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0:23 | 查看全部
致命的伤
时间:2017-09-04 作者:未详 点击:1867次
  猎豹奔跑起来像箭一样,飞快地朝猎物射去。那姿势优美极了,即使用慢镜头播放,你也找不出任何瑕疵。很少有猎物能在猎豹的追逐下逃命。
  
  但捕捉到猎物只成功了一半,守住猎物将面临更大困难。一只猎豹猎杀了一只小疣猪。母疣猪数次冲过来要跟猎豹拼命,它冲过来的时候,猎豹撒腿就跑。等母疣猪走远了,猎豹才返回来继续吃。如是者三。旁观者不理解,疣猪虽然长了獠牙,但毕竟是猪,再怎么说豹子也是兽中剑客,怎么会被一头猪吓得直跑呢?
  
  一只猎豹正在吃一头鹿,一只鬣狗闻着气味赶过来了。这丑陋的动物先是小心翼翼看看猎豹,然后一步一步挪过来。它每进一步,猎豹就退一步。最后鬣狗占有了那头鹿,大口大口地撕咬起来。猎豹只能远远在一旁看着,眼神里充满无奈。那只肮脏的鬣狗虽然健壮,但体型较小,若正面交手,猎豹是有优势的。而从猎豹的神情看,它显然不愿这样做。
  
  除了豹子的矫捷,我们还希望看到它的凶猛、它的战斗力。遗憾的是,它的战斗力并不强。这一切都源于猎豹进化得太专一。它有速度,有爆发力,却也因此身体柔软,骨头又长而细。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跟其他动物互相撕咬,猎豹不一定输,但它总会多多少少受点伤。它把鬣狗咬死,自己受伤,两相比较似乎不吃亏。其实细究起来又很不划算,受伤是什么概念?一只猎豹腿瘸了,或者爪子被咬坏,它便无法再捕猎,只能一瘸一拐地去偷其他小型动物捕获的猎物。从叱咤风云的草原之王变成小偷,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事实上,一旦受伤,光靠偷食根本无法维生,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活活饿死。可以设想,为了一顿美餐,付出如此代价何其惨痛。
  
  对于某些动物来说,伤痕是一种资本。每一个伤痕都能让它的皮肤更坚韧、骨头更结实,绒毛更柔滑,智力得到大幅提升;但对于另外一些动物来说,每个伤都是致命的伤,它们已足够完美,伤痕即伤害,它们面对斗争,第一选择是保证不能受伤,第二才是胜利。
  
  这时候,逃跑何尝不也是一种胜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7:47 | 查看全部
伪装的艺术
时间:2017-09-04 作者:未详 点击:1842次
  生活在鲁尔哈河流域的狮群,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都是它们活动的区域,在这片区域内有很多美味的猎物。
  
  然而对于狮群来说,这些猎物个头都比自己大出很多倍,诸如斑羚、野牛、大象等。要想捕获到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狮子们天生就学会了伪装这门绝技。狮子们在小的时候为了躲避敌人的踩踏,就隐藏在灌木丛里蜷曲着身子,装扮成一块石头,路过的动物竟难以察觉。
  
  当狮子们长大后,这门绝技就变成了致命的武器。狮子是团体合作的动物,它们会在捕杀猎物时分工合作,由捕杀技术精湛的老狮子埋伏在灌木丛中,而年轻的狮子则隐藏在捕猎圈的外围,装扮成石头。这样路过的动物几次都没受到危害,其余的动物就会以为没有危险,对此放松警惕。当猎物靠近捕杀圈子后,蜷缩的年轻狮子就会伸展身子,露出它的真面目,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猎物赶进捕猎圈,等猎物进入圈子以后,事先埋伏好的老狮子就展开全面攻击,突然间伏兵四起,猎物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做了刀下鬼。
  
  狮子运用精湛的伪装术,有时甚至还能成功捕杀大象。其实,在大自然里会伪装的动物很多,印度眼镜蛇在遭到人类或者其他动物攻击时,为了防御,它们会将自己身体的前三分之一高高仰起,并且颈部的骨头向两边移位,表皮变宽,显得自己比实际体积要大很多,这样便能起到震慑作用,让来犯者知难而退。螳螂和刺猬、树螽等也都是运用伪装术的高手。
  
