里都有不少人嘲讽我只是痴人说梦而已。但尽管如此,我对自己从来没有失望,也没有放弃过,热情反而有增无减,刻苦之心日趋坚定,订阅了几乎所有关于健美的报纸杂志,积极地参加各类健美表演与比赛,整日沉迷其中。今天,通过比赛,我终于得到了评委与观众的认可,对自己更有信心,总有那么一天,我会手捧冠军奖杯。”
  
  困厄面前,我们只有相信自己,才会有勇气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全力以赴、坚持不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9 19:32:35 | 查看全部
刀靠石磨,人要事磨
时间:2015-03-13 作者:未详 点击:4293次

  人生如战场,如果遇到困难遇到挫折就气馁、打退堂鼓,怎能成就大事。许多人最终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诚心不足或者没有对成功的热望,而是缺乏足够的耐心。这种人做事时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做起事来也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他们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行为产生怀疑,永远都在犹豫不决之中。世界上没有一个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人能够真正成功的。坚忍者能以倔强之品性抵挡住人生之逆境,人、如没有坚忍之性,则难以求成也。一个人要摆脱困境,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坚忍的品格和超人的意志来支撑自己。
  
  《易经》云:阳极必生阴,阴极必生阳。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在事业低谷的时候,预示着胜利美好的时刻就要到来。因此一个人成事大小的关键,一定要靠“坚忍”,做任何事要一直努力做好,一切向前看,在坚忍之途上矢志不移。顽强与坚韧,是行动的基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只有心里充满必胜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确信无疑,并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才可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与智慧,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最后达到目标。另外自胜之力就是人的忍耐力,是能够克服困难摆脱逆境,承受压力的基本素质;是坚忍品格不可或少的要件。人都有承受压力和困难的潜力,能否承受大的压力和困难,是能否成大器的关键。故而我们应该在各种逆境中擅长磨砺自己的意志,经常提醒自己要坚忍、要矢志不移。有志者断然不肯居下流,坚忍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坚忍到达的地方金石也会为之所开。
  
  要生存,就要进取;要成功,就要坚韧,大部分的成功都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向挫折、困难挑战的不屈毅力,才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卓越的人有一大优点: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诗人但丁也曾经说:“我推崇勇气、坚韧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帮助我,对付我在人世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也许我们算不上卓越的人,但只要有了顽强和坚韧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像狼一样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挫折,并且去战胜它。即使我们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也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至少在精神上我们是卓越的。许多人都缺乏一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有些人虽然有一种一时冲动的激情,但却缺乏面对挫折的坚韧毅力,因此成功往往与他们擦肩而过。具有钢铁般坚强毅力的人,他们从不会想自己能否成功,他们唯一考虑的就是如何向前,如何接近成功。
  
  很多伟人们都认为意志坚韧是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马克思认为,“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狄更斯则指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正是靠着坚忍的意志,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克服了多少困难,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一步步走到了胜利,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青年人来说,我们常常要坚韧,尤其是在当下的环境中,“拼”各种天生资源的时代里。坚强人物前行的步伐绝对不会被任何东西所阻挡。俗语说:“刀靠石磨,人要事磨。”的确,唯有经过一番寒心彻骨的历练后,才能够在“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明智地把握住机会,寻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将事业危机化为转机,进而开启良机,成就出色的事业。
  
  坚是一种特性,坚不可摧就是此意。老子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因此只有坚是不行的,还得有韧,韧是顽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忍耐力。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坚强的毅力对于他们的成功则更为重要,毅力能创造奇迹,能化平凡为神奇。有没有顽强的毅力,是能否登上成功之巅“天梯”的决定性因素。摘取奋斗之果的佼佼者是最令人钦敬的,而多数人却在毅力的试金石面前败下阵来。具有坚韧性格的人是无敌的,这种人做事专一,永不会放弃,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性格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成功,因为他们绝不轻言放弃。永不屈服、百折不回的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富兰克林说:“有耐心的人,无往而不利。”耐心需要特别的勇气,对理想和目标全然地投入,需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这里所谓耐心是动态而非静态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是一种主导命运的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内心源源不尽,但必须严密地控制和引导,以一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执着,投入到既定的目标中,才具有人生价值。坚韧是一种刚强,坚韧是一种体现生命弹性的品格,坚韧是一种性格的魅力,坚韧是在坚持中体现出的一种韧性,它显得更理性,更富有张力。具有坚韧性格的人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夹缝里求生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
  
  有了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韧性,能给普通人带来奇迹,让他由平凡走向伟大。同样,拥有顽强的毅力,残疾之躯的人也能创造出人们难以想象的奇迹。人常说,我们缺乏的是经验,拥有的是时间,用最合理的时间换得最宝贵的经验,就是迈向达成理想的坚实基础。其实,这些话的背后,还是有些含义的。通达梦想彼岸的过程常常是艰辛的,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坚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