  伪装术是遵循自然生存的法则,无论它们是为了捕杀,还是为了逃生,伪装术其实都是一门生存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7:57 | 查看全部
海马的“慢”杀技
时间:2017-08-30 作者:未详 点击:1650次
  在海洋鱼类当中,海马具有独特的外形:弯曲的颈子、长长的口鼻头部,看起来跟马相似,加上没有尾鳍,导致它是地球上行动最慢的泳者。由于游不快,海马一般生活于沿岸带,以卷曲的尾部攀附在海藻或其他水生植物之上。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喜欢吃桡足生物,海马也不例外。不过,为了躲避天敌捕食,桡足生物们在千百年的演化中,已经获得了一种令人赞叹的逃生本领。它们对于掠食者靠近时产生的水纹波动极为敏感,一旦侦知敌人靠近,便会以每秒超过它们身长500倍的行进速度逃离。相形之下,以奔驰速度著称的猎豹每秒的行进速度也不过是其身长的30倍。在一般人看来,海马要想捕食到桡足生物,完全是痴心妄想。
  
  科学家们通过长期观察却发现,海马竟是捕捉桡足类生物的“高手”,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奥秘就在于一个“慢”字。

  当海马偷偷靠近猎物时,由于动作缓慢,口鼻附近的水纹几乎不动,一旦挨近对方,海马就会以弓形的颈子当弹簧,扭动头部朝前捕捉猎物,往往一击而中,“偷袭”的成功率超过90%。
  
  行动过于迟缓,这不能不说是海马与生俱来的一大弱点。但是,恰恰利用这一弱点,海马成功捕捉到了逃逸速度惊人的桡足生物,练就了一套令人折服的“慢”杀技,从而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让人不得不慨叹大自然的神奇。不因自身的弱点而自卑自弃,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藏智若愚,大巧若拙,以静制动,善于将弱点转化为优点,这是海马的生存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8:07 | 查看全部
石头花
时间:2017-08-22 作者:未详 点击:2800次
  一个年轻人总感到自己天生愚笨,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
  
  一次,他去请教一位雕刻大师。在雕刻大师家里,他看到了一朵美丽的花,不由好奇地问:“这是一朵什么花?”
  
  “石头花。”雕刻大师说。
  
  “石头花?石头怎么会开花呢?”
  
  “你凑近去看看便知道了。”
  
  年轻人用手指轻轻地摸了一下花朵,发现果然是石头雕刻的。
  
  “大师,你是怎样把一块生硬的石头雕刻成一朵如此美的花呢?”年轻人问。
  
  “一刀一刀雕刻的。一刀雕刻下去,也许看不出石头有什么变化,但当你锲而不舍地一刀一刀雕刻下去,一百刀、一千刀、一万刀……就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能把它雕刻成一朵花。”
  
  “大师,你是不是在告诉我,只要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纵使石头,也能让它开花。”
  
  “是的。有的人生来不是一朵花,而是一块笨拙的石头,但只要他有一颗开花的心,只要他肯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去雕刻自己、打磨自己,最终也能让自己开成一朵花。”雕刻大师说。
  
  年轻人恍然大悟,他开始坚信,自己也是一朵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8:20 | 查看全部
象鼻虫的“功劳”
时间:2017-08-22 作者:未详 点击:1232次
  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城市广场,树立着一座纪念碑,纪念的对象竟然是棉籽象鼻虫。棉籽象鼻虫是棉花的天敌,为什么人们要去纪念一种害虫呢?
  
  原来,阿拉巴马州是美国的主要产棉区,可有一年,棉籽象鼻虫侵害了整个阿拉巴马州的棉田。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棉籽象鼻虫依然猖獗。于是,这里的农民尝试着种植花生这种新的作物,想不到当年获得丰收,给他们带来了更丰厚的利润。
  
  从此以后,这里的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植花生,农场经营大大兴旺起来。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棉籽象鼻虫虽然使当地的棉花没有收成,但迫使人们改种花生,而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从这一意义上看,给人们带来灾害的棉籽象鼻虫是有“功劳”的,正是因为棉籽象鼻虫的侵害,才促使人们一次次作出新的选择,新的尝试,从而寻求到新的出路,拥有了新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8:32 | 查看全部
贪婪者败
时间:2017-08-22 作者:未详 点击:1968次
  朋友相亲无数,一个也没成。有几次,我们都觉得差不多的,论长相,论工作,女方都配得上他。结果,又告吹了。我们厉声责问,起初他不说。后来,极狡黠地给了一个答案:我想看看下一个怎么样。
  
  相个亲也这么贪婪。
  
  朋友纯属屌丝一枚。大家都劝他不要那么挑。30岁是个坎儿,过去后就不好找了。结果,他真的过去了。成了剩男。
  
  当然,他最后也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对方是个剩女,没得挑,就一个,他义无反顾地要了。见的人都说,之前遇到的无数个,都比这个强。
  
  这个事,该怎么说呢?说得恶狠狠一点,贪婪者自有贪婪者的命运吧。
  
  书法家给一个人题词,两个字:知止。
  
  结果呢,“知”字写得硕大,“止”字略显卑琐,总之,凑在一起,有些不和谐。那个人一脸的不高兴,说,还书法家呢,写的这是个啥!当然,他有资格这么挑剔。他位高权重,颐指气使惯了。只是碍于书法家的面子,没有当面发作出来。但他还是裱了起来。他知道,这两个字将来要值钱。只是,还没有等到字值钱,他先进去了。他犯的是那个位置上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贪腐。是的,知道的人都说,这个人太贪婪了。
  
  书法家却另有高论:他不是败在贪上,而是败在贪而不知上,你看,我把“知”字写得那么大,可惜,他没有看懂。这个世界,但凡贪婪的人,又有几个能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8:44 | 查看全部
把握度的智慧
时间:2017-08-12 作者:未详 点击:3551次
  沙漠气候非常特殊。白天,炽热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彻骨的寒冷又能把人冻僵。尽管沙漠气候如此可怕,但印第安人的建筑却有逢凶化吉的功用。
  
  在沙漠里,印第安人的墙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晒不透那向阳的墙壁,等到快要热透时,夜晚就已经降临。于是在外面酷寒难耐的夜里,那晒热的土墙,正慢慢地散发出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室内变得温暖。如果那墙薄一些,白天室内就会变成烤箱,夜晚也不会散发足够的热量。但如果墙再厚一些,白天固然不至于炎热,夜晚却因为透不过热量而变得寒冷。
  
  沙漠是印第安人的乐土,他们祖祖辈辈安适地住在那里,这一切的奥秘,就在于那不薄不厚的、恰到好处的墙。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另一个故事:有三个靠鱼鹰来捕鱼的渔民。他们每家都有一只小渔舟,养着数十只鱼鹰,每天早出晚归,捕鱼卖钱。
  
  鱼鹰的喉咙下面有一个天生的皮囊,可以储存捕捉到的鱼。为了不让鱼直接进入鱼鹰的胃里,渔民通常在鱼鹰皮囊的下面用一种比较结实的水草扎上。
  
  第一个渔民大大咧咧,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松松垮垮。结果,无论大鱼小鱼,几乎都被贪吃的鱼鹰给私吞了。能从鱼鹰嘴里抢下来的鱼少得可怜。捕不到鱼,自然卖不到钱。所以,几个月过去了,他仍是一只小舟,数十只鱼鹰,贫穷依旧。
  
  第二个渔民则精于算计,他把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严严实实。一开始还好,无论大鱼小鱼,几乎全都颗粒归仓。但好景不长,鱼鹰因为吃不饱,先后都饿死了。最后,他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渔舟,比第一个渔民还凄惨。
  
  第三个渔民的做法不同于第一和第二个渔民,他捆扎鱼鹰脖子的水草系得不紧不松。鱼鹰抓到大鱼,想吞也吞不下去,只好吐出,成为渔民换钱的资本,而鱼鹰每天只能吃到些小鱼。结果,这个渔民每天都有数量可观的鱼卖到集市上去,不久他就富了起来。
  
  天下万物,皆有其度。度是分寸,是水平,度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8:55 | 查看全部
山羊的痛苦
时间:2017-08-10 作者:未详 点击:3338次
  几年前,父亲养了两只山羊,自从村里实行了封山育林不许随意到山上放羊之后,父亲就只能把两只山羊关在圈里圈养。
  
  每天,父亲都要给它们割上一篮子树叶或是青草吃。
  
  我发现,每次父亲丢给它们的树叶或是青草还没有吃完,它们就迫不及待地仰起了頭,看着挂在高处的篮子,咩咩地叫个不停,甚至直立起身子,要去够高处的叶子或是青草吃,可父亲呢,才不会让它们够得到呢,总是还差那么一点点,弄得两只山羊想吃却又够不到,非常痛苦。
  
  有时,父亲到田里去干活,也会把两只山羊牵到田埂上去放。为了防止它们乱奔乱跑去啃食别人家的粮食,父亲总是在地上钉上两棵木桩,把羊拴在桩上,羊就只能以木桩为圆心吃到圆心以里的青草。可是,很多时候,它们总是安不下心来,明明圆心以里的青草足以填饱它们的肚子,它们却总是对圆心以外的草感兴趣,老是围着木桩走来走去。为了尽量能吃到圆心外的草,脖子都被绳索磨起了一道道的勒痕也在所不惜,可能吃到的草非常有限。每当这时,我就在想:为什么非要苦苦去吃够不到的草?脚下够得到的草还很多呢!父亲总是说:这都是不知足惹的祸,自找苦吃。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人跟这两只羊非常相似,不知道满足,总觉得吃不到的草才是最好的草,于是痛苦产生了,烦恼来了。学会知足,不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也就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9:05 | 查看全部
借力
时间:2017-08-09 作者:未详 点击:2992次
  在肯尼亚北部贫瘠的灌木丛中,响蜜?被称为“操纵大师”。

  它体型比麻雀稍大一些,非常善于发现蜂巢,因此也被称为“蜂巢指示鸟”。

  它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喜欢吃蜜蜂的卵和幼虫。但是要想吃到,响蜜?常常需要帮手。
  
  每当响蜜?发现一个蜂巢,就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同时在林间穿飞。飞行中,一旦它发现蜜獾,就落下去啄蜜獾的头。蜜獾恼怒,于是开始追赶响蜜?。靠这样的方式,响蜜?把蜜獾引到蜂巢前。而它,栖在树枝上静观蜜獾捣毁蜂巢。待蜜獾喝足蜂蜜、蜂群因家园被毁而四下逃逸时,响蜜?就飞下树枝来不慌不忙地享用蜜蜂幼虫。
  
  为了获得美食,响蜜?不仅善借蜜獾之力,还善于借人之力。
  
  现在人们主要靠发达的养蜂业来生产所需的蜂蜜,肯尼亚原始部落的土人却全靠猎取野蜂蜂巢来获得蜂蜜。他们每次出猎必有所获,从来不愁没有优质的蜂蜜吃,因为他们有一个极好的帮手,就是响蜜?。
  
  土人猎蜜时,总是先走进林中侧耳倾听。不一会儿,响蜜?就鸣叫着飞出密林,在土人头上盘旋。之后,它就“叽、叽”地叫着向密林深处飞去。中途,响蜜?会接连几次停下来,鸣叫着引导土人跟上自己。同时,土人也必须要让鸟儿知道他们没有掉队。时不时,他们会模仿几声鸟叫,告诉响蜜?他们一直在跟随。
  
  找到蜂巢的时候,响蜜?会躲在一个安全的地点,比如高高的树上,而让土人去面对那些发怒的蜜蜂。为了奖赏指示鸟带路的功劳,土人一般都会留给它含有高蛋白的蜜蜂幼虫。
  
  鸟儿尚且懂得借力,更何况是人?

  做事、创业,有人总叫嚷着自己力量薄弱,有心无力。

  其实,力量薄弱又如何?只要有资源,再借他人之力,何愁干不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9:15 | 查看全部
承担之乐
时间:2017-08-08 作者:未详 点击:2362次
  唐僧高沙弥去参见药山禅师,药山禅师问:“你可知道人心像长安城一样热闹,熙熙攘攘的吗?”
  
  高沙弥说:“我的心中国泰民安。”
  
  药山问:“你的这种体悟是从读经得来的呢?还是从请益参学中得来的?”
  
  高沙弥说:“既不是从看经得,也不是从参学得。”
  
  药山问:“有人不看经也不参学,为什么得不到它呢?”
  
  高沙弥说:“不是他体悟不到,而是他不肯承担。”
  
  不开心不旷达的人,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不能承担。不能承担就表示没有能力,能够承担的人,不管他遇到什么变局,是好是坏,是逆是顺,他都能定中生慧,凡事迎刃而解。也许这就是儒家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仁心至理。
  
禅思禅悟
  
  肯担当的人,便是对自己负责的人。
  惟能担当,便没有埋怨,没有忌妒,心中常保悠游自在。
  活力自然日增,生活也能活泼不拘。
  放下后的那种清爽,那种豪迈不拘的放旷,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
  放下来,走出去,高歌一曲,生命的颜色也会因此鲜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